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越疆(02432)
icon
搜索文档
越疆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4087万元,同比收窄31.8%
智通财经· 2025-08-28 09:48
财务业绩 - 收入1.5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1%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087万元人民币 同比收窄31.8% [1] - 每股基本亏损0.10元人民币 [1] 战略发展 - 公司实施"协作机器人智能化升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双轮战略 [1] - 在产品与技术创新方面实现突破 [1] - 在复杂宏观经济环境及关税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保持业绩持续增长 [1]
越疆(02432.HK)中期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7.1%至1.53亿元
格隆汇· 2025-08-28 09:40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7.1%至人民币1.53亿元 [1] - 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净额为人民币4090万元 同比收窄31.8% [1] - 每股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10元 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0.17元减少0.07元 [1] 业务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协作机器人开发、制造及商业化领域的领先企业 [1] - 作为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前沿参与者 产品覆盖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手术等多元领域 [1] - 业务覆盖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1] 技术战略与产品创新 - 凭借全栈自研技术能力和丰富产品矩阵实现业务拓展 [1] - 2025年成为全球首家推出"机械臂+人形+多足"全形态具身机器人平台的企业 [1] - 通过"协作机器人智能化升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双轮战略驱动产品技术突破 [1] 经营环境与业绩表现 - 在复杂宏观经济环境及关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保持业绩增长 [1] - 报告期内实现技术创新突破与业绩持续增长 [1]
越疆(0243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09:17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至人民币153.1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20.5百万元)[4][6] - 公司主营营业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205亿元增长27.1%至2025年上半年的1.531亿元[2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59]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153.087百万元,同比增长27.1%[72][73] - 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净额同比减少31.8%至人民币40.9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59.9百万元)[4][6] - 经调整亏损净额同比减少34.4%至人民币22.9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5.0百万元)[4][6] - 每股摊薄亏损减少至人民币0.10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0.17元)[4] - 亏损净额收窄31.8%至人民币40.9百万元[35] - 经调整亏损净额减少34.4%至人民币22.9百万元[38]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4087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5988万元人民币收窄31.8%[59] - 公司期内亏损为4.087亿元人民币[64]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增加20.0%至人民币81.2百万元[29] - 销售及经销开支增加31.5%至人民币82.2百万元[31] - 行政开支减少27.0%至人民币27.1百万元[32] - 研发开支增加30.3%至人民币40.9百万元[33]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40.894百万元,同比增长30.2%[77] - 股份奖励开支从1343.2万人民币增加至1792.3万人民币,增幅为33.4%[94]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5.058百万元,同比增长4.8%[82] - 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4,95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股权激励部分为2,942千元人民币[101] - 期内税前亏损包含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人民币17.923百万元,同比增长31.1%[77] - 期内所得税支出总额为人民币821千元,同比增长174.6%[81] - 所得税开支增至人民币0.8百万元[34] 毛利率水平 - 整体毛利率提升至47.0%(2024年同期:43.9%)[4] - 剔除存货减值影响的毛利率为49.4%(2024年同期:49.3%)[4][6] - 公司整体毛利从5280万元增长36.1%至7190万元[28] - 整体毛利率从43.9%提升至47.0%,剔除存货减值影响后稳定在49.4%[28]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71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59] 各产品线收入表现 - 六轴协作机器人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6.7%[8] - 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提高至61.2%[8] - 