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华(01088)

搜索文档
煤炭股午后涨幅扩大 报道称山西吕梁120万吨煤矿停产 双焦期货显著走高
智通财经· 2025-09-15 06:27
煤炭股表现 - 兖矿能源股价上涨5.81%至9.83港元 [1] - 中国秦发股价上涨3.79%至3.01港元 [1] - 中国神华股价上涨2.42%至38.02港元 [1] - 中煤能源股价上涨1.06%至9.57港元 [1] 期货市场动态 - 双焦期货强势上行 焦炭主力合约和焦煤主力合约盘中均涨超5% [1] 供应端事件 - 山西省吕梁中阳一座核定产能120万吨煤矿于9月14日停产 复产时间未定 [1] 行业分析观点 - 9月淡季预期压制煤价 现货逐渐接近长协价格 [1] - 当前煤价有望触底反弹 建议把握左侧布局机会 [1] - 煤价与长协煤不断靠近促使下游采购积极性提升 [1] - 四季度供需有望逐步平衡 煤价将稳步上行 [1]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建议布局弹性动力煤公司和困境反转的焦煤焦炭公司 [1]
开源证券:反内卷有望托抬煤价 煤炭核心价值将被重塑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2:21
核心观点 - 煤炭行业供需基本面持续改善 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均具备向上弹性 板块具备周期与红利的双重属性 当前为布局时点 [1][3] 行业供需分析 - 供给端"查超产"政策推动产量收缩 [1][3] - 需求端"金九银十"旺季非电煤需求预期回暖 特别是化工耗煤 [1][2] - 煤炭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1][3] 动力煤价格分析 - 动力煤属于政策煤种 价格将反弹修复至长协价格 [2] - 近期已修复到地方国企长协实际成交价700元左右之上 [2] - 未来看好现货价修复至"煤和火电企业盈利均分"位置750元左右 [2] - 电厂报表盈亏平衡线860元左右可视为价格顶部极值 [2] 炼焦煤价格分析 - 炼焦煤属于市场化煤种 价格更多由供需基本面决定 [2] - 京唐港主焦煤现货与秦港动力煤现货比值约为2.4倍 [2] - 与动力煤各目标价对应的炼焦煤目标价分别为1608元、1680元、1800元、2064元 [2] - 焦煤期货将修复与京唐港主焦煤现货的贴水 [2] 煤炭股投资逻辑 - 周期弹性逻辑: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为反弹提供空间 [3] - 动力煤有长协机制修复和"煤电盈利均分"逻辑支撑 [3] - 炼焦煤市场化程度更高 对供需变化更敏感 可能展现更大价格弹性 [3] - 稳健红利逻辑:多数煤企保持较高股息率 6家上市煤企发布中期分红方案 合计分红规模241.3亿元 [3] - 中国神华上半年分红比例高达79% 示范效应显著 [3] 投资标的推荐 - 周期逻辑标的:晋控煤业、兖矿能源(动力煤) 平煤股份、淮北矿业、潞安环能(冶金煤) [3] - 红利逻辑标的: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分红潜力)、陕西煤业 [3] - 多元化铝弹性标的:神火股份、电投能源 [3] - 成长逻辑标的:新集能源、广汇能源 [3] 市场环境分析 - 全球政经高度不确定 国内稳经济预期下投资行为存在情绪脉冲 [1][3] - 煤炭板块具备周期与红利的双重属性 [1][3] - 当前煤炭持仓低位 基本面已到拐点右侧 [1][3]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9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0:33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比例最高达72.04%,持股数量为100.00亿股 [1]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达69.16%,持股数量为2.80亿股 [1] - 中国神华持股比例为67.97%,持股数量为22.96亿股 [1] - 凯盛新能持股比例达67.37%,持股数量为1.68亿股 [1] - 前20名公司持股比例均超过56%,涵盖能源、金融、科技及医药等行业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阿里巴巴-W增持额最高达148.98亿元,持股数增加9859.80万股 [1] - 地平线机器人-W增持18.34亿元,持股数增加17948.40万股 [1] - 中国平安增持14.20亿元,持股数增加2487.03万股 [1] - 南方恒生科技ETF(03033)获增持8.35亿元且持股比例达61.96% [1] - 增持前10名公司涵盖科技、金融及新能源领域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泡泡玛特减持额最大达25.61亿元,持股数减少925.15万股 [2] - 小米集团-W减持25.31亿元,持股数减少4590.18万股 [2] - 康方生物减持9.11亿元,持股数减少672.44万股 [2] - 美团-W减持5.22亿元,持股数减少540.53万股 [2] - 减持前10名公司以消费、科技及制造业为主 [2]
中国神华(601088) - 中国神华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进展公告


2025-09-12 10:01
