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证券(06066)

搜索文档
《财经》特别报道:券商出海新格局,从香港到全球
36氪· 2025-09-29 11:31
港股市场复苏与中资券商表现 - 2025年港股强势复苏 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20.3% 创历史同期最大涨幅 [1][9] - 港交所前8个月IPO融资额达1345亿港元 同比增长近6倍 其中A+H模式占上半年总融资额70% [1] - 港股上半年日均成交额240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8% IPO集资额1094亿港元 同比增长716% 暂列全球主要资本市场首位 [4] 中资券商国际业务增长 - 15家A股上市券商国际业务营收201.20亿元 同比增长3.35% 其中13家境外业务实现正增长 12家增速超10% [1]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15家券商中12家占比提高 [1] - 头部券商领跑 中信证券国际业务收入69.12亿元(同比+13.57%) 中金公司国际业务收入40.24亿元(同比+75.66%) [4][7] 港股IPO市场格局 - 前8个月港股IPO共57单(同比+33%) 融资规模173亿美元(同比+577%) [4] - 中金公司保荐20单IPO 市场份额35% 承销规模39亿美元 市场份额23% 均排名第一 [4] - 华泰证券参与上半年前五大IPO中的4单 国泰海通国际业务收入增长76.21% 净利润增长47.84% [5] 中资券商竞争优势 - 深度服务中国企业 具备境内外一体化监管沟通能力 能更早介入企业资本运作 [8][9] - 2024年港股IPO承销金额前15名中 中资券商占10家 合计融资额占市场总额57.8% [8] - 拥有广泛投资者网络 擅长打造本土投资故事 精准匹配企业与目标投资者 [9] 财富管理与创新业务 - 跨境理财通试点取得进展 大湾区16.46万个人投资者参与 跨境汇划金额超1200亿元 [10] - 香港推出数字资产发展政策2.0及稳定币发牌制度 券商积极申请相关牌照 [10] - 头部券商推出企业家办公室业务 构建综合金融服务生态 [10] 香港市场战略升级 - 中资券商加码香港布局 头部机构举办全球投资者大会 中小券商加速设立子公司 [3][13] - 政策支持持续强化 港交所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 香港证监会简化牌照审批流程至3个月 [14] - 上半年境外投资者通过港股通等渠道流入资金3200亿港元(同比+45%) 内地企业港股IPO募资额占比89% [14] 海外市场拓展 - 头部券商进军东南亚、中东及欧美市场 中信证券在13国建立业务网络 [16] - 银河证券通过收购布局东南亚 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市场份额分别排名第1和第2 [17] - 华泰证券新加坡子公司获新交所主板保荐人资质 美国子公司获非美主权债经纪资格 [17] 行业分化与差异化发展 - 国泰海通合并重塑头部格局 西南证券子公司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3] - 广发控股香港净利润增速超200% 财通证券国际业务收入增幅898.48% [5][7] - 中小券商通过差异化策略突破 第一创业、东北证券等加速设立香港子公司 [3][13]
理财收益精准滴灌公益项目,这场“见面会”太温暖!
券商中国· 2025-09-29 11:16
汇聚财富善意,共赴成长之约。 9月27日下午,由中信建投证券、广州市慈善会、证券时报联合主办的"柏年向善·爱蕾童行"活动在广州举办。这是首只公益型类固收产品——"柏年向善"首次捐赠 的圆满落地,更是中信建投证券践行"金融向善",构建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荣生态的一次创新实践。 据了解,在"柏年向善"项目之外,中信建投将持续邀请爱心捐赠人加入"爱蕾行动",助力实现公益和金融的双向奔赴! 延续"春天之约" 2月28日,为了满足企业家财富管理与社会价值实现的双向需求,中信建投证券从"社"的维度出发,联合广州市慈善会联合推出了首只公益型类固收产品——"柏年 向善"(首期)。3月28日,中信建投证券与证券时报正式发起成立"向善联盟",旨在搭建资本、专业机构与公益平台的三方协作机制。 "柏年向善"产品采用"理财收益+慈善捐赠"的模式,将客户的个人财富规划与社会责任无缝链接。客户在获得专业运作管理、实现财富创造、税务抵扣的同时,还能 通过产品设计,将部分收益捐赠给慈善机构,为困难儿童送去希望。 在"柏年向善"(首期)产品稳健运行半年、如期履约进行捐赠之际,中信建投证券、广州市慈善会、证券时报联合举办了"柏年向善·爱蕾童行"活 ...
汇宇制药跌3.81% 上市即巅峰募24.7亿中信建投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09:45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29日收盘价21.45元 较发行价38.87元下跌44.8% 处于破发状态 [1] - 2021年10月26日上市当日盘中最高价42.59元 为历史最高点 [2] 发行情况 - 2021年10月26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6360万股 发行价38.87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24.72亿元 净额23.61亿元 超募4.53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19.07亿元 用于注射剂产业化基地 创新药物研究院和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费用合计1.11亿元 其中承销费9887.48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从18.24亿元下降至9.27亿元 净利润从4.46亿元下降至1.40亿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10.94亿元 同比增长18.05% 净利润3.25亿元 同比增长132.78%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3亿元 同比下降14.86% 净利润亏损8072.05万元 [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3亿元 同比增长262.98% 但2025年上半年转为净流出2706.57万元 [3][4]
汇宇制药跌3.81% 上市即巅峰募24.7亿中信建投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09:37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29日收盘价21.45元 较发行价38.87元下跌44.8% 处于破发状态 [1] - 2021年10月26日上市当日盘中最高价42.59元 为历史最高点 [2] 发行情况 - 2021年10月26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6360万股 发行价38.87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24.72亿元 净额23.61亿元 超募4.53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19.07亿元 用于注射剂产业化基地 创新药物研究院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费用合计1.11亿元 其中承销费9887.48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从18.24亿元下降至9.27亿元 净利润从4.46亿元下降至1.40亿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10.94亿元 同比增长18.05% 净利润3.25亿元 同比增长132.78%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3亿元 同比下降14.86% 净利润亏损8072.05万元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4年2.43亿元 同比增长262.98% 但2025年上半年为-2706.57万元 [3][4]
中信建投收福建证监局警示函 持续督导阳光中科未尽责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08:08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9日讯 福建证监局近日发布关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经查,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中科)的主办券商,在持续督导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阳光中 科一期182车间、二期166车间分别于2023年11月、2023年9月起停工停产;三期182车间于2024年1月至4月停工停产。上述车间产品销售为阳光中科主要收入 来源,停工停产事项对阳光中科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阳光中科未及时披露上述停工停产情况。截至2025年3月,上述车间仍处于停工停产状 态。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知悉阳光中科上述停工停产情况,但未督促阳光中科规范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勤勉尽责,违反了《非上市公 众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91号,以下简称《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 根据《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福建证监局决定对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 信档案。 以下为原文: | 索 引 号 | bm56000001/2025-00011298 | ਜੋ ...
