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汽车(00305)

搜索文档
五菱汽车(00305)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5-28 11:0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37305亿元,较上年度下跌5.8%[14] - 公司2019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42.37305亿元,较去年下降5.8%[30] - 2019年毛利为人民币11.7216亿元,下降8.6%[3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率放缓至8.2%,去年为8.5%[30] - 2019年公司就物业、厂房及设备计提减值亏损1.87636亿元,承担相关实际利息开支及汇兑亏损共4336万元,导致年内净亏损1.66615亿元[14] - 公司2019年净亏损为人民币1.66615亿元,已计及所得税抵免人民币1527.9万元以及相关实际利息开支及汇兑亏损共人民币4335.9万元[3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1.24026亿元,去年录得溢利人民币7067.3万元[34] - 2019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6.05分,去年分别为人民币3.45分及人民币2.73分[3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3.05323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4.78849亿元有所减少[4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3.10604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43639亿元有所减少[40] - 公司资产净值及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减少主要由于汽车行业市况萎靡,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与印尼业务录得亏损以及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受影响[40]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13.04476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5.43517亿元减少约15.5%[4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2.7%,较2018年12月31日的约30.7%显著增加[45] - 2019年度其他收入合计为人民币1.99982亿元,较去年增加23.4%[106] - 2019年度其他收益及亏损合计为人民币2.0103亿元之净亏损[106] - 2019年度销售及分销成本合计为人民币1.8437亿元,较去年减少24.5%[106] - 2019年度一般及行政开支合计为人民币7.72983亿元,较去年减少11.4%[106] - 2019年度因推出新产品,研发开支较去年增加38.7%[10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融资成本较去年增加10.6%至1.47201亿元,因年内集团在中国运营中的银行及其他借贷增加[109]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及总负债分别为156.92556亿元及133.87233亿元[109] - 非流动资产为44.39237亿元,较上年减少,因计提减值亏损1.87636亿元[109] - 流动资产为112.53319亿元,主要包括存货1.668735亿元等[109] - 流动负债为125.57795亿元,主要包括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74.96721亿元等[109]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录得净流动负债13.04476亿元,较2018年有所减少[109] - 非流动负债为8.29438亿元,主要包括一年后到期之银行及其他借贷7.2亿元等[109]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72.7%,较2018年的30.7%大幅增加[110]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有银行结余及现金合共8.38056亿元,已质押银行存款6.78374亿元[110]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一年内到期之银行及其他借贷(除附追索权之已贴现应收票据所提取垫款)为9.55527亿元[110]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3.10604亿元,每股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63.9分(供股调整前)[117] - 2019年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42.37305亿元,较去年减少5.8%[104] - 2019年度毛利为人民币11.7216亿元,下降8.6%[104] - 2019年度公司录得大幅净亏损,为人民币1.66615亿元[104] - 2019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1.24026亿元,去年则录得溢利人民币7067.3万元[104] - 2019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6.05分,去年则录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人民币3.45分及人民币2.73分[104] 零部件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零部件业务营收71.17211亿元,乘用车配套比率超70%[16] - 2019年集团零部件业务深化与世界五百强合作,柳州美桥等合资公司正式独立运营[1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71.17211亿元,较去年减少23.9%[70] - 本年度该分部经营溢利为人民币4806.8万元,较去年大幅下降66.4%[70] - 该分部就物业、厂房及设备计提减值亏损人民币7563.6万元[70] - 经营利润率因特定减值亏损下跌至0.7%[70] - 年内就印尼厂房及设备作出减值亏损人民币2424.8万元,就中国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计提减值亏损人民币5138.8万元[70] 