Workflow
北汽蓝谷(600733)
icon
搜索文档
东兴证券晨报-20250918
东兴证券· 2025-09-18 10:14
核心观点 - 航空业供给端约束增强,客座率环比改善,行业反内卷政策初现成效,大型航司盈利弹性有望提升 [6][7][8][9][10] - 汽车行业8月产销同比双增长,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出口市场插混车型表现强势,智能化与混动化趋势持续 [12][13][14][15][16][17][18] - 文旅消费刺激政策加码,充电基础设施高速增长,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AI及核酸药物产业获政策支持 [2] 经济要闻摘要 - 文旅部启动"百城百区"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各地发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 [2]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私人充电设施超1300万个 [2]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2] - 日本政府制定AI国家战略,目标成为"全球最易开发和应用AI的国家" [2] - 天津核酸药物大会发布行业技术指南,签约项目规模上亿元 [2] 航空机场行业分析 - 8月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增1.7%,环比增0.8%,三大航运力增速放缓 [7] - 客座率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旺季水平 [7] - 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增14.6%,上海主基地航司客座率环比超4% [9] - 行业反内卷公约推动供给约束,大型航司盈利改善弹性更大 [10] 汽车行业数据点评 - 8月汽车产销281.5万辆/285.7万辆,环比增8.7%/10.1%,同比增13%/16.4% [12] - 新能源车产销139.1万辆/139.5万辆,同比增27.4%/26.8%,渗透率52.1% [13] - 1-8月新能源车累计产销962.5万辆/962万辆,同比增37.3%/36.7% [12] - 出口市场表现强劲:8月新能源车出口22.4万辆,同比增100%,插混车型出口8.1万辆,同比增270% [14] - 奇瑞出口79.5万辆(同比+10.5%),比亚迪出口63.4万辆(同比+130%) [14] 重点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续航超500公里,2026年批量供货 [5] - 新华保险前8月保费收入1580.86亿元,同比增长21% [5] - 极兔速递计划回购不超过10%股份,金额上限10亿港元 [5] - 华为智驾生态受益标的: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上汽集团、长安汽车 [17] - 混动产业链推荐企业:川环科技、宁波高发、科华控股、新坐标、中原内配 [18]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航空业供需再平衡依赖需求回暖,供给端约束政策持续 [8][10] - 汽车产业竞争重心转向智能化,头部企业凭数据与生态优势占优 [16] - 插混车型在海外市场优势显著,受益充电设施差异与经济性 [15] - 钠电池技术拓宽新能源应用场景,覆盖超40%乘用车市场需求 [5]
乘用车板块9月18日跌0.74%,北汽蓝谷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3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8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乘用车板块整体下跌0.74% 领跌个股为北汽蓝谷(-4.90%)[1] - 上证指数下跌1.15%至3831.66点 深证成指下跌1.06%至13075.66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31亿元 游资净流出1.46亿元 散户净流入7.77亿元[1] 个股涨跌情况 - 赛力斯逆势上涨1.43%至143.10元 成交额达74.59亿元[1] - 北汽蓝谷跌幅最大达4.90% 成交273.05万手 成交额22.72亿元[1] - 比亚迪下跌1.15%至109.71元 成交额103.62亿元为板块最高[1] 资金流向分布 - 赛力斯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59亿元(占比7.49%) 唯一获得主力增持个股[2] - 北汽蓝谷主力资金净流出5.81亿元(占比-25.56%) 资金流出最为显著[2] - 长安汽车主力净流出2.07亿元(占比-13.13%) 散户净流入1.92亿元(占比12.17%)[2] - 比亚迪主力净流出3.24亿元(占比-3.13%) 散户净流入4.42亿元(占比4.27%)[2]
余承东为什么坚持要做旅行车?
