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600030)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国内外算力持续创新演进 持续看好NV链与国产AI算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0:41
北美云服务提供商资本开支预测 - 北美四大云服务提供商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测为3836亿美元 同比增长52% 2026年预测为4613亿美元 同比增长20% [1] - 北美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上修 NVIDIA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持续 核心供应链厂商如工业富联将持续获得业绩高速增长 [1] 国内AI算力投资预测 - 国内互联网公司2026年资本开支预计超过5000亿元 AI服务器等算力资源占比有望超过一半 [2] - 2026年国内AI服务器市场预计达4200亿元 AI算力芯片市场预计达3500亿元 [2] - 下一代国产芯片在软件生态和卡间互联方面快速提升 国产芯片渗透率有望大幅增长 [2] Oracle云业务增长预期 - Oracle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业务收入达180亿美元 同比增长77% 2027-2030财年分别达320/730/1140/1440亿美元 [3] - 公司未来数月将签约数个年收入贡献达数十亿美元的客户 剩余履约订单规模将增长至超5000亿美元 [3] 光通信技术发展机遇 - OCS技术在高带宽、低延迟和低成本方面优于IB和RoCE 延迟低带宽高且设备兼容多代产品 [3] - 光通信将在AI集群渗透 依次取代脊交换机和叶交换机 承担卡间互联和片上网络功能 [3] - OCS普及将带来整机环节、MEMS反射镜、LCoS反射镜、透镜阵列和光环行器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3] 国产AI算力技术进展 - 华为公开昇腾AI芯片发展路线图 在硬件微架构、低精度性能增益和卡间互联带宽方面快速提升 [4] - 采用UB网络可构建SuperPoD和SuperCluster超级计算集群 国产算力在多维度实现技术创新 [4] - 英伟达CEO表示中国2025年将带来500亿美元商机 未来年增长约50% 国产算力芯片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4]
中信证券:国产军贸产品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占率
新浪财经· 2025-09-23 00:29
地缘政治事件 - 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于9月17日签署防御协议 规定对其中一国的攻击被视为对双方的攻击 [1] 军贸产品竞争力 - 我国出口装备在印巴冲突中表现优异 助力产品得到外军认可 [1] - 军贸产品正从低档廉价外销向高端武器出口过渡 [1] - 国产装备大批量更新换代 部分军品技术在国际上已具备较强竞争力 [1] 市场前景 - 随着我国国际政治地位逐渐提升 国产军贸产品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占率 [1]
中信证券:2025—2026年将迎来密集的全固态电池上车路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0:24
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2025年以来SolidPower和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逐步开启全固态电池上车路试 [1] - 2025至2026年将迎来密集的全固态电池上车路试阶段 [1]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全固态电池上车面临核心问题是膨胀与循环寿命衰减 [1] - 车企与电池企业共识通过固固界面改善及车端加压缓解问题 [1] 产业链投资机会 - 电芯材料环节关注导电剂、功能性添加剂、固态电解质及掺杂、材料表面包覆 [1] - 电芯制造环节关注等静压、制痕绝缘、高压化成分容、铝塑膜技术 [1] - PACK环节关注PACK生产设备与气动执行器领域 [1]
中信证券:全固态电池路试开启 关注界面改善与车载加压
第一财经· 2025-09-23 00:21
行业技术发展 - 2025年以来SolidPower和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的全固态电池逐步开启上车路试 [1] - 2025-2026年将迎来密集的全固态电池上车路试阶段 [1]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全固态电池上车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膨胀与循环寿命衰减 [1] - 车企与电池企业共识通过固固界面改善及车端加压缓解技术问题 [1] 产业链投资机会 - 电芯材料环节需关注导电剂、功能性添加剂、固态电解质及掺杂、材料表面包覆 [1] - 电芯制造环节需关注等静压、制痕绝缘、高压化成分容、铝塑膜技术 [1] - PACK环节需关注PACK生产设备与气动执行器领域 [1]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19:00
股东权益变动 - 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于2025年9月19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5,171,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038%(占扣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1.1047%)[4] - 本次权益变动后,该股东团体合计持股数量降至122,280,232股,持股比例从10.0000%下降至8.8962%(扣除回购后为8.9041%)[4] - 此次减持是继2025年6月28日披露的减持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拟减持股份不超过40,976,398股[3] 历史减持情况 - 股东团体在2024年12月5日至2025年8月2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8,578,112股[3] - 截至2025年8月21日权益变动后,该股东团体持股数量为137,451,83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000%(扣除回购后为10.0088%)[3] - 本次权益变动触及1%整数倍披露要求,公司据此发布提示性公告[3][4] 股东构成 - 一致行动人包括金石智娱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信石元影(深圳)投资中心、青岛金石暴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1][3] - 该股东团体原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41,274,832股[3] - 所有股东保证提供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1]
多因素支撑 券商板块迎业绩和估值双提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18:48
