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声药业(02096)
icon
搜索文档
先声药业(02096) - 致非登记持有人之通知信函及回条:2025中期报告之发佈通知
2025-09-29 08:52
(Incorporated in Hong Kong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2096) 通 知 信 函 各位非登記持有人 (附註 1) : 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 – 2025 中期報告(「本次公司通訊」)之發佈通知 請注意,所有未來公司通訊的英文版和中文版將在本公司網站 www.simcere.com 和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網站 www.hkexnews.hk 上 提供,以代替印刷本。 作為非登記股東,如有意根據《上市規則》以電子郵件收方式取公司通訊, 閣下應聯絡代 閣下持有股份的銀行、經紀、託管商、代理 人或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統稱「中介公司」),並應向 閣下的中介公司提供 閣下的電子郵件地址。 如果本公司沒有從中介公司收到 閣下的有效電子郵件地址,直至中介公司收到 閣下有效的電子郵件地址前, 閣下將(i) 無法收到任 何有關發佈公司通訊的通知;及(ii) 需要主動查看本公司網站和披露易網站以留意公司通訊的發佈。 若 閣下希望收取未來的公司通訊之印刷本,請填妥隨附之回條並交回股份過戶處,地址為香 ...
先声药业(02096)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2025中期报告之发佈通知
2025-09-29 08:51
(Incorporated in Hong Kong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2096) 通 知 信 函 各位登記股東: 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 – 2025 中期報告(「本次公司通訊」)之發佈通知 本公司的本次公司通訊備有中、英文版本,並已上載於本公司網站 www.simcere.com 和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網站 www.hkexnews.hk,歡迎瀏覽。 若 閣下為新登記股東(即,若 閣下之前沒有收到本公司關於向 閣下徵求選擇公司通訊方式的信函),現奉上英文及中文版本之本次公司 通訊。 閣下若因任何理由以致在收取或接收載於本公司網址上的本次公司通訊出現困難, 閣下可將要求(註明 閣下的姓名、地址及要 求)以電郵方式發送到本公司之電郵地址 simcere.ecom@computershare.com.hk 或以書面方式郵寄致本公司的股份過戶登記處(「股份過戶處」)香 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地址為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183 號合和中心 17M 樓。本公司將於接到 閣下通知後,盡快向 閣下免費發送有關本次 公司 ...
先声药业(0209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08:50
收入表现 - 收入人民币35.8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5.1%[9]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5.85亿元,同比增长15.1%[9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58.491亿元,同比增长15.1%(2024年同期311.352亿元)[153] - 公司总收入为35.8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174] 利润表现 - 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人民币6.0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2.2%[9] - 经调整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人民币6.51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1.1%[9] - 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利润为人民币6.04亿元,同比增长32.2%[94] - 经调整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利润为人民币6.51亿元,同比增长21.1%[9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289.385亿元,毛利率80.7%(2024年同期246.193亿元)[153] - 期内利润60.3607亿元,同比增长32.2%(2024年同期45.66亿元)[153]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60.36亿元,较去年同期45.66亿元增长32.2%[155] - 公司期内利润为6.036亿元人民币[164] 创新药业务表现 - 创新药业务收入人民币27.76亿元,占总收入77.4%,较2024年同期增长26.0%[9] - 创新药业务收入达人民币27.76亿元,占总收入77.4%[23] 各治疗领域收入表现 - 神经科学领域收入人民币12.49亿元,占总收入34.8%,较2024年同期增长37.3%[9] - 抗肿瘤领域收入人民币8.74亿元,占总收入24.4%,较2024年同期增长41.1%[9] - 自身免疫领域收入人民币8.78亿元,占总收入24.5%,较2024年同期增长3.3%[9] - 其他领域收入人民币5.84亿元,占总收入16.3%,较2024年同期下降20.5%[9] - 神经科学领域收入人民币12.49亿元,占总收入34.8%,同比增长37.3%[92] - 抗肿瘤领域收入人民币8.74亿元,占总收入24.4%,同比增长41.1%[92] - 自身免疫领域收入人民币8.78亿元,占总收入24.5%,同比增长3.3%[92] 分业务类型收入 - 药品销售收入为32.