发动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发动机月产量从不足5000台稳步站上2万台台阶,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度销售计划[1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总收入为26.32657亿元,较去年增加67.3%[59] - 2019年,附属公司五菱柳机出售发动机约19万台,较去年增加约46.2%[59] - 2019年,向核心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共计约10.65246亿元,较去年增加20.5%[59] - 2019年,NP18型号发动机售出约7.3万台,2018年售出4.2万台[59] - 2019年,其他客户销售增加至约13.14784亿元,占分部总收入约50%[59] - 2019年,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经营亏损1.56282亿元[59] - 五菱柳机装配线总生产能力可达每年80万台[61] - NPT20型号发动机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少量投產[62] - 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就物业、厂房及设备计提减值亏损1.12亿元[59] 专用汽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改装车、非道路车系列销量突破116,000台,同比增长5.3%[20] - 货改车在16个省份中市占率超50%[20] - 特种冷藏车同比增长10.3%,五菱翼开启厢式车同比增长31.7%,纯电动非道路车同比增长49.7%[20] - 2019年集团制造及销售350辆纯电运输车、55台社区巴士、288台锂电巡逻车、90辆观光车[20] - 2019年实现约11.6万台专用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约5.3%[34] - 2019年改装车(货车及乘用车)销量达11.17万台,同比增长6.4%[3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专用汽车分部总收入为44.74亿元,较去年增加6.6%,经营溢利为8112.3万元,大幅增长100.8%,经营利润率增长至1.8%[82] - 年内,公司售出约11.6万辆专用汽车,较去年增长5.3%,其中货用改装车、乘用改装车及其他类型车辆销售量分别约为8.67万辆、2.5万辆及4300辆,约2000辆为新能源汽车[82] - 公司专用汽车分部生产设施位于柳州及青岛,各自年产能约为6万辆,计划在重庆建造年产能约5万辆专用汽车的生产设施[84] - 公司专用汽车分部配备全面化汽车装配线,可生产百种不同类型汽车型号,客户包括政府部门、公营机构、私营企业及个人,产品销至本土及海外市场[82] - 公司借助电动车型技术知识,探索开发适用于汽车共享及自动驾驶的电动专用汽车,相关项目试运营初期反应良好[85] 合资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7年,公司附属公司五菱工业与佛吉亚集团组成两家合资公司,分别发展汽车座椅及汽车内饰部件及配件业务[38] - 2018年10月,五菱工业与佛吉亚再次合作,组成一家从事汽车排气控制系统产品及相关部件及零部件业务的新合资公司[38] - 2018年4月,五菱工业与美国车桥制造国际有限公司订立合資協議,7月合资公司柳州美桥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40] - 2018年11月,柳东设施第三期发展工程中专门为柳州美桥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设立的“智能工厂”落成,该公司开展初步营运[40] - 2019年10月,五菱工业与法国佛吉亚集团联合组建的佛吉亚(柳州)排排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 - 佛吉亞座椅2019年全年收入6.0357亿元,同比减少14.1%,经营亏损净额1844.4万元,集团应占亏损922.2万元[92] - 佛吉亚内饰2019年全年收入4.87058亿元,同比增加35.9%,经营溢利净额大幅减少逾95%至77.8万元,集团应占溢利38.9万元[93] - 五菱工业与佛吉亚集团各自为佛吉亚排气提供6000万元现金,2019年销售额4.24757亿元,经营亏损净额1576.8万元,集团应占7884万元[96] - 五菱工业与美桥国际各自为美桥合资注入6900万元现金,2019年全年收入2627.5万元,经营亏损净额1672.7万元,集团应占8364万元[97] - 佛吉亚座椅由五菱工业及佛吉亚集团分别拥有50%,2017年9月26日成立,2019年进入运营第二年[92] - 佛吉亚内饰由五菱工业及佛吉亚集团各自拥有50%,2018年2月5日成立,4月开始运营[93] - 佛吉亚排气由五菱工业及佛吉亚集团分别拥有50%,2019年3月成立,5月开始运营[96] - 美桥合资产于2018年7月正式成立,由五菱工业及美桥国际各自拥有50% [97] 子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柳州菱特全年收入为815.9万元,同比增加62%,经营亏损净额进一步增加23%至1215.9万元,公司应占亏损为620.1万元[88] - 广西威翔由五菱工业拥有50%,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收入为5.36637亿元,同比轻微减少3.7%,经营溢利净额温和增加4.1%至1235.7万元,公司应占溢利为617.9万元[91] - 柳州菱特由五菱柳机拥有51%,与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筹组,旨在发展及从事拥有自主专利之V6发动机产品业务,年内未取得重大进展[89] - 广西威翔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筹组,旨在发展及从事工程机械及其他工业用车产品业务,因建设及工程机械市场营商环境稳定而维持盈利能力[91] 生产基地相关情况 - 吉利贵阳基地MPV产品2019年年产值约1亿元[16] - 2019年山东基地完成4个车型24个产品国六升级开发[23] - 印度生产基地具备10万台套生产能力[23] - 印尼生产设施初期计划产量为每年10万套/组,年内因营运设施低使用率继续产生经营亏损[74] - 公司在印度设立的小规模生产设施厂房建造于年内竣工,规模化营运于2019年下半年开始[74] - 柳州河西工业园生产设施进行多项升级及改建,部分设施已租赁给新成立的合资公司[72] - 青岛生产设施进行科技提升及产能扩张项目,部分设施已逐步投产[72] - 重庆生产设施第一阶段已全面投产,向上汽通用五菱供应汽车零部件[72] 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 