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金茂(00817)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中国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逾三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12:4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百强房企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1-5月扩大4.5个百分点,显示投资意愿增强 [1] - 300个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超两成,平均溢价率超10%,较去年同期提升,但三四线城市仍以底价成交为主 [2] 头部房企动态 - 保利发展以899亿元新增货值位列拿地榜首,绿城中国(831亿元)和中国金茂(749亿元)分列二三位 [1] - 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上半年销售额均超1000亿元,中国金茂超500亿元排名第9 [1] 区域市场特征 - 百强房企拿地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实现高溢价出让 [2] - 20家代表房企47.8%销售业绩来自二线城市(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一线城市贡献率同比增9个百分点至40% [2] - 招商蛇口、越秀地产、中建壹品、中国中铁等企业一线城市项目销售贡献率超50% [2] 房企战略调整 - 行业采取"以销定投"策略,拿地强度与销售表现正相关 [1] - 房企开发业务更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重点布局经济高能级城市 [2]
头部房企,哪家拿地最少
36氪· 2025-07-01 10:52
行业整体趋势 - TOP100房企上半年土拍耗资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为2022年以来首次正增长[1] - 住宅用地成交面积持续缩量,金额增长主要依赖核心区优质地块供应[1] - 房企进一步向一二线城市聚焦,TOP20城市出让金占比超65%[1]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仅20家房企具备多城市群深耕能力[2] 头部房企表现 - 保利发展以414亿元权益拿地金额位列榜首,超出去年TOP1中海地产[3][4] - 保利旗下两家平台同时进入前十,在长三角和京津冀拿地金额超去年全年[5][6] - 中国金茂上半年拿地261亿元,超去年全年187亿元,新增货值749亿元[8][10] - 金茂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聚焦核心区域,溢价55.91%竞得杭州地块[9][11][12] - 建发房产拿地强度达64.22%,在杭州以115.39%溢价率创楼面价8.8万/平米记录[13] 区域市场特征 - 长三角区域:绿城中国以314亿元拿地金额居首,滨江集团313亿元紧随其后[7] - 京津冀区域:中海地产196亿元领先,保利发展108亿元位列第二[7] - 中西部区域:建发房产71亿元拿地金额最高,邦泰集团137万平米拿地面积最大[7] 战略调整企业 - 华发股份权益拿地金额仅20亿元,拿地强度6.2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16] - 华发因上海项目销售不畅和口碑问题,从2023年开始大幅收缩拿地规模[17][18] - 万科上半年未进入拿地金额TOP10,显示战略调整迹象[16] 竞争格局变化 - 11-20位房企呈现三级分化:滨江集团拿地强度达122.84%,龙湖等企业拿地低迷[24][25] - 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增至40%,二线城市占47.8%,合计达87.8%[26] - 非头部房企需在二线城市寻找生存空间,避免被挤出市场[26] 数据说明 - 房企销售和拿地数据来源于克而瑞地产研究院和中指研究院[27]
2025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7-01 08:32
行业趋势 - 预计下半年去库存和优化库存结构仍是行业主旋律,多数房企将维持审慎的投资策略,将销售回款和现金流安全置于首要位置 [1] - 2025年以来土地供应和成交规模连续6个月同比回落,6月单月土拍平均溢价率延续回落趋势,一二线城市溢价率回落至2025年以来的低位 [10] - 2025年上半年土拍平均溢价率同比显著提升4.8个百分点至9.2%,核心城市优质地块持续受到热捧 [24]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成交45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成交金额1573亿元,同比增长22% [12] - 6月平均楼板价3443元/平方米,环比上升23%,同比增长27%,主要因一线城市宅地成交占比上升 [12] - 