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碧桂园(02007)
icon
搜索文档
去年营收439.9亿元,碧桂园服务拟用至少5亿元回购股票
国际金融报· 2025-03-27 15:57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7日碧桂园服务发布2024年度业绩数据,公司在收入、利润和现金流方面基本达成年初目标,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且基于良好现金储备计划未来一年回购股份 [1][2][3] 业绩整体情况 - 2024年全年总收入439.9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84.01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18.75亿元,同比增长262.8%;股东应占利润18.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8.7% [1] - 2024年公司从收入、利润到现金流基本达成年初管理团队内部设定的目标 [1] 收入构成情况 - 物业管理服务贡献25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9%,占总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58.9% [1] - 社区增值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的收入分别为41.94亿元和7.05亿元,对应收入占比9.5%、1.6% [1] - 城市服务实现收入41.68亿元,同比下降14.7%,收入占比为9.5%,因退出环卫项目、市场竞争激烈及接管项目减少 [2] - 商业运营服务业务分部实现总收入6.27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38.1%,收入占比为1.4% [2] - “三供一业”业务中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65.39亿元,同比增幅为31%,占总收入比14.9%;供热服务收入16.17亿元,增幅5.8%,占总收入比3.7% [2] 管理规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三供一业”业务外,收费管理面积约为10.37亿平方米;“三供一业”业务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面积约为9030万平方米 [1] - 截至去年底,管理物业数达7895项,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海外,重点覆盖五大经济发达城市群,一二线城市项目的收费管理面积约占40.7% [2]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为181.8亿元,同比增加约52.4亿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7亿元 [2]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5年3月27日后的未来一年内,使用集团不少于5亿元的现有可用现金储备在公开市场购回及/或购买股份 [3]
关联交易收入占比降至0.9%,碧桂园服务管理层称关联方应收账款风险基本出清
搜狐财经· 2025-03-27 12:35
文章核心观点 碧桂园服务2024年业绩表现良好,核心业务增长,关联方风险有效管控,且在社区增值服务等方面具有竞争力并规划未来发展 [2][3][4] 业绩情况 - 2024年总收入439.9亿元,同比增长3.2% [2] - 物业管理等核心业务合计经调整收入同比增长10.2%,占总收入比重升至87% [2] - 核心业务合计经调整毛利92亿元,同比增长6.4% [2] - 2024年底货币资金规模181.8亿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7亿元,全年派息9.9亿元,超归母净利润55% [2] - 收费管理面积11.27亿平方米,全年净新增8200万平方米,不含“三供一业”时第三方收费面积占比超51.2% [2] 关联方风险管控 - 2024年应收款原值压降4.5亿元,循环可持续第三方收入占比攀升至98.9% [3] - 关联交易上限封死,合规等条件严格固化,关联交易发生额占收入总比例降至0.9%,第三方业务占比接近99% [3] 核心竞争力与业务发展 - 社区生活增值服务走在行业前沿,酒类业务2024年进入从1到N阶段,在6个地区试点深化,营收1.9亿元,同比增长88%,发展3800位社区合伙人,复购率50%,2025年将深化扩展 [4] - 2024年开展两轮充电桩直营业务,落地5万台,预计2025年收入2亿元 [4] 未来规划 - 2025年使用不少于5亿元用于境外回购或境内子公司通过信托购买公司股票 [2]
碧桂园:2月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3-04 13:56
文章核心观点 碧桂园2025年2月单月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及建筑面积情况 [1] 分组1 - 2025年2月单月碧桂园及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3亿元 [1] - 2025年2月单月碧桂园及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 [1]
碧桂园(0200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5-02-24 08:57
社会责任贡献 - 公司迄今已为超1400个城镇带来现代化城市面貌,超500万户业主选择在碧桂园社区安居乐业[6] - 碧桂园创始人及集团累计参与社会慈善捐款已超百亿元,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助力49万人脱贫[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021亿元[17] - 期内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25.3% [2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连同合营及联营公司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59.5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264.7万平方米[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1021.0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263.09亿元下降约54.9%,96.8%的收入来自物业销售[57] -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2208.03亿元下降55.2%至988.29亿元,交付物业确认收入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7725元[58] - 2024年上半年科技建筑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32.72亿元下降24.7%至24.64亿元[5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分部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22.34亿元下降63.8%至8.09亿元[60] - 2024年上半年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由2023年同期的98.57亿元下降50.8%至48.51亿元[6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净财务费用23.12亿元,2023年同期为14.54亿元[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税前亏损108.31亿元,2023年同期为461.48亿元,主要因计提减值净额26.98亿元[6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现金余额447.8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8.16亿元,93.0%以人民币计值[6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借贷2501.5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96.49亿元上升,净借贷比率由209.7%升至277.3%[68][6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借贷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40%,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33个基点[7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为部分物业买家按揭贷款提供担保约3650.79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571.25亿元[7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为合营企业、联营公司等负债担保金额约60.63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71.69亿元[7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雇用约29,261名全职雇员[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28亿元[105] - 