2020年公司将围绕“增收入、降成本、增效益、稳投资”开展业务[23] - 2020年零部件业务将加大对主要自主品牌市场业务覆盖[23] - 2020年整车业务将加大新能源、非道路、改装车等在国内外市场拓展[23] - 2020年发动机业务将抓国六发动机及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等业务突破[23] - 公司已动工建造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产品生产线,预期2020年上半年竣工[62] 公司股权变动情况 - 2017年12月29日,五菱香港将可换股贷款票据兑换为214,285,714股股份,其股权百分比由56.04%增至60.64%[114] - 兑换后,未赎回可换股贷款票据本金总额为2.5亿港元,可兑换为357,142,857股股份(供股调整前)[114] - 2020年1月2日公司宣布供股,按每股0.20港元,每2股获发1股,筹集约2.0501亿港元(未扣除开支)[115]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0001亿港元,用于偿还2020年5月23日到期可换股贷款票据约2.6亿港元的部分款项[115] - 供股完成后,五菱香港股权百分比由60.64%增至65.14%,俊山发展有限公司股权百分比由11.60%减至10.27%[117] - 假设五菱香港持有的未赎回可换股贷款票据全部兑换,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将由3,075,161,332股增加约12.9%至3,471,98
五菱汽车(00305)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8 08:3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6,145,841,000元,较去年同期温和下降2.6%[9][10] - 回顾期内,公司毛利为人民币522,280,000元,减少10.4%[9][11] - 公司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9.2%减少至8.5%[9][11]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12,450,000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82.6%[14][17] - 公司承担可换股贷款票据相关实际利息支出人民币18,672,000元[15][1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3,043,000元,去年同期则录得溢利人民币46,344,000元[15][1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15分,去年同期则录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人民币2.26分及人民币1.34分[15][17] - 2019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61.45841亿元,较去年同期温和减少2.6%[133][136] - 回顾期内毛利为5.2228亿元,下降10.4%,毛利率下降至8.5%,去年同期为9.2%[134][136] - 2019年上半年集团净利润为1245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82.6%[135][13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04.3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4634.4万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5分,去年同期分别为2.26分及1.34分[139][14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其他收入合计为5746.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9%[139][14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其他收益及亏损合计为763.9万元净亏损[139][14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应占合资公司业绩录得净利润共19.4万元[139][141] - 2019年上半年集团销售及分销成本合计为6496.1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3.2%[144] - 2019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4.0003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145][148] - 2019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3070.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5.1%[146][148]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81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7%,其中可换股贷款票据产生1867.2万元[147][149] - 2019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成本为6496.1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3.2%[14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120.52552亿元,总负债为95.62577亿元[151][15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7.46029亿元,流动资产为73.06523亿元,流动负债为92.10503亿元[151][152][153][15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负债为19.0398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5.43517亿元有所增加[157][16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52074亿元[158][16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11342亿元,质押银行存款为8.56163亿元[16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除附