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菱汽车(00305)
icon
搜索文档
五菱汽车(00305.HK)上半年净溢利8580.9万元 同比大幅增加306%
格隆汇· 2025-08-26 13: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人民币40.25亿元,同比增长2%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0.8%提升至12%,改善1.2个百分点 [1] - 净溢利人民币858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06% [1] - 每股溢利人民币1.20分 [1] 业务分部表现 - 商用整车分部因重新定位策略及不利经济环境导致业务量受影响 [1]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受益于主要客户业务反弹及新客户贡献 [1] 经营策略 - 公司实施"稳增长、提效益、开新局"策略应对市场竞争加剧及经济下行 [1] - 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聚,进行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
五菱汽车(00305)公布中期业绩 拥有人应占溢利3941.6万元 同比增长约23.85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3:24
财务表现 - 总收入40.25亿元 同比增长2% [1] - 毛利4.83亿元 同比增长13.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941.6万元 同比增长约23.85倍 [1] - 每股溢利1.2分 [1] 业务分部影响 - 商用整车分部重新定位策略对汽车动力系统分部及商用整车分部的业务量产生不利影响 [1]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受益于主要客户业务反弹及新客户贡献的业务增长 [1] 整体经营环境 - 期内面临不利经济环境及持续严峻竞争形势 [1] - 集团总收入仍实现温和增长 [1]
五菱汽车(0030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3:12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入为40.25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9.463亿元人民币增长2.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025.4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946.324百万元增长2.0%[14]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40.25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50] - 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40.254亿元,较2024年同期轻微增长2%[113] - 毛利润为4.83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258亿元人民币增长13.5%[3] -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4.83347亿元,同比增长13.5%,毛利率从10.8%改善至12%[114]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0.8%提升至12%[50] - 期内溢利为8580.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112.5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306.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溢利为人民币858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06%[51] - 集团录得净溢利人民币8580.9万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加306%[1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97.583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397百万元增长335.7%[19][20]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7969.1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874万元人民币增长105.7%[6] - 每股基本溢利为人民币1.20分,较去年同期的0.05分大幅增长2300%[4] - 每股基本溢利为0.012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385.0%,基于股东应占溢利3941.6万元及加权平均股数32.98亿股[32] - 每股基本溢利为人民币1.2分,较2024年同期显著改善[11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研发开支为1.841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2917亿元人民币增长42.5%[3] - 研发开支人民币1.84亿元,同比显著增加42.6%[119]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3885.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269.6万元人民币下降26.3%[3] - 销售及分销成本人民币3885.4万元,同比减少26.3%[118]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776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1248亿元人民币下降16.4%[3] - 一般及行政开支人民币1.78亿元,同比减少16.4%[118] - 员工成本总额3.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含薪资福利3.12亿元(下降11.8%)及退休计划供款4188.7万元(下降6.3%)[24] - 折旧开支总额1.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其中自有物业设备折旧1.85亿元(下降0.8%),使用权资产折旧1229.6万元(下降42.3%)[24] - 存货成本达35.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含员工成本及折旧相关费用2.87亿元[24] - 融资成本总额为5053.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6%,其中银行借贷利息3759万元(增长16.5%),应收票据垫款利息1241.3万元(下降54.7%)[23] - 融资成本人民币5053.2万元,同比减少15.6%[120] - 所得税开支1177.4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25.5%,其中当期税项945.1万元(增长127.4%),递延税项232.3万元(转正)[25]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收入2,839.69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19][20] - 公司零部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8.4亿元,同比增长5.2%[53]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28.39699亿元,较2024年同期温和增加5.2%[81] - 汽车动力系统分部收入858.6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14][19] - 汽车动力系统分部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58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68] - 商用整车分部收入312.91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14][19] - 公司商用整车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13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55] - 商用整车分部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3.129亿元,同比下降5.4%[94] - 铸件产品销售收入2.57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69] - 公司铸造件业务销售金额为人民币2.57亿元,同比增长24.5%[56] - 对上汽通用五菱销售额4.26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1] - 向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额为人民币16.0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4.86亿元增长8.1%[83] - 