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汽车(00305)

搜索文档
五菱汽车(00305):转型深耕汽车全产业链,产品升级客群拓展促增长
天风证券· 2025-08-01 05:22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0.77港元,较当前价格0.49港元有57%上行空间 [6] - 基于2025年12倍PE和联营公司1.5倍PS估值,对应市值23.1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40%,2025年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58%)[5]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收入结构:零部件69%(54.61亿元)、动力系统22%(17.37亿元)、商用整车9%(7.19亿元)[1][2] - 零部件业务贡献经营溢利1.54亿元(同比+68.3%),毛利率提升至10.82% [2][29] - 商用整车业务模式调整导致收入下滑60.9%,但经营溢利逆增20.92%至0.76亿元 [2][43] 战略转型与新能源布局 - 实施"菱势工程"战略,打造新能源整车品牌+3个国家级单项冠军+汽车产业生态链 [3][26] - 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41%至1.42万辆,新推出的"菱势黄金仓"系列月销超千台 [43] - 成立柳州五菱新能源公司,开发HEV/PHEV/REEV混动平台,混动系统节油30%以上 [4][38] 技术优势与产品升级 - 零部件业务开发热气胀成型、微型电动驱桥等高附加值产品,配套比亚迪、长城等中高端车型 [3][33] - 同轴式电驱桥较分体式减重10%、体积缩小30%、噪音降低5dB,累计产销突破150万套 [33][34] - 动力系统实现燃油发动机热效率41.3%、混动系统热效率46%的行业领先水平 [21][38] 海外拓展与客户结构 - 在印尼、印度设立生产基地,产品出口越南、泰国、美国等20余国 [1][42] - 零部件客户拓展至比亚迪、奇瑞、吉利等新客户,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3][35] - 商用整车定制化产品远销埃及、加拿大等市场,高尔夫球车等特种车辆实现突破 [42]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从2021年4.6%提升至2023年10.2%,预计2025年达15% [113][115] - 东盟商用车销量占比达30%,印尼市场新能源微卡车型需求旺盛 [133][137] - 电池电芯价格从2023年初0.9元/Wh降至年底0.52元/Wh,降低新能源车生产成本 [80][83]
智通港股投资日志|7月3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6:07
分红派息 - 电讯首科宣布分红派息 [3] - 灵宝黄金在派息日和业绩公布日均有动作 [4][4] - 天立国际控股除净日 [4] - AEON CREDIT派息日 [4] - 首佳科技派息日 [4] - 九江银行派息日 [4] - 日照港裕廊派息日 [4] - 天鸽互动派息日 [4] - 中电华大科技派息日 [4] - 兴泸水务派息日 [4] - 心泰医疗派息日 [4] - 新疆新鑫矿业派息日 [4] - 祈福生活服务派息日 [4] - 中国中铁派息日 [5] - 春立医疗派息日 [5] - 绿城中国派息日 [5] - 中远海发派息日 [5] - 百奥家庭互动派息日 [5] - 嘉华国际派息日 [5] - 晋商银行派息日 [5] - 兴业控股派息日 [5] - 中国龙工派息日 [5] - 网龙派息日 [5] - 力量发展派息日 [5] - 五菱汽车派息日 [5] - 京能清洁能源派息日 [5] - 浩森金融科技派息日 [5] - 西部水泥派息日 [5] - 金茂服务派息日 [5] - 新宇环保派息日 [5] - 万国黄金集团两次派息日 [5][5] - 东阳光长江药业除净日 [5] 公司治理 - 法拉帝召开股东大会 [4] - 富一国际控股召开股东大会 [4] - 建中建设召开股东大会 [4] - 辰罡科技召开股东大会 [4] - 承辉国际召开股东大会 [4] - 鸿盛昌资源召开股东大会 [4] - 宏信建发召开股东大会 [4] - 百威亚太召开股东大会 [4] - 汽车之家-S召开股东大会 [4] - 双财庄召开股东大会 [4] - 高萌科技召开股东大会 [4] - 经济日报集团召开股东大会 [4] - 钧达股份召开股东大会 [4] - 国银金租召开股东大会 [4] - 霭华押业信贷召开股东大会 [4] - 律齐文化召开股东大会 [4] - 创辉珠宝召开股东大会 [4] - 荣昌生物召开股东大会 [4] - 皇冠环球集团召开股东大会 [4] 股本变动 - 未来机器有限公司除权日 [5]
京基证券:维持买入五菱汽车(0305.HK)建议,目标价维持于0.81港元
格隆汇· 2025-07-02 05:35
