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金茂(00817)
icon
搜索文档
中纪委通报,冯志斌被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1:11
反腐事件 - 原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冯志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 冯志斌个人背景 - 冯志斌出生于1963年11月,拥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高级国际商务师职称 [2] - 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组织部政策研究室、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地工作 [2] 冯志斌在中化集团的任职经历 - 2000年加入中化集团,历任总裁助理、党组成员、副总裁等职 [4] - 曾兼任中化集团投资部总经理、远东国际租赁公司董事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公司董事长、中化国际太仓兴国总经理、远洋地产董事、中国金茂董事等职务 [4] - 2016年底被选举为中化国际董事长,同时担任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等多项职务 [4] - 2018年6月因个人原因辞去中化国际所有职务 [5] - 2018年7月加入天明集团,任联席董事长兼CEO [6] 中化集团概况 - 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6] - 2021年3月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成立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6] - 设立能源、化工、农业、地产和金融五大事业部,运营境内外300多家经营机构 [6] - 控股中化国际、中国金茂等上市公司,拥有全球员工近六万人 [6] 中化集团反腐情况 - 2023年10月,原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杜国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6] - 杜国盛被查时已退休6年,2023年12月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 [6]
仅4家房企销售额超千亿!北上广业绩贡献显著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01:38
百强房企销售业绩 - 2025年1-6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降幅较1-5月扩大1个百分点 [1] - 6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8.5%,较5月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 [1] - 超千亿房企4家(同比减少2家),百亿房企46家(同比增加2家) [1] - 中指院全口径销售额前三:保利发展1452亿元、绿城中国1221亿元、中海地产1201.4亿元 [1] - 克而瑞统计前三:保利发展1452亿元、中海地产1201.3亿元、华润置地1103亿元,差异源于绿城代建金额统计口径 [1] - 万科从去年第五下滑至第七,销售额686.6亿元,落后于招商蛇口888.9亿元和建发房产706.8亿元 [1] 销售面积与城市贡献 - 保利发展以701.5万㎡销售面积居首,绿城中国533万㎡、万科525.5万㎡分列二三位 [2] - 20家代表房企47.8%销售业绩来自二线城市(同比降6.8个百分点),一线城市贡献率同比增9个百分点至40% [3] - 招商蛇口、越秀地产等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超50%,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等超40% [4] - 上海、北京、广州为销售额贡献前三城市,占比分别为16.9%(+4.5pct)、10.6%(+3.8pct)、9.0% [4] 土地市场与投资动态 - TOP100房企上半年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 [5] - 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超20%,平均溢价率超10% [6] - 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国金茂新增货值前三,分别为899亿元、831亿元、749亿元 [5]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居首,京津冀888亿元、中西部422亿元分列二三位 [6] - 央国企占拿地金额前十中8席,滨江集团为民企代表进入前十 [5][6] - 招商蛇口在北上蓉宁四城拿地金额前十,绿城在沪杭苏宁重点布局 [7]
楼市“半年考” | 央国企主导+民企回归,上半年土拍热度回升:百强房企拿地额增超三成,热点城市“地王”频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09:04
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额同比增幅超两成 平均溢价率超10% [11] - TOP20城市土地出让金占比达66% 较2024年全年提升15个百分点 [12] - 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7.3%和36.5% 三四线城市同比下降1.1% [12] 房企拿地动态 - 百强房企权益拿地总额5065.5亿元 同比增长33.3% [3] - 10家房企权益拿地金额超百亿元 保利发展(414亿元)、中海地产(393亿元)、绿城中国(385亿元)位列前三 [3][4] - 百强房企全口径新增货值门槛值50亿元 同比提高28% [10] - TOP10房企全口径新增货值6019.9亿元 占TOP100企业的41.8% [9] 企业属性与区域分布 - 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58% 北京/上海/厦门占比均超70% [6] - 民企拿地金额占比21% 较2024年提升4个百分点 滨江集团(313亿元)表现突出 [6]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 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12] - 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88亿元 中西部422亿元 粤港澳232亿元 [12][13] 核心城市土拍热点 - 杭州上半年土拍揽金1160亿元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多宗地块溢价率超50% [15][16] - 上海虹口地块楼面价达117474元/平方米 郊区地块溢价率最高达41.7% [16] - 成都住宅用地出让总金额415亿元 建发房产地块楼面价41200元/平方米创纪录 [16][17] - 北京涉宅用地出让金额超千亿元 中海地产以171亿元权益拿地金额居首 [5][12] 房企战略调整 - 头部房企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 保利发展在沪京杭、绿城中国在沪杭苏宁均进入拿地前十 [5] - 民营房企重返土拍市场 敏捷集团(33.2亿元)、海成集团(14.3亿元)等区域型民企活跃 [6][16] - 外资房企参与上海土拍 中国金茂联合新加坡庆隆集团89.64亿元竞得虹口地块 [16]
金茂&贝好家!6.15亿元,幸福林带摘地87亩!