研报掘金丨中信建投:润泽科技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29 07:4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82亿元 同比减少8.73%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8.82亿元 同比减少8.73% [1] - 二季度业绩环比增长 [1] 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新交付数据中心容量220MW 创历史新高 [1] - 全国布局七大园区 约61栋智算中心及32万架机柜 [1] - 主要机柜资源集中于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等一线城市卫星城 [1] - 五大园区已建 在建 待建项目全部取得所需能耗指标 [1] 战略举措 - 公募REIT成功发行 打通轻资产运营模式 [1] - REIT发行优化资产结构 提升高功率机柜占比 [1] - 账上现金充裕且融资渠道充足 [1] - 上半年已考察多个潜在并购项目 [1] 未来展望 - 新数据中心交付和上架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1] - 市场份额和定价权有望提升 [1]
中信建投:136号文促进新能源全面入市 储能迎来非线性增长奇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7:29
政策影响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化交易阶段 为储能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 - 容量电价和容量补偿政策已成为取代强制配储的市场化手段 为储能提供有力的保底收益 [1][2] - 新能源市场化促进各省峰谷价差显著拉大 山东山西等省价差明显提高 [2] 行业发展 - 储能经济性提升将带来行业爆发式非线性增长 [1] - 全球储能需求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系统成本下降双重驱动下同步爆发 [3] - 光伏项目通过自发配储将电力转移至高电价时段上网具备明显经济性 消纳困难地区有望成为趋势 [2] 市场数据 - 上调2025-2027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至272GWh、441GWh、642GWh 同比增速分别为46.6%、62.1%、45.6% [1][4] - 上调同期国内新增装机预测至150GWh、260GWh、380GWh [4] - 山东首批机制电价竞价结果相较煤电基准电价折价明显 标志新能源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1] 区域表现 - 河北甘肃宁夏山东内蒙等多省推出容量电价政策 [2] - 多省储能项目可实现良好经济性 尤其以内蒙为明显 [2] - 容量电价政策结合市场化峰谷套利使独立储能项目取得良好经济性 [1]
连亏股新光光电实控人被留置 2019上市中信建投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07:13
公司治理重大变动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康为民被嵩县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1] - 董事会决议由副董事长王玉伟代为履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1] - 副总经理曲波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1] - 公司声明控制权未变化且生产经营正常[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8.08万元 同比下降58.77%[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078.73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2] - 扣非净利润亏损2877.83万元 亏损同比增加[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58.6万元 同比改善19.2%[2]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累计亏损1.32亿元)[2] - 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2020-2024年累计亏损2.07亿元)[2] 上市与融资情况 - 2019年7月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38.09元/股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开发行2500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9.52亿元[2] - 募集资金净额8.65亿元 略低于计划募资额8.76亿元[2] - 发行费用8704.16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商中信建投获7618万元[2]
中资券商股全线飙升
格隆汇· 2025-09-29 06:10
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中资券商股全线飙升 华泰证券涨近18% 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涨超14% 东方证券和中州证券涨超12% 中国银河 中金公司 国联民生和兴证国际涨超10% 光大证券和申万宏源涨超9% 中信建投证券 弘业期货和招商证券涨超8% [1] - 华泰证券涨17.93% 最新价21.900港元 总市值1976.88亿港元 [2] - 中信证券涨14.37% 最新价31.040港元 总市值4600.3亿港元 [2] - 广发证券涨14.06% 最新价20.440港元 总市值1554.63亿港元 [2] - 东方证券涨12.96% 最新价8.020港元 总市值681.43亿港元 [2] - 中州证券涨12.50% 最新价2.790港元 总市值129.54亿港元 [2] - 中国银河涨10.87% 最新价11.630港元 总市值1271.67亿港元 [2] - 中金公司涨10.97% 最新价21.340港元 总市值1030.14亿港元 [2] - 国联民生涨10.96% 最新价6.380港元 总市值362.42亿港元 [2] - 兴证国际涨10.11% 最新价0.490港元 总市值19.6亿港元 [2] - 光大证券涨9.23% 最新价11.240港元 总市值518.25亿港元 [2] - 申万宏源涨9.24% 最新价3.430港元 总市值858.87亿港元 [2] - 中信建投证券涨8.68% 最新价13.770港元 总市值1068.1亿港元 [2] - 弘业期货涨8.63% 最新价4.280港元 总市值43.13亿港元 [2] - 招商证券涨8.17% 最新价16.940港元 总市值1473.19亿港元 [2] 政策驱动 - 央行会议指出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1] - 央行提出用好证券 基金 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