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174] - 推广服务收入为1.8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174] - 许可收入为1.22亿元人民币[174] - 研发服务收入为2147万元人民币[174] 研发投入与成本 - 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10.28亿元,同比增长68.0%,占收入比率28.7%[95] - 研发成本63.242亿元,同比增长11.7%(2024年同期56.6129亿元)[153] - 折旧及摊销支出总额为人民币17.59亿元,其中无形资产摊销大幅增长140.6%至人民币3214.9万元[180] - 存货跌价损失确认为390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194]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人民币8.67亿元[10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6.71亿元[101]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为10.811亿元人民币[167]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665亿元人民币[16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292亿元人民币[16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705亿元人民币[16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67.05亿元,较2024年末194.31亿元增长37.4%[1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3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大陆境内占比89.3%[198] - 受限制存款总额为2288.5万元人民币,研发项目占比42.6%[199] - 定期存款总额为5.19亿元人民币,非即期部分占比98.9%[199] 资产负债结构 - 流动比率为173.3%,资产负债率为42.6%[102]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人民币907.63亿元,较2024年末878.29亿元增长3.3%[156] - 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58.64亿元,较2024年末273.88亿元下降5.6%[156] - 净资产为人民币723.42亿元,较2024年末706.81亿元增长2.3%[158] - 无形资产为人民币138.93亿元,较2024年末102.54亿元增长35.5%[15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263.06亿元,较2024年末269.98亿元下降2.6%[156]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人民币209.98亿元,较2024年末115.62亿元增长81.6%[15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26.48亿元人民币,其中3个月内账期占比85.2%[195][196] - 银行贷款总额为10.59亿元人民币,短期贷款占比99.3%[200]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中上市股本证券增长至9777.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幅49.1%[192] - 非上市股本投资规模为3.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5%[192] 已上市创新药进展 - 已商业化创新药增至10款,新增科唯可®与恩泽舒®2款获批上市[14] - 先必新®注射液在卒中注射液市场份额约29%,覆盖患者新增约91万人,已覆盖超5,900家医疗机构[24] - 先必新®舌下片于2024年1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并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26] - 科唯可®于2025年6月17日获批准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失眠患者[32] - 恩泽舒®于2025年6月30日获批准在中国上市用于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治疗[47] - 艾得辛®自2017年纳入NRDL已惠及中国超100万患者[49] - 先诺欣®于2024年7月通过NMPA审评审批由附条件批准转为常规批准成为国内首款常规批准口服抗新冠创新药[52] 研发管线与临床进展 - 创新药研发管线超60项[14][17] - 处于NDA/关键临床阶段候选药物6种[17] - 12个分子进入早期临床阶段[17] - 新增5项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获批[14][15] - 达成3项首次人体试验(FIH)[14][15] - 达成3项末例患者入组(LPI)[14][15] - 创新药玛氘诺沙韦新药上市申请(NDA)获受理用于成人及青少年流感治疗[20] - 创新药乐德奇拜单抗®新药上市申请(NDA)获受理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20] - 创新药玛氘诺沙韦颗粒NDA获受理用于2至11岁儿童流感治疗[20] - 玛氘诺沙韦片NDA于2025年3月获NMPA受理用于治疗成人及青少年无并发症甲型和乙型流感[58] - 玛氘诺沙韦颗粒NDA于2025年9月获NMPA受理用于治疗2至11岁儿童无并发症甲型和乙型流感[58] - 乐德奇拜单抗NDA于2025年7月获NMPA受理用于治疗成人及青少年特应性皮炎[56] - SIM0270 