追索权已贴现应收票据所提取垫款外)为9.85184亿元,包括9500万美元的低利率外币一年期贷款[16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共6.11342亿元,已质押银行存款8.56163亿元[16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除附追索权之已贴现应收票据所提取垫款)银行借贷为9.85184亿元,自去年起温和增加,含9500万美元外币贷款[16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附追索权之贴现应收票据所提取未偿还垫款为9.55042亿元,期内减少,相关贴现应收票据金额为9.53825亿元[166][16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14.44447亿元,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705元[174][17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香港物业总值562.4万元、8.56163亿元银行存款及9.53825亿元附追索权已贴现应收票据已抵押[175][17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有8.73432亿元相关负债和5341.2万元相关资产,已对9500万美元银行贷款进行套期保值[181]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等值共计人民币8.73432亿元的港元可换股贷款票据、港元及美元银行贷款及应付账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等值共计人民币5341.2万元的港元、美元及印尼盾银行存款及应收账项及其他应收款项[182]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立远期合约对冲95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52337亿元)美元银行贷款的货币风险[182]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就收购在建工程以及物业、厂房及设备有已订约但未在财务报表拨备之未偿还承担人民币6.87403亿元[183][184]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或然负债[18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及专用汽车的销售及制造,为商用微车及乘用车提供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也是拥有生产电动物流车资质的企业[5][6] - 公司主要生产设施设于柳州、青岛、重庆及印度尼西亚,自2011年起获评为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之一[5][6] - 公司秉持“稳中求进、优化结构、持续发展”经营方针,推进核心业务向各业务分部前沿迈进[9][10] 行业市场情况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六个月,中国汽车总销量下降12.4%,约为1232万辆[20][21] -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环境低迷,上汽通用五菱业务量大幅下滑[76][77] 各业务线销量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专用汽车总销量约60900辆,同比增长约74.0%[20][23] - 2019年上半年改装车销量达58800辆,同比增长80.9%[20][23] - 2019年上半年共售出约1100辆电动车,含电动物流车及电动观光车[26][28] - 2019年上半年供应给SGMW的NP18型号销售量为2.3万台,去年同期为4.2万台[52] - 2019年上半年附属公司五菱柳机出售发动机约6.8万台,较去年同期轻微下降约4.2%[54] - 向核心客户上汽通用五菱销售约3.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9%,NP18型号销量从4.2万台降至2.3万台,3C件销售大幅增加[55] - 期内,五菱工业售出约60900辆专用汽车,较去年同期增长74.0%,其中新能源汽车约1100辆[98][99] - 货用改裝车、乘用改裝车、非道路用車及其他类型车辆的销售量分别约为37900辆、20900辆、1950辆及150辆[98][99] - 改裝车(货用及乘用)销售量增长显著,继续位列细分市场领军供应商,客车及校车销量下跌,电动车销量温和增长[98][99] 公司合资合作情况 - 2017年公司与佛吉亚集团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分别发展汽车座椅及内饰业务[27][29] - 2018年10月,五菱工业与佛吉亚签署第三次合资协议,开展汽车排气控制系统业务[27][29] - 2018年4月,五菱工业与美国车桥制造国际有限公司订立合资协议,7月合资企业正式成立[31][32] - 2018年11月,柳东设施第三期为柳州美桥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设的“智能工厂”落成,该公司开展初步营运[31][32] - 2018年8月成立合资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业务,首款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产品已开发并初步测试,已规划产能建设[65][66]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持续开发推出新产品,部分有望成未来收入增长动力[22][23] - 公司开展新能源主流应用项目,包括电动观光车、智能驾驶产品研究及电动物流车开发[26][28] - 公司实施重整产品架构、建立新企业结构框架、建立智能生产系统等策略应对汽车行业挑战[38][39] - 集团不断开发新专用汽车型号以提升盈利[109][110] - 集团将产品推广到渗透率低的地区提升盈利能力[109][113] - 专用汽车分部未来聚焦新能源汽车研发等工作[109][111] 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总收入7.947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5%[52][53] - 2019年上半年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经营溢利2073.2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3%[52][53] - 