六轴协作机器人销售收入从6380万元增长46.7%至9360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从53.0%提升至61.2%[22] - 四轴协作机器人销售收入从3680万元增长7.7%至3960万元[23] - 复合机器人销售收入从1470万元增长13.1%至1660万元[24] - 销售产品收入为人民币152.539百万元,同比增长26.9%[73] - 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48千元,同比增长77.3%[73] 各应用场景收入分布 - 工业场景收入从6620万元增长22.4%至8110万元,占总收入53.2%[25] - 教育场景收入从4870万元增长18.3%至5770万元,占总收入37.8%[25][26] - 商业场景收入从520万元大幅增长165.5%至1380万元,占总收入9.0%[25][27]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为人民币72.941百万元,同比增长56.7%[70][73] - 境外(含中国港澳台)收入为人民币80.146百万元,同比增长8.4%[70][7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股东权益增至人民币1,011.7百万元[39]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967.28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011.719亿元人民币,增幅4.6%[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163.9百万元[4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883.758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63.871亿元人民币,降幅81.5%[62] - 公司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7.5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66.793亿元人民币,增幅21.3%[62] - 公司计息银行贷款(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1.658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1.714亿元人民币,降幅54.5%[62] - 公司递延收入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8.00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60.937亿元人民币,降幅4.2%[6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7.94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54亿元人民币,降幅17.8%[62]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2.524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91.959亿元人民币,降幅42.3%[62] - 资产负债比率于2025年6月30日为26.5%,较2024年12月31日的35.3%下降8.8个百分点[42]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账面净值从7311.2万人民币下降至6500万人民币,降幅为11.1%[8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926.9万人民币减少至819.9万人民币[87] - 一年内贸易应收款项从6883.4万人民币下降至5705.1万人民币[87] - 贸易应付款项从4068.7万人民币增加至4603.1万人民币,增幅为13.1%[88] - 公司定期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0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7.123亿元人民币[62]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总额为104,513千元人民币,全部为第二层级估值,其中大额存单96,950千元人民币[103] - 大额存单投资从2024年末95,517千元人民币增长至96,950千元人民币,增幅1.5%[103]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为6,563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该科目为零[103] - 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保持1,000千元人民币未变动[103] 资本开支和投资活动 - 资本开支减少53.9%至人民币4.1百万元[30]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合约承担从316.2万人民币增加至376.5万人民币[96] - 新增收购杭州行思无界科技承担2000万人民币[96] - 收购杭州行思无界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开发[104][110] 融资和股本变动 - 公司股本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0.4195亿元人民币,增幅1.0%[63][64] - 公司股本从4亿人民币增加至4.04195亿人民币,新增发行419.54万股[89] - 超额配股权行使筹集资金总额为7887.4万港元(约7266.5万人民币)[8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567亿港元[52] - 所得款项净额中40.0%约3.027亿港元用于2025年至2029年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开发[52] - 所得款项净额中27.0%约2.043亿港元用于2025年至2029年生产线及制造能力开发[52] - 所得款项净额中16.0%约1.211亿港元用于国内外协作机器人行业下游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机会[52] - 所得款项净额中7.0%约5300万港元用于2025年至2029年海外销售管道建设[52] - 所得款项净额中10.0%约7570万港元已全额动用作为营运资金[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累计动用1.255亿港元未动用6.313亿港元[52] - 公司以每股54.30港元价格配售19,100,000股新H股[104][110] - 公司计划将19,688,106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65%[111] - 公司总股本因配售新H股增至423,295,400股[111]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163.9百万元[4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883.758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63.871亿元人民币,降幅81.5%[62] 员工和薪酬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628名,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3.