交易情况 - 拟发行股份及付现购控股股东资产并募资,预计不构成重大重组[2] 时间节点 - 2025年8月4日起停牌,18日起复牌[3][4] - 8月9日披露停牌进展,16日披露交易预案[3][4] - 8月15日召开董监事会审议交易议案[3] 后续推进 - 交易中介已进场,审计评估工作有序推进[4] - 交易尚需多项条件通过,含董审、股东会等[5]



中国神华(01088)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9-12 09:36
交易安排 - 公司拟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控股股东相关资产并募资,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实控人不变[8] 时间节点 - 2025年8月4日A股股票开市起停牌[9] - 8月9日披露停牌进展公告[9] - 8月15日会议审议通过交易相关议案[9] - 8月16日披露交易预案及相关公告[10] - 8月18日股票开市起复牌[10] 后续流程 - 交易尚需经董事会再审议、股东会批准、上交所审核、证监会注册及其他监管机构批准[11]



炭本溯源系列3:中国煤炭成本十年变迁:刚性抬升重塑安全边际
长江证券· 2025-09-11 05:36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1] 核心观点 - 煤炭行业成本较10年前系统性抬升近50%,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主要由人工成本、折旧费用和安全投入等刚性增长驱动 [6][7][9] - 当前现金成本曲线90%分位对应港口动力煤价格边际支撑约550元/吨,坑口炼焦精煤价格边际支撑约1082元/吨,2015年行业底部低价难再重现 [8][9] - 成本刚性抬升重塑煤价安全边际,盈利及股息安全边际得以夯实,继续看好煤炭基本面困境反转攻守兼备的投资价值 [9] 总体成本变迁 - 2024年样本煤企加权吨煤销售成本300元/吨,加权吨煤完全成本380元/吨,2015-2024年二者CAGR均达4%,累计增长幅度均达47% [6] - 2017年和2021年吨煤成本明显跃升,主因煤价上升导致从价计征资源税增加、前期亏欠成本弥补及政策变化促使矿井投入增加 [6] - 2023年以来煤炭成本有所下行但仍高于十三五时期,主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及企业降本增效减少非必要支出 [6][29] 成本结构分析 - 2024年加权吨煤销售成本构成:人工成本32%、其他费用30%、原材料14%、折旧费用12%、安全费用9%、制造费用3% [7] - 近十年人工成本累计增长28元/吨,折旧费用累计增长13元/吨,安全费用累计增长9元/吨,占比稳中有升 [7] - 分煤种看,2024年动力煤企业和炼焦煤企业加权吨煤完全成本分别为348元/吨和603元/吨,近十年分别累计上涨近40%和100%以上 [7] 区域成本差异 - 中东部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企业成本持续位于成本曲线右侧,CAGR达7%-11% [7] - 2024年动力煤企业加权吨煤完全成本河南省最高428元/吨,内蒙古最低291元/吨 [60] - 2023年炼焦煤企业加权吨煤完全成本河南省最高758元/吨,河北省最低481元/吨 [78] 成本曲线与价格支撑 - 近十年样本企业动力煤完全成本曲线90%分位提升至370-423元/吨,现金成本曲线90%分位提升至327-374元/吨 [8] - 考虑坑口到港口运费后,港口动力煤完全成本和现金成本支撑线分别约597元/吨和550元/吨 [8] - 近十年样本企业炼焦煤完全成本曲线90%分位提升至760-803元/吨,现金成本曲线90%分位提升至679-717元/吨 [8] - 考虑自产煤成本与炼焦精煤成本关系后,炼焦精煤完全成本和现金成本支撑线分别约1166元/吨和1082元/吨 [8] 投资建议 - 推荐弹性标的:兖矿能源(A+H)、晋控煤业、华阳股份、潞安环能、平煤股份、淮北矿业 [9] - 推荐低估值成长标的:电投能源 [9] - 推荐长久期稳盈利龙头:中煤能源(A+H)、中国神华(A+H)、陕西煤业 [9]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9月1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0:32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比例最高达72.15% 持股数量100.14亿股 [1]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69.21% 持股数量2.80亿股 [1] - 中国神华持股比例67.95% 持股数量22.95亿股 [1] - 凯盛新能持股比例67.50% 持股数量1.69亿股 [1] -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持股比例64.81% 持股数量2.20亿股 [1] - 前20名持股比例均超过56% 涵盖能源、科技、金融等多个行业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阿里巴巴-W增持83.16亿元 持股数增加5823.33万股 [1] - 地平线机器人-W增持32.94亿元 持股数增加32610.72万股 [1] - 美团-W增持28.59亿元 持股数增加2810.83万股 [1] - 比亚迪股份增持23.57亿元 持股数增加2231.85万股 [1] - 腾讯控股增持12.08亿元 持股数增加190.62万股 [1] - 前10名增持额均超7亿元 以科技和消费板块为主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盈富基金减持19.74亿元 持股数减少7365.50万股 [3] - 快手-W减持13.53亿元 持股数减少1824.13万股 [3] - 中国电信减持12.84亿元 持股数减少21994.80万股 [3] - 中芯国际减持9.30亿元 持股数减少1541.60万股 [3] - 美图公司减持7.58亿元 持股数减少8391.76万股 [3] - 前10名减持额均超5亿元 涵盖科技、半导体及金融板块 [3] 数据统计说明 - 数据统计周期为最近5个交易日 采用T+2日结算制度 [1] - 持股额变动计算方式为变动持股数乘以昨日收盘价 [2] - 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运算生成 存在非100%准确的可能性 [2]
