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00390)

搜索文档
中国中铁在呼和浩特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3:30
公司动态 - 中国中铁间接全资持股新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呼和浩特铁工青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由袁晨亮担任 [1] 业务布局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房地产开发经营、住房租赁及房地产咨询等核心地产业务 [1] - 业务延伸至物业管理、停车场服务及市场营销策划等配套服务领域 [1] - 工程管理服务被纳入经营范围 [1]
港股异动丨高铁基建股持续上涨 中国中冶涨超6%,月内累计升幅达30%
格隆汇· 2025-08-14 03:11
行业政策动态 - 2024年第三季度多个高铁项目获批 包括沪渝蓉高铁合肥至武汉段和湛江至海口高铁等 总投资超3000亿元[1] - 2025年前计划新增高铁里程1.2万公里 重点推进八纵八横骨干网建设 中西部地区成为新重点[1] - 政策释放基建稳增长信号 分析建议短期关注政策催化下的主题机会[1] 公司市场表现 - 中国中冶股价单日涨超6% 月内累计涨幅达30% 总市值460.06亿港元[1] - 时代电气股价上涨2.18% 总市值484.79亿港元[1] - 中国中铁涨1.24% 总市值1006.96亿港元 中国铁建涨0.52% 总市值783.54亿港元[1] - 中国中车微涨0.17% 总市值1644.45亿港元 中国交通建设涨0.86% 总市值953.93亿港元[1] 投资策略方向 - 中长期应聚焦具备技术壁垒及海外拓展能力的行业龙头[1] - 建议结合业绩确定性与成长性布局 重点关注高铁智能化细分赛道[1]
开发蓄势待发,掘金重大工程
长江证券· 2025-08-14 02: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丨维持" [12] 核心观点 - 新疆地区经济基础较差但发展潜力巨大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0534 08亿元 同比增长6 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660元 同比增长5 4% [5] - 财政资金持续投入基建补短板 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长10% 重点支持交通 水利 能源等重大项目 [5] - 新疆70周年窗口期带来主题性机会 2025年系新疆成立70周年 关注重大会议预期 [6] - 重大工程持续推进 包括新疆煤化工(拟建在建项目7000-8000亿元) 中吉乌铁路(总投资80亿美元) 新藏铁路(预计总投资2000-4000亿元) 独库公路(总投资1000亿元) [7] - 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枢纽 2024年进出口总值增速全国第三(21 77%) 出口增速全国第三(22 31%) [9] 新疆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新疆GDP总量20534 08亿元 增速6 1% 人均GDP 78660元 排名全国第15位 [21] - 基础设施薄弱 2023年公路密度0 137公里/平方公里(全国平均24 16%) 铁路密度0 005公里/平方公里(全国平均31 55%) [24] -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特殊 2024年基建投资占比49%(全国29%) 其中交通运输占比24% [31]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煤化工项目 - 政策支持煤化工发展 准东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2024年原煤产量5 41亿吨(+18%) [53] - 拟建在建项目规模达7000-8000亿元 包括其亚600万吨煤基甲醇(287亿元) 其亚60亿立方米煤制气(359亿元) 国能哈密煤制油(1700亿元)等 [59] - 3个煤制气 1个煤制油项目已进入环评阶段 [61] 交通基建 - 中吉乌铁路全长590公里(中国段200公里) 总投资80亿美元 2024年底启动 2025年4月全面开工 [63] - 新藏铁路全长2000余公里 预计总投资2000-4000亿元 2025年4月启动和田至省界段勘察 [65] - 独库高速公路全长460公里 总投资1000亿元 桥隧比超50% 预计2025年内开工 [74] 投资建议 - 中国化学:煤化工技术领先 新疆煤化工订单释放叠加己二腈产能提升 [10] - 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受益新疆铁路建设(新藏铁路 中吉乌铁路)订单增长 [10] - 新疆交建:独库高速公路主导建设单位 注册资本30亿元 [76]
建筑装饰行业周报:又一重大工程启动:新藏铁路公司成立-20250813
