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有资产证券化
icon
搜索文档
千金药业收购2家子公司股权 加速旗下资源整合
证券日报网· 2025-09-14 08:49
交易核心信息 - 千金药业获得证监会批复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千金湘江药业28.92%股权及千金协力药业68.00%股权 [1] - 本次交易系上交所今年第14单注册生效的许可类重组项目 [1] - 交易完成后株洲国投对上市公司控股权比例从28.76%提升至34.94% [1] 政策与市场背景 - 交易符合国务院国资委"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及株洲市政府"推进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要求 [1] - "科创板八条"及"并购六条"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标杆案例加速落地 [1] - 2025年以来上交所受理并购重组项目27单 重组委审议通过15单 注册生效14单 数量均超去年全年 [1] - 今年注册生效项目交易金额及配套募资金额远超去年数倍 [1] 行业并购动态 - 上交所着力提升重组审核效率 推动创新性、示范性案例落地 [2] - 赛力斯、三友医疗通过重组加强业务整合 芯联集成收购实现补链强链 [2] - 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等大型项目快速推进 [2] - 跨行业并购(松发股份)及跨境并购(至正股份)案例同步涌现 [2]
ST联合: 国旅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14
收购方案核心内容 - 国旅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联合,600358)拟通过向江西迈通健康饮品开发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其持有的江西润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 其中发行股份支付比例为70% 现金支付比例为30% [1][15] - 标的公司润田实业100%股权评估值为300,900万元 对应51%股权交易对价为153,459万元 [19] - 上市公司将新增发行658,218,749股股份 其中向江西迈通发行335,691,562股 [15][19] 收购方股权结构 - 收购人江西迈通由江西建银旅游产业发展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97.09% 江西省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91% [2] - 实际控制人为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通过多层股权结构实现控制 [2][3] - 一致行动人包括江西省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19.57%股权)和南昌江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4.73%股权) [1][15] 财务数据表现 - 江西迈通2024年末资产总额109,815.31万元 资产负债率6.75% 2024年度净利润3,297.54万元 [3] - 江旅集团2024年末资产总额1,571,140.51万元 资产负债率86.29% 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51,443.05万元 [6] - 南昌江旅2024年末资产总额146,236.74万元 资产负债率53.76% 2024年度净利润1,249.18万元 [7] 交易完成后股权变化 - 交易前江西省国资委通过江旅集团及南昌江旅间接控制上市公司24.30%股权 [15] - 交易后江西迈通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8.86%股权 江西省国资委通过江西迈通、江旅集团及南昌江旅间接控制39.41%股权 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15] - 其他交易对方润田投资和金开资本将分别获得上市公司13.98%和13.75%股权 [15] 业绩承诺安排 - 江西迈通和润田投资共同承诺润田实业2025-2027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500万元、17,900万元和19,430万元 [25] - 若交易延期完成 业绩承诺期将顺延至2028年度 承诺净利润相应调整 [25] - 采用股份补偿为主、现金补偿为辅的盈利补偿机制 补偿总额不超过交易对价 [26][27] 公司治理安排 - 标的公司设5人董事会 其中1名职工董事 总经理在业绩承诺期内原则上担任董事 [22][23] - 业绩承诺期内保持经营管理团队稳定 高级管理人员不超过8名 [23] - 上市公司将增加董事会席位至9名 新增2名非独立董事 [24] 交易时间安排 - 协议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首笔现金对价15,000万元 [19] - 首付款支付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标的资产交割 [19] - 资产交割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股份登记 [19] - 剩余现金对价在协议生效后3个月内支付 [19]
湖北给国企土地上户口 六项试点任务盘活存量土地
长江商报· 2025-07-02 23:43
湖北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湖北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服务国有"三资"管理改革试点方案》,旨在通过六项试点措施提升国有资产效率,包括土地资产清查、确权登记、盘活处置、证券化支持、高效利用和"以需定储"机制[1] 资源资产化措施 - 全面清查国企土地资产的权属、面积、用途等基础信息,建立全省统一土地资产管理台账和存量土地数据库,实现动态更新管理[2] - 对符合规划但手续不全的存量建设用地开辟补办手续通道,解决历史遗留的"有地无证"问题[2] - 工业用地扩容增效不再增收土地价款,放宽厂房兼容功能比例至工业建筑面积占比不低于50%,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存量土地改造开发[3] 资产证券化创新 - 支持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将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土地权益转化为标准化金融产品[4] - 具有国家授权投资机构资格的国企可采取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原生产经营性划拨土地[4] - 估算显示全省约50万亩可盘活土地通过证券化等途径可支撑近2000亿元融资规模[4] 改革成效与示范意义 - 2023年已盘活省属及武汉市属企业土地30.47万亩,新增资产价值约600亿元[6] - 构建"资源确权-资产显化-资本流动"转化机制,将闲置土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制度创新具有全国示范意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