中国神华20250910
2025-09-10 14:35
**中国神华2025年上半年经营与行业分析关键要点**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246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1.24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58亿元[2] * 利润总额为376亿元 同比下降8.6% 但显著优于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利润总额53%的降幅[2][3] * 营业毛利率逆势增长2.9个百分点 资产销售毛利率保持在40.1%的较高水平 仅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2][3] *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拟每股派现0.98元 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79%[2][3] * 预计全年分红比例不低于65% 超过70%的概率较大[4][23] **生产经营与销售** * 商品煤产量1.65亿吨 煤炭销售量2.05亿吨 其中外购煤销量同比下降31%[3][9] * 总发电量988亿度 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7%[3][25] * 自采煤单位生产成本为177.7元/吨 同比下降7.7%[2][5] * 7月份公司总销量下降10% 主因是贸易煤减少 但外购煤销量降幅已从上半年的31%收窄至7月的5%[8][9] * 自产煤平均销售价格为478元/吨 同比下降9.3%[5] **资源储备与项目进展** * 通过航锦能源资产注入 新增资源量73.1亿吨 总保有资源量增至415.8亿吨 较去年底增加72.2亿吨[2][5] * 新街1井 2井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塔山高乐矿井计划2028年9月试生产[5] * 印尼南苏1号项目两台35万千瓦机组高质量投运 九江二期 北海二期等多个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在推进中[5] * 正在推进十三项资产收购(煤矿 坑口煤电和煤化工) 预计2026年上半年有初步结果[4][24] **成本管控措施** * 成本下降得益于剥离费及材料耗用减少 检修计划影响修理费降低 安全生产费和维检费减少等[5] * 二季度人工成本显著降低 原因包括将年终奖均衡到季度计提以及开展内部成本压降工作[19] * 安全生产费计提遵循相关管理办法 二季度部分煤矿因结余充足而暂停计提 导致该项费用下降[20] * 原材料成本环比上涨接近2元 主因是二季度生产会战投入增加及露天矿剥采材料耗用增加[17] * 折旧费用因资产增加而小幅上涨(具体上涨4毛钱)[15] **电力业务与多元化收入** * 火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原因包括多省火电降幅大 机组检修 市场竞争激烈及新增装机挤占空间等[25] * 上半年多元化收入达50亿元 对利润形成有效支撑 其中包括容量电费收入25亿元(含税) 辅助服务收入3.2亿元(含税)以及供热供气收入16.5亿元[4][25] * 公司正积极探索多元化收入模式 提高机组竞争力[4] **长协履约与定价策略** * 年度长协范围扩大 不仅包括电煤 还增加了非电用量 并将纳入国家发改委监管的外购长协也计入其中[2][12] * 一季度自产电煤履约率超过100% 但4月起因现货与长协价格倒挂 客户倾向现货结算 导致环比履约率下降[13] * 公司总体仍满足发改委月度不低于80% 年度不低于90%的履约考核要求 预计随市场价格回升履约情况将改善[13] * 月度长协定价主要参考现货价格 并非按月定价 原则是确保顺价购销不亏损[14] **行业动态与风险** * 7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 主因是国家能源局查超产政策及七八月雨季影响[10] * 在二季度煤价较低时 监测到一些民营和热值较低的矿井已主动减产 而国有和地方国企生产受当地政府管控更多 不易自主减产[11] * 煤炭生产成本长期看具有刚性上涨趋势 因采掘延伸导致安全投入 生产投入增加 人工成本 安全生产费等仍会增长 当前成本下降趋势可能维持2-5年 但难以持续多年[28]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开展了“百日会战”以增加产销量 从二季度开始并以迎峰度夏为契机[7] * 上半年未进行大额减值计提或产生大额营业外支出[26] * 部分营业外支出与地方政府相关 如今年董事会已公布不到10亿元的捐赠计划 主要涉及与内蒙古政府签订的生态治理项目[27]
中国神华(601088):量增叠加降本25Q2业绩稳固,中期分红79%龙头高股息性价比优异


长江证券· 2025-09-10 02:12