2019年上半年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对核心客户SGMW销售额约3.6868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9%[52] - 向其他客户销售约4.26亿元,占本分部总收入约53.6%[58][62] - 经营利润率较去年同期下降至2.6%[59][62] - 五菱柳机目前装配线年生产能力达80万台,产品排量从0.6L到3.7L,1.0L - 2.0L型号具竞争优势[60][62] - 五菱柳机主要型号升级专案完成,符合国五到国六标准升级,预计为2019年下半年业务做贡献[61][63] - NPT20型号发动机运转测试已开始,预计2019年底前投产[65][66] - 内部开发的首款混合动力发动机已全面测试[65][67]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总收入30.16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8.2%[72] - 2019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营业利润2671.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7%[7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总收入为30.1614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28.2%[74] - 相关期间经营溢利为2671.2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7%[74] - 经营利润率较去年同期轻微上升至0.9%[76][77] - 柳州河西工业园生产设施进行升级改建,部分设施租赁给新成立合资公司[81][83] - 柳东设施第一、二阶段已全面投产,第三阶段2018年下半年竣工,用于建造“智慧工厂”,现由合资公司逐步投入使用[82][83] - 青岛生产设施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项目,部分设施已逐步投入运营[85] - 重庆生产设施已运营超一年,公司正根据上汽通用五菱扩张计划评估二期发展[85] - 贵阳新生产设施已开始运营,为当地知名汽车制造商供应零部件[85] - 公司2017年下半年在印尼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已开始运营[85] 专用汽车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专用汽车分部总收入为23.302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5.2%,经营溢利为2927.8万元,增长5.6%[95][96] - 专用汽车分部经营利润率于回顾期内下降至1.3%[100] - 印尼生产设施初期计划产量为每年100000套/组,虽继续产生经营亏损,但较去年逐渐改善[90][93] - 印度小规模生产设施建造进展顺利,预期2019年下半年开始规模化营运[91][94] - 公司已在广西、山东、重庆、贵州及印尼、印度等地设有生产设施[87][90][91][93][94] - 五菱电动观光巴士被选为部分国家及国际活动指定车辆,有助于提升产品形象[98][99] - 专用汽车分部有能力生产超百种特殊设计车辆,客户涵盖政府部门、公共机构、企业和个人,产品主要销售于国内外市场[103] - 专用汽车分部柳州和青岛生产设施年产能约各60,000辆,重庆在建生产设施计划年产能约50,000辆[109][110] - 超过400个服务站位于超19个地理服务区域[109][112] 子公司及合资公司经营情况 - 柳州菱特由五菱柳机拥有51%,2019年上半年收入682.3万元,净经营亏损226万元,集团应占亏损115.3万元[116][119] - 广西威翔由五菱工业拥有50%,2019年上半年收入2.48998亿元,净经营利润623.8万元,集团应占利润311.9万元[117][119] - 佛吉亞座椅由五菱工業及佛吉亞集團各占50%,2017年9月成立,2018年1月运营,双方各注入7500万元,2019年上半年销售额2.50409亿元,经营亏损净额949.8万元,集团应占亏损474.9万元[120][121][122] - 佛吉亞內飾由五菱工業及佛吉亞集團各占50%,2018年2月成立,2018年4月运营,五年内双方各注入1.5亿元,2019年上半年销售额2.13071亿元,经营亏损净额206.7万元,集团应占亏损103.4万元[121][123] - 佛吉亞排氣控制由五菱工業及佛吉亞集團各占50%,2019年3月成立,2019年5月运营,双方各注入6000万元,2019年上半年销售额1
五菱汽车(00305)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9 08: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8年全年实现总收入151.20119亿元,较上年度减少6.2%[13] - 公司2018年净利润为1.25195亿元,较上年度减少55.6%[13] - 公司2018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067.3万元,较上年度减少59.2%[13] - 2018年集团总收入为151.20119亿元,较去年整体下降6.2%[37] - 2018年毛利为12.82825亿元,减少20.0%[38] - 2018年净利润为1.25195亿元,较去年减少55.6%[38]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067.3万元,减少约59.2%[38] - 按全面摊薄基准计算每股盈利,扣除相关影响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568.7万元,较去年减少约51.5%[38] - 集团2018年总收入151.20119亿元,较去年减少6.2%[112] - 集团2018年毛利12.82825亿元,下降20.0%[112] - 2018年集团毛利率放缓至8.5%,去年为9.9%[113] - 2018年集团净利润为1.25195亿元,较上年减少约55.6%[113]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067.3万元,减少约59.2%[113] - 2018年其他收入合计为1.621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7%[114] - 2018年销售及分销成本减至2.44103亿元,较去年减少10.9%[117] - 2018年研发开支减少13.3%至1.40599亿元[119] - 2018年融资成本减少8.3%至1.33105亿元[119]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45分,较去年减少约63.4%[119] - 2018年按全面摊薄基准计算之每股盈利为2.73分,减少约55.9%[123] - 