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产品

搜索文档
天合光能:对组件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充满信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8:36
行业趋势 - 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产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复苏趋势 [1] - 组件价格向合理水平回归的趋势明确 [1] - 光伏电池片环节存在更明显的效率提升趋势 [1] - 电池片环节未来具备更多产品差异化竞争空间 [1] - 行业发展趋势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并促进中长期供需改善 [1] 公司战略 - 天合光能持续推动TOPCon产品效率提升 [1] - 公司前瞻性进行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 [1] - 企业进行解决方案战略转型升级 [1] - 公司致力于打造差异化优势和护城河 [1] - 目标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
业绩会提近30次“毛利”,隆基绿能钟宝申更新主营业务扭亏为盈预期
第一财经· 2025-09-01 12: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13亿元,净亏损25.69亿元,较上年同期52.31亿元亏损额大幅减亏26.61亿元[1][2] - 减亏主要受益于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7%,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2] - 公司预计四季度主营业务实现盈亏平衡,主要通过组件产品毛利提升和费用降低实现[1] BC技术进展 - BC产品月产量约2.5GW,且逐月提升,降本节奏符合公司预期[1][2] - BC二代组件出货约4GW,转换效率达24.8%,良率超过97%[3] - BC二代产品较TOPCon产品有30W效率优势,预计长期保持20W至30W优势[2] - 截至9月绝大多数地区BC产品占比提升至50%以上[2] 产能建设 - HPBC2.0自有电池产能达24GW,陕西西咸新区、铜川产能已逐步投产,渭北项目稳步推进[3] - 与英发德睿、平煤隆基合作产能已开始逐步投产[3] 业务运营 - 上半年硅片出货量52.08GW,其中对外销售24.72GW,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3] - 通过激光图形化、复合钝化、0BB等量产技术实现降本提效[2] - 公司重点关注BC组件较TOPCon组件的毛利差异[2]
多个科创排名全省前列,滁州究竟凭的是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9-01 05:52
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发展方针 [1] - 提出7方面47个重大问题以激发全省创新动力 [1] - 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高地为目标 [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企业作为创新生力军推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3] - 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日产能超700万片 上半年产量8.18GW 营业收入30.92亿元 [3] - 累计投资7.23亿元完成技改 年均产值增加近8亿元 [3] - 研发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行业领先 [3] 科技创新成果与排名 - 科技创新指数和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居全省第三 [5] - 入选2024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居全国64位 [5] - 高新技术企业1567家全省第三 科技型中小企业3496家全省第二 [5] - 新增4家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 总量跃居全国第21位 [5] - 实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零突破 [5] 产业创新体系构建 - 省级以上孵化载体36家(国家级6家)实现全域覆盖 [7]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 省级535家 [7] - 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包含光伏储能、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7] -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均超千亿元 [7] - 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300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1600亿元 [7] 产学研协同创新 - 与中科大、南大、合工大等百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10] - 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0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重点实验室5家) [10] - 上半年登记科技成果313项 技术合同成交额吸纳126亿元、输出131亿元 [10] - "十四五"以来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62个 [11] - 引进35名高校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 [11] 人才引进与培育 - 吸引400多支人才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9] - 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数均居全省第二 [9] - 认定市级人才团队108支 建成省院士工作站15家 [9] - 人才总量突破90万 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9] - 设立2.5亿元"天使投"基金和5000万元"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 [18] 金融与政策支持 - 财政资金1264万元引导企业投入超5300万元 资金效益放大4.2倍 [17] - 天使基金投资4100万元支持6个科技人才团队项目 [17] - 科技贷款余额1191亿元 较年初新增149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53% [17] - 创新积分贷款模式落地 发放首笔贷款192万元 [17]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 举办双创汇、科交会等活动促进成果转化 [11] - 安大滁州研究院3个产业化项目落地 [11] -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滁州分中心发布科技成果4000余项 [11] - 企业技术需求挖掘110余项 [11] - 科交会签约项目16项金额达120.57亿元 [17] 区域协同与产业突破 - 浦口—南谯合作基金实现半导体产业"从0到1"突破 [14] - 华瑞微电子年增长率保持80% [16] - 建成1.3万套园区人才公寓 配套医疗教育资源共享 [18] - 获评省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 与合肥、芜湖并列全省第一 [7]
国金证券-晶科能源-688223-出货稳居第一,持续巩固技术优势-250827
新浪财经· 2025-08-27 23:5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18亿元 同比下降33% [2]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9.09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1.75亿元 同比转亏 [2] - 第二季度营收180亿元 同比下降26% 环比增长30%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5.19亿元 环比第一季度亏损13.90亿元有所扩大 [2] - 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3.09亿元 较第一季度18.66亿元亏损收窄 [2] 经营状况 - 上半年组件出货量41.84GW 稳居行业首位 [3] - 海外市场出货占比超过60% 日本市场保持出货冠军地位 [3] - 沙特市场份额显著高于同业 在中东/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市占率领跑 [3] - 第二季度组件出货24.3GW 预计第三季度出货20-23GW [3] - 上半年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下降至-0.98% [3] 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企业经营承压 [3] - 6月底以来行业"反内卷"持续推进 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环节价格已上涨 [3] - 8月19日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预计组件价格将传导上游涨幅 [3] 技术发展 - 公司TOPCon高功率产能超20GW 预计2025年底40%-50%产能实现640W以上功率升级 [4] - 2026年部分主流版型功率预计达到650-670W [4] - TOPCon技术升级可产生0.5-1美分/瓦的单瓦溢价 [4] 业务拓展 - 上半年SunTera大储系统和SunGiga工商业产品完成多项目交付及产品线升级 [4] - 2025年储能系统出货目标6GWh [4] 盈利展望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至-38.1亿元/18.5亿元/36.9亿元 [5] - 行业盈利修复趋势下 公司技术优势显著 [5]
晶澳科技:上下游价格已有回升迹象 持续推动高功率TOPCon产品投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2:52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80亿元 [1] - 报告期末总资产1055.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8.00亿元 [1] - 二季度业绩环比一季度有所改善 [2] 行业竞争与价格动态 - 光伏主产业链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1] - 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同比承压下行,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 [1] - 目前整体组件订单价格呈上涨趋势,供应链上下游有价格回升迹象 [1][2] - 公司针对不同市场和场景制定差异化出货策略,密切跟踪上游变化进行价格调整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通过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推动反内卷,优化市场环境并规范企业行为 [1] - 美国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公司将通过多供应链路径组合增加灵活性 [2] - 行业回归高质量有序发展后,光伏需求将持续增长 [2] 技术发展路径 - TOPCon技术效率提升空间巨大,0BB及边缘钝化等技术陆续应用 [2] - TOPCon产品将在发电能力和差异化场景应用持续发力 [2] - TOPCon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是主流技术路径 [3] - 公司已布局BC、HJT、钙钛矿等试验线,设置专项资金进行新技术研发 [3] 市场需求展望 - 预计2025年全球装机需求较2024年增长15%-18%,主要增幅来自中国 [2] - 2026年市场需求保持小幅上涨,亚太等新兴国家贡献增量 [2] - 公司将持续拓展多元化溢价市场,聚焦差异化产品和场景化应用 [2] 经营策略 - 通过成本管控和降本增效提升经营效率 [2] - 把控新产品量产节点,在合适时间点落地投产新技术产品 [3]
