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600109)

搜索文档
国金证券:给予中国广核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8 05:21
业绩表现 - 1H25实现营收391.7亿元,同比-0.5%,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16.3% [2] - 2Q25实现营收191.4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16.5% [2] - 平均市场电价较上年同期下降约8.2%,增值税返还约3.5亿元,同比减少62.2% [3] 运营数据 - 1H25核电上网电量1133.6亿千瓦时,同比+6.9%,其中子公司电量892.7亿千瓦时,同比+8.8% [3] - 防城港电站上网电量同比+33.9%,主因防城港两台机组贡献电量增量 [3] - 大亚湾、岭东核电站上半年换料大修总时间少于去年同期 [3] 项目储备与建设 - 管理在建机组达20台,年内4台机组获核准 [3] - 惠州与苍南厂址预计25~27年合计投运1/2/1台机组 [3] - 陆丰与宁德厂址预计27~29年合计投运1/1/1台机组 [3] - 核准后处于FCD准备阶段的机组有11台(体内开发7台+集团开发4台)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8/101.5/115.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0/0.20/0.23元 [4] - 对应PE分别为19倍、19倍和17倍,维持"买入"评级 [4] - 华源证券预测2025年归属净利润108.23亿元,预测PE为17.95倍 [5]
国金证券:给予乐歌股份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8 05:20
核心观点 - 国金证券给予乐歌股份买入评级 新品类拓展表现优异 但短期盈利受多因素影响 [1][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45亿元 同比增长29.56%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下降19.47% 扣非归母净利润0.79亿元 同比下降26.58%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6.00亿元 同比增长22.57% 归母净利润0.77亿元 同比下降3.87% 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同比下降19.70% [2] - 上半年毛利率25.69% 同比下降5.66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毛利率25.45% 同比下降5.94个百分点 [4] 业务板块表现 - 跨境电商收入10.00亿元 同比增长9.16% 其中独立站收入4.1亿元 同比增长11.22% 占跨境电商收入41% [3] - 人体工学系列产品收入13.83亿元 同比增长3.48% [3] - 电动沙发和人体工学椅等新品类收入占比约20% [3] - 海外仓收入15.59亿元 同比增长84.27% 累计服务出海企业1744家 [3] - 德国仓库利用率超过70% 已实现盈利 美国核心仓包裹发件量910万件 同比增长超120% [3] 盈利能力分析 - 人体工学系列产品毛利率41.46% 同比上升1.29个百分点 仓储物流服务毛利率9.69% 同比下降5.31个百分点 [4] - 销售费用率14.52% 同比下降2.0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19% 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3.52% 同比上升0.38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03% 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 [4] - 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14.72% 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04% 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3.25% 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54% 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4] 未来展望 - 海外仓业务规模有望延续高增速 盈利能力或逐步提升 [5] - 自主品牌业务依托产品开发能力和海外运营经验 有望有效应对贸易摩擦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1/1.04/1.20元 对应PE为16.18/14.09/12.26倍 [6] 机构预测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为3.04-4.97亿元 [9] - 最近90天内1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目标均价18.0元 [9]
国金证券:给予中航成飞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8 05:19
核心观点 - 国金证券给予中航成飞买入评级 公司25Q2营收和扣非净利润显著改善 产品交付节奏修复 合同负债和存货大幅增加预示新订单动能 军贸业务和科技创新提供长期增长潜力 25H2业绩有望提速[1][2][3][4][5] 业绩表现 - 25H1营收207.02亿元同比下降38.99% 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下降68.33% 扣非净利润8.55亿元同比上升1180.03%[2] - 25Q2单季营收173.93亿元同比增长5.9% 环比增长426% 归母净利润7.56亿元同比下降45.6% 环比增长383% 扣非净利润7.25亿元同比增长1314% 环比增长462%[2] - 25Q2毛利率8.49%同比下降4.25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5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4.35%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38个百分点[3] - 25年全年营收预算800亿元 25H1营收完成全年预算25.88%[3] 经营状况 - 25Q2营收稳健增长主因产品交付节奏修复[3] - 半年度产品交付结构变化导致核心规模化批产产品占比较少 影响利润水平[3] - 25H1末合同负债187.2亿元较年初增加190.3% 