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难建关税“新秩序”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2:03
时隔半年,眼看在稀土供应链上难以摆脱被动局面,美国又想拿起自己最顺手的武器——关税。 路透社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七国集团(G7)成员国与欧盟正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并计划对部 分中国出口的稀土产品征税,以鼓励稀土生产并刺激投资。 不过,这与其说是一次精心布局的主动出击,不如说是面对无解问题时的焦虑回应。 因为,是否选择"直接对抗中国",G7内部依然存在分歧。 中国主导全球稀土供应链,控制约70%的全球稀土产量及90%的精炼产能,美欧的替代路径遥远且昂 贵。 美国想建立的贸易新秩序,并非为全球经贸往来打造新的共识体系,而是为美国自身利益服务的一套谈 判机制。其核心不是规则,而是控制。它要求其他国家无条件接受美方设定的利益范围,在没有共建的 前提下,被动承担义务。 这种建立在单边意志之上的秩序,没有合法性,也没有激励性。 如今的全球贸易体系,也早已不是美国能够单方面塑形的系统。全球供应链呈网状分布,欧盟、日本等 这些美国的盟友,早已与中国市场高度捆绑。 印度虽然与美在安全领域合作密切,但其对中俄能源与制造体系的依赖,也远非一纸指令可改。 当美国意图将关税定义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筹码时,它实际上抛弃了多边主义的共 ...
盛和资源:2025年半年报存货较去年同期增长的原因主要为今年以来稀土产品价格上涨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1:41
公司存货情况 - 2025年半年报存货较去年同期增长 主要原因为稀土产品价格上涨导致采购原料及产品成本上升 [1] - 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安排原料采购及组织生产销售 存货保持在合理水平 [1] 稀土市场动态 - 今年以来稀土产品价格上涨 推动行业采购成本同步上升 [1]
对中国稀土产品征税?G7内部闹分歧
中国能源报· 2025-09-26 09:18
G7稀土贸易措施 - G7与欧盟正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以促进稀土生产 并对部分中国出口稀土产品征收关税或碳税 具体税率根据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比例计算 [1] - 措施包括本地化采购规则或在公共采购招标中限制从中国等特定国家采购 但七国集团内部对地域限制方案存在分歧 [1] 西方国家应对策略 - 美国已推出价格下限机制鼓励国内稀土生产 G7官员考虑效仿美国以补贴支持的价格下限政策 加拿大持积极态度但未承诺行动 澳大利亚另行考虑设定价格下限支持关键矿产项目 [2] - 西方国家试图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面临现实难题 中国稀土产品更具价格优势且满足客户特殊需求能力突出 [2] 中国稀土行业地位 - 除日本外 G7成员国在稀土磁铁 电池金属等多种材料上高度或完全依赖中国 [1] - 中国在稀土全球产业链占据重要主导地位 加拿大金属供应商CEO表示中国应继续成为全球稀土供应链重要一环并保持主导者地位 [2]
对中国稀土产品征税?G7内部闹分歧
环球时报· 2025-09-26 06:21
G7稀土政策动向 - G7与欧盟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以促进稀土生产 并对部分中国出口稀土产品征税[1] - 讨论对中国稀土和小宗金属出口征收关税或碳税 税率根据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比例计算[1] - 美国正与G7及欧盟商讨更广泛贸易措施 包括关税和价格下限等防止稀土低价倾销的手段[3] 中国稀土行业地位 - 除日本外 G7成员国在稀土磁铁和电池金属等多种材料上高度或完全依赖中国供应[1] - 中国在稀土领域建立数十年强大主导地位 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且能满足客户特殊需求[4] - 加拿大金属供应商CEO表示中国应继续成为全球稀土供应链重要环节 因其技术与市场竞争优势[3] G7内部政策分歧 - G7对是否采取与中国对抗策略存在不确定性 内部对实施地域限制措施存在分歧[1] - 加拿大对价格下限机制持积极态度但未承诺行动 澳大利亚另行考虑设定价格下限支持关键矿产[3] - 芝加哥会议核心议题是提高关键原材料对外投资监管门槛以阻止企业流向中国 澳大利亚参会[1]
对中国稀土产品征税?G7有分歧
环球时报· 2025-09-26 03:11
G7对华稀土贸易措施 - G7与欧盟正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以促进稀土生产 并计划对中国部分稀土出口产品征税 [1] - 讨论方案包括对中国稀土和小宗金属出口征收关税或碳税 税率将根据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比例计算 [1] - 美国已推出价格下限机制鼓励国内稀土生产 G7考虑效仿该补贴支持政策 加拿大持积极态度 澳大利亚也在考虑类似措施 [2] 中国稀土行业地位 - 除日本外 G7成员国在稀土磁铁 电池金属等多种材料上高度或完全依赖中国 [1] - 中国在稀土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数十年来已建立起强大主导地位 [2][3] - 中国稀土产品具有价格优势 且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的能力突出 加拿大金属供应商CEO表示中国应继续成为全球稀土供应链重要一环 [2][3] G7内部政策分歧 - G7对于是否采取与中国对抗策略存在不确定性 内部就是否提高关键原材料对外投资监管门槛存在分歧 [1] - 另一方案是实施地域限制 包括本地化采购规则或在公共采购招标中限制从中国等特定国家采购 但G7内部对此也存在分歧 [1]
借所谓“安全风险”对中国稀土产品征税?G7内部有分歧
环球网· 2025-09-25 22:40
G7稀土贸易措施讨论 - G7与欧盟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以促进稀土生产 并对部分中国出口稀土产品征税[1] - 讨论方案包括提高关键原材料对外投资监管门槛以阻止企业流向中国 以及实施地域限制如本地化采购规则[1] - 具体税率将根据稀土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比例进行计算[1] 西方国家政策动向 - 美国正与G7及欧盟商讨贸易措施防止稀土低价倾销 包括关税和价格下限机制[2] - 美国已推出价格下限机制鼓励国内稀土生产 G7考虑效仿补贴支持政策[2] - 加拿大对价格下限持积极态度 澳大利亚也在考虑支持关键矿产项目[2] 中国稀土行业地位 - 除日本外 G7成员国在稀土磁铁和电池金属等多种材料上高度或完全依赖中国[1] - 中国在稀土领域建立强大主导地位数十年 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且满足特殊需求能力突出[3] - 加拿大金属供应商CEO表示中国应继续成为全球稀土供应链重要一环 因其技术及市场竞争优势[2][3]
稀土生产商CEO直言:脱离中国很有挑战性,“中国将继续、也应当继续成为主导者”