2018年底集团总资产及总负债分别为131.27161亿元及106.48312亿元[123]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4.43639亿元,每股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70.4分[13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8年零部件业务完成销售收入93.48788亿元(未计联营公司收入10.61016亿元),乘用车配套占比进一步突破70%[16] - 公司2018年发动机外销市场实现销售收入约6.9亿元[17] - 公司2018年铸造件全年销量104.3万件[17] - 公司2018年整车业务全年销售11.02万台[17] - 公司2018年新能源车全年销量1800台[17] - 公司2018年改装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53%[17] - 公司2018年改装车市场占有率高达65%[17] - 2018年实现约11.02万台专用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约47.5%[43] - 2018年改装车(货车及乘用车)业务销售达10.5万台,同比增长53.5%[43] - 2018年微改车总市场份额占有率约65%,行业排名持续保持第一[43] - 2018年公司售出1800辆电动车,包括电动物流车及电动观光车[44] - 2018年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总收入为15.73555亿元,较去年减少30.6%[58] - 2018年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经营溢利为1292.6万元,较去年减少91.3%[58] - 2018年五菱柳机出售发动机约13万台,较去年下跌约53.6%[58] - 2018年向核心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约为8.84089亿元,较去年下降48.3%[58] - NP18型号发动机销售量从2017年约12万台下降至2018年约4.2万台[58] - 2018年其他客户销售增加至约6.89466亿元,占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总收入约44%[59] - 2018年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分部经营溢利率下滑至0.8%[62] - 2018年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总收入为93.48788亿元,较去年减少15.2%[74]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经营利润率降至1.5%[77] - 2018年专用汽车分部总收入为41.97622亿元,较去年增加48.2%[93] - 2018年专用汽车分部经营溢利为4039.1万元,增长约14.7%[93] - 2018年售出约110200辆专用汽车,较去年增长约47.5%[93] - 2018年经营溢利率增长至1.0%[96] - 2018年货用改装车及乘用改装车、非道路用车、其他类型车辆销售量分别约为70100辆、34900辆、3400辆及1800辆[93] - 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约1800辆,包括约340辆电动物流车、1390辆电动观光车及少量电动社区客车[93] 公司生产设施相关情况 - 公司投入自动化生产线108条,机器人807台,柳东、河西冲焊件工厂平均自动化率达60%[20] - 柳州河西工业园生产设施进行升级改建,柳东设施第三阶段于2018年下半年竣工[81] - 青岛生产设施进行科技提升及产能扩张,部分设施2017年下半年投产[84] - 重庆生产设施正审阅上汽通用五菱扩展计划第二阶段发展[84] - 印尼生产基地2017年下半年开始营运,初期计划年产量100,000套/组[8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印尼生产厂房经营亏损净额约2317.8万元[86] - 印度小规模生产厂房建造进展顺利,预计2019年下半年规模化营运[86] - 柳州及青岛生产设施年产能约为60000辆,重庆计划年产能约50000辆[99] 公司合资合作及战略协议情况 - 2018年五菱工业与佛吉亚合资的汽车座椅及内饰公司开始自主运营[21] - 2018年4月公司与ABB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1] - 2018年8月五菱柳机与臻驱科技设立柳州臻驱电控科技有限公司[21] - 2019年3月佛吉亚(柳州)排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21] - 2018年11月柳州美桥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并展开初步营运[21] - 2017年公司与佛吉亚集团组成两家合资公司,分别发展汽车座椅及汽车内饰部件及配件业务[45] - 2018年10月,五菱工业与佛吉亚再次合作,组成一家新合资公司,从事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产品及相关部件及零部件业务[45] - 2018年4月,五菱工业与美国车桥制造国际有限公司订立合资协议,7月合资成立柳州美桥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49] - 2018年11月,柳东设施第三期发展工程中为柳州美桥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专设的“智能工厂”落成并开展初步营运[49] 公司未来发展计划 - 2019年公司将推进车桥、冲焊件等优势模组的智能化升级改造[29] - 2019年公司将加快2.0T发动机商品化开发进度[30] - 2019年公司将深化“三降”工作,加强预算管理[31] 公司降本增效措施 - 2018年公司成立8个效益提升专案组落实降本增效措施[25] 公司关联企业经营情况 - 2018年柳州菱特全年收入503.5万元,经营亏损净额987.2万元,公司应占亏损503.5万元[102] - 广西威翔2018年全年收入5.57058亿元,经营溢利净额1186.9万元,集团应占溢利593.5万元,减值拨回800万元[103] - 佛吉亚座椅2018年全年收入7.02615亿元,经营溢利净额1409万元,集团应占利润704.5万元,双方各注入现金7500万元[104] - 佛吉亚内饰2018年全年收入3.58401亿元,经营溢利净额1771.4万元,集团应占利润885.7万元,五菱工业已注资1亿元,五年内双方各注资1.5亿元[106][107] - 美桥合资产2018年经营前亏损506.8万元,集团应占亏损253.4万元,双方各注入现金6900万元[110] 