搜狐财经· 2025-07-03 08:32
土地交易概况 - 金茂联合贝好家竞得西安新城区幸福林带两宗地块(XC4-2-39和XC4-2-37),总面积87亩 [4] - XC4-2-39地块为商住用地,净用地面积62.596亩(住宅61.092亩+商服1.504亩),容积率2.8,地上建筑面积116844平方米,起始价6.15亿元,成交楼面价5263.43元/平米 [5][8] - XC4-2-37地块为中小学用地,面积25.107亩,容积率1.0,以划拨方式获取 [5][8] 地块规划细节 - XC4-2-39地块需配建3035平方米幼儿园、220平方米养老设施、100平方米快递中心及330平方米社区配套用房 [6] - 两宗地块绿化率均为35%,建筑密度分别为20%(商住)和30%(中小学) [5][8] - 商住地块建筑限高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执行,中小学地块限高36米 [5][8] 区位优势 - 地块毗邻地铁8号线(可换乘1/6号线),周边有陕汽集团、昆仑集团等企业及西安电力中心医院 [8] - 幸福林带板块正在建设龙湖西安长乐天街(计划2025年Q4开业),为西北首个TOD旗舰项目,覆盖130万客群 [10][11] - 区域规划包含电子/光电/新材料产业园(总占地319亩)及5条道路建设,配套教育医疗资源升级 [15] 区域发展动态 - 新城区2025年签约18个重点项目(含地产开发、产业升级等),吸引50余家房企参与,金茂和贝壳位列其中 [12][13] - 政府计划年内推动13宗地块出让(总投资165亿元),加快1020亩土地收储,盘活低效工业用地 [15] - 此次摘地标志金茂首次进入西安城东市场 [15]
2025上半年土地市场总结:缩量提质、分化延续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06:25
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供应面积同比下降18.6%,成交面积同比下降6.8%,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4.5%,平均溢价率10.3%,较去年同期提升6.2个百分点 [1] - 全国前5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281亿元,同比下降11.9%,与300城土地出让金增长形成分化 [1] - 市场呈现"缩量提质、分化延续"特征,核心城市土拍热度回升,低能级市场量价双淡 [2] 房企表现与布局 - 22城累计拿地金额中,央国企占比达58% [1] - 头部房企拿地金额排名:绿城(341亿元)、保利(329亿元)、中海(283亿元)、滨江(270亿元)、建发(266亿元)、华润(246亿元)、金茂(215亿元)、招蛇(206亿元) [1] - 北京、杭州、上海、成都为主要布局城市,其中北京和杭州占头部房企拿地金额超4成 [1] 城市能级分化 - 一线城市推出面积同比+14.4%,成交面积+17.6%,土地出让金+47.3%,溢价率11.9% [2] - 二线城市推出面积-2.1%,成交面积+15.7%,土地出让金+36.5%,溢价率14.3% [2] - 三线城市推出面积-24.6%,成交面积-14.5%,土地出让金-1.1%,溢价率仅3.6% [2] - 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达66%(2024年全年51%),集中度持续提升 [2] 重点城市表现 - 土地出让金领先城市:杭州(1010亿元)、北京(1006亿元)、上海(638亿元)、成都(366亿元),溢价率显著优于其他城市 [2] - 武汉、南京、郑州、天津等城市土地市场持续调整,多数地块底价出让,主要受高库存影响 [2] 市场特征 - 土拍规则调整为"价高者得"后,优质地块因稀缺性实现高溢价 [2] - 新房市场改善性需求主导趋势愈发明显 [2]
“千亿俱乐部”房企,仅剩4家
财联社· 2025-07-02 12:28
行业销售表现 - 2025年1-6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权益销售额12812.7亿元,权益销售面积6570.6万平方米 [1] - 千亿房企阵营收缩至4家(保利发展1452亿元、绿城中国1221亿元、中海地产1201.3亿元、华润置地1103亿元),同比减少2家,万科滑出前五至第七(686亿元) [2] - 央国企表现突出:中国金茂、越秀地产、建发房产全口径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10.8%、19.6% [2] - 6月单月销售指标改善:百强房企操盘金额3389.6亿元环比增长14.7%,28家企业环比增幅超30% [2] 土地市场动态 - 65城涉宅用地成交规模同比涨18.4%,出让金涨45%,楼面价涨22.3%,核心24城出让金超5000亿元(杭州溢价率35.5%) [4] - TOP100房企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央国企占主导(金额前十中占8家),滨江集团等民企进入前二十 [5] - 新增货值前三:保利发展899亿元、绿城中国831亿元、中国金茂749亿元,民企拿地占比上升9% [5] 政策与行业趋势 - 政策预期持续宽松:房贷利率或下调,限购限贷政策可能放宽,多孩家庭及新市民购房支持力度加大 [6] - 供给端将加速保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6] - 行业转型方向为"高质量投资、精细化运营",土地市场修复将传导至新房市场供需与价格 [5]