于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合共约为人民币2,502亿元,其中约人民币2,035亿元为流动负债,现金总额约为人民币448亿元[105] - 于2024年6月30日,集团某些债务有人民币1,473亿元发生违约或交叉违约[10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317.6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368.05亿元[16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0777.4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1561.87亿元[16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0693.9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1262.45亿元[161]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人民币740.5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86.09亿元[164]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02,102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226,309百万元[16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03,806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250,572百万元[16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9,025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45,213百万元[167] - 2024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10,831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46,148百万元[16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5,064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51,461百万元[167]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0.46元,2023年同期为1.79元[16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其他综合收益为134百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393百万元[170] - 2024年上半年综合亏损总额为14,930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51,854百万元[170]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74,056百万元,2023年6月30日为254,369百万元[173][176] - 2024年上半年与本公司股东交易总额为377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 - 3,350百万元[173][17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44.25亿元,2023年为180.91亿元;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1.85亿元,2023年为33.86亿元[17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4.32亿元,2023年为67.23亿元[17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26.7亿元,2023年为 -373.49亿元[18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66.98亿元,2023年为1011.15亿元[1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150.64亿元,归属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8.42亿元[1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优先票据、可转换债券、公司债券及银行和其他借款总额为2501.52亿元,其中2035.46亿元为流动负债[1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98亿元,受限制现金为380.86亿元[1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债务中有1472.87亿元发生违约或交叉违约[190] 业务布局与项目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连同合营及联营公司已签约或已摘牌中国内地权益可建建筑面积约13516万平方米,其中80%分布于广东省以外[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3090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其中3059个位于中国内地,31个位于中国内地以外[34] - 浦沿碧桂园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51,207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51,207平方米,已预售总可售建筑面积51,153平方米[39] - 海口海南之心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654,214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356,465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393,638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904,111平方米[39] - 碧桂园•海棠盛世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674,160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116,965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127,092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430,103平方米[39] - 碧桂园•金沙滩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717,887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717,887平方米[39] - 思科智慧城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537,894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267,066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147,049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123,779平方米[39] - 碧桂园•和世界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10,277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162,943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47,334平方米[39] - 碧桂园•海逸半岛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84,811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207,613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77,199平方米[39] - 