BC技术全球收割溢价 破解光伏盈利困局
中国能源网· 2025-08-26 09:2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整体承压 绝大多数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或亏损增加 [1] - 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5.98亿元 较去年同期-52.43亿元亏损收窄约50% [2][3] - 爱旭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3亿元 较去年同期-17.44亿元亏损收窄约85% [2][3] - 晶澳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19亿元 去年同期为-8.74亿元 [3] - 天合光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8.45亿元 去年同期为5.66亿元 [3] - 通威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9.55亿元 去年同期为-31.29亿元 [3] - 协鑫集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2.5至-3.5亿元 去年同期为0.43亿元 [3] BC技术企业财务表现 - 隆基绿能二季度净利润-11.62亿元 较一季度继续改善 [2] - 隆基绿能经营性现金流从去年同期-64.13亿元大幅提升至-4.84亿元 [2] - 爱旭股份二季度单季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润达0.37亿元 [2] - 爱旭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84.46亿元 同比增长63.63% [2] - 爱旭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18.55亿元 去年同期为-32.93亿元 [2] - 隆基绿能海外营业收入124.1亿元 毛利率4.77% [6] - 爱旭股份海外营业收入36.25亿元 毛利率8.09% [6] BC技术市场竞争力 - BC组件在国内市场较TOPCon产品溢价9-13% [4] - 欧洲工商业场景BC组件溢价达35% 户用场景溢价高达114% [4] - 爱旭股份ABC组件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8.57GW 同比增长超400% [4] - 爱旭股份二季度海外组件销量占比超过40% [4] - 爱旭ABC组件在海外较传统TOPCon溢价10%-50% [4] - 隆基绿能BC二代组件出货量达4GW 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 [4] - PVInfolink数据显示国内BC组件价格0.760元/W TOPCon为0.685元/W 溢价7.5分/W [5] - 欧洲工商业BC组件0.115美元/W TOPCon0.085美元/W 溢价3.0美分/W [5] - 欧洲户用BC组件0.182美元/W TOPCon0.085美元/W 溢价9.7美分/W [5] - 2025年1-8月BC产品中标均价0.749元/W TOPCon产品0.696元/W 溢价5.3分/W [5] 技术发展与行业转型 - BC技术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 [7] - 光伏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战略转型 [7] - 行业通过增大优质产能份额推动低效产能去化 [7] - BC高效率组件成为央国企能源集团集采标配 [5] - 大唐、中石油、南水北调、中国华电、中国华能等央国企设置BC专项标段 [5]
直击上海光伏展:BC技术风靡行业,储能企业势头强劲
华夏时报· 2025-06-14 01:44
展会概况 - 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在上海举办,现场人头攒动、非常火爆 [1] - 储能企业"存在感"显著提升,占比非常大,光储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 [1] - 展馆分布:前三个展馆以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和支架系统为主,4至8馆1H展区汇聚逆变器、电源、储能装备及系统企业,5至8馆2H展区云集光伏电池、组件、系统集成企业 [1] 技术路线 - BC技术产品成为展会第一大看点,TCL中环、晶澳科技、中来股份、腾晖光伏、通威股份等行业巨头纷纷亮出BC技术产品,但多数企业尚处于技术储备或量产筹备阶段 [2] - TCL中环员工透露公司三季度量产BC产品,目前仅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和TCL中环三家能真正量产,BC产线投资是TOPCon的1.5倍,设备增加且工艺更复杂 [2] - TOPCon仍为主流产品,2023年PERC产品占主流,预估PERC产品生命周期到2027年,但因技术迭代加速被提前淘汰,TOPCon产品仅做一年多就面临BC技术冲击 [2] - 腾晖光伏工作人员表示公司BC产品本月可量产,同时布局异质结、TOPCon和BC技术,主流仍是TOPCon因成本更低,全球市场TOPCon占比超70%,异质结约10%,BC主要用于对价格不敏感地区如北欧和西欧国家屋顶 [3] - 多数厂家组件产品最高功率达700W以上,隆基绿能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晶科能源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34.22%,正泰新能组件产品升级到TOPCon5.0 [3] 特色产品 - 光伏瓦和柔性组件成为展会第二大看点,正泰安能、天合光能和固德威等企业展示光伏瓦产品 [4] - 正泰安能光伏瓦美观且能更好融入建筑风格,天合光能推出天能瓦4.0最高功率720W,主打国内江浙沪和广东市场,别墅场景用户选择较多 [4] - 固德威光伏瓦采用结构导水设计不会漏水,主要用于高端市场,价格是传统组件10倍但增量成本为传统组件两倍 [4] - 中来股份展出轻质柔性组件可用于弯曲屋顶、户外露营等场景,价格是普通组件1.5倍 [5] - 多家厂商推出防积灰组件,大恒能源推出全面屏和侧面开槽组件,正面无边框且安装无需垫片 [5] 光储一体化 - 光储一体化趋势显著成为展会第三大看点,东方日升携光储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针对户用、工商业、大型电站等细分领域定制差异化方案 [6] - 海泰新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很多企业推出光储一体化产品和方案,以前更偏重展示光伏领域产品 [6] - 中润光能工作人员表示组件一直在亏钱,公司开发储能业务以实现多元化,苏州古顶工作人员称光伏行业竞争激烈,配套销售储能产品可提升利润 [6] - 南都电源人员指出光伏企业进入储能领域加剧市场竞争,储能利润已很低,去年下半年销量上涨但价格下降,企业仅能保持持平 [7] - 储能价格去年和前年比下降较多,国外储能增长快于国内,南都电源海内外业务各占一半,欧美市场较多,东南亚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开始起量 [7] - 星星充电人员表示储能市场参与者太多,价格卷到4毛8一度电,5毛以下有风险,内卷集中在电芯和智能管理方面,通过AI预测和管理 [7] 海外市场 - 国内光伏市场内卷导致组件企业大多不赚钱,不少企业转向海外市场掘金 [8] - 苏州古顶工作人员坦言国内订单很少市场饱和,国外市场发展较好,产品主要卖往日本、非洲、欧洲等地区,国外订单占比60%且能盈利,国内仅保本 [8] - 通威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海外出货量可观且盈利,中来股份组件业务在海外市场有增量,主要聚焦欧洲和中东 [9] - TCL中环员工透露美国市场盈利能力强,中东非表现一般,印度盈利较差,国外以价格竞争为主但部分企业依靠长期合作客户资源 [10] - 硅片领域TCL中环出货量行业领先,预估今年行业仍较难因产能未出清,去年企业亏本卖产品,今年报价更理性即使不赚钱也不再亏钱 [10] - 逆变器海外发展迅猛,固德威员工表示逆变器海外发展快,华为人员称海外户用光伏发电应用场景多如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11] - 科华数能推动储能逆变器出海,中东欧为主,中东、东南亚、美国等市场也在推进,锦浪科技人员表示国外储能需求多混逆安装更多 [11] - 光伏玻璃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安彩高科人员透露大部分企业处在盈亏边缘,行业内卷严重比着降价,到期小炉子已停 [11] - 光伏支架企业迈贝特人员表示支架技术含量不高,主要材料为钢材和铝材,利润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价格波动较小 [11]
工业硅、多晶硅日评:低位整理-20250611
宏源期货· 2025-06-11 02: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市场供需双弱,高库存压力大,硅价暂无反转预期,预计短期低位承压运行,后续下行空间或有限,策略上建议观望 [1] - 多晶硅基本面偏弱,成交价下移,预计价格短期难有向上趋势性行情,策略上反弹布空为主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业硅&多晶硅期现价格 - 工业硅不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8100元/吨较前日持平,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7415元/吨较前一天下跌0.80% [1] - N型多晶硅料35.5元/千克较前一天持平,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33955元/吨较前一天下跌0.44% [1] 工业硅现货价格 - 不通氧553不同地区平均价格较前日持平,如华东8100元/吨、黄埔港8150元/吨等 [1] - 通氧553不同地区平均价格较前日持平,如华东8150元/吨、黄埔港8200元/吨等 [1] - 421不同地区平均价格较前日持平,如华东8700元/吨、黄埔港9850元/吨等 [1] 多晶硅现货价格 - N型致密料35.5元/千克、多晶硅复投料33.5元/千克、多晶硅致密料32元/千克、多晶硅莱花料30元/千克较前一天均持平 [1] 硅片价格 - N型210mm 1.28元/片、N型210R 1.08元/片、N型183mm 0.92元/片、P型210mm 1.58元/片、P型182mm 1.03元/片较前一天均持平 [1] 电池片价格 - 单晶PERC电池片M10 - 182mm 0.27元/瓦较前一天持平 [1] 组件价格 - 单晶PERC组件单面 - 182mm 0.70元/瓦、单面 - 210mm 0.72元/瓦、双面 - 182mm 0.73元/瓦、双面 - 210mm 0.71元/瓦较前一天均持平 [1] 有机硅价格 - DMC 11100元/吨较前一天下跌0.89%,107胶12100元/吨、硅油13800元/吨较前一天持平 [1] 资讯 - 大晟新能源安吉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预计5月底完成验收,6月底全面竣工投产,规划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 + 7.2GW电池组件全自动智能产线,总投资47亿元 [1] - 隆基绿能预计到2025年末HPBC2.0组件生产成本降至与TOPCon相近水平,年底将形成50GW HPBC2.0电池与组件产能 [1] 投资策略 - 工业硅 - 北方部分硅企因成本倒挂减产,西南产区临近丰水期但复产意愿不足,开工南增北减整体下滑;需求端多晶硅企业减产且复产或延后,有机硅减产挺价但需求疲软,下游观望浓厚,实际成交价下滑,硅铝合金企业按需采买,下游囤货意愿不足 [1] 投资策略 - 多晶硅 - 供给端硅料企业减产,部分有新增产能投放,预计产量维持在10万吨以内;需求端光伏市场疲软,硅片、硅料库存上涨,价格下跌,市场成交偏弱 [1]
光伏巨头突发!高瓴HHLR,拟减持!
