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和资源(600392)
icon
搜索文档
稀土永磁板块持续拉升,北矿科技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27 02:26
稀土永磁板块表现 - 板块整体持续拉升 [1] - 龙磁科技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 [1] - 北矿科技涨停 [1] - 立中集团涨幅超过10% [1] - 北方稀土 金力永磁 大地熊 中国稀土 盛和资源等公司股价跟涨 [1]
2025年6月中国稀土进出口数量分别为0.84万吨和0.77万吨
产业信息网· 2025-08-27 01:25
稀土行业贸易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稀土进口数量0.84万吨 同比下降13.7% [1] - 同期稀土进口金额1.55亿美元 同比增长16.1% [1] - 进口金额增幅与数量降幅形成背离 反映单位进口成本上升 [1] 稀土出口态势 - 2025年6月稀土出口数量0.77万吨 同比大幅增长60.3% [1] - 同期出口金额0.23亿美元 同比下降46.9% [1] - 出口量增价跌现象显著 反映外需结构或定价机制变化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稀土(000831) 北方稀土(600111) [1] - 广晟有色(600259) 盛和资源(600392)位列行业重要企业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支撑 - 贸易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官方统计 [2] - 智研咨询提供产业研究报告及市场预测服务 [2] - 机构专注产业研究领域超十年 提供深度产业解决方案 [2]
盛和资源股价下跌5.37% 稀土行业新规落地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26 18:01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23.6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34元,跌幅5.37% [1] - 当日开盘价24.70元,最高价24.85元,最低价23.57元,振幅达5.18% [1] - 成交量178.13万手,成交金额42.64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6.86亿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6.74亿元 [1] 行业政策 - 工信部等三部门于8月22日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1] - 新规调整指标下达流程,管控层级下沉至县级单位 [1] - 首次将进口稀土矿及独居石纳入冶炼分离指标管理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及深加工 [1]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1] - 所属有色金属板块,涉及小金属、四川区域等细分领域 [1]
有色金属行业资金流出榜:北方稀土等19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9:3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26日下跌0.39%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上涨行业17个 涨幅居前为农林牧渔2.62%和美容护理2.04% [1] - 跌幅居前行业为医药生物1.09%和非银金融1.06%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688.55亿元 仅2个行业获资金净流入 [1] 有色金属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下跌0.21% [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 达107.12亿元 [1][2] - 行业137只个股中66只上涨 71只下跌 [2] - 出现1只涨停个股 [2] 资金流向特征 - 美容护理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76亿元 [1] - 农林牧渔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57亿元 [1] - 资金净流出较大行业包括医药生物82.54亿元、国防军工、非银金融及电力设备等 [1] - 有色金属行业45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其中8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情况 - 和胜股份净流入1.20亿元 涨幅10.01% 换手率11.67% [2] - 赤峰黄金净流入9303.54万元 涨幅1.07% [2] - 湖南白银净流入9257.16万元 涨幅1.30% [2] - 西藏珠峰净流入7366.24万元 涨幅2.27% [2] - 金诚信净流入6385.39万元 涨幅3.39% [2] - 金田股份净流入6340.23万元 涨幅4.98% [2] - 中金黄金净流入6283.93万元 涨幅0.79% [2] - 云铝股份净流入5935.84万元 涨幅4.43% [2]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北方稀土净流出49.85亿元 跌幅6.79% 换手率11.27% [2][4] - 中国稀土净流出7.35亿元 跌幅6.86% [2][4] - 盛和资源净流出6.98亿元 跌幅5.37% [2][4] - 19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 [2] - 金力永磁净流出5.72亿元 但股价上涨2.86% [4] - 章源钨业净流出4.84亿元 但股价大涨9.34% [4] 其他个股表现 - 豫光金铅获资金净流入973.17万元 股价微涨0.33% [3] - 紫金矿业虽资金净流出1.21亿元 但股价上涨0.81% [4] - 云南锗业资金净流出1.07亿元 但股价上涨0.46% [4]