韶关碧桂园•太阳城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4,049,827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2,717,622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486,295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845,910平方米[39] - 碧桂园齐瓦颂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04,697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104,697平方米[39] - 赣榆碧桂园云顶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16,505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69,940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38,269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108,296平方米[39] - 浦沿碧桂园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51,207平方米,在建可售建筑面积51,207平方米,预售可售建筑面积51,153平方米[42] - 海口海南之心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654,214平方米,已竣工可售建筑面积356,465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可售建筑面积339,693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可售建筑面积5,104平方米,在建可售建筑面积393,638平方米,预售可售建筑面积249,745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904,111平方米[42] - 碧桂园•海棠盛世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674,160平方米,已竣工可售建筑面积116,965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可售建筑面积112,239平方米,在建可售建筑面积127,092平方米,预售可售建筑面积65,406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430,103平方米[42] - 碧桂园•金沙灘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717,887平方米,已竣工可售建筑面积717,887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可售建筑面积664,747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可售建筑面积89平方米[42] - 思科智慧城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537,894平方米,已竣工可售建筑面积267,066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可售建筑面积201,328平方米,在建可售建筑面积147,049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123,779平方米[42] - 碧桂园•和世界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10,277平方米,在建可售建筑面积162,943平方米,预售可售建筑面积78,732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47,334平方米[42] - 碧桂园•海逸半島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84,811平方米,已竣工可售建筑面积207,613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可售建筑面积197,557平方米,在建可售建筑面积77,199平方米,预售可售建筑面积45,901平方米[42] - 韶关碧桂园•太阳城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4,049,827平方米,已竣工可售建筑面积2,717,622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可售建筑面积2,670,903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可售建筑面积45,795平方米,在建可售建筑面积486,295平方米,预售可售建筑面积251,695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845,910平方米[42] - 碧桂园齐瓦颂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04,697平方米,已竣工可售建筑面积104,697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可售建筑面积90,681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可售建筑面积601平方米[42] - 赣榆碧桂园云顶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16,505平方米,已竣工可售建筑面积69,940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可售建筑面积53,218平方米,在建可售建筑面积38,269平方米,预售可售建筑面积20,579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108,296平方米[42] - 兰州碧桂园总可售建筑面积达408.1405万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355.9396万平方米[45] - 碧桂园·南站新城总可售建筑面积61.1141万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40.728万平方米[45] - 碧桂园·凤凰城西安(未央)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178.5816万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162.1976万平方米[45] - 碧桂园·首府汕头(潮阳)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31.2347万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20.0046万平方米[45] - 碧桂园·棠樾府绍兴(嵊州)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15.8146万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8.5731万平方米,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7.2415万平方米[45] - 碧桂园·迎宾馆沧州(运河)项目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12.3763万平方米,已预售总可销售建筑面积11.2051万平方米[45] - 碧桂园·紫阙台宁波(慈溪)项目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31.5287万平方米,已预售总可销售建筑面积26.9019万平方米[45] - 碧桂园·云顶临沂(兰山)项目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29.0044万平方米,已预售总可销售建筑面积28.8572万平方米[45] - 碧桂园·凤栖台大同(平城)项目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42.6321万平方米,已预售总可销售建筑面积35.2686万平方米[45] - 碧桂园·学府世家汉中(南郑)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17.5951万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9.3011万平方米,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5.7856万平方米,待建预期建筑面积2.5084万平方米[45] - 广东地区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42,871,172平方米,已竣工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17,749,044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15,492,877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总可售建筑面积为916,480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2,677,297平方米,已预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5,420,921平方米