III期研究正在招募中用于CDK4/6抑制剂治疗后E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61] - TGRX-326 III期临床研究已达成LPI[63] - LNK01001的RA适应症III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3月达成LPI[66] - SIM0505的I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首次人体给药(FIH)[80] - SIM0686的IND申请于2025年4月获NMPA批准,同年5月完成FIH,7月获FDA批准[88] - SIM0609的IND申请于2025年9月获NMPA批准[87] - SIM0500的I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6月在美国完成FIH[75] - SIM0508联合奥拉帕利的IND申请于2025年8月获NMPA批准[82] - SIM0237联合BCG用于NMIBC的研究方案获CDE同意并达成FPI[72] 合作与授权 - SIM0500与AbbVie达成许可选择权协议,公司收取首付款及最高10.5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76] - SIM0278与Almirall达成授权协议,公司保留大中华区权益[89] - SIM0395(Paxalisib)于2021年3月引进大中华区开发和商业化权益[77] - SIM0800于2019年10月获得大中华区许可权益[90] 学术认可与指南纳入 - 恩度®新适应症(恶性胸腹腔积液)处于III期临床阶段(COREMAP研究)[21] - 恩度®获《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2024年版)》推荐用于食管癌抗血管生成治疗(鳞癌一线Ⅱ级推荐及二线Ⅱ级推荐)[35] - 恩度®有两项研究入选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35] - 恩维达®有11项研究入选2025年ASCO年会涉及多个癌症领域[38] - 恩维达®继续纳入《2025 CSCO胃癌临床应用指南》(I级推荐)及《2025 CSCO结直肠癌临床应用指南》(II级推荐)[38] - 科赛拉®有4项研究入选2025年ASCO年会涉及非小细胞肺癌及小细胞肺癌等领域[42] - 科赛拉®继续纳入CSCO《2025 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I级推荐)[42] - 恩立妥®III期临床研究显示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3.1个月较化疗组延长3.5个月[45] - 恩立妥®联合组中位总生存期为28.3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23.1个月[45] - 恩立妥®纳入《2025 CSCO结直肠癌指南》推荐(左侧结直肠癌I级推荐及右侧结肠癌II级推荐)[45] - 艾得辛®在2025年EULAR年会有一项研究入选标题为托法替尼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对csDMARDs反应不佳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1] 临床前管线 - SIM0270(SERD BM)针对乳腺癌处于临床前阶段[21] - TGRX-326(ALK/ROS1)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处于临床前阶段[21] - 玛氘诺沙韦针对流行性感冒(成人/青少年)处于临床前阶段[21] - 乐德奇拜单抗(IL-4Rα)针对特应性皮炎处于临床前阶段[21] - LNK01001(JAK1)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处于临床前阶段[21] 人力资源与研发能力 - 公司研发人员约963人,其中博士约183人,硕士约532人[10] - 营销网络覆盖全国超3000家三级医院及约17000家其他医疗机构[11] - 报告期内集团全职雇员总数6815人[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人民币11.01亿元[111] 股权激励 - 授予45名员工共177.7万份受限制股份单位[112] - 2025年3月25日公司根据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向45名雇员授予1,777,000份受限制股份单位[127] - 截至2025年1月1日及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目分别为258,133,361份及257,260,811份[128] - 报告期内根据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授出的股份数目占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7%[128] - 报告期内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总数为1,777,000份[128] - 报告期内已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1,821,850份[128] - 报告期内失效受限制股份单位1,361,450份[128] - 报告期内注销受限制股份单位2,032,000份[1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代表8,803,901股股份[128] - 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占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3558%[128] - 雇员类别受限制股份单位在归属日期前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8.70港元[128] - 13,881,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分三次归属,日期分别为2023年9月28日、2024年9月28日及2025年9月28日[9] - 