行业前景 - 中汽协预测2025年全国汽车总销量将达3,2900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新能源汽车总销量预计约1,6000万辆,同比增长244% [1] - 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达46,2000亿人民币,Investingcom预测2025-2030年期间将以复合式年增长率94%增至2030年的75万亿元 [1] - 预测2024年至2030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复合式年增长率将达315%至31百万辆 [1] 公司客户与市场地位 - 主要客户如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及吉利于2025年1-5月产销量均录得高双位数增长,推动公司动力系统及零部件需求大增 [1] - 公司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不足02%,增长潜力巨大 [1] - 公司已在新能源商用市场站稳,是本地市场大部份头部新能源商用车主机厂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 [1] 子公司表现 - 持股20875%的五菱新能源于2025年首季销量同比增长930%至4,000台以上,创下单月及单日最高销量超过2,000台及300台以上 [2] - 五菱新能源在2024年1月完成了A轮融资,若其上市或以更高估值私募融资将提升股东持股价值 [2] 技术研发与产品 -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线控底盘平台及菱御20智能驾驶系统,推出了自动移动储能充电车、自动移动智能补给站及智能载具五菱太空舱等产品 [2] - 线控底盘已模块及平台化,可通过开放通用协议及配搭不同硬件适应不同使用场景 [2] 财务表现与估值 - 估计公司FY24A-FY27F股东应占溢利3年复合式年增长率将达595% [3] - 按每股股价0425港于算,公司FY25E及FY26FPE分别为160倍及116倍,PE/G及P/S分别低至036倍及014倍 [3] - 现股价较FY24A及FY25F每股帐面值分别折让350%及364% [3] - 公司10年平均PE251倍,中国汽车零部件板块预测本年及来年PE分别为206倍及204倍,板块PE/G08倍,显示公司估值过低 [3] - 公司FY25FPEG07x,目标价维持于081港元 [3] - 2024年12月底持净现金达63亿人民币,具备增派股息或回购股份的财务资源 [3]
县城青年,买爆“剁椒鱼头车”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2 04:08
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趋势 - 新能源车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销量从2020年不足50万辆飙升至2024年突破500万辆,市场份额从32.1%跃升至47.1% [3] - 下沉市场新能源车增速跑赢大盘,几乎占据行业半壁江山 [3] - 政策推动是渗透率提升关键,"新能源下乡"政策使县乡销量占比从2020年25%升至2024年33.8% [15] 区域消费差异特征 - 一线城市偏好特斯拉/小米等品牌,三线及以下城市畅销车型为五菱宏光MINIEV/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等 [6][7] - 低线级城市偏好微型/小型车(TOP10中仅2款中型车),平均参考价8.06万元;一二线城市TOP3车型价格均超20万元 [10][11] - 纯电车型在低线级城市接受度较低,插混/增程式车型更受欢迎 [10] - 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江苏扬州(三线)热销小米SU7,黑龙江齐齐哈尔(四线)偏好比亚迪秦PLUS DM [13] 典型消费群体画像 - 小镇中青年群体:选择5万元以内微型电动车,注重通勤代步功能,柳州案例显示周充电1次即可满足需求 [19][24] - 早期家庭用户:在已有燃油车基础上增购新能源车(如小鹏P7+),受补贴政策驱动,关注新势力品牌和空间需求 [25][27] - 购车决策因素:低线级城市消费者最关注价格(占比超50%),其次为安全与品牌 [16] 车企竞争格局 - 吉利银河/比亚迪王朝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网点占比超50%,通过爆款车型(星愿/秦PLUS)抢占市场 [30] - 五菱宏光MINIEV凭借极致性价比成为现象级产品,柳州市场占有率超60% [20][21] - 售后服务能力分化:五菱售后评价行业倒数,特斯拉/蔚小理等品牌县域覆盖不足 [37] 市场发展瓶颈 -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县域充电桩覆盖率显著低于一二线城市,影响购买意愿 [33][34] - 续航焦虑仍存:节假日远途出行时消费者仍倾向选择燃油车 [36] - 售后服务体系薄弱:维修周期长、服务网点少等问题突出 [37] 行业未来方向 - 下沉市场成为新蓝海,车企需解决充电网络建设和售后服务痛点 [39][40] - 产品策略需差异化:针对县域市场开发高性价比车型,同时保障基础用车体验 [41] - 渠道建设与品牌认知需同步推进,平衡网点覆盖密度与服务品质 [30][37]