反映大订单和预收账款增加[4] - 25H1末预付款项136.88亿元较年初增加176.3% 存货301.13亿元较年初增加25.1% 表明积极备货备产[4] - 产品交付节奏加快和结构改善有望推动后续季度业绩提速[4] 业务发展 - 军贸业务超过40年历史 拥有歼-7系列、枭龙系列、歼10等明星产品 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大[4] - 2025年5月歼10战机在印巴空战中得到实战检验[4] - 在先进材料成型工艺、数字化制造、装配集成与测试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 建成"黑灯工厂"等数智化制造能力[4] - 进入氢能源无人机、无人机货运空投系统等新方向 "文鳐"系统实现30小时长航时跨昼夜连续飞行[4] - 形成以航空国创中心为引领的多层级创新平台体系 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等创新平台十余个[4] 产业布局 - 集研发、制造、维修、军贸、试飞、投资等能力于一体 是国内稀缺的产业集团式发展的核心主机厂[4] - 贵飞负责猛龙(歼10)部分部件生产 长飞作为维修平台满足国内外维修需求[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87亿元、47.64亿元、57.10亿元 同比增长3272.88%、25.81%、19.85%[5] - 对应PE为70倍、56倍、47倍[5] - 国内和军贸发展均有望提速[5]
国金证券:AI医疗商业化加速落地 有望助力行业提质增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2:19
核心观点 - AI医疗行业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 投资价值集中于能将前沿技术与临床场景深度融合并量化产品价值的企业 [1] - 行业经历三阶段跃迁 技术迭代驱动AI与医疗深度融合 市场规模从2019年27亿元增至2023年107亿元 预计2028年达976亿元 [1] - AI-CDSS和医学影像诊断因数据整合能力强和技术适配性高 成为应用成熟度较高且市场潜力显著的细分领域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加剧推动医疗服务需求攀升 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2] - 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头部医院导致基层服务能力薄弱 资源错配与浪费现象突出 [2] - 医保基金支出增速高于收入 慢性病负担加重使控费压力增大 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核心诉求 [2] - 疾病复杂性高导致误诊漏诊风险大 医院内部流程繁琐制约运营效率提升 [2] - 大模型技术突破提升市场对医疗AI接受度 CDSS系统在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案规划环节应用深化 [2]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AI医疗应用需经历需求验证 模型研发 性能测试和商业化探索四重递进环节 [1] - IBM Watson早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产品矩阵 与全球顶尖医疗机构合作积累医疗数据 [3] - IBM Watson受限于系统封闭 数据训练不足及临床适配复杂度过高 导致输出结果不一致 [3] - 商业化层面因成本高昂与临床价值难以量化 未能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 [3] - IBM Watson案例验证了医生 医院及患者端对AI医疗工具存在明确需求 [3]
上海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券商建议逢低配置地产股
环球网· 2025-08-28 01:25
城中村改造政策与融资动态 - 上海优先将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纳入改造范围,并要求镇集体经济组织在合作改造中首次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 [1] - 2025年前7月城中村改造融资规模达57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475亿元,同比增长487% [1] - 一线城市融资增长最为显著,2025年前7月累计发行规模达329亿元,同比增长43.4倍 [1] 改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一线城市新房市场走势稳健、库存指标可控,2025年以来高溢价宅地频出为城中村改造提速提供发展环境 [1] - 城中村改造通过土地腾退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提高土地要素使用效率,有望助力房地产市场企稳 [1] - 地产板块估值偏低,建议逢低配置重点布局核心一二线城市、主打改善产品且具备持续拿地能力的房企 [2]
券商晨会精华 | 头部企业重磅新品发布在即 看好AI+AR眼镜产业链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0:42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市场午后跳水回落 沪指跌1.76% 深成指跌1.43% 创业板指跌0.69%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3.17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865亿元 [1] - 板块方面 CPO、稀土、半导体涨幅居前 房地产、白酒、美容护理、创新药跌幅居前 [1] 市场风格与资金动向 - 2023年12月后市场信心不足 资金紧平衡 风格转向大盘和价值 [2] - 2024年1月以来AI、智能车热点活跃 风格转向小盘和成长 [2] - 2024年5月后受地缘政治与宏观经济影响 市场情绪回落 风格转向大盘价值 [2] - 近期市场回暖 上证指数创新高 成交额维持高位 小盘成长风格更具弹性 [2]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政策出台 AI应用端有望加速落地 [3] - 创新应用六大方向包括生物发酵行业菌株筛选、新型材料应用、农药创新药开发等 [3] - 优化改进三个维度包括重复环节人工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实时市场信息资源调配 [3] AI+AR眼镜产业链动态 - Meta Connect大会将于9月17-18日举行 预计发布带显示智能眼镜Celeste等新品 [4] - 国内小米、Rokid、雷鸟、Xreal已推出AI/AR眼镜 [4] - 国外谷歌、三星、苹果、亚马逊等头部公司软硬件规划逐步清晰 [4] - 眼镜产品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具备长期潜力 [4]