36氪· 2025-09-18 02:46
享界S9T车型发布 - 鸿蒙智行与北汽蓝谷合作推出第二款车型享界S9T 为基于享界S9开发的旅行款 官方指导价30.98万元至36.98万元 开启预定24小时大定7500台 远超基础款享界S9的销售表现 [1] - 旅行车结合轿车驾驶感受与SUV后备箱空间 通过延伸车尾形成连通储物区域 [1] - 立项过程中北汽倾向开发大型SUV 余承东力主选择旅行车并最终说服北汽 [1] 鸿蒙智行产品结构分析 - SUV产品线覆盖20万至50万元价格带 包括问界M5/M7/M8/M9、智界R7、尚界H5 2025年前八个月累计销量超27万辆 [2] - 轿车产品线仅四款车型 价格分布分散 智界S7/享界S9/S9T覆盖20万-40万元 尊界定位百万豪车 同期轿车销量刚超2万辆 [2] - 产品结构失衡源于SUV路径依赖 问界M5/M7成功为后续SUV产品建立信心 且中国SUV市场份额从2019年44.3%升至2025年49.2% [3][4][7] 轿车市场战略意义 - 轿车市场份额保持46.1% 与SUV形成半壁江山格局 对年销百万辆品牌不可或缺 [7] - 自主品牌轿车增速除2023年外均显著高于SUV 成为新增长引擎 典型案例包括比亚迪秦/汉、吉利星瑞/星愿、小米SU7等 [9] - 鸿蒙智行需打造标杆轿车产品以实现从商业模式向汽车品牌联盟进化 [9] 旅行车战略选择逻辑 - 纯电平台采用"四轮四角"设计导致大型轿车比例失调 旅行车通过延伸车顶线条重塑视觉比例 [10][11] - 旅行车具备更低风阻系数(新能源车续航优势)、低重心(操控优于轿车)及超大储物空间 空气悬架技术弥补通过性短板 [12] - 该选择是应对SUV产品线过度拥挤的突围策略 也是继智界S7/享界S9受挫后进入轿车市场的关键路径 [13]
汽车行业9月17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1:4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17日上涨0.37% [1] - 申万行业中20个行业上涨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2.55%居首 汽车行业涨幅2.05%位居第二 [1] - 农林牧渔行业下跌1.02% 商贸零售行业下跌0.98%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83.06亿元 [1] - 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26个行业净流出 [1]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8.35亿元 涨幅2.55% [1] - 汽车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1.42亿元 涨幅2.05% [1]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52.29亿元居首 [1] -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44.55亿元 医药生物、传媒、商贸零售等行业净流出规模较大 [1] 汽车行业个股表现 - 行业277只个股中179只上涨 11只涨停 93只下跌 [2] - 124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13只净流入超亿元 [2] - 比亚迪净流入12.97亿元居首 豪能股份净流入3.27亿元 山子高科净流入2.31亿元 [2] - 10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2] - 北汽蓝谷净流出3.17亿元 潍柴动力净流出3.07亿元 赛力斯净流出2.43亿元 [2] 汽车行业资金流入明细 - 豪能股份涨停且换手率14.06% 净流入3.27亿元 [2] - 山子高科涨停且换手率12.68% 净流入2.31亿元 [2] - 隆盛科技上涨6.68% 换手率16.57% 净流入1.94亿元 [2] - 飞乐音响涨停 净流入1.51亿元 [2] - 九号公司上涨4.89% 净流入1.42亿元 [2] 汽车行业资金流出明细 - 双环传动上涨8.24%但资金净流出2.41亿元 [3] - 双林股份上涨1.36%但净流出1.34亿元 [3] - 精锻科技下跌2.07% 净流出1.31亿元 [3] - 奥特佳上涨0.86%但净流出1.30亿元 [3] - 拓普集团上涨2.36%但净流出1.14亿元 [3] - 春兴精工下跌4.95% 净流出1.12亿元 [3]
30.98万起,享界S9T上市!余承东:这个价格诚意满满!鸿蒙智行第一款旅行车,累计小订已突破4万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5:28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享界S9T于9月16日上市 作为品牌第二款车型及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 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共四款车型 售价区间30.98万至36.98万元 较预售价下调1.82万元 起售价与享界S9保持一致[1] - 具体车型配置包括:Max版30.98万元(后驱/37度电池/251km纯电续航) Ultra版34万元(四驱/53.4度电池/354km纯电续航) 另有两款未明确命名的32.98万元后驱版和36.98万元四驱版[2][5] 技术配置与交付计划 - 新车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 全系标配空气悬架 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和途灵平台3.0技术 首次采用7月发布的"寰宇之星"新品牌标识[9] - 计划于9月21日启动交付 官方宣布累计小订量已突破40000台[11] 市场定位与战略意图 - 产品定位C+级豪华旅行车 基于享界S9相同平台开发 长宽高轴距等参数基本一致 但侧重驾驶体验与全场景能力 与强调行政属性的S9形成差异化[12] - 鸿蒙智行试图通过旅行车形态开拓尚未充分覆盖的细分市场 尽管国内旅行车市场长期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 消费者偏好仍集中在三厢轿车和SUV领域[12][13] 品牌合作与资源投入 - 华为与北汽于9月15日达成深化合作 计划三年投入200亿元资金 聚焦设计、智驾、座舱、安全四大技术领域迭代 并组建专属事业部实施"战略共同体"协同模式[16] - 将建立独立制造供应链体系 双质检体系及专属销售服务渠道 推动享界品牌进入"全生态融合"新阶段[17] 销量表现与市场挑战 - 享界S9在6月交付4154辆 环比增长94.7% 位居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榜首 二季度销量环比增长248.2% 但七八月销量回落至2000辆水平[13] -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3万辆 连续14个月保持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首位 但旅行车细分市场仍面临小众化挑战 需通过市场教育提升消费者接受度[11][13][15] 未来产品规划 - 根据环评报告披露 享界下一款产品将定位B+级SUV 该细分市场被认为具备更高走量潜力[17] - 北汽蓝谷计划提升高端车型销量占比 目标将享界与极狐的销量比例从2024年的1:10提升至1:3左右[18]