县城青年,买爆“剁椒鱼头车”
创业邦· 2025-06-20 03:07
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趋势 - 新能源车市场从一二线延伸至四五线城市 三线及以下城市销量从2020年不足50万辆飙升至2024年突破500万辆 市场份额从32.1%跃升至47.1% [4] - 下沉市场畅销车型与高线级城市差异显著 三线及以下城市TOP3为五菱宏光MINIEV 吉利银河星愿 比亚迪海鸥 而一二线城市以特斯拉 小米为主 [8] - 低线级城市偏好微型 小型和紧凑型车 TOP10中仅2款中型车 高线级城市中型 中大型车和SUV占比更高 [11] 下沉市场消费特征 - 价格敏感度突出 三线及以下畅销车型均价仅8.06万元 五菱宏光MINIEV最低3.18万元 一二线城市TOP3车型价格均在20万元以上 [12][13] - 政策驱动效应明显 "新能源下乡"推动县乡销量占比从2020年25%升至2024年33.8% 补贴叠加收入差异使价格优势凸显 [16] - 消费群体分化明显 小镇中青年偏好5万元内微型车满足通勤 新婚家庭则倾向15万级空间型车型 [20][26][28] 车企竞争格局 - 国产品牌渠道下沉领先 吉利银河 比亚迪王朝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网点占比超50% 银河星愿成为爆款车型 [30] - 五菱宏光MINIEV形成区域优势 在柳州市占率超50% 配套建设微型车位形成使用生态 [21][22][25] - 售后网络成竞争短板 五菱售后服务能力行业排名倒数第四 新势力品牌在低线级城市覆盖不足 [36] 市场发展瓶颈 - 充电基础设施覆盖不均 县城充电桩密度显著低于大城市 制约消费意愿 [34] - 续航焦虑场景化存在 远途出行时消费者仍倾向燃油车 [35] - 维修保养体系不完善 低线级城市售后响应慢 影响用户体验 [36] 行业未来方向 - 下沉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为车企打开增量空间 吉利 比亚迪等已建立先发优势 [38] - 决胜关键在配套完善 需解决充电便利性和售后服务网络问题 [39] - 消费升级需求显现 低线级用户在追求性价比同时对品质要求提升 [40]
县城青年,买爆“剁椒鱼头车”
虎嗅APP· 2025-06-17 10:55
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趋势 - 新能源车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销量从2020年不足50万辆飙升至2024年突破500万辆,市场份额从32.1%跃升至47.1% [3] - 下沉市场新能源车增速跑赢大盘,几乎占据行业半壁江山 [3] - 特斯拉等品牌开始向农村市场渗透,充电桩在18线城市快速普及 [3] 下沉市场热销车型分析 - 三线及以下城市最受欢迎车型为五菱宏光MINIEV、吉利银河星愿、比亚迪海鸥和秦PLUS [6] - 低线级城市偏好微型车、小型车和紧凑型车,前10名中仅2款中型车;高线级城市中型车、中大型车和SUV更多 [9] - 三线及以下城市TOP10车型平均参考价仅8.06万元,最便宜的五菱宏光MINIEV仅3.18万元 [9] - 一二线城市最受欢迎车型前三名价格均在20万元以上 [10] 区域消费差异 - 江苏扬州(三线)最受欢迎车型为小米SU7,显示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偏好接近高线级城市 [12] - 黑龙江齐齐哈尔(四线)消费者更关注插混车型比亚迪秦PLUS DM和燃油车朗逸,受温度因素影响 [12] - 广西柳州微型车占比极高,热销TOP3均为五菱微型车,当地设有专用微型停车位 [18][19] 消费驱动因素 - "新能源下乡"政策推动县乡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从2020年25%升至2024年33.8% [14] - 低线级城市购车家庭可支配收入普遍较低,价格成为首要考量因素 [14] - 两类典型消费者: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小镇中青年(微型电动车)和受补贴吸引的尝鲜人群(增购新能源车) [16][20] 车企布局现状 - 吉利银河和比亚迪王朝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网点占比超50% [23] - 五菱宏光MINIEV和吉利星愿等爆款小车精准匹配县城需求 [29] - 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品牌在低线级城市网点覆盖不足 [27] 市场发展瓶颈 - 低线级城市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明显不足,制约消费意愿 [24] - 远途出行时消费者仍倾向选择燃油车,存在续航焦虑 [25] - 售后服务网络不完善,五菱等品牌售后评价排名靠后 [27]