稀土永磁概念下跌1.98%,13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9:32
稀土永磁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6日收盘,稀土永磁概念板块下跌1.98%,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15只个股上涨,领益智造、宇晶股份、方邦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03%、7.63%、5.99%[1] - 包钢股份、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等个股跌幅居前[1] 板块资金流向 - 稀土永磁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13.77亿元[2] - 44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3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2] - 北方稀土主力资金净流出49.85亿元,包钢股份净流出24.14亿元,中国稀土净流出7.35亿元,盛和资源净流出6.98亿元[2] - 领益智造主力资金净流入2.18亿元,惠城环保净流入9428.85万元,赤峰黄金净流入9303.54万元[2] 个股涨跌及资金明细 - 北方稀土下跌6.79%,换手率11.27%,主力资金净流出49.85亿元[2] - 包钢股份下跌7.36%,换手率9.75%,主力资金净流出24.14亿元[2] - 中国稀土下跌6.86%,换手率8.93%,主力资金净流出7.35亿元[2] - 金力永磁上涨2.86%,换手率16.99%,主力资金净流出5.72亿元[2] - 领益智造上涨10.03%,换手率8.34%,主力资金净流入2.18亿元[4] - 宇晶股份上涨7.63%,换手率9.41%,主力资金净流入4373.08万元[4] - 方邦股份上涨5.99%,换手率9.19%,主力资金净流入3315.50万元[4]
小金属板块8月26日跌3.09%,中国稀土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3.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08:30
小金属板块整体表现 - 8月26日小金属板块整体下跌3.09%,显著弱于大盘(上证指数跌0.39%,深证成指涨0.2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章源钨业领涨9.34%,中国稀土领跌6.86%[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3.9亿元,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27.37亿元和46.53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章源钨业(002378)收盘价14.63元,涨幅9.34%,成交量254.55万手,成交额33.41亿元[1] - 华锡有色(600301)收盘价30.25元,涨幅4.06%,成交量22.31万手,成交额6.82亿元[1] - 金铜股份(601958)收盘价15.07元,涨幅2.87%,成交量59.26万手,成交额8.85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中国稀土(000831)收盘价46.96元,跌幅6.86%,成交量94.75万手,成交额45.14亿元[2] - 北方稀土(600111)收盘价49.11元,跌幅6.79%,成交量407.28万手,成交额203.02亿元[2] - 广晟有色(600259)收盘价62.24元,跌幅6.15%,成交量24.76万手,成交额15.56亿元[2] 资金流向特征 - 金钼股份主力净流出2412.69万元(占比2.73%),游资净流入2371.71万元(占比2.68%)[3] - 华锡有色主力净流入1861.64万元(占比2.73%),游资净流出626.30万元[3] - 中钨高新(000657)主力净流出2713.51万元,散户净流入7664.71万元(占比3.46%)[3]
稀土永磁板块集体回调,北方稀土跌超7%,广晟有色跌超6%
格隆汇· 2025-08-26 07:08
稀土永磁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市场稀土永磁板块集体回调 多只个股跌幅显著 其中北方稀土跌超7% 包钢股份 奔朗新材 中国稀土 广晟有色跌超6% 华宏科技 新莱福 盛和资源 三川智慧 中科磁业跌超5% [1] - 北方稀土跌幅达7.19% 总市值1768亿 年初至今涨幅130.73% [2] - 包钢股份跌幅6.69% 总市值1264亿 年初至今涨幅50% [2] 相关公司市值与涨跌幅 - 奔朗新材跌幅6.20% 总市值39.10亿 年初至今涨幅174.49% [2] - 中国稀土跌幅6.11% 总市值502亿 年初至今涨幅68.77% [2] - 广晟有色跌幅6.06% 总市值210亿 年初至今涨幅124.02% [2] 板块内其他个股表现 - 华宏科技跌幅5.90% 总市值99.25亿 年初至今涨幅147.95% [2] - 新莱福跌幅5.38% 总市值58.67亿 年初至今涨幅41.86% [2] - 盛和资源跌幅5.33% 总市值414亿 年初至今涨幅131.35% [2] - 三川智慧跌幅5.23% 总市值86.74亿 年初至今涨幅113.21% [2] - 中科磁业跌幅5.13% 总市值91.97亿 年初至今涨幅104.64% [2]
稀土概念股走低,稀土ETF跌超2%
搜狐财经· 2025-08-26 05:46
稀土板块市场表现 - 稀土概念股普遍下跌,北方稀土跌幅超过7%,中国稀土和包钢股份跌幅超过6%,盛和资源跌幅超过5% [1] - 跟踪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的ETF下跌超过2%,其中稀土ETF易方达下跌3.13%,稀土ETF下跌2.95%,另一只稀土ETF下跌2.49%,稀土ETF嘉实下跌2.35% [2] 稀土产业指数构成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选取涉及稀土开采、加工、贸易和应用等业务的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反映稀土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 稀土需求驱动因素 - 在"碳中和"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及节能电机等高端磁材需求增长迅速 [2] - 传统制造领域需求复苏及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为稀土需求注入增长动力 [2]