券商中国· 2025-06-06 15:46
股东减持与持股变动 - 第二大股东HHLR管理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3789万股(占总股本0.5%)[1][3] - 减持后HHLR持股比例可能降至5%以下(当前持股5.5%),若低于5%则后续减持无需公告[3] - HHLR于2020年12月以70元/股价格受让6%股份(2.26亿股),总对价158.41亿元[3] - 经过分红送转后HHLR持股增至4.44亿股,2023年因转融通出借持股比例降至4.98%(3.78亿股)[4] - HHLR去年4月承诺回购减持股份并于二季度增持至5.5%(4.16亿股),目前投资仍浮亏[4]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当前市值1097亿元,仅为巅峰期5500亿元的20%[2][5]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7.89%,6月6日收盘价14.47元/股[5] - 5月27日人事变动公告后股价单日大跌3.67%[5] 人事变动与战略调整 - 创始人李振国辞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专注研发工作[2][5] - 董事长钟宝申兼任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5] - 公司或将全力押注BC技术路线,预计2025年为产能爬坡年,2026年显现效果[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业绩巨亏86.18亿元(近十年首亏),毛利率7.44%(同比降超10个百分点)[6]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4亿元,扣非亏损20亿元(较去年同期23亿元亏损收窄)[6] - 连续六个季度亏损(2023年Q4至2025年Q1)[6] - 亏损主因:行业供需失衡、PERC/TOPCon产品价格与毛利率下滑、BC产品占比低[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光伏行业处于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周期[6] - 创始人曾预测未来两三年超半数企业将被淘汰[6]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保持增长但供需矛盾突出[6]
隆基绿能预计今年末HPBC2.0组件成本将接近TOPCon 目前超半数订单来自海外客户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10:28
光伏产品价格与市场动态 - 2025年5月以来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目前已基本回到前期底部附近 公司预计短期价格将持稳 因制造环节开始控制产出规模 [1] - 2025年1-2月光伏市场需求淡季 主产业链价格跌至生产成本以下 对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产生明显影响 [1] - 公司严格执行以销定产模式 根据终端需求和订单调整组件排产节奏 目前库存保持可控 [1] HPBC2 0产品进展 - HPBC2 0组件累计订单较年初大幅增加 超50%来自海外客户 客户认可度持续提升 [2] - 当前HPBC2 0生产成本略高于TOPCon 预计2025年末将接近TOPCon水平 电池产线良率达97% [2] - 2025年底目标形成50GW HPBC2 0电池与组件产能 新增产能中约50%来自改造原有HPBC1 0和PERC产线 TOPCon现有30GW产能无改造计划 [2] 组件出货区域分布与市场策略 - 2024年公司组件出货区域与全球需求分布一致 中国市场占55% 海外集中在亚洲(21%)和欧洲(16%) 中国占全球新增装机52% [3] - 美国5GW组件合资工厂已达产 马来西亚光伏双反关税较低 电池仍可出口美国 未下调今年美国出货目标 [3] - 行业处于变革期 公司对海外产能扩张持谨慎态度 暂无扩大计划 [3] 氢能业务发展 - 氢能行业处于产业导入前期 终端需求规模化放量仍需时间 但中长期发展逻辑受碳中和支撑 [4] - 公司聚焦氢能技术研发创新 提升装备性能 2025年已获河北燕山钢铁、梅塞尔集团等国内外电解槽订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