碧桂园(0200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2-24 08:50
公司社会贡献 - 公司迄今已为超1400个城镇带来现代化城市面貌,超500万户业主选择在碧桂园社区安居乐业[8] - 公司创始人及集团累计参与社会慈善捐款已超百亿元,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助力49万人脱贫[9] 公司业务布局 - 2023年底,公司已在中国内地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多个策略性挑选地区拥有物业开发项目[18]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杨惠妍女士于2023年3月1日接任公司主席[22] - 苏柏垣先生于2024年11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22] - 杨国强先生于2023年3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22] - 韩秦春博士、王志健先生、脱脱先生于2024年3月15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2] - 杜友国先生于2024年11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2] - 黎明先生、石礼谦先生、唐汇栋先生于2024年3月15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2] - 黄洪燕先生于2023年5月23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2]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实现收入约4010亿元,集团及其合、联营公司累计交付超60万套房屋,面积约7162万平方米,涉及31省249个城市[31] - 年内,集团连合其合、联营公司实现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1743亿元,对应销售面积约2170万平方米[33] - 年内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1%[33] - 2023年公司连同合营及联营公司实现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1743.1亿元,销售建筑面积约2169.6万平方米[38] - 2023年广东省以外地区权益合同销售占集团总体的80%[38] - 2023年中国内地权益合同销售额中,三四线城市约占61%,二线城市占26%,其余占13%[38] - 2019 - 2023年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分别为552.2亿元、570.7亿元、558.0亿元、357.5亿元、174.3亿元[40] - 2023年合同销售权益金额中,广东占20%,江苏占11%,河南占9%等[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签约或摘牌中国内地权益可建建筑面积约14772万平方米,80%分布于广东省以外[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3097个不同发展阶段项目,其中3066个位于中国内地,31个位于内地以外[53] - 中国内地权益土地储备按发展阶段划分,已获预售证未售460万平方米,已竣工已销售340万平方米等[50] - 中国内地土地储备按权益面积划分,广东占20%,河北占10%,湖北占9%等[47] - 2023年中国内地合同销售按权益金额,位于三四线目标三四线城市占61%,位于二线目标二线城市占26%等[45] - 2023年公司收入约401,015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约6.8%,97.6%收入来自物业销售[66][68] - 2023年房地产开发收入约391,251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6.2%,交付物业确认收入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7,431元[69] - 2023年科技建筑收入约5,391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32.6%[70] - 2023年其他分部收入约4,373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13.9%[71] - 2023年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约18,033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8.6%[72] - 2023年公司录得税前亏损约167,253百万元,2022年为税前利润约5,361百万元[66][74] - 2023年末公司总现金余额约63,816百万元,较2022年末的约147,550百万元减少[75] - 2023年末公司总借贷约249,649百万元,较2022年末的约271,307百万元下降[79] - 2023年末公司净借贷比率为209.7%,较2022年末的约40.0%上升[80] - 2023年公司对在建物业及持作销售的已落成物业计提减值净额约82,354百万元[7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贷的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73%,与2022年12月31日基本一致[8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为部分物业买家按揭贷款提供担保约3571.25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4018.87亿元[8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为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若干负债作出担保的金额约71.6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41.78亿元[89] 公司项目销售及建设情况 - 碧桂园·和世界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10,288平方米,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162,953平方米,已预售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72,934平方米[56] - 碧桂园云顶(西安)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978,902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216,109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199,883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15,370平方米[56] - 碧桂园·海棠盛世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674,170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116,973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111,353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102平方米[56] - 海口海南之心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645,457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355,242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333,673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5,968平方米[56] - 碧桂园·高新云墅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312,232平方米,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312,232平方米,已预售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271,889平方米[56] - 碧桂园·观澜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08,866平方米,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208,866平方米,已预售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96,854平方米[56] - 