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5.5百万元增长14.6%[48] 关联方交易 - 向关联方刘培超和郎需林提供无抵押贷款共计2018.3万人民币[99] - 应收关联方非贸易款项总额为20,183千元人民币,其中刘培超先生18,634千元,郎需林先生1,549千元[100] 风险因素 - 公司持有未到期远期外汇合约共计340.0百万港元,其中40.0百万港元于2025年7月到期,100.0百万港元于2025年9月到期,200.0百万港元于2026年4月到期[46] - 未使用利率掉期对冲利率风险[44] - 未制定外币对冲政策,但持有340.0百万港元远期外汇合约管理外汇风险[46] - 收入以美元、欧元、日元及人民币计值,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以港元计值[46] - 面临利率波动及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43] - 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政策变动可能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7] 公司治理 - 董事长与行政总裁角色均由刘培超先生兼任,未进行分离[107] - 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12] - 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已刊载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113] - 2025年上半年未派发中期股息[109] 养老金计划 - 未就界定供款计划下没收供款用作降低现有供款水平做出拨备[49]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协作机器人负载范围覆盖0.25KG至30KG[8] - 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具备工业级±0.05mm重复定位精度[9] - 六足仿生机器人作为新产品正式发布,具备高稳定性结构及模块化负载扩展能力[11] - 轮式+单臂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便携式通用数据采集平台于2025年4月发布[10] 市场拓展与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突破9万台[15] - 公司产品已覆盖超过200个成熟的工业应用场景[18] - 公司与腾讯云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智能算力及工业与家庭场景的量产落地[12] - 公司与药师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医药全链场景的具身智能应用[13] - 公司设立马来西亚子公司,为海外新兴市场首家子公司[15] - 产品成功打入全球百强企业的汽车零部件应用领域,包括上下料、涂胶等[17] - 在半导体行业,产品在封装测试等环节实现批量应用[17] - 在商业领域,复合机器人如咖啡机器人、艾灸理疗机器人实现批量出货[17]
大和:首予越疆(02432)“买入”评级 目标价65.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7:1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大和首予越疆买入评级及目标价65.5港元 [1] 公司竞争优势与定位 - 公司有望成为具竞争力的人形机械人企业 [1] - 利用协作机械人市场的领导地位在同行中取得竞争优势 [1] 财务表现与盈利前景 - 公司收入增至1亿美元时可实现盈亏平衡 [1] - 预计2026年净亏损收窄至约1000万元人民币并接近盈亏平衡 [1] - 协作机械人销售量上升和稳定的毛利率推动业绩改善 [1]
大和:首予越疆“买入”评级 目标价65.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5 07:12
评级与目标价 - 大和首予越疆买入评级及目标价65.5港元 [1] 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 - 公司有望成为具竞争力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1] - 利用协作机器人市场领导地位在同行中取得竞争优势 [1]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期 - 公司收入增至1亿美元时可实现盈亏平衡 [1] - 2026年净亏损预计收窄至约1000万元人民币 [1] - 受惠于协作机器人销售量上升和稳定的毛利率 [1] - 2026年公司将接近盈亏平衡 [1]
大行评级丨大和:首予越疆买入评级 目标价65.5港元
格隆汇· 2025-08-25 06:49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大和首予越疆买入评级 目标价65.5港元 [1] 业务竞争优势 - 公司有望成为具竞争力的人形机械人企业 [1] - 利用协作机械人市场领导地位取得竞争优势 [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收入增至1亿美元时可实现盈亏平衡 [1] - 2026年净亏损预计收窄至约1000万元人民币 [1] - 受惠于协作机械人销售量上升和稳定毛利率 [1]
18C特专科技专题:越疆上市涨超188% 业绩表现平平 研发投入仅不到20%
新浪证券· 2025-08-25 02:55
18C特专科技企业上市与市场表现 - 2024年18C特专科技企业如晶泰科技、黑芝麻智能等成为资本风口 但2025年港股市场未完成一单18C企业IPO 12家递表企业中希迪智驾、五一视界二次递表仍难破上市瓶颈 反映商业化验证与市场预期矛盾 [1] - 港交所2024年9月1日实施18C改革 下调特专科技公司最低市值标准 已商业化公司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 未商业化公司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 该政策为三年期临时措施 [1] - 已上市3家18C公司均按改革前标准完成IPO 晶泰控股作为未商业化公司上市市值180亿港元 黑芝麻智能和越疆作为已商业化公司上市市值分别为159亿港元和75亿港元 [2] 已上市18C公司融资与股价表现 - 晶泰控股通过两次增发合计募资32.2亿港元 为IPO募资规模10.4亿港元的三倍 第二次增发价格6.10港元/股较第一次4.28港元/股溢价43% 募资用途从具体规划简化为一般公司用途 [4][5] - 黑芝麻智能上市至今股价跌幅达31% 2025年2月增发价23.20港元/股较IPO发行价28.00港元/股折价17% 增发后股价最低跌至14.50港元/股 较增发价下跌38% [6] - 越疆上市至今股价涨幅188% 