2025年1-6月新增土储百强房企的新增货值、总价和建面之和分别为11594亿元,5968亿元和5162万平方米,货值同比增长23.2%,投资金额同比增长42% [17] 房企投资动态 - 上半年9家房企拿地金额突破200亿元,中海地产以506.1亿元居首,保利发展502.2亿元,绿城中国443.0亿元 [3] - 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量的73%,较2024年末增加约10个百分点 [20] - 上半年销售百强房企整体拿地销售比为0.26,销售TOP10拿地销售比升至0.4 [20] - 6月单月央国企主导土地市场,中海地产拿地金额近180亿元,保利、建发房产超80亿元 [15] 市场格局 - 行业"强者恒强"格局持续深化,销售TOP10房企市场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20] - 上半年仍有64%的销售百强房企未进行土地投资,市场参与度持续降低 [20] - 资金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将继续主导土地市场,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优质地块 [25]
百强房企6月业绩环比增14.7%,释放企稳信号
36氪· 2025-07-01 02:3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16526.8亿元,同比下降10.8%,降幅较1-5月扩大3.8个百分点 [1][5] - 全口径销售金额超千亿房企数量从2024年同期的5家减少至3家(保利发展1452亿元、中海地产1201.3亿元、华润置地1103亿元) [1][14] - 6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3389.6亿元,环比增长14.7%,近六成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 [1][2][4] 企业梯队分化 - TOP3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微增1.2%至119.8亿元,其他梯队门槛均下降 [8] - TOP21-30梯队房企累计销售规模同比持平,TOP10/TOP11-20/TOP51-100梯队同比降低 [11] - 6月单月业绩环比增幅超30%的房企达28家,包括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头部企业 [4] 区域市场特征 - 30个重点城市6月新房成交1034万平方米,上半年累计成交规模与去年同期持平 [15] - 核心一二线城市(京沪深杭蓉)因高得房率产品集中入市,开盘去化率维持高位 [15] - 三四线城市成交已跌至底部,市场呈现"有价无市"停滞状态 [15] 头部企业排名 - 6月操盘金额前三:中海地产282.6亿元、保利发展268亿元、绿城中国256.7亿元 [16] - 全口径销售前三:中海地产296.9亿元、保利发展290.4亿元、华润置地234.5亿元 [19] - 权益销售前三:中海地产273.7亿元、保利发展229.2亿元、招商蛇口155.8亿元 [23]
武汉土拍,超百轮竞价、最高溢价率54.36%!
券商中国· 2025-07-01 01:58
武汉土地出让情况 - 武汉5宗涉宅用地总成交金额28.997亿元,其中3宗底价成交、2宗溢价成交 [2][6] - 江岸区地块吸引11家竞买人,绿城以6.645亿元竞得,楼面价27920元/㎡,溢价率54.36% [2][7] - 武昌区地块吸引5家竞买人,建发以12.202亿元竞得,楼面价16055元/㎡,溢价率22% [8] - 武汉建工和武汉城投联合体底价竞得2宗地,总价分别为5.55亿元(楼面价5405元/㎡)和2.64亿元(楼面价2815元/㎡) [8] - 汉阳控股集团底价竞得1宗地,总价1.96亿元,楼面价3500元/㎡ [8] 成都土地出让情况 - 成都金牛区宅地吸引8家房企竞拍,中能建以17.48亿元竞得,楼面价20200元/㎡,溢价率23.93% [3][10] - 地块规划建筑面积86527.3㎡,起始楼面价16300元/㎡,起始总价14.1亿元 [9] 天津土地出让情况 - 天津15宗涉宅用地总成交金额87.77亿元,其中14宗底价成交 [4][11] - 河西区地块由中海以7.4亿元竞得,楼面价21002元/㎡,溢价率11.45% [4][12] 广州土地出让情况 - 广州2宗涉宅用地均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24.96亿元 [5][13] - 白云区地块由广州地铁集团以21.83亿元竞得,楼面价19000元/㎡ [14] - 荔湾区地块由广州集迅房地产以3.13亿元竞得,楼面价30000元/㎡ [15]