碧桂园·紫阙台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315,323平方米,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315,323平方米,已预售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264,430平方米[56] - 碧桂园·凤凰城(镇江)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6,545,501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4,969,148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4,812,931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59平方米[56] - 碧桂园·瑜璟臺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67,827平方米,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73,149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68,948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860平方米[56] - 浦沿碧桂园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51,207平方米,在建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51,207平方米,已预售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24,135平方米[56] - 碧桂园·和世界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10,288平方米,在建可售建筑面积为162,953平方米,已预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72,934平方米[57] - 碧桂园云顶(西安长安)总可售建筑面积为978,902平方米,已竣工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16,109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为713,162平方米[57] - 碧桂园·海棠盛世总可售建筑面积为674,170平方米,已竣工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16,973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27,094平方米[57] - 海口海南之心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645,457平方米,已竣工总可售建筑面积为355,242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为386,104平方米[57] - 碧桂园·凤凰城(镇江句容)总可售建筑面积为6,545,501平方米,已竣工总可售建筑面积为4,969,148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为484,574平方米[57] - 韶關碧桂园·太陽城总可售建筑面积为4,052,633平方米,已竣工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584,699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为622,024平方米[57] - 碧桂园西南上城总可售建筑面积为2,809,718平方米,已竣工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456,512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003,441平方米[57] - 碧桂园·十里銀灘总可售建筑面积为3,662,546平方米,已竣工总可售建筑面积为3,662,546平方米[57] - 蘭州碧桂園总可售建筑面积为4,081,263平方米,已竣工总可售建筑面积为3,559,315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为521,948平方米[57] - 碧桂园·中央公園总可售建筑面积为688,246平方米,已竣工总可售建筑面积为506,456平方米,在建总可售建筑面积为50,418平方米[57] - 碧桂园•南站新城总可售建筑面积611,003平方米,已竣工可售407,142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364,086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3,666平方米,竣工日期2023/10/12,在建可售203,861平方米,已预售11,629平方米,获预售证日期2021/11/30[58] - 黄埭碧桂园总可售建筑面积112,290平方米,在建可售112,290平方米,已预售65,623平方米,获预售证日期2021/6/2[58] - 大集莲溪花园总可售建筑面积138,468平方米,已竣工可售138,468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135,957平方米,竣工日期2021/10/29[58] - 碧桂园•金沙滩总可售建筑面积717,859平方米,已竣工可售717,859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631,912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769平方米,竣工日期2021/9/17[58] - 碧桂园凤凰城总可售建筑面积1,108,705平方米,已竣工可售561,112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557,841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1,758平方米,竣工日期2023/12/14,在建可售226,847平方米,已预售142,810平方米,获预售证日期2020/4/21,预期建筑面积320,746平方米[58] - 碧桂园•柏悦翔湾总可售建筑面积77,020平方米,在建可售77,020平方米,已预售76,661平方米,获预售证日期2022/6/30[58] - 碧桂园•东宸源著总可售建筑面积312,350平方米,在建可售247,398平方米,已预售192,613平方米,获预售证日期2021/4/15,预期建筑面积64,952平方米[58] - 昆仑山路碧桂园总可售建筑面积134,095平方米,已竣工可售92,421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79,760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1,120平方米,竣工日期2023/10/30,在建可售41,674平方米,已预售6,019平方米,获预售证日期2021/9/18[58] - 碧桂园•棠樾府总可售建筑面积172,525平方米,在建可售172,525平方米,已预售102,069平方米,获预售证日期2021/9/28[58] - 碧桂园•翡翠郡总可售建筑面积457,972平方米,已竣工可售235,738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225,975平方米,已预售待交付7,057平方米,竣工日期2023/8/7,在建可售153,696平方米,已预售110,410平方米,获预售证日期2020/6/24,预期建筑面积68,537平方米[58] - 碧桂园南站新城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611,003平方米,已竣工407,142平方米[61] - 碧桂园凤凰城整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1,108,705平方米,已竣工561,112平方米,在建226,847平方米,待建320,746平方米[61] 公司土地储备情况 - 公司内地土地储备总可售建筑面积达567,296,797平方米,其中已竣工427,567,497平方米,在建91,197,639平方米,待建48,531,661平方米[63] - 广东土地储备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41,558,248平方米,在各省份中居首[63] - 江苏土地储备总可售建筑面积58,255,532平方米,已竣工45,830,839平方米,在建8,204,070平方米,待建4,220,623平方米[63] - 安徽土地储备总可售建筑面积44,082,930平方米,已竣工39,720,543平方米,在建3,605,761平方米,待建756,626平方米[63] - 湖南土地储备总可售建筑面积37,447,595平方米,已竣工26,514,005平方米,在建5,918,252平方米,待建5,015,338平方米[63] - 河南土地储备总可售建筑面积36,828,190平方米,已竣工22,931,843平方米,在建10,622,769平方米,待建3,273,578平方米[63] - 山东土地储备总可售建筑面积30,089,711平方米,已竣工18,874,028平方米,在建6,880,149平方米,待建4,335,534平方米[63] - 湖北土地储备总可售建筑面积27,596,755平方米,已竣工21,252,025平方米,在建3,290,317平方米
