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越疆(02432)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概念追踪|马斯克押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战略 相关产业链环节需求空间大(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4-23 05:51
行业动态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 宇树 小米相关负责人将参与话题讨论 [1]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成功举办 标志着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高强度运动场景的规模化实践方面取得领先优势 [1] - 赛事全面检验了机器人的关节模组协调性 控制算法稳定性等关键技术 同时暴露出电机 传动机构 "小脑"运控等短板 [1] 公司动态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Optimus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 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进行有用的工作 公司计划扩大Optimus规模 [1] - 特斯拉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长期来看预计与硬件相关的利润将伴随着人工智能 软件及车队运营业务利润的加速增长 [1] - 特斯拉表示包括更实惠车型在内的新车计划仍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开始生产 [1] 行业观点 - 人工智能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 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有望充分受益 [2] -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仍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 建议逢低布局 [2] - 建议核心关注大小脑 核心零部件等环节的投资机会 [2] 相关公司 - 机器人相关产业链港股包括优必选(09880) 越疆(02432) 小米集团(01810) 速腾聚创(02498) 德昌电机控股(00179)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金力永磁(06680) 上海电气(02727)等 [3]
越疆科技20250324
2025-04-15 14: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岳江科技,一家专注于协作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R7.0营业收入3.74亿人民币,增幅30.3%,较R3.0的19%大幅加快 [1] - **产品分类增长**:六轴增长56%,因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商业场景,客户基础增多,从测试走向小批量及放量;四轴略微下降,但增长超20%,因推出E6系列;复合机器人增长65%,主要由咖啡机器人和巨声智能贡献 [1][9] - **应用领域增长**:工业增长32%,教育增长20%,商业增长111%,商业可复制性强,测试通过后放量速度比工业快 [2] - **销售区域增长**:中国大陆增长47%,海外增长19%,国内增长略快,因大客户策略效果明显,销售环境短;海外依赖大客户且通过渠道商,链条长 [3] - **毛利率**:管理口径剔除存货增加准备后毛利率49.5%,未来长期将维持在50%左右,因海外市场和国内工业领域毛利率已较低 [4] - **期间费用**:三项费用(销售、管理、研发)小幅增长,管理费用大幅增长67%是因一次性上市费用3300万,剔除后仅略微增长 [4][5] - **净利润**:报表口径净亏损去年9500万,考虑股份支付和上市费用后,23年亏损8200万,24年亏损3600万,大幅收窄55% [5]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研发计划与技术突破**:24年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验收并突破柔性连接器组装技术,自研力控和视觉臂环;突破协作产品与多模态感知、具身数据及端到端模型的技术融合 [6][7] - **产品丰富度**:是行业内产品最丰富的公司之一,有四个系列27款型号,负载0.25到20千克,涵盖工业、商务、教育等领域 [7] - **巨像智能训练平台**:通过自研垂直模型,搭载约一亿三千万参数,经示教可完成不同任务,如刷盘子、化妆品组装、切黄瓜等,产品已实现销售 [8] - **标准化工作站**:推出面向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码头工作站,可降低部署成本;适配全球前十焊接品牌,可快速部署焊接工作 [10] 市场战略与展望 - **双轮驱动战略**:坚持学科基础智能化升级和具身智能基础创新双轮驱动,认为协作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直接载体,可通过具身智能大向导技术赋能,加快落地 [12] -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注重协作机器人安全、易用、灵活等核心特征,以手臂为核心进行技术融合和生态开放 [13][14] - **深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深耕多年,国内大客户策略效果好,未来将继续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提升世界五百强企业合作数量 [14][15] - **全面布局具身智能机器**:认为具身智能是现象级技术变革和场景爆发领域,公司在硬件工程能力、场景应用落地、产品定义、大脑研发等方面有竞争力 [15] 产品落地与市场需求 - **具身智能产品落地节奏**:同步推进单臂、双臂、人形和轮式产品,聚焦工业、商业、科研三个业务线,工业场景中机床管理等工作有机会被人形机器人替代 [20][21][22] - **市场需求与场景应用**:商业爆发取决于产品稳定性提升和回报率,工业和商务场景增长较快;人形机器人可分为表演娱乐互动类、全尺寸操作类、科研类,公司在全尺寸操作类有积累,可在简单工业搬运和商用连锁场景尝试落地 [18][19][23] 技术方案与成本控制 - **大模型与软件方案**:全球技术路线趋于高端端分层训练模型,先做大模型再整理小模型用于特定场景,结合VRM平台进行多模型训练,可降低部署难度,提升单一场景准确率 [25][34][35] - **林翘首方案**:林翘首属于末端夹具一种,不能覆盖所有场景,手臂末端支持多种夹具形态;工业领域物件标准化,两指或三指夹具效率更高;生活和高端场景中,林翘首更具情绪价值 [26] - **数据与训练效率**:数据质量对模型训练效果影响大,公司手臂精度和稳定性高,采集数据质量好,训练效率高;S - Trigger训练五十次两到三个小时即可完成任务,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8][29] - **硬件自研与成本管控**:核心零部件如控制器、伺服器、电机、编码器等坚持自研,推出不同方案以匹配不同价格层次产品,供应链管控有效,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 [30][31][32] 竞争优势与行业展望 - **竞争优势**:坚持做产品型公司,将产品性能和质量提升,实现产品和方案标准化,降低集成商和终端成本;全自研核心零部件,可根据场景组合硬件成本 [39][40][41] - **行业竞争与成本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公司认为产品端降价对终端支付成本影响不大,未来将继续优化产品和方案;随着更多企业进入,行业成本理论上会下降,但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 [37][38][42] - **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大脑突破后,具身机器人可自主工作,降低生活成本,在工业、商业和家庭场景有发展潜力;公司在本体和小脑方面有优势,场景数据积累有助于大脑场景训练 [44][45][46] - **大模型布局**:会根据场景理解和行业发展节奏推进大模型布局,与大厂合作开放,注重高质量数据采集和处理,成本可控 [52][53][5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教育市场产品**:教育市场占比25% - 30%,去年增长较多,主要销售四轴的Modernization和去年推出的六轴E6系列,搭载具身智能方案 [55] - **数据知识产权**:采集的数据来自客户端真实场景,未来数据知识产权归属及合作方式待明确,解决方案可能是数据提供方自愿低成本使用模型 [56][57] - **硬件一致性挑战**:人形机器人硬件一致性对模型、行动稳定性和训练效果影响大,公司在突破手臂六个一致性方面有经验,可从供应链、设计、生产等方面进行突破 [58][59] - **手术机器人应用**:岳江协作手臂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有应用,去年为客户提供两百台用于膝盖手术,未来将持续为更多医疗设备厂商服务 [61] - **上市与融资方式**:作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上市,市占率国内第一;与其他公司单独成立具身智能平台融资不同,公司在上市公司体内孵化具身智能路线,认为在硬件基础上迭代有利于产品进化 [62][63][64] - **产品推荐策略**:根据工作岗位是否有移动需求和场景结构化程度,推荐双臂、双臂加菱乔手或人形机器人 [65]
港股掀起机器人企业上市热潮 尽管有资本输血,但何时盈利仍是难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3 14:23
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加速发展,多家细分领域头部公司如优必选、越疆、极智嘉科技和云迹科技相继赴港上市 [1] - 行业普遍面临高销售开支和研发开支支撑快速发展的问题,仅极智嘉科技明确表示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 [1] - 海外市场成为多家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已超过50% [11][12] 公司概况 - 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2023年底登陆港交所,主要聚焦工业应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已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领导者之一 [2] - 越疆号称"协作机器人第一股",2024年12月23日登陆港交所,按2023年出货量计全球市场份额达13%,在中国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 [2] - 极智嘉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仓储机器人,其柔性分拣解决方案在自动化、效率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研发及商业化的先行者,在2024年机器人智能体市场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及服务消费者数量排名全球第一 [3] 财务表现 - 优必选2020-2024年收入从7.40亿元增长至13.05亿元,但同期亏损从7.07亿元扩大至11.60亿元 [5] - 越疆2021-2024年收入从1.74亿元增长至3.74亿元,亏损从4180万元扩大至9540万元 [5] - 云迹科技2022-2024年收入从1.61亿元增长至2.45亿元,亏损从3.65亿元收窄至1.85亿元 [6] - 极智嘉科技2021-2024年上半年收入从7.90亿元增长至21.43亿元,亏损从10.50亿元扩大至15.67亿元后收窄至5.50亿元 [6] 投资者与市场反应 - 优必选获得腾讯控股(持股6.31%)、启明创投(5.82%)和鼎晖投资(1.73%)等明星机构投资 [4] - 越疆获得深创投(2.88%)、中车创投(2.71%)和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3.68%)等投资 [4] - 云迹科技获得林芝腾讯(9.09%)、联想基金(4.22%)和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2.94%)等投资 [4] - 腾讯在2024年1月减持优必选股份,持股比例从8.05%降至2.08%,套现10.3亿港元 [9] - 越疆上市后股价最高较IPO发行价涨幅超3倍 [10] 商业化与盈利前景 - 行业普遍面临商业化落地挑战,销售开支普遍高于研发投入,越疆2021-2024年销售开支占收入比重达36.5%-44.4% [6] - 极智嘉科技是唯一明确表示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的公司 [1][8] - 业内人士认为仓储机器人有明确场景需求,可能率先实现盈利,而人形机器人商业路径尚不清晰 [7][8][12] - 大部分机器人公司仍在寻求场景落地应用,个别企业可能在3-5年内实现商业突破 [8]
越疆: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切入具身智能赛道焕新机-20250403