中指研究院:上半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065.5亿元 同比增长33.3%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23:5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TOP100房企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主要受上年低基数影响 [1][15] - 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超两成,平均溢价率超10%,较去年同期提升,但成交面积仍下降 [1][19] - 房企拿地进一步聚焦,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超65%,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 [1][19] 企业拿地排名 - **拿地金额TOP3**:保利发展(414亿元)、中海地产(393亿元)、绿城中国(385亿元)[2] - **拿地面积TOP3**:绿城中国(203万m²)、保利发展(191万m²)、中海地产(169万m²)[2] - **新增货值TOP3**:保利发展(899亿元)、绿城中国(831亿元)、中国金茂(749亿元)[8][19] - 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部分民企如滨江集团(313亿元)、邦泰集团(144万m²)表现突出 [15][2] 区域与城市分析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绿城中国、建发房产为主要参与者 [23] - **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88亿元,中海地产、建发房产为重点企业 [23] - **核心城市表现**: - 杭州:滨江集团(308亿元)、绿城中国(174亿元)主导 [25] - 北京:中海地产(171亿元)、建发房产(100亿元)领先 [25] - 上海:保利发展(95亿元)、中建东孚(82亿元)为主力 [25] 重点地块与交易 - **全国总价TOP10地块**: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块(75亿元,中建玖合)、杭州世纪城地块(56亿元,金帝联合控股)、北京石景山地块(44亿元,中海地产)[29] - 高总价地块集中于北京、上海、杭州,保利发展摘得2宗,民企滨江集团、大华集团各获1宗 [29][30] 市场趋势 - 土拍热度分化,核心城市优质地块高溢价(如北京楼面价28599元/m²、杭州54473元/m²),三四线城市以底价成交为主 [19][29] - 企业策略聚焦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北上深杭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为争夺焦点 [20]
【房地产】地产行业贝塔偏弱,聚焦结构性阿尔法机遇——光大地产板块及重点公司跟踪报告(何缅南)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30 13:10
地产开发板块估值及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房地产(申万)市净率PB(LF)为0.72倍,历史分位数73.39% [2] - 恒生地产建筑业市净率PB(LF)为0.41倍,历史分位数95.33% [2] - 2025年6月1日至6月27日,房地产(申万)上涨0.4%,跑输沪深300指数1.7个百分点 [2] - 恒生地产建筑业上涨6.3%,跑赢恒生指数2.0个百分点 [2] - A股地产开发重点公司涨幅前三:新城控股(+6.90%)、滨江集团(+2.99%)、上海临港(+1.11%) [2] - H股地产开发重点公司涨幅前三:建发国际集团(+14.77%)、中国金茂(+12.15%)、中国海外宏洋集团(+10.87%) [2] 物业服务板块估值及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房地产服务(申万)市净率PB(LF)为1.60倍,历史分位数79.83% [3] - 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市净率PB(LF)为0.46倍,历史分位数91.79% [3] - 2025年6月1日至6月27日,房地产服务(申万)上涨0.5%,跑输沪深300指数1.6个百分点 [3] - 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上涨4.9%,跑赢恒生指数0.6个百分点 [3] - A股物业服务重点公司涨幅前三:特发服务(+2.65%)、南都物业(+1.74%)、宁波富达(+1.32%) [3] - H股物业服务重点公司涨幅前三:保利物业(+14.48%)、远洋服务(+13.40%)、绿城服务(+12.23%) [3] 地产行业现状及结构性机遇 - 2025年1-5月房地产投资3.62万亿元(同比-10.7%),房屋新开工面积2.32亿平(同比-22.8%) [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3.41万亿元(同比-3.8%),百城成交住宅类用地建面6991万平(同比-3.4%) [4] - 北上广深杭蓉六城商品住宅销售金额7458亿元(同比+14.4%) [4] - 光大核心30城成交宅地总建面3440万平(同比+15.6%),成交楼面均价12548元/平(同比+23.9%) [4] - 权益销售金额同比表现较好房企:越秀地产304亿元(同比+26.7%)、中国金茂261亿元(同比+20.5%)、华发股份276亿元(同比+16.1%) [4][5] - 新增土地价值排名前三房企:保利发展413亿元、绿城中国394亿元、中国金茂360亿元 [5]
出人意料的土拍,金茂拿下蜀西湖地块!
搜狐财经· 2025-06-27 15:06