公司资金及负债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附追索权之贴现应收票据未偿还垫款金额为人民币11.42306亿元,相关贴现应收票据金额为人民币11.2966亿元[12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共人民币9.74697亿元,质押银行存款人民币10.14768亿元[12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除附追索权已贴现应收票据所提取垫款)银行借贷为人民币7.59779亿元,年内提取三年期分期偿还银行贷款人民币4亿元,其中一年内偿还金额为人民币1.32亿元[126][127] - 2016年12月16日公司获批发行本金4亿港元可换股贷款票据,年利率4%,初步兑换价每股0.70港元;2017年12月29日,本金1.5亿港元已兑换为2.14285714亿股,五菱香港股权由56.04%增至60.64%;未赎回本金2.5亿港元可兑换为3.57142857亿股[126] - 假设悉数兑换未赎回可换股贷款票据,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将增加约17.42%,五菱香港股权由60.64%增至66.48%,第二大股东股权由13.74%减至11.70%[131] - 董事建议派发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0.5港仙,合共约1025.1万港元(约人民币900.5万元)[131]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香港物业抵押总值人民币562.2万元,银行存款人民币10.14768亿元及应收票据人民币15.61416亿元已抵押[134]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等值人民币5.44016亿元港元及美元相关负债,等值人民币256.2万元港元及美元相关资产,已订立远期合约对冲5000万美元银行贷款货币风险[13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就收购有已订约但未拨备未偿还承担人民币6.93773亿元,并无或然负债[137][138] 公司人员情况 - 袁先生52岁,于2016年1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汽车工业有超30年经验[144] - 李先生61岁,持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3.74%权益,于2006年6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47] - 鍾先生60岁,于2019年2月28日辞任执行董事,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逾30年经验[148] - 刘女士43岁,于2006年6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财务及会计专业有约20年经验[151] - 杨先生51岁,于2016年1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汽车工业财务等方面有约30年经验[153] - 王先生47岁,于2019年2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汽车行业规划等方面经验丰富[156] - 叶先生55岁,于2008年10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财经行业有逾20年工作经验[157] - 王雨本先生63岁,于2015年3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5年教学经验[160] - 米先生68岁,2017年9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中国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超30年[162] - 韦先生56岁,2007年9月10日至2016年11月4日担任执行董事,2014年10月31日至2016年11月4日担任董事会主席,在汽车制造业拥有超30年经验[166] - 黎先生54岁,现任公司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在财务、会计及公司管理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166] - 文先生55岁,现任五菱工业总工程师,在汽车发动机生产管理等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167] - 汪先生49岁,现任五菱工业党委副书记等职,在汽车行业技术等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169] - 陈先生44岁,现任五菱工业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171] - 李先生56岁,现任五菱工业副总经理等职,在汽车发动机行业拥有逾30年经验[171] - 韦先生44岁,现任五菱工业副总经理兼生产制造高级总监,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逾22年经验[171] - 刘先生47岁,现任五菱工业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在成本管理等方面拥有逾24年经验[171]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确认已全面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之常规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所载守则条文及若干最佳常规建议[173] - 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超过三分之一[180][182] - 王正通先生自2019年2月28日起代替钟宪华先生出任执行董事[180] - 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第3.10条及第3.10A条规定,其中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适当专业资格、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长[182]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独立性地位指引[183] - 董事会成立提名委员会,制定了董事委任、重选、辞任等正式、合适及具透明度的政策、程序与准则[184] - 至少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于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全体董事任期实际上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