华为、北汽深化合作后推新车!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 30.98万元起售 余承东:这个价格诚意满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3:33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享界S9T于9月16日上市 是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 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四款车型 售价区间30.98万至36.98万元 较预售价下调1.82万元 起售价与享界S9相同[2] - 新车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 全系标配空气悬架 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CDC和华为途灵平台3.0技术 首次使用"寰宇之星"车标[2] - 计划9月21日开启交付 公司称配置拉满且价格诚意满满[3] 产品定位与战略意图 - 新车定位C+级别纯电动豪华旅行车 最大化沿用享界S9设计 长宽高轴距等基本保持一致[4] - 公司试图通过更具个性与实用性的车身形态 打开尚未被充分覆盖的新能源旅行车细分市场[4] - S9T在空间组织 驾乘取向 座舱体验和底盘逻辑上与S9形成差异 S9强调后排与行政属性 S9T侧重驾驶体验与全场景能力[4] 销量表现与市场挑战 - 享界S9全系6月交付4154辆 环比增长94.7% 位列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第一 二季度销量环比增长248.2%[5] - 七八月S9销量回落至2000辆左右 公司希望通过S9T新车效应提振品牌销量[5] - 国内旅行车市场仍属小众 消费者偏好三厢轿车和SUV 即便有腾势Z9GT 蔚来ET5T等产品试水 销量依旧不温不火[5] - 分析认为S9T上市后虽能带来销量增量 但受限于市场接受度 增量幅度可能较为有限[6] 合作与投资计划 - 华为与北汽于9月15日就享界品牌达成深化合作 计划3年投入200亿元资金 围绕设计 智能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 品质安全推进技术迭代[7] - 双方组建享界事业部专属团队 采用"战略共同体"模式实现从产品设计到终端销售的全链路协同[7] - 公司将建立专属制造与供应链体系 双质检体系以及销售服务渠道[7] - 此前华为与奇瑞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协议 共同投入超100亿元 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7] 品牌发展与销量目标 - 分析指出鸿蒙智行面临品牌同质化风险 除问界外其他品牌发展不温不火 需提高品牌独立性并在技术协同与自主间寻求平衡[7] - 享界下一款产品为B+级SUV 从细分市场角度看更具走量可能性[8] - 北汽蓝谷目标提升盈利车型销量占比 2024年享界和极狐销量占比为1:10 2025年目标提升至1:3左右[8]
华为、北汽深化合作后推新车!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 30.98万元起售,余承东:这个价格诚意满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3:20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享界S9T于9月16日上市 是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 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四款车型 售价区间30.98万至36.98万元 较预售价下调1.82万元 起售价与享界S9相同[1] - 新车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 全系标配空气悬架 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CDC和途灵平台3.0技术 首次采用"寰宇之星"新品牌标识[1] - 新车定位C+级别纯电动豪华旅行车 最大化沿用享界S9车型设计 长宽高轴距等参数基本保持一致[2]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鸿蒙智行通过旅行车车身形态试探新能源旅行车市场可能性 瞄准尚未被充分覆盖的细分市场[2] - S9T在空间组织 驾乘取向 座舱体验和底盘逻辑上与S9形成差异化 S9强调后排行政属性 S9T侧重驾驶体验与全场景能力[2] - 旅行车在国内市场面临"叫好不叫座"困境 消费者偏好集中于三厢轿车和SUV 腾势Z9GT 蔚来ET5T等同类产品销量表现平淡[3] 销量表现与市场挑战 - 享界S9全系6月交付4154辆 环比增长94.7% 位列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第一 二季度销量环比增长248.2%[3] - 七八月S9销量回落至2000辆左右 公司希望通过S9T新车效应提振品牌销量[3] - 旅行车市场仍处小众化阶段 成功需依赖市场教育和消费者接受度提升 券商分析认为S9T带来的销量增量可能有限[3] 合作与投资计划 - 华为与北汽于9月15日达成深化合作 计划3年投入200亿元资金 围绕设计 智能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 品质安全推进技术迭代[4] - 双方组建享界事业部专属团队 采用"战略共同体"模式实现产品设计到终端销售的全链路协同[4] - 建立专属制造与供应链体系 双质检体系以及销售服务渠道[4] 品牌发展与产能规划 - 华为8月底与奇瑞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协议 共同投入超100亿元 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 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实现研产销服一体化[5] - 分析认为鸿蒙智行面临品牌同质化风险 需提高各品牌独立性并寻求技术协同与品牌自主的平衡[5] - 享界下一款产品为B+级SUV 具备走量潜力 北汽计划将享界销量占比从2024年与极狐的1:10提升至1:3左右[5]