东吴证券· 2025-04-03 0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越疆“增持”评级 [1][11][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越疆在协作机器人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4.96/6.73/8.9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6/34/25倍 [11][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越疆:深耕协作机器人十载,近年来营收稳健增长 - 深耕协作机器人赛道成长为行业龙头,2015年成立后不断推出新产品,2024年港交所上市并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X - Train [17] - 聚焦六轴、四轴、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四大业务板块,产品应用于多行业 [19]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较高,设立多家全资子公司推动业务多元化 [22] - 2021 - 2024年营业收入由1.74亿元提升至3.74亿元,CAGR达29.1%,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幅收窄,因六轴与四轴协作机器人出货量提升摊薄固定成本 [25] - 2021 - 2024年毛利率(考虑存货减值)分别为50.5%/40.8%/43.5%/46.6%,维持较高水平;2024年期间费用率下降,因销售费用管控得当 [30][31] - 2021 - 2024年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从15%提升至56%,四轴协作机器人毛利率最高,保持在50%以上 [34] - 2021 - 2024年海外收入从0.84亿元增长至2.01亿元,CAGR = 34%,增速高于营收整体增速,海外渠道建设带动综合毛利率提升 [36][38] 从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起步,向具身智能研发领域拓展 - 机器人分为协作、传统工业、服务和其他专业机器人四类,协作机器人现阶段规模小但2023 - 2028E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36.6%,集成成本低、产线布置柔性化,成长潜力大 [42][44] - 全球协作机器人工业场景需求最大,2019 - 2023年工业板块复合年增长率为18.7%,2023年市场规模达7.89亿美元;2023 - 2028年商业板块增速突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75.3% [47][48] - 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引领,越疆出货量1.4万台,市场份额13.0%位居第二,产品覆盖中国及8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 [51] - 越疆具备关键部件设计与开发、通用控制平台、安全技术、机器人技术、AI技术五大技术优势,构筑技术壁垒 [53] - 协作机器人企业切入具身智能赛道有闭环反馈能力、机械结构匹配、安全技术可复用三大优势 [54] - 2025年3月18日预售全球首款「灵巧操作 + 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售价19.9万元起,推进人形机器人行业商业化 [58] - Dobot Atom搭载具身智能操作模型和1500 TOPS超大AI端侧算力,操作精度高,数据采集能力强 [61] - 越疆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已与多行业合作,计划2025年年中试产和批量 [6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为2.94/4.22/5.85亿元,同比+41%/+44%/+39%,毛利率50%/51%/52% [67][68] - 预计2025 - 2027年四轴协作机器人收入0.97/1.13/1.30亿元,同比+2%/+16%/+16%,毛利率55%/57%/60% [68] - 预计2025 - 2027年复合机器人收入0.89/1.18/1.55亿元,同比+58%/+32%/+32%,毛利率53%/55%/55% [68] - 预计2025 - 2027年其他业务收入0.16/0.21/0.27亿元,同比+30%/+30%/+30%,毛利率15%/15%/15% [68]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4.96/6.73/8.9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6/34/25倍 [69]
越疆(02432):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切入具身智能赛道焕新机
东吴证券· 2025-04-02 14: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越疆(02432.HK)“增持”评级 [1][11][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越疆在协作机器人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4.96/6.73/8.9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6/34/25倍 [11][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越疆:深耕协作机器人十载,近年来营收稳健增长 - 深耕协作机器人赛道成长为行业龙头,2015年成立后不断推出新产品,2024年港交所上市并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X - Train [17] - 聚焦六轴、四轴、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四大业务板块,产品应用于多行业 [19]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较高,设立多家全资子公司推动业务多元化 [22] - 2021 - 2024年营业收入由1.74亿元提升至3.74亿元,CAGR达29.1%,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幅收窄,因六轴与四轴协作机器人出货量提升摊薄固定成本 [25] - 2021 - 2024年毛利率(考虑存货减值)分别为50.5%/40.8%/43.5%/46.6%,维持较高水平;2024年期间费用率下降,未来规模效应有望摊薄销售与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维持稳定 [30][31] - 2021 - 2024年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从15%提升至56%;四轴协作机器人毛利率最高,保持在50%以上,六轴协作机器人毛利率近年提升至45%以上,复合机器人毛利率2024H1降至47% [34] - 2021 - 2024年海外收入从0.84亿元增长至2.01亿元,CAGR = 34%,增速高于营收整体增速;欧洲、美洲、亚太市场毛利率高于中国市场,海外渠道建设有望提升海外收入和综合毛利率 [36][38] 从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起步,向具身智能研发领域拓展 - 机器人分为协作、传统工业、服务和其他专业机器人四类;全球机器人市场中工业和服务机器人规模大但增速趋缓,协作机器人现阶段规模小但2023 - 2028E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36.6%,成本优势有望助推其市场成长 [42][44] - 全球协作机器人下游行业中工业场景是最大需求来源,2019 - 2023年工业板块复合年增长率为18.7%,2023年市场规模达7.89亿美元;2023 - 2028年商业板块增速突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5.3% [47][48] - 