合肥土拍市场概况 - 6月27日合肥土拍共出让3宗居住用地 总面积151.31亩 总成交金额20.38亿元 其中蜀西湖GX202504号地块以1526万元/亩成交 总价13.56亿元[1][2] - 房企拿地意愿整体偏弱 优质地块竞价轮次仅20余轮 蜀西湖地块楼面价17607元/平 低于市场预期的2万+水平[2][10] - 3宗地块分别由金茂 华润 高新城发竞得 其中华润以1282万元/亩底价获取经开区地块 高新城发以948万元/亩底价获取高新区地块[1][6][8] 重点地块分析 - 蜀西湖GX202504号地块:88.81亩低密地块(容积率1.3) 7家头部房企参与但最终溢价有限 预计开发高端改善产品 售价或达3.5万元/平[1][2][4] - 经开区JK202502号地块:26.87亩南艳湖地块 华润与招商两家竞争 最终以起拍价1282万元/亩成交 楼面价10683元/平[1][6] - 高新区GX202503号地块:35.62亩城西桥西地块 仅高新城发报名 底价成交反映市场冷热分化[8][14] 后续土拍动态 - 6月28日计划出让11宗地(原18宗) 7宗因无房企报名取消 姚公庙包河07号地块热度最高 6家房企参与竞拍[12][13] - 肥西FX202525号地块76亩 起拍楼面价5666.7元/平 目前无明确意向房企 可能由平台公司托底[15] - 未来新房供应将集中在政务东 南艳湖 蜀西湖等热点片区 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地块仍受期待[17] 房企参与情况 - 头部房企中招商 华润 金茂表现活跃 分别参与4宗 3宗 1宗地块竞拍 其中招商同时布局经开与包河片区[14] - 本土房企参与度提升 合肥城投 庐阳国投 高新城发等平台公司参与多宗地块竞买[14] - 联合拿地趋势明显 如滨投+合肥城改+中海联合体参与4宗地块保证金缴纳[14]
一日“落子”三城,中国金茂拿地势头“越战越勇”
第一财经· 2025-06-27 08:32
中国金茂近期拿地动态 - 6月27日公司在成都、杭州、合肥三城共获取三宗地块 总规模达51 44亿元 [1][2][3] - 成都地块为联合体底价26 32亿元竞得 总规划建筑面积257904 24平方米 [1] - 杭州地块以11 57亿元竞得 溢价率55 91% 楼面价41240元/平方米 [1] - 合肥地块以13 55亿元竞得 楼面价17608元/平方米 [2] 公司战略调整与业绩表现 - 拿地规模持续提升 新增货值排名从2020年第25位升至2024年第8位 [4] - 2024年权益土地款支出202亿元 权益占比61% 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 京沪为核心 [5] - 2025年前5月全口径新增货值603亿元 行业排名第三 [6] - 销售规模从2022年1550亿元降至2024年982 55亿元 2025年目标保持千亿 [6] 组织架构与人事变动 - 2025年5月取消区域设定 调整为"总部-地区"二级架构 设立14个地区公司 [6] - 高管层调整涉及华南、华东区域负责人及首席营销官晋升为副总裁 [6] 行业评价与发展前景 - 公司已完成经营策略转型 消化历史扩张包袱 通过高线城市拿地实现业务企稳 [7] - 作为中国中化旗下平台 产品品质提升与城市运营能力得到业内认可 [7]
一日“落子”三城,中国金茂拿地势头“越战越勇”
第一财经· 2025-06-27 07:20
土地集中出让情况 - 6月27日多城土地集中出让 中国金茂一日之内在成都、杭州、合肥三城拿地 [2] - 成都龙泉驿区涉宅组合地块由两宗宅地组成 总出让面积1031617平方米 总规划建筑面积25790424平方米 总起始价2632亿元 最终成都经开国投和中国金茂联合体以底价2632亿元竞得 [2] - 杭州原运河新城单元GS1004-9-2地块出让面积20044平方米 容积率14 起价742亿元 楼面起价26451元/平方米 金茂旗下公司以1157亿元总价竞得 成交楼面价41240元/平方米 溢价率5591% [2] - 合肥高新蜀西湖地块被中国金茂以1355亿元总价拿下 楼面价17608元/平方米 其余两宗地块分别被华润和高新城发以345亿和344亿拿下 [2] - 不计拿地权益占比 中国金茂三宗地块总投资规模达5144亿元 [3] 公司拿地战略与表现 - 中国金茂近年来拿地规模明显提升 行业排名从2020年第25位升至2024年第8位 [3] - 2024年四季度以来公司加大投资力度 全年权益土地款支出202亿 权益占比61% 部分项目与华润、保利、建发等合作开发 [3] - 2025年前5月全口径新增货值达603亿元 位居行业第三 仅次于保利发展728亿元和绿城中国723亿元 拿地金额超二百亿元 [3] - 公司拿地区域重回一二线 京沪成为投资重心 [3] 销售规模与管理架构 - 2022-2024年中国金茂销售规模分别为1550亿元、1412亿元、98255亿元 [3] - 2025年公司总推货量约1800亿元 预计销售规模保持在千亿 排名"稳中有升" [3] - 2024年5月公司取消全部区域设定 将三级架构调整为"总部-地区"二级架构 总部直接下设14个地区公司 [4] - 高管层面进行内部提拔 华南区域总经理李兴升任高级副总裁 华东区域总经理关翀和首席营销官李剑升任副总裁 [4] 行业评价 - 作为中国中化旗下城市开发和运营平台 中国金茂在更换管理层后转变经营策略 提升产品品质 "野蛮扩张"时期包袱逐渐消化 [4] - 2024年以来公司逆势在高线城市扩大拿地规模 有助于"腾笼换鸟"助力开发业务企稳回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