2025年7月增发价54.30港元/股较IPO发行价18.80港元/股溢价189% 但2024年收入仅3.74亿元 扣非净亏损0.95亿元 [7] 研发投入与业绩表现对比 - 越疆2024年研发支出0.72亿元 占营业收入19.2% 显著低于黑芝麻智能的302.6%和晶泰控股的157.0% 研发投入不足质疑其特专科技属性 [7][8] - 黑芝麻智能2024年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44%-60% 利润3.13亿元 但经调整亏损净额13.04亿元较2023年扩大 该关键信息未在盈利预告中披露 [6] - 晶泰控股2024年研发开支4.18亿元占收入157.0% 黑芝麻智能研发开支14.35亿元占收入302.6% 体现高研发投入特征 [8] 2025年IPO市场遇冷与递表公司分析 - 2025年港股市场无18C企业完成IPO 12家递表公司中9家2024年刚达到2.5亿港元商业化门槛 仅五一视界、仙工智能、瑞为技术连续两年达标 [11] - 希迪智驾2024年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207% 但亏损扩大至5.8亿元同比增124% C+轮融资估值90亿元与IPO40亿港元门槛存在估值矛盾 [11] - 五一视界2024年研发投入0.58亿元同比减少43% 研发人员从250人减至118人 通过缩减创新投入换短期业绩改善 [12] 特专科技企业商业化与估值挑战 - 12家递表18C公司2024年收入均超2.5亿港元 但基本面薄弱、商业化路径模糊及前轮估值问题使IPO面临挑战 [11] - 云迹科技2024年收入2.4亿元 滴普科技收入2.4亿元但亏损12.5亿元 基本半导体收入3.0亿元 仙工智能收入3.4亿元 反映行业普遍亏损状态 [10] - 驭势科技2024年收入2.7亿元 承泰科技收入3.5亿元 斯坦德机器人收入2.5亿元 行业收入规模集中在2-4亿元区间 [10]
越疆(02432) - 章程(2025年8月)
2025-08-15 11:53
上市与股本 - 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及2025年1月21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H股44,195,400股[8]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329.54万元,股份总数为42329.54万股,每股面值1元[9][23] 股东结构 - 刘培超持股9584.7016万股,占比26.6242%[20] - 深圳市松禾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2169.8003万股,占比6.0272%[20] 股份管理 - 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可采用公开/非公开方式发行股份等,减少注册资本按规定程序办理[28] - 公司在六种情形下可收购本公司股份,收购方式有公开集中交易等[29][31]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按所持股份种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有权按持股份额获得股利等利益分配[42] - 股东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违法有权请求法院认定无效等[43] 股东会 - 年度股东会每年召开1次,应于上一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举行[58] - 股东会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含代理人)所持表决权1/2以上通过[91] 董事会 - 董事会由7 - 11名董事组成,独立董事不少于3人,占比三分之一以上[124] - 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大约每季一次[134] 管理层 - 公司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若干名,设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若干名[145] - 总经理每届任期三年,可连聘连任[146] 监事会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为1人[155] - 监事会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157] 财务与利润分配 - 公司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不低于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5%[162]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利润的10%列入法定公积金[162] 其他 - 公司会计年度为每年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161] - 公司章程附件包括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和监事会议事规则[200]
越疆(02432) - 修订公司章程
2025-08-15 11:52
股本变动 - 公司完成本次H股配售[3] - 配售新H股后总股本增至423,295,400股[3] 注册资本与章程 - 公司建议变更注册资本,从40,419.54万元增至42,329.54万元[3] - 公司建议修订公司章程,股份总数相应增加[3] - 经修订章程于2025年8月13日生效并将在网站刊发[4]
越疆增资至4.23亿
企查查· 2025-08-14 13:0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30日 法定代表人为刘培超 登记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英文名称为Shenzhen Dobot Corp Ltd [2] - 公司人员规模为300-399人 2024年参保人数为328人 分支机构参保人数为14人 [2] 资本变动情况 - 公司注册资本由约4.04亿元增至约4.23亿元 增幅约5% 具体从40419.54万元增加到42329.54万元 增加1910万元 [1][2]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机器人技术开发与转让 3D打印机 激光雕刻机 人工智能机电产品研发销售 [2] - 经营领域涵盖集成电路设计研发 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 投资兴办实业 国内贸易 [1][2] - 扩展业务包含数字内容制作 教学模型制造销售 会议展览服务 教育咨询及业务培训 [2] 公司属性 - 公司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上市) 纳税人资质为一般纳税人 [2] - 国际行业分类属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C3990) 工商注册号为91440300349770526R [2] - 营业期限为2015年7月30日至无固定期限 登记机关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