国金证券:人工智能+政策出台,AI应用端有望加速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0:24
创新应用方向 - 生物发酵行业菌株筛选和流程优化将实现突破 [1] - 新型材料的应用和适配将实现突破 [1] - 农药创新药等药剂产品开发将实现突破 [1] - 辅材催化剂、添加剂等升级优化及后续产物分离将实现突破 [1] - 微观结构带来的材料升级将实现突破 [1] - 配方设计、升级和应用将实现突破 [1] 优化改进维度 - 重复环节人工替代或关键、危险环节检测可进行优化 [1] - 生产过程的智能优化可进行优化 [1] - 基于充分实时市场信息进行的资源调配可进行优化 [1] 投资影响 - 创新应用实现智算平台产品兑现 [1] - 优化改进带动中长期设备升级投资 [1] - 优化改进带动局部设备投资 [1]
国金证券:AI医疗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0:24
AI医疗行业发展趋势 - AI辅助诊断底层需求广阔且明确但纯粹技术赋能故事难以维系企业长期发展 [1] - 投资价值集中于将前沿技术(大模型能力、数据资产)与具体临床场景深度融合的企业 [1] - 需清晰量化产品价值包括提升诊疗效率、优化患者预后、降低医疗成本 [1] 企业核心竞争力 - 行业进入商业化加速期持续看好兼具技术壁垒、落地应用能力及明确商业化路径的公司 [1] - 符合条件的企业有望在跨越技术与市场成熟临界点后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和盈利能力本质提升 [1]
国金证券-晶科能源-688223-出货稳居第一,持续巩固技术优势-250827
新浪财经· 2025-08-27 23:5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18亿元 同比下降33% [2]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9.09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1.75亿元 同比转亏 [2] - 第二季度营收180亿元 同比下降26% 环比增长30%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5.19亿元 环比第一季度亏损13.90亿元有所扩大 [2] - 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3.09亿元 较第一季度18.66亿元亏损收窄 [2] 经营状况 - 上半年组件出货量41.84GW 稳居行业首位 [3] - 海外市场出货占比超过60% 日本市场保持出货冠军地位 [3] - 沙特市场份额显著高于同业 在中东/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市占率领跑 [3] - 第二季度组件出货24.3GW 预计第三季度出货20-23GW [3] - 上半年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下降至-0.98% [3] 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企业经营承压 [3] - 6月底以来行业"反内卷"持续推进 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环节价格已上涨 [3] - 8月19日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预计组件价格将传导上游涨幅 [3] 技术发展 - 公司TOPCon高功率产能超20GW 预计2025年底40%-50%产能实现640W以上功率升级 [4] - 2026年部分主流版型功率预计达到650-670W [4] - TOPCon技术升级可产生0.5-1美分/瓦的单瓦溢价 [4] 业务拓展 - 上半年SunTera大储系统和SunGiga工商业产品完成多项目交付及产品线升级 [4] - 2025年储能系统出货目标6GWh [4] 盈利展望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至-38.1亿元/18.5亿元/36.9亿元 [5] - 行业盈利修复趋势下 公司技术优势显著 [5]
国金证券:双重驱动AI医疗行业发展 持续看好兼具技术壁垒、落地应用能力以及明确商业化路径的公司
智通财经· 2025-08-27 23:43
行业发展趋势 - AI医疗行业正经历从信息化到互联网化再到智慧化的三阶段跃迁 技术迭代驱动AI与医疗深度融合[2] - 行业规模加速扩张 2019-2023年市场规模自27亿元增至107亿元 占AI行业比重由6.4%提升至8.6%[2] -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976亿元 占AI行业比重升至15.4% 渗透率持续提升[2]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AI医疗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 投资价值集中于将前沿技术与临床场景深度融合并能清晰量化产品价值的企业[1] - 医学影像诊断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因数据整合能力强、技术适配性高 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成熟度较高且市场潜力显著[2] - 大模型技术突破提升市场对医疗AI的接受度 CDSS系统在辅助诊断、治疗方案规划与医嘱生成等环节应用不断深化[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加剧推动医疗服务需求持续攀升 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3] - 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头部医院导致基层服务能力薄弱 存在资源错配与浪费现象[3] - 医保基金支出增速高于收入 叠加慢性病负担加重 控费压力增大使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核心诉求[3] 行业挑战与案例借鉴 - IBM Watson早期探索验证临床对AI医疗工具需求 但因系统封闭、数据训练不足及临床适配复杂度过高导致输出结果不一致[4] - IBM Watson因成本高昂与临床价值难以清晰量化 未能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4] - 行业需经历需求验证、模型研发、性能测试、商业化探索四重递进环节 不同领域成熟度差异明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