碧桂园时隔9个月终复牌,盘中一度涨近30%,带动地产股全线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1-21 07:40
复牌与市场反应 - 碧桂园在停牌9个多月后于1月21日复牌,股价高开超3%,盘中一度涨超近30%,最终涨幅23.71%,报0.60港元/股 [1] - 复牌带动港股内房股整体走高,万科企业、绿景中国涨超10%,富力地产、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等多股跟涨 [1] - A股地产股也全线大涨,21日半日成交量超昨日全天,新华联、卧龙地产涨停,万科上涨7.45%,中交地产涨5.32%,金地集团涨5.19% [1] 复牌指引与财务表现 - 碧桂园复牌指引包括公布所有未公布的财务业绩、证明业务运作充足且资产支持营运、向市场公布所有重大资料 [3] - 公司已达成复牌指引,1月9日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提案关键条款,目标减少境外债务最多116亿美元 [4] - 2023年碧桂园合同销售金额1743亿元,总收入4010亿元,同比减少6.8%,净亏损2009.62亿元,归属股东应占净亏损1784亿元 [6] - 2024年上半年归属股东权益合同销售金额260亿元,总收入1021亿元,税前亏损108亿元,亏损较2023年大幅收窄 [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碧桂园净资产741亿元,好于市场预期 [8] 债务重组与清盘呈请 - 碧桂园与7家银行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达成共识,涉及债务金额17.28亿美元 [4] - 公司正在出售境外少数权益金融投资,已取得1.4亿美元出售收益 [4] - 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2025年5月26日,债权人支持公司延期申请 [9][11] - 清盘呈请由Ever Credit Limited提出,涉及本金约16亿港元的未支付定期贷款及应计利息 [10] 政策环境与公司策略 - 自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释放维稳信号后,地方政策频发,带动市场恢复 [12] - 2025年政策力度不减,专项债使用范围扩大,允许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13] - 碧桂园2024年累计交付房屋超38万套,位居行业首位,但未达到48万套的保交付目标 [14] - 公司计划按"一楼一策"推进剩余房屋建设,积极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制定新的展期计划,恢复项目正常经营 [14]
碧桂园清盘呈请聆讯再延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1-20 15:14
清盘呈请与债务重组 - 碧桂园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2025年5月26日,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 [1] - 公司将继续推进全面重组,感谢债权人的持续支持,股份继续暂停买卖 [1] - 境外债务重组提案关键条款已与七家知名银行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达成共识,目标是减少债务最多116亿美元,到期时间延长至最多11.5年,融资成本从每年约6%降低至每年约2% [1] 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2024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总收入约1021亿元,同比减少约54.9%,税前亏损约108亿元 [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741亿元,存货减值计提大幅减少至27亿元,净资产保持为正,好于市场预期 [2] - 2024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6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265万平方米 [2]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2025年工作核心仍是保交房和修复资产负债表,鼓励全体员工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3] - 公司需结合外部市场环境、销售回款情况、债务处置情况、经营情况综合考虑恢复盈利时间 [2] - 公司计划紧抓政策机遇,争取早日完成保交房任务,恢复项目正常经营,制定新的债务管理计划,逐步实现长期及可持续的资本结构 [2]
巨亏1800亿
猫笔刀· 2025-01-15 14:19
碧桂园财报分析 - 2023年亏损1673亿 其中资产减值824亿(地皮和房子贬值) 金融资产及担保减值372亿 这两项占比超70% 剩余30%为推广费、行政费、财务费用等杂项亏损 [1] - 截至2023年底负债2496亿 其中流动负债1923亿 现金638亿中仅71亿可动用 2024上半年营收下降55% 亏损128亿 可动用资金缩减至50-60亿 [1] - 账面净资产741亿 但资产变现难度大 若强行处置可能大幅折价 实际残值或不足以抵债 [1] - 公司生存策略依赖债务重组展期 同时承担"保交楼"政治任务 现有资金优先用于建房交付 [1] - 行业对比显示万达因转型商业地产及被迫出售文旅资产实现高位减仓 新城地产因董事长涉案被动收缩经营 香港李嘉诚在行业高点主动抛售资产 [1] 小红书概念异动 - 美国用户渗透事件推动小红书概念股单日大涨8% 快手概念跟涨3% 连带电商及文娱板块反弹 [1] - 平台当前推荐机制倾斜美国博主 美国用户因文化猎奇及获取高关注度快速涨粉 但长期留存率存疑 [2] - 事件热度或持续至1月19日(TikTok关停美区节点) 后续可能降温 [2] 黄金价格预测 - 中金研报提出黄金十年价值中枢或升至5000美元 核心逻辑为全球央行年增1000吨储备需求 基础假设下十年目标价3300美元+ [6] - 若美国通胀飙至9% 央行年购金需求将升至1500吨 推动金价达5000美元 关键变量为美国通胀速率及美元信誉 [7] 其他市场动态 - 20万科06债单日跌20% 但成交额仅400余万 [9] - 硅片价格持续上涨 光伏企业称行业自律控制产能促价格修复 [9] - 中芯国际港股创4年半新高 A股股价刚恢复至IPO水平 [9] - 韩国总统尹熙悦任内被捕事件引发关注 A股当日成交1.18万亿 中位数跌幅0.74% [8]
碧桂园(0200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5-01-14 13:1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约人民币1,021亿元,同比减少54.9%[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税前亏损约人民币108亿元[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02.1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9%[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5.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0.7%[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9.02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80%[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02,10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26,309百万元大幅下降[3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02,10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9%,其中96.8%来自物业销售,3.2%来自科技建筑及其他分部[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10,831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6,148百万元人民币有所减少[68]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亏损为12,842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8,932百万元人民币有所减少[6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录得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28亿元[85] 销售与交付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60亿元,销售面积约265万平方米[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累计交付房屋超15万套,交付面积约1,822万平方米[7] - 