上半年重点房企拿地额攀升 销售端盼政策进一步发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7-02 11:53
土地市场表现 - 上半年核心城市土拍市场结构性回暖,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频现高溢价地块 [1] - 300城土地出让金同比明显增长,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 [2] - 拿地主力为央国企,金额前十中占8席,TOP10新增货值6019.9亿元,占TOP100的41.8% [2] - 9家房企拿地金额超200亿元,中海、保利发展均超500亿元,绿城、金茂均超390亿元 [2] - 部分民企如滨江集团、邦泰集团、大华集团进入拿地金额前二十 [2] 区域分化特征 - 房企拿地高度聚焦核心城市,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超65% [3] -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优质地块高溢价成交,郊区及三四线城市以底价为主 [3] - 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南京位列第一 [3] - 代表房企47.8%销售业绩来自二线城市(同比降6.8个百分点),一线城市贡献率增至40.0%(同比增9.0个百分点) [5] 房企销售动态 - 上半年百强房企操盘销售额16526.8亿元,同比下降10.8%,6月单月降幅扩大至22.8% [4] - TOP100房企全口径销售额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6月单月降幅18.5% [4] - 越秀、建发、华发、象屿地产销售额同比增10%,中国金茂增20%,厦门国贸地产、中国中铁增超30% [5] - 招商蛇口、越秀等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超50%,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等超40% [5] 行业趋势展望 - 房企投资策略审慎,优先保障回款和现金流安全,去库存和优化结构为主旋律 [3] - 市场格局持续分化,央国企主导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头部民企选择性参与 [3] - 三四线城市成交规模延续筑底,回暖需依赖一二线城市热度传导 [6] - 下半年销售压力仍大,政策支持力度将影响降幅改善空间 [6]
42%↑!百强房企上半年拿地情况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7-01 15:17
房企投资拿地情况 - 上半年投资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长42% [1][2][3] - 9家房企拿地金额突破200亿元 其中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均超500亿元 绿城中国和中国金茂均超390亿元 [3] - 新增土储百强房企的新增货值同比增长23.2% 拿地金额同比增长42% 建筑面积同比增长3.4% [3] - 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值的73% 较2024年末增加约10个百分点 [1][4] - 仍有64%的销售百强房企未进行土地投资 [5] 土地市场表现 - 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超两成 平均溢价率超10% 较去年同期提升 [1][7] - 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超65% [1][7]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 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88亿元 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422亿元 [7] - 市场热度集中于核心城市优质地块 如北上深、杭州、成都等地 这些城市优质地块实现高溢价出让 [8] 行业格局展望 - 去库存和优化库存结构仍是行业主旋律 多数房企将维持审慎的投资策略 [1][8] - 市场格局将进一步分化 资金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将继续主导土地市场 [8] - 头部房企市场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行业"强者恒强"格局持续深化 [4]