乘用车板块9月16日跌0.58%,海马汽车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8.4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乘用车板块整体下跌0.58%,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04%)和深证成指(上涨0.45%)[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4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7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66亿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海马汽车领跌板块,跌幅达2.41%,收盘价5.27元[1] - 北汽蓝谷涨幅最高达0.91%,收盘价8.87元,成交量217.54万手[1] - 广汽集团上涨0.90%至7.88元,长城汽车微跌0.16%至25.05元[1] - 上汽集团下跌0.43%至18.68元,长安汽车下跌0.64%至12.45元[1] - 比亚迪下跌0.83%至107.80元,赛力斯下跌1.20%至140.79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北汽蓝谷获主力资金净流入8943.15万元,主力净占比4.66%,居板块首位[2] - 比亚迪遭遇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3.95亿元,主力净占比-6.87%,为板块最高净流出[2] - 赛力斯主力资金净流出3.10亿元,主力净占比-9.14%,但游资净流入8046.94万元[2] - 长安汽车主力净流出1.94亿元,主力净占比-18.15%,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53亿元[2] - 海马汽车虽股价领跌,但获得游资净流入3508.73万元,游资净占比4.10%[2]
8月国内汽车销量同比+16%,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07:51
市场表现回顾 - 过去一周申万汽车板块涨跌幅为+1.28%,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位,处于中游位置 [1][2] - 汽车子板块中汽车零部件表现最佳,涨跌幅为+3.54%,其次为汽车服务+3.38%,而乘用车板块下跌1.99% [1][2] - 申万汽车行业个股涨幅前五包括众泰汽车+39.70%、浩物股份+30.38%、浙江荣泰+22.48% [2] 周度销售数据 - 9月1日-9月7日国内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量4.39万辆/天,同比下滑5.00% [2] - 同期日均零售量4.35万辆/天,同比下降10.00% [2] 月度行业动态 - 8月汽车销量285.7万辆,环比增长10.1%,同比增长16.4% [3] - 1-8月累计汽车销量2112.8万辆,同比增长12.6%,增速较1-7月扩大0.6个百分点 [3] - 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8月达107.4万辆,环比+9.5%,同比+12.9% [3] 出口表现分析 - 8月汽车出口61.1万辆,环比+6.2%,同比+19.6% [3] - 新能源汽车出口22.4万辆,环比微降0.6%,但同比实现一倍增长 [4] - 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87.3% [4] 品牌与产品动态 - 自主品牌乘用车8月销量同比增长21%,市场占有率69.5%,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4] - 极狐T1车型上市12小时大定突破26558台,官方指导价6.28-8.78万元 [4] 技术发展进展 - 雅化集团预计2026年启动硫化锂中试线建设,年内完成样品制备及客户送样 [5] - 鹏辉能源固态电池中试线预计三季度末基本建设完毕,采用氧化物技术路线 [5] 政策目标规划 - 八部门印发方案目标2025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5]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目标同比增长6% [5] 投资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智能化相关整车及汽零企业、海外销量潜力整车企业、具备国产替代效应的零部件企业 [6] - 整车领域关注北汽蓝谷、长城汽车等,零部件领域关注松原安全、伯特利等企业 [6]
聚焦家庭用户群体,极狐T1上市并开启交付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3:47
产品发布与定价 - 极狐T1正式上市 推出五个版型 官方指导售价6.28万元至8.78万元[1] - 425公里续航版本上市即交付 320公里续航版本10月中旬开启交付[3] 产品性能与配置 - 车辆为A0级车 拥有2770mm轴距 后备箱及后排最大1352升装载空间[3] - 搭载低速智能辅助转向 540°立体全景影像 支持58大类泊车场景的自动泊车功能[3] - 底盘沉稳扎实 配合181mm高离地间隙 通过颠簸路面稳定[3] 售后服务承诺 - 承诺三电终身质保 电池自燃烧一赔一 8年或15万公里内电池衰减低于70%只换不修[3] 战略定位与支持 - 北汽集团对极狐的支持无上限 极狐T1作为重要战略车型[3] - 定位家庭精品纯电新标杆 主打花小钱买好车办大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