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范式(06682)

搜索文档
第四范式(06682.HK)获富国基金增持165万股
格隆汇· 2025-08-20 22:59
公司股权变动 -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以每股均价53.5429港元增持第四范式165万股股份 涉资约8834.6万港元 [1][2]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2044.94万股 持股比例从5.86%提升至6.37% 增幅达0.51个百分点 [1][2] - 此次增持通过场内交易完成 交易时段为2025年7月21日至8月21日 [2] 股东结构变化 -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类别为H股 最新持股数量对应2044.94万股有投票权股份 [2] - 该次权益变动达到香港联交所规定披露标准 触发权益披露要求 [2] - 公司注册名称为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码06682.HK [1][2]
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搜狐财经· 2025-08-20 13:32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科大讯飞、第四范式、拓尔思、用友网络、云从科技、出门问问、迈富时等,涵盖智能语音、企业级AI平台、语义智能、ERP软件、人机协同操作系统、AIGC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 [1][2] - 上市公司分为人工智能代理方案企业与下游应用企业,行业注重研发投入与人员结构 [1] - 头部企业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凭借自研大模型覆盖多场景,第四范式、迈富时通过智能体中台服务多行业,顺网科技、出门问问在娱乐、消费端创新 [3]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 行业呈现"垂直场景深度落地+生态合作+行业解决方案标准化"三大特征,技术路径涵盖流程自动化、多模态交互及低代码开发平台 [3]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优势显著:科大讯飞2024年研发投入45.8亿元(同比+19.37%),占营收19.62%,营收233.43亿元 [4] - 第四范式2025年Q1营收10.77亿元,研发费用3.68亿元,研发费用率从42.2%降至34.2% [4] - 部分企业研发与商业化失衡:商汤科技2024年研发费用率106%,云从科技2024年Q1研发投入占营收181.74%,但全年营收同比暴跌36.69%至3.98亿元 [5]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能力 - 科大讯飞研发人员9752人(占比62.71%),拓尔思研发人员900人(占比48.59%),行业模型训练周期从15天压缩至2天 [6] - 云从科技2024年研发人员从467人减至228人(减员51.18%),研发费用降低18.27% [6]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行业渗透呈现"垂直深耕"与"跨域扩张"并行,覆盖金融、教育、医疗、能源、制造等领域 [10] - 金融领域聚集第四范式、云从科技等,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智慧教育营收72.29亿元,医疗领域科大讯飞累计提供9.1亿次AI辅诊建议 [10] - 第四范式与桂冠电力合作打造"数字桂冠"生态云平台,云从科技制造/能源收入增长136.10% [10] - 生态合作成为竞争壁垒:科大讯飞开放647项AI能力,星火小助手创建数量突破51,000款,商汤科技与电信合作推广商业元宇宙 [11]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国产化适配 - 科大讯飞采用华为昇腾芯片,训练效率从55%提升至85% [13] - 云从科技与华为昇腾合作推出训推一体机,支持千亿级模型训练 [13]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对比 - 第四范式2024年营收52.61亿元(同比+25.1%),2025年Q1营收10.77亿元(同比+30.1%),毛利率41.2% [14] - 云从科技2024年营收3.98亿元(同比-36.69%),泛AI业务收入增长136%,毛利率19.7% [14] - 拓尔思2024年营收7.77亿元(同比-0.59%),大模型应用收入1.26亿元(同比+13.87%) [15] - 科大讯飞AI业务收入占比53.8%,第四范式AI业务收入占比74.8% [16]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科大讯飞深化"1+N"行业大模型战略,聚焦教育、医疗、司法 [18] - 第四范式采用"AI Agent+世界模型"双核架构,升级先知AI平台 [18] - 商汤科技将发布日日新大模型6.0,重点布局工业质检与元宇宙 [18] - 拓尔思募资18.45亿元用于行业大模型研发,拓展东南亚市场 [18] - 云从科技转型为Agent服务提供商,聚焦"AI智能体+行业大模型" [18]
【最全】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8-20 10:59