5,310,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分三次归属,日期分别为2023年5月11日、2024年5月11日及2025年5月11日[8] - 4,302,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分三次归属,日期分别为2024年6月28日、2025年6月28日及2026年6月28日[11] - 3,261,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分三次归属,日期分别为2025年3月21日、2026年3月21日及2027年3月21日[12] - 1,377,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分三次归属,日期分别为2026年3月25日、2027年3月25日及2028年3月25日[14] - 1,500,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分三次归属,日期分别为2023年1月17日、2024年1月17日及2025年1月17日[8] 股东结构与控制权 - 董事长任晋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7.88亿股占72.26%[115] - 已发行股份总数24.75亿股[1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最终控股股东共同持有1,787,828,66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474,697,618股的72.24%[119][121] - Artking直接持有592,810,031股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被视为持有总计1,195,018,637股股份[121][124] - SPHL直接持有950,431,689股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被视为持有总计837,396,979股股份[121][124] - SIG直接持有116,259,578股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被视为持有总计1,671,569,090股股份[121][124] - FFI直接持有120,961,370股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被视为持有总计1,666,867,298股股份[121][124] - 万玉山先生直接持有1,228,333股股份,并拥有554,734份未归属的受限制股份单位[120] - 王熙女士直接持有229,600股股份,拥有56,000份未归属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并通过配偶权益被视为持有1,787,828,668股股份[120] - 任用先生、李诗濛女士及P&H Holdings均被视为于最终控股股东共同持有的1,787,828,668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19][124] - 任卫东先生及Right Wealth被视为于最终控股股东共同持有的1,787,828,668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19][124] - 任真女士及彭素琴女士均被视为于最终控股股东共同持有的1,787,828,668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21][124]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配售及认购事项,以每股12.95港元配售及认购121,000,000股股份,净筹资约1,553.5百万港元[132][133]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90%(1,398.1百万港元)将用于研发相关开支[136]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0%(155.3百万港元)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136] - 公司2020年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3,513.09百万港元[1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所得款项净额总计35.1309亿港元,其中已动用32.9872亿港元,未动用2.1437亿港元[148] - 研发战略重点治疗领域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8.9348亿港元,占总额60%,未动用2.1437亿港元预计2027年前使用完毕[148] - 销售及营销能力建设已全额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5131亿港元,占总额10%[148] - 医药/生物技术领域投资已全额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5131亿港元,占总额10%[148] - 偿还银行贷款已全额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5131亿港元,占总额10%[148]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职位由任晋生先生一人兼任,未按《企业管治守则》要求区分职责[140]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中期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系统[142] - 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间严格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41] 股份回购 - 公司于报告期内回购并注销11,623,000股股份,总代价80,369,080港元[144] - 2025年1月回购8,336,000股,每股最高价6.93港元,最低价6.3383港元,总代价55,107,010港元[144] - 2025年4月回购3,287,000股,每股