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引领,越疆出货量1.4万台,市场份额13.0%位居第二,产品覆盖中国及8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地域覆盖更具优势 [51] - 越疆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具备关键部件设计与开发、通用控制平台、安全技术、机器人技术、AI技术五大技术优势,构筑技术壁垒 [53] - 协作机器人企业切入具身智能赛道有闭环反馈能力适用于具身智能、机械结构与上肢设计思路匹配、安全技术可复用三大优势 [54] - 2025年3月18日越疆预售全球首款「灵巧操作 + 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售价19.9万元起,采用全尺寸仿生设计,推进人形机器人行业商业化加速 [58] - Dobot Atom搭载具身智能操作模型和1500 TOPS超大AI端侧算力,操作精度高,数据采集层面表现出色 [61] - 越疆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已与一线车厂等开展合作,计划2025年年中试产和批量 [62] 盈利预测 - 预计六轴协作机器人2025 - 2027年收入为2.94/4.22/5.85亿元,同比+41%/+44%/+39%,毛利率分别为50%/51%/52% [67][68] - 预计四轴协作机器人2025 - 2027年收入0.97/1.13/1.30亿元,同比+2%/+16%/+16%,毛利率为55%/57%/60% [68] - 预计复合机器人2025 - 2027年收入0.89/1.18/1.55亿元,同比+58%/+32%/+32%,毛利率为53%/55%/55% [68] - 预计其他业务2025 - 2027年收入0.16/0.21/0.27亿元,同比+30%/+30%/+30%,毛利率为15%/15%/15% [68]
越疆科技2024营收同比增长30.3%
广州日报· 2025-03-25 19:04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达3.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增速较2023年的19.0%提升11.3个百分点 [3] - 亏损9536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7.6% [3] - 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2.09亿元人民币(占比55.9%),同比增长55.5% [4] - 四轴协作机器人收入95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 [4] - 复合机器人收入565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7% [4] 产品结构 - 工业场景营收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 [4] - 教育场景营收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7% [4] - 商业场景营收2557.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6%,主要受自动化咖啡机等新产品推动 [4] - 四轴产品收入下降因部分STEAM教育产品转为六轴机型 [4] 战略布局 - 采用"协作机器人智能化升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6] - 已推出4个系列共27款机器人,负载覆盖1-20kg,全球累计出货量超8万台 [6] - 产品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手术机器人应用数量超200台 [6] - 2023年以13%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协作机器人出货量前二 [6] 技术发展 -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涵盖AI+双臂机器人、AI+单臂机器人、AI+轮式+双臂、AI+双足+双臂四大系列 [6][7] - 全栈自研技术优势支撑规模化商业应用 [7] - AI技术普及预计加速协作机器人在多场景应用 [5]
越疆(0243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4 08: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73.7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86.7百万元增加30.3%[5][6][26]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亏损为人民币95.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03.3百万元减少7.6%[5][6]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经调整亏损净额为人民币36.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1.8百万元减少55.4%[5][6] - 2024年毛利率为46.6%,较2023年的43.5%增加3.1个百分点;不考虑存货减值影响,2024年毛利率维持稳定于49.5%[5]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26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0.29元减少人民币0.03元[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74.0百万元,较2023年的124.8百万元增加39.4%,毛利率为46.6%,较2023年的43.5%增长3.1个百分点[37]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4.6百万元,较2023年的82.9百万元减少约82.4%[39]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由2023年的人民币53.1百万元增加67.2%至人民币88.8百万元,主要因产生上市开支32.6百万元[43]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人民币1350万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130万元[46] - 集团2024年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9540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033亿元减少约7.6%[47]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人民币3650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180万元减少55.4%[51] - 