人工智能代理产业上市公司汇总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科大讯飞、第四范式、拓尔思、用友网络、云从科技、出门问问、迈富时等 [1] - 下游端需求广泛 行业注重研发 企业发展与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结构高度关联 [1] - 汇总包含人工智能代理方案企业与下游人工智能代理应用企业 [1]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 企业深耕垂直领域 如值得买、新开普、世纪天鸿、鼎捷数据等 依托场景化数据积累、行业Know-How与大模型技术融合推出差异化AI代理产品 [2] - 头部企业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凭借自研大模型覆盖多场景 第四范式、迈富时通过智能体中台服务多行业 顺网科技、出门问问等在娱乐、消费端侧领域创新 [2] - 整体呈现垂直场景深度落地、生态合作、行业解决方案标准化三大特征 技术路径涵盖流程自动化、多模态交互及低代码开发平台 [3]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优势显著 科大讯飞2024年研发投入45.8亿元同比增长19.37%占营业收入比例19.62% 营收规模233.43亿元 [4] - 新兴成长型企业如第四范式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77亿元 研发费用3.68亿元 研发费用率从2024年同期42.2%降至34.2% [4] - 部分企业呈现高研发投入、低营收规模特征 商汤科技2024年研发费用率高达106% 2018-2021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近70亿元 [5] - 云从科技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181.74% 但全年营收同比暴跌36.69%至3.98亿元 [5] - 研发人员占比是技术驱动属性核心指标 科大讯飞研发人员9752人占总员工比例62.71% [6] - 拓尔思研发人员近900人占员工总数48.59% 基于拓天大模型平台将行业模型训练周期从15天压缩至2天 [6] - 云从科技2024年研发人员从467人减至228人减员比例51.18% 同期研发费用降低18.27% [6]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 行业渗透呈现垂直深耕与跨域并行格局 场景覆盖金融、教育、医疗、能源、制造等数十个领域 [10] - 金融领域聚集第四范式、云从科技、拓尔思、中科金财等头部企业 第四范式服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头部金融机构落地信贷风控、资产管理等场景 [10] - 教育领域以科大讯飞为代表 AI学习机连续三年居京东、天猫618榜首 智慧教育业务营收达72.29亿元 [10] - 医疗领域渗透率较高 科大讯飞智慧医疗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670多个区县 累计提供9.1亿次AI辅诊建议 [10] - 能源与制造领域 第四范式深耕能源电力与桂冠电力合作打造数字桂冠生态云平台实现电厂无人化 [10] - 云从科技将制造、能源列为泛AI业务新增长点 2024年相关收入增长136.10% [10] - 生态合作伙伴数量与质量成为重要竞争壁垒 头部企业通过跨行业联盟与技术协同扩大覆盖范围 [12] - 第四范式以开放、成长、共赢为理念联合联想、兰博基尼等企业拓展AI决策技术应用场景 [12] - 科大讯飞开放647项AI能力与中国移动等20余家头部企业合作覆盖300多个场景 星火小助手创建数量突破51000款 [12] - 商汤科技与电信渠道合作推广商业元宇宙应用 出门问问通过与腾讯云、谷歌、高通等企业合作强化多模态技术与智能硬件结合 [12] - 国产化适配能力直接影响政务与国企客户拓展成效 多家企业与华为昇腾、鲲鹏等国产算力体系合作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14] - 科大讯飞采用华为昇腾芯片构建国产算力平台 训练效率从55%提升至85% [14] - 云从科技与华为昇腾合作推出训推一体机支持千亿级模型训练及混合模型云服务 [14] - 税友股份与华为鲲鹏联合成立技术团队完成财税行业产品原生开发实践 [14]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业绩对比 - 高增长-高毛利类型以第四范式为代表 2024年总营收52.6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1% [15] - 第四范式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77亿元同比增速30.1% 毛利率稳定在41.2% 毛利润同步增长30.1% [15] - 第四范式核心业务先知AI平台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60.5% 收入贡献率从60.6%提升至74.8% [15] - 高增长-低毛利类型典型为云从科技 2024年总营收同比下降36.69%至3.98亿元创近七年新低 [16] - 云从科技泛AI业务收入实现136%高速增长 但毛利率仅为19.7% [16] - 低增长-高毛利类型参考拓尔思 2024年总营收7.77亿元同比微降0.59% [16] - 拓尔思人工智能软件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比达33.24% 