交银国际:特朗普加征药品关税对中国医药影响有限 建议重点关注康方生物(09926)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3:53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自10月起对所有品牌药和专利药征收100%关税 除非制造商在美国境内兴建生产设施包括动工或在建 [1] - 关税政策不适用于仿制药 生物相似药及原料药或API等中间体 [1] - 交银国际认为该政策对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影响有限 无需过度担忧 [1] 创新药行业分析 - 当前自主出海品种多在美自建产能或将生产外包给美国本土CMO [1] - 大部分国产创新药出海采用BD模式 [1] - 三生制药 德琪医药-B短期催化剂丰富 估价仍未反映核心大单品价值 [2] - 先声药业 和黄医药 传奇生物被明显低估 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2] CXO行业分析 - 出口产品以原料药和生药原液为主暂不受影响 制剂和成品药出口比例较低 [1] - 下游MNC客户投资建厂尚需时日 短期内对CXO订单直接冲击有限 [1] - 长期来看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建厂节奏 [1] - 药明合联受惠于下游高景气度与融资边际回暖 为细分赛道龙头 [2] 2025年第四季度催化剂 - ESMO大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 建议重点关注康方生物 科伦博泰生物-B 荣昌生物等有重磅资料读出的公司 [1] - 医保谈判结果及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10-11月公布 [1]
交银国际:特朗普加征药品关税对中国医药影响有限 建议重点关注康方生物等
智通财经· 2025-09-29 03:51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自10月起对所有品牌药和专利药征收100%关税 除非制造商在美国境内兴建生产设施 政策不适用于仿制药 生物相似药及原料药等中间体 [1] - 交银国际认为该政策对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影响有限 创新药方面因自主出海品种多在美自建产能或采用BD模式 CXO方面因出口产品以原料药为主暂不受影响 制剂出口比例较低且下游客户建厂需时 短期订单冲击有限 [1] 创新药企业催化剂 - 2025年第四季度ESMO大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 重点关注康方生物(09926)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 荣昌生物(09995)等有重磅资料读出的公司 [1] - 医保谈判结果及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10-11月公布 [1] 细分领域投资推荐 - 创新药领域推荐三生制药(01530) 德琪医药-B(06996) 因短期催化剂丰富且估价未反映核心大单品价值 [2] - 推荐先声药业(02096) 和黄医药(00013) 传奇生物 因被明显低估且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2] - CXO领域推荐药明合联(02268) 作为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与融资边际回暖的细分赛道龙头 [2]
交银国际:内地医疗恒指本周跑输大市 重点关注康方生物(09926)等
智通财经· 2025-09-26 03:37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本周下跌1.4%且跑输大市 [1] - 互联网医药、CXO及中药板块表现优于其他板块 [1] - 内资通过港股通的持股比例自9月以来保持稳定 [1] - 外资持仓自年中开始略有回落 [1] - 内外资持续加大创新药企布局的方向不变 [1] 资金配置策略 - 内资关注补涨机会 [1] - 外资加仓长期潜力大且当前性价比高的创新药标的 [1] - 外资同时加仓潜在受益于降息周期的CXO企业 [1] 行业政策与发展 - 创新药保障模式逐步成形 [1] - 新模式落地有望缓解企业进院难和报销支付难问题 [1] - ESMO大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 [1] 投资建议与标的推荐 - 建议重点关注康方生物(09926)、科伦博泰生物-B(06990)、荣昌生物(09995)等有重磅数据读出的公司 [1] - 创新药板块普涨后择时和择股重要性提升 [1] - 建议在板块回调时逐步布局 [1] - 创新药细分方向关注三生制药(01530)、德琪医药-B(06996)因短期催化剂丰富且估值未反映核心大单品价值 [1] - 创新药细分方向关注先声药业(02096)、和黄医药(00013)、传奇生物因被明显低估且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1] - CXO细分方向关注药明合联(02268)作为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和融资边际回暖的细分赛道龙头 [1]
交银国际:内地医疗恒指本周跑输大市 重点关注康方生物等
智通财经· 2025-09-26 03:25
行业表现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本周下跌1.4% 跑输大市 [1] - 互联网医药 CXO及中药板块表现优于其他板块 [1] 资金流向 - 内资透过港股通的持股比例自9月以来保持稳定 [1] - 外资持仓自年中开始略为回落 [1] - 内外资持续加大创新药企布局的大方向不变 [1] - 内资关注补涨机会 外资加仓长期潜力大且性价比较高的创新药标的及潜在受益于降息周期的CXO企业 [1] 行业趋势 - 创新药保障模式逐步成形 未来落地可望缓解企业进院难和报销支付难等情况 [1] - ESMO大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 [1] 公司关注 - 建议重点关注康方生物(09926)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 荣昌生物(09995)等有重磅数据读出的公司 [1] - 创新药板块普涨后 择时择股重要性提升 建议在板块回调时逐步布局 [1] 细分投资方向 - 创新药:三生制药(01530) 德琪医药-B(06996)短期催化剂丰富且估值未反映核心大单品价值 先声药业(02096) 和黄医药(00013) 传奇生物被明显低估且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1] - CXO: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和融资边际回暖的细分赛道龙头 如药明合联(02268) [1]