股东权益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733亿元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673亿元[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838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11亿元增加人民币7.728亿元[5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7367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86749亿元[57]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1.7397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24844亿元[5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9401.9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980万元[57]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人民币0.26元,2023年为人民币0.29元[57] - 2024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9516.5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03195亿元[58]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243,168千元,2023年为233,036千元[6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1,252,040千元,2023年为501,852千元[6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332,524千元,2023年为160,797千元[6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919,516千元,2023年为341,055千元[61]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1,162,684千元,2023年为574,091千元[61]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195,395千元,2023年为200,788千元[61]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967,289千元,2023年为373,303千元[61]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股本400,000千元,2023年为360,000千元[61]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储备567,289千元,2023年为13,303千元[61]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373,678千元,2023年为286,749千元[76][79][81] - 2024年销售产品收入为372,075千元,服务收入为1,603千元;2023年销售产品收入为285,671千元,服务收入为1,078千元[81] - 2024年中国内地客户合约收入为172,738千元,境外(含中国港澳台)为200,940千元;2023年中国内地为117,221千元,境外(含中国港澳台)为169,528千元[76][81]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36,994千元,2023年为38,542千元;2024年总收益为4,302千元,2023年为5,289千元[85] - 2024年除税前亏损已扣除已售存货及服务成本199,699千元,2023年为161,905千元[87] - 2024年研发成本为71,792千元,2023年为70,527千元[87]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6,572千元,2023年为25,556千元[87] - 2024年存货减值至可变现净值为10,832千元,2023年为17,071千元[87]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为26,356千元,2023年为21,464千元[87] - 2024年上市开支为32,554千元,2023年无此项开支[87]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182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57千元人民币,其中银行贷款利息2024年为149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40千元人民币;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32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9千元人民币[91] - 2024年即期所得税为355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778千元人民币;2024年递延所得税为 - 220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297千元人民币;2024年年内税项支出总额为13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481千元人民币[96]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 - 940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89800千元人民币;按法定税率25%计算的税项支出2024年为 - 2350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2450千元人民币[96] - 年内公司未派发或宣派股息[97] - 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的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60984千股,2023年为360000千股;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 - 953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03281千元人民币[101] - 2024年1月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总计239102千元人民币,账面价值为189770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成本总计244564千元人民币,账面价值为177198千元人民币[103]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金额为14162千元人民币,自存货转出金额为7057千元人民币,转拨金额为0,出售或处置金额为 - 7206千元人民币,年内计提折旧金额为 - 26572千元人民币,汇兑调整金额为 - 13千元人民币[103]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219,635千元,2023年末账面价值为189,770千元[105] - 2024年存货总计137,520千元,2023年为141,520千元[10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73,112千元,2023年为40,567千元[10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年末为9,269千元,2023年为6,876千元[110] - 2024年违约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为100%,亏损1,101千元[112]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47,443千元,预期信贷亏损率14.49%,亏损6,876千元[113]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计95,517千元,2023年为174,383千元[115] - 2024年末40,000,000元大额存单用作银行贷款担保[116]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40,687千元,2023年为30,907千元[118] - 2024年计息银行贷款总计217,808千元,2023年为57,790千元;有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0.9 - 1.12%,无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2.37 - 2.58% [12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六轴协作机器人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08.9百万元,较2023年的134.3百万元增加约55.5%[28] - 2024年四轴协作机器人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95.8百万元,较2023年的99.5百万元减少约3.7%[30] - 2024年复合机器人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56.5百万元,较2023年的34.3百万元增加约64.7%[31] - 2024年工业场景收入为人民币200.0百万元,较2023年的151.2百万元增加32.3%[34] - 2024年教育场景收入为人民币146.5百万元,较2023年的122.4百万元增加19.7%[35] - 2024年商业场景收入为人民币25.6百万元,较2023年的12.1百万元增加111.6%[36] 公司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成果 - 2024年7月公司推出视觉引导指尖力控柔性连接器装配解决方案,实现“机器人代替人”自动化作业重大技术突破[8] - 2024年11月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中期检查,完成相关设计与测试工作,实现3条动力锂电池多机器人柔性制造产线的方案设计[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牵头和参与负责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累计获授权知识产权1067项,其中包括709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推出4个系列共27款机器人,覆盖0.25kg - 20kg负载,服务全球80多家福布斯世界500强企业[11] - 公司CR系列六轴协作机器人在工业场景成熟应用,手术机器人应用数量超200台;NOVA协作机器人在商业领域广泛应用[13] - 公司已批量出货NOVA协作机器人用于艾灸和按摩工作站,工业级重复定位精度为±0.05mm,工作半径为850mm[14] - 2024年5月公司正式推出越疆机器人咖啡工作站,支持24小时持续制作[16] - 2024年4月公司推出行业内首款AI赋能泛化训练操作平台X–Trainer,成为全球首款商业化AI协作机器人[16] - 公司全球累计出货量超8万台,产品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17] 公司上市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23日,公司作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18] - 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81.4百万港元,发售价为每股H股18.8港元[123] - 2025 - 2029年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开发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40.0%,金额为272.6百万港元[124] - 2025 - 2029年生产线及制造能力开发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27.0%,金额为184.0百万港元[124] - 国内外协作机器人行业下游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机会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16.0%,金额为109.0百万港元[124] - 2025 - 2029年海外销售渠道建设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7.0%,金额为47.7百万港元[124]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10.0%,金额为68.1百万港元,预计至2025年底悉數動用[124] - 2025年1月公司自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75.3百万港元[126]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围绕协作机器人“安全、易用、灵活、生态共融”核心特征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19] - 公司将适时推出更大负载和更高节拍的机器人产品[21] - 公司将持续深耕海外市场,扩大和深化全球销售网络[22] - 公司将重点加强与优质经销商的战略合作,提升市场渗透率和品牌认可度[22] - 