大模型应用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3.87% [16] - 科大讯飞营业收入253.43亿元 AI代理业务收入78.86亿元占比33.8% [17] - 第四范式营业收入52.61亿元 AI代理业务收入59.35亿元占比74.8% [17] - 商汤科技营业收入37.72亿元 AI代理业务收入24.04亿元占比63.7% [17] - 用友网络营业收入92.34亿元 AI代理业务收入25.08亿元占比25% [17] - 出门问问营业收入3.94亿元 AI代理业务收入2.22亿元占比56.8% [17]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对比 - 技术迭代与产品路线图呈现差异化战略布局 体现在通用模型与垂直模型的资源分配和商业化节奏差异 [18] - 科大讯飞横向领域深化1+N行业大模型战略 技术投入兼顾通用模型优化与垂直行业落地 持续扩大教育、医疗、司法等行业优势 [19] - 第四范式采用企业级Agent+消费电子双轮驱动战略 技术投入聚焦Agent技术与世界模型融合 [19] - 第四范式2025年战略升级为AI Agent+世界模型双核架构 先知AI平台升级为AI Agent全流程开发平台支撑能源电力等行业风控管理、个性化推荐等场景落地 [19] - 商汤科技上市募资60%用于研发其中40%与元宇宙相关 2025年二季度将发布日日新大模型6.0重点布局工业质检与元宇宙内容生成 [19] - 拓尔思聚焦垂直行业募资18.45亿元用于拓天行业大模型研发及AIGC应用产业化 即将发布多模态数据集构建系统推出金融风控、舆情监测等垂类Agent并拓展东南亚开源情报市场 [19] - 云从科技从金融、出行向制造、能源、文旅延伸 战略转型为Agent服务提供商聚焦AI智能体+行业大模型并拓展居家养老场景 [19] - 出门问问以产模结合策略推进升级序列猴子大模型并整合外部模型提升多模态能力 产品侧更新数字人、AI视频创作平台等 计划推出搭载Shadow AI的智能手表、耳机等硬件进军欧美市场 [19]
上海“AI+制造”方案正式出台 头部AI企业技术成果成最佳实践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4:33
上海市"AI+制造"实施方案 - 上海市发布《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模塑申城·AI+制造"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全链条、全场景深度融合 [1] - 方案旨在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高地,为AI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1] - 方案与领先企业的前沿实践形成共振,如第四范式在垂直行业大模型领域的探索 [1] 第四范式AI战略与实践 - 公司聚焦"垂直行业大模型"领域,以「AI Agent+世界模型」为核心战略,在工业、港口、高端装备制造等场景实现成功交付 [1] - 工业垂直模型深度融合行业知识,AI Agent实现生产流程实时监控、故障预测、能效优化及调度决策,显著提升效率与设备利用率 [1] - 港口行业模型解决复杂调度难题,通过AI协同机械、船舶、集装箱堆场等要素,优化作业、设备管理、运营决策等五大环节 [2] - 在飞机零部件设计环节,AI技术辅助工程师快速设计与仿真模拟,处理多变量约束条件,加速设计迭代并优化轻量化、强度等指标 [2] AI+制造行业影响 - 「AI Agent + 世界模型」战略已从理念发展为可行路径,通过大语言模型与行业认知融合,推动AI在复杂工业场景的深度应用 [2] - 方案为上海及全国"AI+制造"领域注入新动力,公司凭借垂直行业深耕与技术积淀,有望在新一轮产业智能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第四范式连续七年位居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No.1 登顶大模型开发平台领导者象限
智通财经· 2025-08-19 12:30
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公司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 2024年市场份额达34.5% 领先第二名华为云(31.8%)近3个百分点 [1] - 2024年机器学习平台市场规模达1189.4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8% 高于市场整体增速(22.7%) [7] - 在大模型开发平台领域被IDC评为"领导者"类别 与百度、阿里、商汤等头部厂商并列 [1] 核心竞争优势 - 平台化产品战略实现AI开发全流程闭环 显著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并提升规模化落地效率 [4] - 解决方案覆盖金融、能源、制造、零售等千行万业 形成可复用的行业知识体系 [5] - 服务超161家财富世界500强及行业头部客户 构建"落地-验证-升级"的价值增强闭环 [6] 技术创新能力 - 大模型推理框架SLXLLM及推理加速卡SLX实现10倍推理性能提升 [9] - 支持20+信创芯片和算力环境 包括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沐曦、燧原等国产硬件 [9] - 通过vGPU和轻量级K8S技术显著提高GPU资源利用率 降低企业IT基础设施成本 [9] 行业应用成效 - 在头部银行实现金融反欺诈准确率提升316% [12] - 为制造企业打造3D零件管理系统 降低生命周期成本上亿元 [12] - 零售行业库存周转率提升40% 能源化工品价格预测准确率达98% [12]