管控下沉县级、指标直接下达,稀土行业重磅新规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8-26 00:37
政策发布与市场反应 -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于8月22日联合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1] - 政策发布后稀土板块走强 北方稀土股价达52.69元/股且单日涨幅9.89% 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均涨超3%[1] - 《办法》制定背景源于2012年发布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已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1] 政策演变与核心调整 - 《办法》基于2024年6月22日国务院公布的《稀土管理条例》制定 该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1] - 相比2月19日的征求意见稿 正式文件在企业范畴界定、指标下达流程、信息上报层级三方面作出核心调整[2] - 正式文件未限定企业必须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改为由工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稀土生产企业[4] 企业准入与指标管理 - 征求意见稿曾规定仅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等大型集团可获得指标[3][4] - 正式文件取消集团限制 为盛和资源等非集团企业和进口矿加工企业提供准入机会[4][6] - 首次将进口稀土矿及独居石纳入冶炼分离指标管理[7] 管理流程优化 - 指标下达流程从"政府-集团-企业"改为工信部直接细化分解下达至生产企业[4] - 信息上报层级从省级为主改为县级为主 取消集团汇总要求[4][5] - 流程简化使管控更精准高效 县级层面可直接快速反馈问题[5][7] 行业影响与市场展望 - 政策强化总量控制和环保要求 理论上可稳定市场价格避免过度开采引发的波动[8] - 稀土冶炼分离供给端约束实质性显现 冶炼资产重估预期升温[7] - 新能源汽车旺季来临推动补库需求 稀土价格加速上涨动力较强[7] 供应链挑战与建议 - 进口矿纳入控制可能使供应端无法及时响应需求增长 引发价格持续上涨[8] - 缺乏灵活调整机制可能导致市场反应滞后 出现短期供应紧张[8] - 建议企业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并优化供应链管理 建立多元化原材料采购渠道[8][9]
政策与需求共振稀土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20:08
政策推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公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要求稀土生产企业在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1] - 《办法》将进口矿冶炼业务纳入管控 正式确立追溯管理系统 实施更大范围和更高级别监控 稀土生产实施主体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 体现国家加强供应掌控力度的决心[2] - 稀土生产企业需建立产品流向记录制度 每月10日前将上月度流向信息录入追溯信息系统 并向县级主管部门报送月度、年度执行情况[2] 市场表现 - 万得稀土概念指数自8月18日以来大涨19.41% 其中8月25日单日大涨6.67%[1] - 包钢股份涨停 北方稀土大涨9.89% 华宏科技、中国稀土等跟涨[1] 中报业绩 - 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00亿元-9.60亿元 同比增长1882.54%-2014.71%[2] - 中国稀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6亿元-1.76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2.44亿元)[3] - 盛和资源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05亿元-3.85亿元 同比增加3.74亿元-4.54亿元 因产品价格上涨及销量上升[3] - 金力永磁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35.07亿元(同比增长4.33%) 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54.81%) 主要受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业务推动[3] 行业供需 - 2025-2026年全球稀土供给或偏短缺 国内受配额制度约束 海外扩产进展缓慢 供应集中于美国MP公司、澳洲Lynas公司和缅甸[3] - 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及节能电机等高端磁材需求增长迅速 稀土供需格局转为短缺[4] - 国内永磁行业需求旺盛 部分磁材企业排产已延至十月中旬 下游需求提升推动稀土价格持续上涨[4] 产业链影响 - 稀土磁材出口量约占国内总需求的24% 当前正值磁材下游采购旺季 叠加出口改善 国内磁材整体需求持续向好[4] - 稀土价格稳步回升推动下游磁材企业盈利修复 建议关注客户结构良好、产能利用充分及有新增长点布局的企业[3] - 稀土行业长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应用场景需求增长 资源稀缺性凸显 价格中枢有望上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