华源证券· 2025-08-13 11:41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装饰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红利主线:在流动性宽松、利率低位背景下,高分红、低估值个股具备配置价值,重点关注分红稳定、估值合理、资金流入潜力大的公司,如江河集团、四川路桥[4] - "建筑+"主线:政策鼓励并购重组与转型升级,部分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化建设等新业态,重点关注转型方向清晰、成长性突出的优质标的[4] 新藏铁路项目 -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元,由国铁集团全资持股,项目进入实质建设阶段[6][9] - 新藏铁路全长1980公里,北起新疆和田,南至西藏日喀则,未来将与拉日铁路衔接直达拉萨,是首条连接新疆与西藏的铁路通道[6][10] - 线路跨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等世界级山系,穿越冻土区、无人区与生态敏感区,工程环境极端[6][10] - 总投资预计3000–3500亿元,基建环节占比超过六成,其中土木工程占比44%–51%(1320–1785亿元),轨道占比6%–7%(180–245亿元),车辆购置占比5%–7%(150–245亿元)[13][14] 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指数上涨2.11%、深证成指上涨1.25%、创业板指上涨0.49%,同期申万建筑装饰指数上涨1.75%[24] - 子板块中其他专业工程、化学工程及国际工程涨幅居前,分别为+3.43%、+3.30%、+2.76%[24] - 个股涨幅前五:上海港湾(+30.49%)、美丽生态(+22.75%)、汇通集团(+15.43%)、新疆交建(+15.18%)、苏州规划(+14.22%)[24] 推荐标的 - 主体施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新疆交建、北新路桥[16][18] - 地基与桩基工程:中岩大地[19] - 水泥材料:华新水泥、天山股份、青松建化[20][21] - 民爆材料:高争民爆、雪峰科技[22] - 铁路设备与施工装备:中铁工业、铁建重工[23] 基建数据跟踪 - 专项债:本周发行762.79亿元,累计发行52,557.58亿元,同比+65.92%[33] - 城投债:本周发行735.26亿元,净融资额205.80亿元,累计净融资额-3,412.29亿元[33]
雄安新区建设提速!央企分支机构超300家,疏解模式持续革新
华夏时报· 2025-08-13 09:51
央企疏解进展 - 雄安新区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13.5% [1] - 央企已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300家 [1][2] - 首批疏解央企总部项目加速推进 中国星网办公楼2024年10月投用 中国中化和中国华能总部预计2024年搬迁到位 [2]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雄安总部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 计划2026年9月竣工 [2] - 第二批疏解央企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中国诚通、中国农发集团总部已确定选址并启动建设 [2][3] 产业集群发展 - 中国星网带动60家空天信息企业注册落地 形成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商业卫星智造/空天飞行器4大赛道 [2] - 中国大唐总部规划30万平方米建筑群 聚焦能源数字化与绿色低碳技术 2025年全面开工 [3] - 中国华电总部打造智慧能源创新中心 同步推进氢能研发中心建设 [3] - 中国诚通总部布局绿色金融与供应链管理 2025年完成土地出让 [3] - 中国农发总部建设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2025年完成概念设计 [3] 疏解模式创新 - 中国中铁实施"1+6+N"产业集群导入方案 涵盖基建投资/智能建造/勘察设计/高端制造等领域 [6] - 中国中铁已设立区域总部及16家三级子公司、17家分公司 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及院士工作站 [6] - 链式集群式疏解成为主流 从物理空间转移转向产业链创新链生态迁移 [5][7] - 中铁雄安科创中心作为集群式疏解战略承载地 推动全产业链协同与产学研合作 [7]
中国中铁在四川成立工程建设公司 含输电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3:06
公司动态 -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四川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顾建荣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建设工程施工 发电业务 输电业务 供(配)电业务 检验检测服务及铁路运输辅助活动 [1] 股权结构 - 该公司由中国中铁(601390)通过股权穿透方式间接全资持股 [1]