新药搅动抗失眠药百亿赛道,先声药业斥3000万元用于开放课题研究
华夏时报· 2025-09-24 10:13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失眠药物市场规模2021年为122.8亿元 预计2025年达151.2亿元 2030年将达211.9亿元[2][7] - 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5349.3亿元 预计2027年增长至6586.8亿元[7] - 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近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3] 失眠药物代际演进 - 第一代巴比妥类药物因效果不佳和副作用显著已很少使用[3] - 第二代地西泮等药物安全性改善但存在反跳性失眠和药物依赖风险[3] - 第三代唑吡坦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降低反跳性失眠概率且不易成瘾[3] - 第四代食欲素抑制剂通过阻止神经肽结合诱导自然睡眠 避免广泛镇静[3] 新药研发与上市动态 - 先声药业达利雷生2024年6月获批 属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5] - 京新药业地达西尼胶囊2023年12月获批 打破16年无新药局面[4][5] - 扬子江药业法赞雷生已完成Ⅲ期关键临床研究但尚未获批[7] - 第四代药物商业化处于萌芽阶段 但被业内寄予厚望[5] 企业竞争策略 - 先声药业启动"全重求索计划" 三年投入3000万元支持外部联合研究[2][6] - 开放课题涵盖特殊人群有效性研究及真实世界长期应用等四大方向[6] - 达利雷生已进入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5] - 京新药业为地达西尼胶囊制定医保谈判、医院推广和学术推广三大任务[7] - 京新药业上市首年完成近600家医院入院程序[7] 临床需求与市场格局 - 第二代咪达唑仑仍占据失眠药市场首位 第三代佐匹克隆和唑吡坦次之[5] - 现有主流药物上市时间均超20年 患者对长期使用产生耐受性[5] - 新药物临床需求日益紧迫[5]
叮当健康今日股价涨超15% 与先声药业达成重要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3:29
业务合作进展 - 叮当健康与先声药业达成合作 首发抗失眠药达利雷生 开展药品即时零售、用药指导、在线健康诊疗及健康科普一站式服务[1] - 9月上旬与礼来集团合作 在广州、深圳药房上架替尔泊肽注射液(穆峰达)[1] - 7月与诺和诺德合作上架体重管理版司美格鲁肽 共同打造疾病科普教育、健康体重评估、线上健康咨询等全周期体重健康管理解决方案[1] - 自今年2月以来与几十家原研药企合作推出"原研药保供联盟" 强化新药O2O首发平台属性[1] 运营能力建设 - 公司升级"星垣系统" 涵盖智能仓、千寻分拣、天眼智址、MedNOW等多个子系统[1] - 建立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四大智能仓 为智慧药房提供全方位支持[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3.27亿元 同比增长2.6%[2] - 毛利8.16亿元 毛利率35%[2] - 期内亏损5202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收窄42.1%[2] - 经调整后净利润亏损575.9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收窄78.2%[2] 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收盘涨超15% 报0.9港元/股[4] - 当日成交额655.91万港元[4]
达利雷生上市首月美团搜索量激增 抗失眠新药加码布局即时零售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07:11
公司动态 - 先声药业旗下抗失眠新药达利雷生在美团买药各大连锁药店上架销售 近两周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60% [1] - 公司通过直接进口国外生产散片并在海南生产基地完成包装 将新药上市时间从8个月缩短到2个多月 效率提升超60% [1] - 公司与美团买药达成新药首发深度合作 通过三方协同推动药品在全国多城快速覆盖 预计覆盖全国百城上万家24小时药店 [1][2] 产品特性 - 达利雷生作为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采用不改变睡眠结构的独特机制 避免传统抗失眠药广泛镇静大脑的方式 [1] - 药品既能改善夜间睡眠质量又能提升日间功能 避免次日昏昏沉沉 且未被列入精神药品管制目录 [1] 市场需求 - 《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近半数(48.5%)成年人存在入睡困难、夜醒早醒等睡眠困扰 [1] - 深圳、广州、北京、重庆、武汉五城搜索需求量位居全国前列 药品呈现显著夜间消费特征 销量高峰集中在19时到24时 [2] 渠道建设 - 平台上线7片和20片两种规格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 搜索需求度高城市均已实现覆盖 [2] - 公司与美团买药共建睡眠门诊中心 提供三甲医生在线问诊、用药指导和24小时即时零售等一站式健康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