2023年全年交付超60万套房屋,2024年上半年交付超15万套房屋[82] 现金流与负债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现金余额约人民币448亿元,总借贷约人民币2,502亿元[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6.6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4%[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069.3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6.0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5%[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优先票据、可转换债券、公司债券及银行和其他借款总额为250.152亿元人民币,其中203.546亿元人民币为流动负债[21] - 公司总债务中有人民币147,287百万元发生违约或交叉违约[2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现金余额为44,784百万元人民币,其中93.0%以人民币计值,7.0%以其他货币计值[7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借贷为250,152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9,649百万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借贷总额约为人民币2,50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约人民币2,035亿元[8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总额(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约为人民币448亿元[8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人民币1,473亿元债务发生违约或交叉违约[85] 业务收入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展业务,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展收入为人民币98,829百万元,同比下降55.2%[30] - 公司科技建筑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464百万元,同比下降24.7%[30] - 公司租金收入为人民币402百万元,同比下降19.1%[30] - 公司其他收入为人民币407百万元,同比下降76.6%[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入為人民幣107.115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收入為98.829億元,科技建築收入為5.087億元,其他收入為3.199億元[3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來自外部客戶的收入為102.102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收入為98.829億元,科技建築收入為2.464億元,其他收入為809百萬元[32] - 房地产开发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220,803百万元人民币下降55.2%至98,829百万元人民币,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7,725元人民币[62] - 科技建筑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3,272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4.7%至2,464百万元人民币[63] - 其他分部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2,234百万元人民币下降63.8%至809百万元人民币[6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在建物业价值约人民币593.613亿元[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持作销售的已落成物业价值约人民币85.858亿元[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受限制现金约人民币38.086亿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1,189.211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資產為1,075.368億元,科技建築資產為21.002億元,其他資產為92.841億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應收賬款淨額為34.209億元,其中90天以內的應收賬款為24.847億元,超過365天的應收賬款為3.647億元[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應收款項淨額為238.511億元,其中應收合營企業、聯營公司及其他關聯方款項為56.039億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應付賬款為200.736億元,其中365天以內的應付賬款為197.833億元[39][42] - 公司债券总额在2024年6月30日为19,366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6,944百万元有所下降[45] - 可换股债券在2024年6月30日的负债部分为6,33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6,103百万元略有增加[46] 成本与费用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5.3%[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5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1%[13] - 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从2023年同期的9,857百万元人民币下降50.8%至4,851百万元人民币[6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财务费用为2,312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454百万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为-2,31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454百万元有所增加[54]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4,23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313百万元有所减少[55] 债务重组与流动性管理 - 公司已与债权人协商延长部分境内公司债券的到期日,并推进境外债务重组,涉及总本金约94亿美元的美元计价优先票据、69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及19亿美元和240亿港元的银行和其他借款[24] - 公司计划通过调整销售和预售活动、加快销售回款、监控施工进度及盘活业绩较差资产等措施应对流动性压力[24] - 公司预计在2024年6月30日之后的12个月内如期偿付财务义务,但能否持续经营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5] - 公司计划通过债务重组和现金流预测改善财务状况[87] - 公司将继续保障现金流安全,盘活沉淀资产,精简组织架构并控制费用支出[84] 新业务探索 - 公司正在探索建筑科技和代管代建两项新业务,已实现独立市场化运作[9] - 公司依托先进建造技术和标准化施工方式,拓展代管代建业务[84] - 公司将继续落实保交楼任务,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84] 股份与债券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下已授出股份奖励的股份总数为165,434,000股[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下贵能累计持有股份总数为283,259,032股[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为2,048,830,798股[98] - 2023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港币3,000百万元,可按每股港币10.21元转换为293,829,578股股份[101] - 