大摩:降中国中铁评级至“与大市同步” 目标价下调至4.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2 09:00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中国中铁H股评级从增持降至与大市同步 目标价从56港元下调至46港元[1] - 中国中铁A股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目标价从7元人民币下调至58元人民币[1] - 中国建筑评级从增持降至减持 目标价从65元人民币下调至47元人民币[1] 财务预测变化 - 中国中铁及中国建筑2025至2026年净利润预测下调18%至30%[1] - 下调主因建筑活动低于预期[1] 行业表现与趋势 - 中国八大工程建设国企新订单第一季度同比下降4% 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1] - 第二季度现场项目执行疲软 水泥出货量及挖掘机利用率数据下降[1] -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比未见明显复苏 尽管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加速且进行债务置换[1] 业绩展望 - 主要工程建设企业预计录得较差第二季度业绩[1] - 疲弱趋势可能持续至下半年[2] - 企业转向现金流纪律的策略执行效果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而低于预期[2] 公司相对前景 - 中国中铁H股较中国建筑更受看好 因基础设施领域敞口较高[2] - 若刺激政策出台 中国中铁H股预计更显著受益[2]
大摩:降中国中铁(00390)评级至“与大市同步” 目标价下调至4.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8:54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下调中国中铁和中国建筑净利润预测18%至30% 并下调两家公司评级和目标价 主要由于建筑活动持续低于预期及行业面临逆风 [1] - 第二季度工程建设行业表现疲弱 新订单增长乏力 项目执行疲软 预计主要企业第二季度业绩较差且趋势可能持续至下半年 [1][2] -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未见明显复苏 尽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加速且进行债务置换 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导致企业现金流纪律执行效果低于预期 [1][2] 公司财务预测调整 - 中国中铁及中国建筑2025至2026年净利润预测被下调18%至30% [1] - 中国中铁H股目标价由5.6港元下调至4.6港元 A股目标价由7元人民币下调至5.8元人民币 [1] - 中国建筑目标价由6.5元人民币下调至4.7元人民币 [1] 公司评级变化 - 中国中铁H股评级从增持降至与大市同步 A股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1] - 中国建筑评级从增持降至减持 [1] - 摩根士丹利相对更看好中国中铁H股 因其在基础设施领域敞口较高 若刺激政策出台可能更显著受益 [2] 行业表现 - 中国八大工程建设国企新订单第一季度同比下降4% 第二季度仅录得1%同比增长 [1] - 第二季度现场项目执行疲软 水泥出货量及挖掘机利用率数据下降 [1] -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比未见明显复苏 尽管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加速且进行债务置换 [1] 业绩展望 - 预计领先工程建设企业因建筑活动疲弱而录得较差第二季度业绩 [1] - 主要工程与建设企业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疲弱 且此趋势可能持续至下半年 [2]
助力企业优化结构 年内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活跃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再融资规模与结构 - 2022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达3191亿元 涵盖增发、配股和可转债[1] - 定增募资1772亿元规模最大 可转债953亿元次之 配股规模为466亿元[2] - 定增占再融资比重逐年提升 2019-2021年占比分别为70%、71%、75% 对应金额6758亿元、8321亿元、9335亿元[2] 再融资政策与作用 - 再融资新规于2020年2月实施 优化定价日选择机制 调整非公开发行定价规则 缩短锁定期[2] - 再融资可降低企业债务比率 优化现金流和股权结构 提供快速重组机会[1] - 定增适合股权集中、控制权计划变更或受机构追捧的公司[2] 并购重组市场动态 - 2022年A股市场发生1371起并购重组事件 涉及资金规模3835亿元[1][2] - 出现9起超50亿元并购案 其中2起已完成 7起进行中 包括中国中铁110亿元收购滇中引水工程33.54%股权[3] - 注册制改革推动上市公司估值合理化 "A并A"案例频现 5月有华润三九、紫金矿业、通策医疗宣布收购上市公司股权[3] 并购重组驱动因素 - 疫情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需求 优势企业进行外延式扩张 劣势企业配合重组[3] - 注册制使中小市值公司估值低于净资产 成为行业龙头并购标的[3] - 信披质量提升和退市制度完善 使估值不高公司更具吸引力 弱势公司自愿被并购[4] 企业战略选择 - 中小型公司更倾向寻求产业协同的上市公司并购 而非独立IPO[4] - IPO估值与并购估值差距缩小 通过并购引入新实控人更利于公司做大做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