第四范式(06682)连续七年位居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No.1 登顶大模型开发平台领导者象限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0:43
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公司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 2024年市场份额达34.5% 市场规模达11.894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机器学习平台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2.7%至34.501亿元人民币 公司增长率18.8%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4] - 在大模型开发平台领域被IDC评为领导者类别 与百度、阿里、商汤等头部厂商并列 [1] 核心竞争优势 - 平台化产品战略实现AI开发全流程闭环 显著提升企业AI规模化落地效率 [3] - 解决方案覆盖金融、能源、制造、零售等千行万业 形成可复用行业知识体系 [3] - 服务超161家财富世界500强及行业头部客户 构建"落地-验证-升级"价值增强飞轮 [3] 技术创新能力 - 大模型开发平台支持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 实现从数据管理到服务监控的完整闭环 [6] - 自研推理框架SLXLLM及推理加速卡SLX提升推理性能10倍 [6] - 支持华为昇腾、寒武纪等20+信创芯片和算力环境 深度适配国产化软硬件需求 [6] 行业应用成效 - 在头部银行实现金融反欺诈准确率提升316% [9] - 为制造企业打造3D零件管理系统 降低生命周期成本上亿元人民币 [9] - 零售行业库存周转率提升40% 能源化工品价格预测准确率达98% [9] 资源优化能力 - 通过vGPU和轻量级K8S技术显著提高GPU资源利用率 降低企业IT基础设施开销 [6] - 基于AI负载需求深度优化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 实现更优性能表现 [6]
第四范式(06682.HK)完成配发合共2590万股
格隆汇· 2025-08-14 10:06
公司融资活动 - 配售协议所有条件已获达成并于2025年8月14日完成 [1] - 向认购人配发及发行2590万股认购股份 [1] - 每股认购价格为50.50港元 [1]
第四范式完成发行合共2590万股认购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8-14 10:05
公司融资活动 - 第四范式完成配售协议 所有先决条件及条件已获达成并于2025年8月14日落实 [1] - 公司向认购人配发及发行2590万股认购股份 每股价格为50.50港元 [1] - 认购股份数量相当于紧接完成前已发行H股约8.78%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25% [1] - 经配发扩大后 认购股份占已发行H股约8.07%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98% [1] 股权结构变化 - 本次配售导致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 H股比例增加 [1] - 新股发行对现有股东持股比例产生稀释效应 [1]
第四范式(06682)完成发行合共2590万股认购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8-14 10:05
公司配售完成情况 - 配售协议所有先决条件及条件已获达成并于2025年8月14日完成 [1] - 向认购人配发及发行2590万股认购股份 每股价格为50.50港元 [1] - 认购股份数量相当于紧接完成前已发行H股约8.78%及总股份约5.25% [1] - 经配发扩大后占H股比例约8.07%及总股份比例约4.98% [1] 股权结构变化 - 本次配售股份数量达2590万股 [1] - 配售股份占现有H股比例达8.78% [1] - 配售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5.25% [1] - 配售完成后H股占比稀释至8.07% 总股本占比稀释至4.98% [1]
第四范式(06682)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14 09:58
股份数量 - 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94,407,296股,库存股502,200股,总数294,909,496股[3] - 2025年8月14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320,307,296股,库存股502,200股,总数320,809,496股[3] 股份变动 - 2025年8月14日配售/认购新股25,900,000股,占比8.8%,每股HKD50.5[3] - 2024年5月20 - 23日赎回股份未注销,占比0.0114% - 0.0239%不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