从项目攻坚到生态赋能:一文看懂五菱汽车无人驾驶的进化密码
格隆汇· 2025-05-30 05:24
管理进化 - 2016年12月公司启动菱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定位为汽车产业专业化垂直型"双创"载体,聚焦汽车新四化、智能制造和汽车后市场领域,构建全流程创新孵化链条 [1] - 2018年低速无人驾驶项目获得10万元创新种子基金支持,成立项目组开始自主研发无人驾驶车辆,并逐步完善"产品研发-示范运营-制造-市场-售后"全流程管理架构 [2] - 2025年计划成立无人驾驶开发和运营科技企业,以公司化独立运营集中技术和创新资源 [2] 定位升级 - 2020年11月无人物流车在专用车厂投入使用,配备GPS定位系统、视觉传感器等实现工位精准配送 [6] - 自主研制出前后桥、EPB、EHB等核心底盘零部件及车规级线控底盘,推出移动充电机器人、无人巡逻车、观光接驳车等10余种产品 [6] - 菱御2.0智能驾驶系统搭载三维立体感知系统和线控底盘,已交付柳钢集团和武汉理工大学用于接待、观光场景 [6] 场景突破 - 早期布局集中于厂区物流场景,后拓展至电网调峰、景区、商圈等多元场景,推出4款支持V2G技术的移动充电机器人 [8] - 移动储能充电车截至2024年底在南宁、天津等国内多地及台湾、东南亚、欧洲累计投放数百台,实现产值约2100万 [11] 资源重构 - 初期资源依赖公司单点导入,后引入蘑菇车联、摩菱科技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智能网联汽车 [15] - 线控底盘平台接入20余家生态伙伴,衍生出充电机器人等10余种车型,构建"线性底盘-整车产品-场景运营"产业生态 [15] 未来规划 - 2025年将聚焦线控底盘及核心零部件、无人充电/物流/观光接驳场景,提升底盘品质并丰富产品谱系 [17]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5月28日)
乘联分会· 2025-05-28 08:34
国内新闻 - 北京市鼓励外资企业参与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机器人百场景、氢能等重点场景应用,并给予支持 [3] - 长安汽车计划未来5年推出7款以上30万级别高端汽车产品,并实现2025年全口径收入3000亿元、整体销量3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00万辆) [4] - 吉利汽车近期将发射"千里浩瀚"等多颗卫星,年内完成星座一期卫星组网部署,实现全球实时卫星通信服务 [5] - 比亚迪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提前通过新国标检测,新标准提高了热扩散测试和底部撞击测试要求 [6] - 五菱神炼电池3.0版本具备"五零"安全特性,4.0版本融入800V平台、CTB技术等创新技术 [7][8] - 广汽集团公布智能座舱AI计算装置专利,可在不改动原有硬件情况下扩展AI算力 [9] - 奇瑞汽车公布自动跟随机器人专利,通过多模式识别实现自动跟随和独立运行能力 [10] - 小马智行与迪拜RTA达成战略合作,计划2025年测试运营、2026年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11] 国外新闻 - 欧洲理事会批准放宽二氧化碳减排目标,2025-2027年将基于三年平均表现评估车企合规性 [13] - 意大利4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71%至139,084辆,前4个月累计销量583,038辆(同比微降0.6%) [14] - 宝马宣布三年半内全系车型采用全新设计语言,包括Neue Klasse元素和Panoramic iDrive系统 [15][16] - 通用汽车将投资8.88亿美元在纽约工厂生产下一代V8发动机,以应对电动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17] 商用车 - 福田汽车与亿纬锂能合资设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拓展新能源重卡电池租赁业务 [19] - 徐工发布全新一代"汉界"新能源轻卡品牌,在高安全、长续航、轻量化等方面实现突破 [20] - 江淮商用车发布25款战略新品,覆盖油、电、混、气四大动力领域,全面升级产品线 [21] - 奇瑞威麟皮卡首次出现在工信部公告目录,海外版本已获媒体认可,计划年内国内上市 [22][23]
4月新能源轻客实销1.9万辆,五菱居首,江铃/大通/福田等逆增,谁空降前十?|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5-26 06:54