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2][1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6.41亿元,同比-12.0%(经重述)[2][6] - 20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5.6%(经重述),环比+6.2%[2][6] - 量增叠加降本对冲价跌负向影响,2025Q2盈利环比逆势上涨[11] - 资源扩张+煤电运化一体化,着眼中长期成长[2][11] - 新建矿井&火电机组等项目持续推进,资产注入集团资产已提上日程,远期盈利增长潜力充足[2][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9/507/527亿元,对应2025年9月8日收盘价计算PE分别为15.16x/14.90x/14.35x[2][11] - 中期分红比例达到79%[11] 煤炭业务表现 - 2025H1商品煤产量/自产煤销量分别为1.65/1.62亿吨,同比-280/-570万吨(-1.7%/-3.4%)[11] - 2025Q2商品煤产量/自产煤销量为8290/8340万吨,同比-190/-180万吨(-2.2%/-2.1%),环比+40/+490万吨(+0.5%/+6.2%)[11] - 2025H1自产煤吨煤收入478元/吨,同比-49元/吨(-9.3%)[11] - 2025Q2自产煤吨煤收入472元/吨,同比-53元/吨(-10.2%),环比-12元/吨(-2.5%)[11] - 2025H1自产煤吨煤成本286元/吨,同比-23元/吨(-7.3%)[11] - 2025Q2自产煤吨煤成本280元/吨,同比-40元/吨(-12.5%),环比-13元/吨(-4.4%)[11] - 2025H1自产煤吨煤生产成本178元/吨,同比-15元/吨[11] - 2025Q2自产煤吨煤生产成本161元/吨,同比-33元/吨,环比-35元/吨[11] - 2025H1自产煤吨煤毛利192元/吨,同比-26元/吨[11] - 2025Q2自产煤吨煤毛利192元/吨,同比-13元/吨,环比+1元/吨[11] 发电业务表现 - 2025H1实现发/售电量分别为988/929亿度,同比-79/-73亿度[11] - 2025Q2实现发/售电量分别为484/454亿度,同比-18/-16亿度,环比-21/-20亿度[11] - 2025H1度电售价0.4363元/度,同比-0.0142元/度[11] - 2025Q2度电售价0.4332元/度,同比-0.0068元/度,环比-0.0061元/度[11] - 2025H1度电成本0.3660元/度,同比-0.0138元/度[11] - 2025Q2度电成本0.3601元/度,同比-0.0158元/度,环比-0.0115元/度[11] - 2025H1度电毛利0.0703元/度,同比-0.0005元/度[11] - 2025Q2度电毛利0.0731元/度,同比+0.0089元/度,环比+0.0054元/度[11] 其他财务事项 - 2025H1公司专项储备增加约33亿元,较2024H1增加值减少13亿元[11] - 2025H1营业外支出同比减少约13亿元(经重述)[11] 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38.05元(2025年9月8日收盘价)[9] - 总股本198.6852亿股[9] - 流通A股164.9104亿股[9] - 每股净资产20.21元[9] - 近12月最高/最低价分别为47.50/34.78元[9]



中国神华间接参股公司13.49亿元项目环评获原则同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15:00
核心观点 - 中国神华间接参股公司国能蒙电新能源项目环评审批获原则同意 总投资额13.49亿元[1] - 公司主营业务以煤炭分部和发电分部为主 分别占营收75.23%和29.35%[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81.09亿元 归母净利润246.41亿元 毛利率35.70%[4] 业务结构 - 煤炭分部占营收比例75.23%[3] - 发电分部占营收比例29.35%[3] - 铁路行业占营收比例15.52%[3] - 港口分部占营收比例2.51%[3] - 煤化工分部占营收比例2.1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1.09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46.41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5.95%[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5.70%[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457.94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131.18亿元[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383.75亿元[4]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586.71亿元[4] 新能源项目进展 - 国能蒙电400MW风电项目环评审批获原则同意[1] - 项目总投资额13.49亿元[1] - 审批信息于2025年7月29日披露[1] 公司市场地位 - 市值7408.40亿元[4] - 煤炭行业品牌价值排名第1位 价值276.19亿元[4] - 北向资金持股比例6.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