公司将积极开展各类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22]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利率波动、行业监管政策变动及外汇风险[127][130][13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长及行政总裁由刘培超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益且无损权力平衡,后续会考虑适时分开两角色[13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及监事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已遵守规定标准[140]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已由其审核,认为财务资料编制合规且披露充分[141] - 独立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同意初步公告所载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关报表数字与财务报表草稿金额一致,但未发表核证意见[143] - 自上市日期起直至公告日期,公众持有的已发行股份不少于25%[144] - 本业绩公告已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载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0.15% 越疆领涨机器人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3-19 04:0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早盘涨0 15%报24777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 82% 早盘成交1476亿港元 [1] 机器人板块 - 越疆科技涨超18%创新高 推出亲民价人形机器人 按2023年出货量计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排名前二 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全球市场份额13 0% 近期获纳入港股通名单 [1] - 地平线机器人-W涨超5% 本周五将公布全年业绩 里昂预计短期具备多项催化剂 [1] 新能源汽车及技术 - 比亚迪股份盘中涨超4%创新高 发布"兆瓦闪充"技术 机构预计今年增长强劲 [1] - 小鹏汽车-W绩后跌超6% 去年四季度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13 9亿元 [7] 消费及零售 - 蜜雪集团涨5 25%续刷上市新高 机构称公司有望享有估值溢价 [2] - 老铺黄金再涨6 48% 预计全年纯利增长最多2 6倍 本月底将发业绩 [3] 航空制造 - 西锐早盘涨7 58% 近期进入港股通名单 公司为中航工业旗下通用飞机制造商 [4] 科技及医疗 - 多点数智绩后拉升逾10% 年度权益股东应占亏损同比扩大约2 7倍 [5] - 微创脑科学涨5 99% 预计全年净利增长最高翻倍 深耕神经介入领域 [5] - 高伟电子早盘涨6 78% 机构称手机补贴有望加码 明日将发布业绩 [5] - 思摩尔国际回落逾6%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HNB产品明年起或贡献利润 [5] 能源及化工 - 中海石油化学早盘跌4 65% 尿素销价大幅降低 全年纯利同比腰斩 [6] 通信 - 中国联通绩后跌超4% 去年归母净利同比增一成 四季度扣非净利出现亏损 [7]
港股异动 | 越疆(02432)涨超12%再创新高 公司推出亲民价人形机器人 近期获纳入港股通名单
智通财经网· 2025-03-19 02:44
股价表现 - 越疆(02432)早盘涨超12%至76.7港元,成交额达11.48亿港元,盘中创上市新高77.5港元 [1]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售价19.9万元人民币起,标志行业进入亲民价格带 [1] - 该产品同时具备灵巧操作和直膝行走功能,已与国内车厂、电子制造厂及餐饮企业开展场景合作,计划2024年年中试产并批量交付 [1] 市场地位与业务布局 - 按2023年出货量计,公司在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排名前二,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全球市占率达13.0% [1] - 现有4大系列共27款协作机器人型号,覆盖制造、零售、医疗、教育及科研等领域 [1] 港股通纳入 - 获纳入港股通名单并于3月10日生效,流动性预期提升 [1]
港股收盘 | 恒指收涨2.46% 机器人、AI概念股走强 百度集团-SW劲升逾12%
智通财经· 2025-03-18 09:0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涨2.46%或595点至24740.57点,成交额2859.35亿港元,刷新三年新高;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96%至6105.5点 [1]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受三重逻辑支撑:科技股盈利强劲、经济企稳迹象初现、政策预期提振信心,未来积极概率上升 [1] 蓝筹股动态 - 百度集团-SW领涨蓝筹,涨幅12.22%至103.3港元,贡献恒指15.93点,主因发布文心大模型4.5及X1,性能对标GPT4.5且API价格仅1% [2][4] - 药明康德涨10.54%至72.35港元,贡献恒指4.07点;理想汽车-W涨6.76%至112.2港元,贡献恒指16.31点 [2] - 长江基建集团和长和分别跌2.93%和2.79%,拖累恒指1.63点和5.8点 [2] 热门板块分析 AI与科技股 - 百度、金山云、阿里巴巴分别涨12.22%、10.86%、5.83%,百度发布多模态大模型4.5及垂直场景优化的X1模型 [3][4] - 阿里云启动"T项目"加速AI研发,英伟达GTC大会涵盖国内多家企业AI前沿进展 [4] CRO概念股 - 药明康德2024年收入392.41亿元,归母净利93.53亿元,Q4收入环比增10.31%,在手订单同比增47%至493.1亿元 [5][6] - 华安证券指出CXO行业海外业务环比改善,AI制药技术进步或推动行业稳增长 [6] 黄金股 - 灵宝黄金、山东黄金分别涨7.3%、6.99%,国际金价突破3000美元/盎司,年内现货黄金累计涨超15% [7] - 瑞银上调金价目标至3200美元/盎司,麦格理预测Q3或达3500美元 [7] 机器人概念股 - 越疆涨27.88%至68.35港元,发布全球首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售价19.9万元起 [7][8] - 美的集团涨10.01%,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布局中长期技术 [8] 热门异动股 - 康宁杰瑞制药-B涨25.26%,其HER2双抗ADC获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 [9] - 丘钛科技涨13.11%,2024年净利同比增240.67%至2.79亿元 [10] - 蔚来-SW涨8.95%,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推进换电网络,后者拟投资不超过25亿元 [11] - 比亚迪股份涨4.1%,发布超级e平台技术及两款新车型,支持5分钟充电400公里续航 [12] - 长和跌2.79%,拟以超190亿美元出售全球港口资产80%股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