2026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港币3,900百万元,可按每股港币7.92元转换为492,424,242股股份[102]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进行任何股份的购买、回购、出售或赎回[106] 股息与公告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7] - 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指定网站上[108]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并将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109] 其他 - 公司90%以上的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内地,未列示按地区分部的信息[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部業績為虧損85.19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虧損72.94億元,科技建築盈利2億元,其他業務虧損14.25億元[3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损失净额为-1,72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889百万元有所改善[50] - 2024年上半年已售物业及建筑服务成本为100,44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09,004百万元大幅下降[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46元,较2023年同期的-1.79元有所改善[5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雇用约29,261名全职雇员[81]
碧桂园(0200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1-14 13:1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总收入约人民币4,010亿元,同比减少6.8%[4] - 公司2023年实现税前亏损约人民币1,673亿元[4] - 公司2023年收入为4010.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15] - 公司2023年净亏损为2009.6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扩大[15] - 公司2023年房地产开發业务收入为3912.5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2%[33][35] - 公司2023年科技建筑业务收入为339.7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7.8%[33][35] - 公司2023年其他业务收入为185.2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2.1%[33][35] - 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12724.2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5.2%[33][35] - 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为317.0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1%[36] - 公司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为2353.4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1.2%[36] - 公司2023年应付账款为1928.4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6%[40] - 公司2023年其他应付款项为1663.9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0%[40] - 公司2023年科技建筑业务随时间确认的收入为3125.9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8.1%[37] - 公司2023年其他业务随时间确认的收入为168.6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1%[37] 债务与流动性 - 公司2023年总现金余额约人民币638亿元,总借贷下降至约人民币2,496亿元[4] - 公司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3亿元人民币,受限制现金为566.86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3年总债务中有1419.82亿元人民币发生违约或交叉违约[20] - 公司2023年成功延长部分境内公司债券到期日,但未能按时支付某些优先票据和可转换债券的利息和本金[20] - 公司2023年面临阶段性流动性压力,主要由于预售物业建设保证金使用监管收紧[19] - 公司2023年一位债权人在香港高等法院提交清盘申请,涉及约16亿港元定期贷款非支付款项[20] - 公司已与部分境内公司债券债权人协商延长到期日,并推进境外债务重组,涉及94亿美元优先票据、69亿港元可转换债券及19亿美元和240亿港元的银行借款[22] - 公司2023年優先票據總額為人民幣68,367百萬元,較2022年的人民幣70,655百萬元減少3.2%[43] - 公司2023年公司債券總額為人民幣19,359百萬元,較2022年的人民幣32,319百萬元大幅下降40.1%[45] - 公司2023年新發行公司債券總額為人民幣2,123百萬元,其中包括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兩期中期票據,總額為人民幣1,700百萬元[47] - 公司2023年可換股債券負債部分總額為人民幣6,171百萬元,較2022年的人民幣5,793百萬元增加6.5%[48] 业务运营 - 公司2023年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743亿元,销售面积约2,170万平方米[4] - 公司2023年累计交付房屋超60万套,交付面积约7,162万平方米[7] - 公司正在探索建筑科技和代管代建两项新业务,已实现独立市场化运作[9] - 公司2023年预售业绩面临重大挑战,自2023年4月以来明显下降[19] - 公司将继续调整销售和预售活动,重点关注供需关系较好的城市,并加快销售回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回收[22] - 公司将严格监控房地产项目的施工进度,确保按时交付已预售物业,并与承包商和供应商协商付款安排[22] - 公司将努力盘活业绩较差的资产,包括酒店、办公楼和商店,并考虑处置房地产项目投资以增加现金流入[22] - 公司将严格控制无效产能,减少非核心及非必要的营运支出,并进一步精简组织结构和降低销售、行销及管理费用[22] - 公司预计能够在2023年12月31日之后的12个月内如期偿付财务义务,但能否持续经营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3]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房地产销售,2023年房地产销售收入为3912.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30] - 公司科技建筑服务收入为5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6%[30] - 公司租金收入为10.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30] - 公司90%以上的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内地,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市场[30]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36,805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34%[11]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156,187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24.8%[11] - 公司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126.245亿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8.138亿元人民币[13] - 公司2023年其他應付稅項中,與預售物業相關的待轉銷項稅約人民幣58,656百萬元,較2022年的人民幣66,087百萬元有所下降[42] 资本运作 - 公司2023年因配售發行351百萬股股份,每股價格為港幣0.77元,總計募集資金約港幣270百萬元[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