热度明显提升!上半年投资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大增42%
券商中国· 2025-07-01 14:44
房企投资拿地情况 - 上半年投资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长42% 新增货值同比增长23 2% 建筑面积同比增长3 4% [2][5] - 9家房企拿地金额突破200亿元 中海 保利发展均超500亿元 绿城 金茂均超390亿元 [6] - 销售TOP 10房企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值的73% 较2024年末增加约10个百分点 [2][6]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TOP 11—20新增货值占比8% TOP 21—30占比7% TOP 31—50占比7% 后50强占比约6% [6] 土地市场表现 - 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超两成 平均溢价率超10% 较去年同期提升 [3][8] - 房企拿地进一步聚焦 TOP 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超65% [3][8] - 长三角TOP 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 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京津冀TOP10拿地金额888亿元 中西部TOP10拿地金额422亿元 [9]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 北上深 杭州 成都等地实现高溢价出让 但郊区地块及多数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以底价成交为主 [9] 市场参与度与格局 - 上半年仍有64%的销售百强房企未进行土地投资 市场参与度持续降低 [7] - 6月单月央国企主导土地市场 中海地产拿地金额近180亿元 保利 建发房产超80亿元 [6] - 财务稳健的民企如滨江 邦泰等在重点城市有所斩获 [6] 下半年行业展望 - 去库存和优化库存结构仍是行业主旋律 多数房企将维持审慎的投资策略 [4][9] - 预计市场格局将进一步分化 资金雄厚的央国企将继续主导土地市场 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优质地块 [9] - 少数财务稳健的头部民企可能选择性参与竞拍 但整体投资力度有限 [9]
百强房企半年拿地超5000亿元,钱从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3:17
房企拿地投资回暖 - 2025年上半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但基于过去一年低基数统计 [1] - 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面积缩量,但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增加带动土地出让金同比明显增长 [1] - 行业仍处调整期,房企心态谨慎与寻求机遇并存,投资开发模式经历冲击与重塑 [1] 央国企主导拿地市场 - TOP10拿地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含混合所有制),滨江集团是唯一进入前十的民企 [2] - 央国企特征:在热点城市大手笔投资(如保利发展899亿元登顶)、单宗地块金额高(如中建东孚81.95亿元仅拿上海一宗地) [2] - 民企如滨江、大华集团等聚焦深耕区域补充土储,与央国企全国化布局形成对比 [2] 土地市场结构性分化 - 全国1~5月土地购置费同比下降7.1%,但100个核心城市住宅土地成交金额5223亿元,同比增长22.0% [3] - 核心城市如南京、杭州出现区域分化:杭州核心地块溢价超30%,非核心区底价成交 [6]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888亿元次之 [5] 房企投资逻辑变化 - 房企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块,推动成交楼板价上涨,如北京通州75亿元地块由中建玖合竞得 [4][5] - "好房子"标准(四代宅概念)提升产品性价比,得房率改善刺激需求释放 [3] - 豪宅产品热销带动部分房企销售增长(如中国金茂销售额增20%,厦门国贸增超30%) [8] 资金来源与销售表现 - 房企拿地资金主要依赖销售回款,金融工具运用受限 [7] - TOP100房企2025上半年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1.8%,但越秀、建发等央国企逆势增长10%左右 [8] - 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国金茂新增货值分列前三(899亿、831亿、749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