券商板块市场表现 - 9月22日券商板块尾盘拉升 50只券商股中有48只收涨 国盛金控以7.49%涨幅领跑 首创证券和湘财股份均涨超2% 头部券商华泰证券 中国银河 广发证券和中信证券跟涨 [1] - 9月以来16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 9月18日成交额达3.14万亿元创年内第三高 [1] 业绩驱动因素 - 市场交投活跃直接提振券商经纪与自营业务预期 [1] - 券商行业已越过成本高企拐点 未来在降本增效与长期竞争力间谋求平衡 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回升 [1] - 市场成交活跃 杠杆资金持续活跃 港股IPO回暖 经纪与投行业务持续放量 权益投资具备弹性 驱动券商板块ROE提升 [1] - 券商自营结构面临调整拐点 业绩弹性有望放大 低利率时代下长端利率下行和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提升增强权益市场吸引力 [2] - 券商基金代销业务市占率提升 2025年上半年券商权益类基金 非货币基金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速分别为6.48% 9.43%和9.94% [2] 资金面改善 - 两融成交占比较历史高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居民超额储蓄率高企 储蓄定期化明显 未来存款活化和储蓄向投资转移空间较大 [2] - 低利率与资产荒环境下 险资 理财和公募基金的权益类占比均有望触底回升 [2] 估值水平 - 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 大型券商估值目前仍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 [3] - 年初以来权益市场整体表现向好 但券商板块指数修复力度落后于大盘 [3] - 证券行业整体估值与业绩改善出现背离 具备较强修复空间 [3] 行业前景 - 券商业务深度与广度将进一步拓展 业务结构和估值均具备中长期增长空间 [3] - 在市场活跃度提升 监管政策积极 长期资金入市加速等多重利好下 券商行业基本面改善趋势明确 [3] - 互联网券商基本面修复明确 预计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有望达70% [2]
一日售罄全靠托管人?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上市“定档”
新浪财经· 2025-09-22 12:45
科创债ETF发行与上市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将于9月24日集中上市 发行阵营扩容至24只 [1][5] - 两批科创债ETF均实现一日结束募集 合计募集资金697.73亿元 [1] - 24只产品发行规模集中在29-30亿元区间 仅两只规模较低为23亿元和21.27亿元 [2] 托管机构参与情况 - 兴业银行成为最大托管赢家 负责8只科创债ETF托管 [1] -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 中信证券分别托管3只产品 [1] - 托管机构认购力度显著 浦发银行认购兴业中证AAA科创债ETF14.95亿份占比49.84% 招商银行认购华泰柏瑞中证AAA科创债ETF15亿份占比50.17% [2] - 中信银行托管的三只产品认购比例均超29% 分别持有8.94亿份 8.8亿份 8.8亿份 [3] - 部分托管机构未出现在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包括中信证券托管的富国和摩根产品及国金证券托管的广发产品 [3] 股东方资金支持 - 泰康人寿保险作为股东方强力支持 旗下产品合计持有泰康科创债ETF20亿元占比66.67% [3] - 泰康基金股权结构显示其为泰康保险集团孙公司 泰康资管持股80% 泰康人寿为集团全资子公司 [3] 行业竞争格局与盈利模式 - ETF发行进入比拼托管方和股东实力阶段 需机构资金支持以实现30亿元募集上限和"日光基"效果 [4] - 银行成为科创债ETF托管主流 因产品适合作为机构资产配置底仓 [4] - 行业费率已降至管理费0.15%和托管费0.05% 需100亿元规模才能覆盖成本 [4] - 基金公司需支付50%管理费作为渠道尾随佣金 加上0.03%指数使用费 每亿元规模年直接收益仅几万元 [5] - 同类产品规模与流动性正相关 后续持营需考验公募精细化管理能力 [5]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新浪财经· 2025-09-22 11:59
公司上市申请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1]



臻镭科技实控人被留置 2022年IPO超募8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9:16
公司重大事项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郁发新被黄石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暂不能履行董事相关职责[1] - 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级管理人员负责 董事张兵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1] - 公司及子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资金账户正常 本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1] 股权结构 - 郁发新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与杭州晨芯投资等三家合伙企业为一致行动人[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亿元 同比增长73.64%[2][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231.97万元 同比增长1006.99%[2][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5289.50万元 去年同期为-60.56万元[2][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1.14万元 去年同期为-430.60万元[2][3] - 近五年营业收入从1.521亿元增长至3.034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7694万元波动至1785万元[3] 首次公开发行 - 2022年1月27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61.88元/股 发行数量2731万股[4] - 募集资金总额16.90亿元 净额15.36亿元 超募8.32亿元[4] - 原计划募集资金7.05亿元 用于射频微系统等五个项目[4] - 发行费用总额1.54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1.27亿元[5] 分红派息 - 2023年每10股转增4股并派息3元[5] - 2024年每10股转增4股并派息1.7元[6]
禾迈股份股价三连阴 2021上市超募48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8:49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 9月18日跌幅2.57% 9月19日跌幅0.46% 9月22日收报109.85元跌幅1.16%[1] - 公司股价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发行价为557.80元/股[1] 首次公开发行 - 公司于2021年12月20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1000.00万股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1]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55.78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54.06亿元 超募48.48亿元[1] - 原计划募集资金5.58亿元 拟用于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储能逆变器产业化、电气设备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1] - 发行费用总额1.72亿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1.42亿元[2] 分红方案 - 2022年每10股派息30元转增4股 除权除息日为6月7日[2] - 2023年每10股派息53元转增4.9股 除权除息日为6月13日[2] - 2024年每10股派息36元转增4.9股 除权除息日为6月19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