环球网· 2025-09-25 12:33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倩】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加拿大稀土生产商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公司首席执 行官拉希姆·苏莱曼当地时间24日表示,鉴于中国的技术专长和竞争力,中国应继续作为稀土产品全球 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稀土供应链必须包括中国,脱离中国"很有挑战性"。 彭博社称,苏莱曼当天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一场稀土会议间隙接受采访时发表了上述言论。会议的主 要议题是如何构建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中国将继续成为这一领域的主导者,坦率地说也应当如此。"苏莱曼称,"当一个行业寻求管控集中化 风险时,我认为这是思考行业变革的正确思路。""(但)当这个行业开始谈论脱离中国时,坦率地讲, 我们认为这很有挑战性。" 在今年7月24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在稀土问题 上,中方的政策符合国际惯例。我们愿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继续加强出口管制领域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 球产供链稳定与安全。 彭博社称,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数十年积累的强大掌控力。西方虽然试图削减对华依赖,但现实是中国 产品更实惠,而且中国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的能力令人惊叹。全球超过90%的稀土磁铁产自中国。 报道称, ...
西方主要矿企CEO:中国有技术有专长,就应该继续主导稀土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9-25 08:00
而会议的核心议题,则围绕"如何构建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展开。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周三(24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一场稀土行业会议。会上,MP Materials、波士顿动力公司、宝马等稀土相关行业的业界大佬悉数亮相。 但对于这个会议主题,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首席执行官拉希姆·苏莱曼(Rahim Suleman)不敢苟同。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首席执行官拉希姆·苏莱曼 视频截图 据报道,Neo的业务涵盖化工与金属领域,在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及北美也设有运营机构,在全球设有10家生产工厂,生产各类关键材料。 上周五,这家公司斥资7500万美元在爱沙尼亚打造的欧洲首座磁体工厂正式投产。该工厂初期产能预计每年可满足多达100万辆汽车的磁体部件需求。 据美媒彭博社25日报道,作为西方主要关键材料制造商,这家总部位于多伦多的稀土企业更认同,凭借在技术专长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势,中国应该继续在全 球稀土产品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会议间隙,苏莱曼接受采访时表示,"坦白来说,中国仍将是,也应该继续是该领域的主导力量。" 他接着说,"当一个行业试图 ...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变脸了,制裁令将发往中国,逼12家中企认栽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56
过对话解决争端。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完全符合国际规则,不应受第三方干涉。中国商务部已严正声明,将采取一切必要 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欧盟酝酿制裁之际,中国刚刚向欧盟出口了2582吨稀土产品。海关数据显示,上月中国对欧稀土 磁铁出口量环比激增21%。要知道,欧盟在关键矿产领域对中国依赖度极高——其稀土进口几乎全部来自中国。有欧洲研 究机构指出,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精炼了全球40%的铜、60%的锂等重要资源。 虽然中国手握稀土这张反制王牌,但始终秉持负责任态度。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完全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符合国际 惯例,并非针对特定国家。只要符合规定,中国企业仍会正常开展出口业务。但必须强调,若欧盟执意损害中国企业利 益,中国必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当前形势下,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单边制裁只会适得其反。 欧盟再次挥舞制裁大棒,这次竟将矛头指向中国企业。在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的背景下,欧盟委员会近日公布了第19轮对俄 制裁方案,其中竟包含针对12家中国企业的无理制裁,涉及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被禁止与受制裁中企开展业务 往来。 这已不是欧盟首次在中俄正常经贸合作 ...
美媒:已找到“稀土卡脖子”解药!中国再不拿出来卖就来不及了!
搜狐财经· 2025-09-23 14:00
当地时间22日,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华裔教授王建平(音)已经完善了"氮化 铁磁体"合成技术。未来,这种不含稀土的磁铁将可以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全世界再也不怕中国用稀 土"卡脖子"了! 而美媒报道中一句"中国可能会通过低价倾销稀土产品,将氮化铁扼杀于摇篮之中",似乎也暴露了他们 的小心思——氮化铁磁铁还是空中楼阁,美国人就鼓吹提防中国低价倾销稀土,这仿佛就是在提醒中国 人,你们现在不低价卖,以后就来不及了。 看来,美国人确实被卡得很难受,所以什么手段都用出来了。 其中,氮化铁技术目前已经被很多中国锅具厂商使用,铁氧体磁铁则广泛应用于冰箱贴,但氮化铁磁铁 却因为温度越高越容易氧化、一氧化就退磁的缺点,不适合地球环境,几十年来都没能商业化。 而根据公开资料,王建平本身也是一个生产氮化铁磁铁的公司的老板。这家公司早在去年年初就声称开 始建造氮化铁生产线,并得到了美国能源部办公室、通用电气等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 不过当时他就说,这种材料很难批量制造,让它们保持永久的磁化也需要用到复杂的化学手段,目前他 们的目标是年产能达到1吨,但距离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这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骗经费的混子公司。 按照美媒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