新能源轻客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轻客市场同比增长超3成,较去年同期多销售1.3万辆 [1] - 2025年4月新能源轻客实销1.85万辆,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16%,同比增速从3月的+6%转负 [2][3] - 2025年1-4月累计销量7.23万辆,同比增长15%,累计增幅较3月缩窄17个百分点 [7][22] - 2025年1-4月销量完成2024年全年目标的29.54%,其中4月贡献7.55% [7] 区域市场表现 - 2025年1-4月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均有新能源轻客上牌,29个省级行政区上牌量超百辆,20个超千辆 [8] - 广东省上牌量1.33万辆,占比18.40%,位居全国第一 [8][9] - 河南、重庆、北京、云南和辽宁等地上牌量同比翻倍增长,广东、陕西、山西和四川上牌量下滑 [11] 技术路线分析 - 2025年1-4月纯电动车型占比达99.98%,较2024年同期微降0.01个百分点 [13] - 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车型在新能源轻客市场几乎无存在感,仅汽油混合动力轻客有十余辆上牌 [13] 企业竞争格局 4月单月表现 - 4月销量超200辆的企业有12家,超千辆的6家,前十门槛为340辆 [15] - 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福田汽车、上汽大通、江铃汽车和厦门金龙同比分别增长42%、17%、48%、26%、118%和6% [16] - 上汽通用五菱以26.60%的份额蝉联销冠,长安和远程份额分别为15.52%和15.06% [20] - 厦门金龙年内首次进入月榜前十,长安、福田、江铃和东风排名上升 [20] 1-4月累计表现 - 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量1.79万辆,同比增长227%,份额24.76%,同比提升16.02个百分点 [24][27] - 远程和长安分别以1.24万辆和9661辆位列第二、三位,份额17.21%和13.37% [24][27] - 福田、大通和江铃份额同比略有提升,瑞驰、开瑞新能源和东风份额下滑 [24][27][28] - 贵州长江和森源汽车同比分别增长178%和净增长,表现亮眼 [24] 市场趋势 - 2024年4月-12月新能源轻客销量持续超2万辆,2025年3月达2.54万辆创历史新高,但4月未能延续增长势头 [5] - 2025年1-4月市场呈现"降-增-增-降"走势,累计销量同比增速逐月收窄 [2][22]
格隆汇港股聚焦(12.01)︱小鹏汽车11月汽车交付量同比增270%;五菱汽车拟将五菱新能源转为外商投资企业
格隆汇· 2025-05-26 01:18
新能源汽车行业交付数据 - 小鹏汽车11月交付15,613辆智能电动汽车,同比增长270%,其中P7交付7,839辆(同比增长187%),P5交付2,154辆,G3i交付5,546辆 [1] - 小鹏汽车2021年累计交付82,155辆,同比增长285%,其中P7累计交付53,110辆,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21,953辆 [1] - 理想汽车11月交付13,485辆理想ONE,同比增长190.2%,2021年前11个月累计交付76,404辆,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10,001辆 [2] - 理想ONE成为首款单月交付破万且起售价超30万的中国品牌豪华车型,零售中心覆盖93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覆盖171个城市 [2] 能源及化工行业股东动态 - 中国石化控股股东增持3,500万股H股(占总股本0.03%),持股比例从68.77%升至68.80%,拟累计增持不超过总股本2%的H股 [3] 新能源汽车业务重组 - 五菱汽车拟通过投资五菱新能源(注册资本约29.06亿元)整合新能源汽车资产,其中广西汽车出资16亿元(非现金/现金),公司出资10亿元现金,五菱工业出资3.06亿元非现金资产 [4] - 五菱新能源将转型为外商投资企业,专注高性价比纯电动/插电混动车型研发制造,员工持股平台将持有不超过4%股权 [4] 科技及互联网行业数据 - 云想科技前三季度总账单金额51.16亿元,同比增长88.99% [5][6] 房地产行业销售数据 - 大唐集团控股1-11月销售额436.6亿元,力高集团同期销售额405.61亿元,新城发展同期合同销售2,129.67亿元,祥生控股同期权益销售额738.20亿元 [7] 金融及投资动态 - 贵州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30.13亿元 [7] - 国泰君安拟出资20亿元参与成立临港基金,聚焦科技/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绿色发展领域 [8] - IDG能源投资拟扩大半导体及太阳能行业投资,裕兴科技扩大医疗保健/生物制药投资 [8] 企业资本运作 - 中国平安累计回购7,776.509万股A股(耗资38.99亿元),创维集团回购672.2万股(3,120.8万港元),中国燃气回购342.9万股(4,580.8万港元) [9] - 腾讯控股董事会决议发行441.08万股奖励股份,医思健康授出1,095万份购股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