向拓展客户的销售额增至人民币11.59亿元,约占该分部总收入的40.8%[84] - 向联营公司五菱新能源的销售额逐渐增加至人民币7342.7万元[85] - 向其他客户销售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及其他动力系统产品收入约为人民币4.32052亿元,占该分部总收入约50%[72] 各业务线盈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为129.011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7.499百万元增长47.4%[19][20]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经调整EBIT为77.87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9][20]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经营溢利为人民币7787.4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6%[82] - 汽车动力系统分部从2024年亏损17.112百万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盈利6.609百万元人民币[19][20] - 经营溢利660.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1711.2万元实现扭亏[70] - 商用整车分部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2797万元,同比增长6.2%[95] - 广西威翔总收入为人民币3.91428亿元,同比增长42%,经营溢利净额增加60%至人民币760.6万元[109] - 佛吉亚座椅总收入为人民币2.65835亿元,同比增长44%,经营亏损净额收窄至人民币735.6万元[110] - 佛吉亚内饰总收入为人民币1.9186亿元,同比增长30%,经营溢利净额增至人民币2150.9万元[111] - 佛吉亚排气总收入维持在人民币1.37016亿元,经营溢利净额为人民币240.6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显著改善[112] - 五菱新能源在回顾期内实现总收入人民币5.65487亿元[105] - 五菱新能源产生经营亏损净额人民币2.11348亿元[105] - 经营亏损中归属于集团的金额为人民币5431.6万元[105] - 五菱新能源应占亏损增加至人民币5431.6万元[115]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3,787.6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4] - 其他地区市场收入237.7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0.4%[14] - 印尼生产基地实现销售收入增长,印度工厂2025年上半年保持盈利[92] - 公司海外销售管道累计达33家,覆盖39个国家及地区[5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0.84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18亿人民币,增幅为3.3%[7] - 总资产人民币144.48亿元,总负债人民币113.63亿元[121]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59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60亿人民币,减少30.7%[7] - 银行现金结余(含已质押存款)人民币51.95亿元,较2024年末略增[126] - 银行借贷(流动负债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35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58亿人民币,减少29.5%[7] - 非流动银行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22亿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4.33亿人民币,增幅为27.7%[8] - 银行借贷总额为40.68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9.801亿元增长36.5%[45] - 银行借贷总额人民币40.68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6.5%[126] - 附追索权之已贴现应收票据所提取垫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32亿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4.49亿人民币,增幅为26.8%[7] - 附追索权已贴现应收票据规模为人民币19.30亿元[41] - 附追索权已贴现应收票据金额为19.321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4.488亿元人民币)[45][46] - 附追索权贴现应收票据垫款人民币19.32亿元,减少21.1%[12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73亿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92亿人民币,增幅为0.96%[8]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68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93亿人民币,增幅为2.4%[8] - 净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0.74亿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57亿人民币,增幅为652.7%[7]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72亿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03亿人民币,降幅为10.3%[7] - 投资物业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8亿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39亿人民币,增幅为0.16%[7]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余额为人民币438.67亿元,期内净增加人民币0.32亿元[35]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50.81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49.953亿元人民币)[43] - 第三方应付账款及票据金额为44.800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42.781亿元人民币)[43] - 保养拨备金额为1.06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37亿元略有增加[44] - 应收账款总额为人民币21.19亿元,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占比49.5%达人民币10.50亿元[38] - 应收账款账龄0-90天占比95.2%达人民币19.15亿元[39] - 0至90日账龄的应收票据金额为10.320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3.805亿元人民币)[43] - 其他应收款中应收广西汽车款项增至人民币1.638亿元,同比增长33.0%[40]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减少至人民币3.422亿元,同比下降30.0%[41] - 新增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均为人民币1225.9万元[36] - 从广西汽车集团租赁的使用权资产减少至人民币1884.6万元,同比下降61.2%[36]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达人民币1.337亿元,同比增长66.1%[37]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9.92亿元[127] - 每股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60.4分[127] - 集团持有人民币6.36亿元银行存款及人民币19.30亿元附追索权已贴现未到期应收票据已抵押予银行[131] - 集团持有等值人民币1496.5万元的外币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132] - 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有未偿还承担人民币9502.7万元[133] 联营和合资公司业绩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亏损3987.1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992.8万元人民币亏损收窄33.5%[3] - 应占联营公司总净亏损人民币3987.1万元,主要来自五菱新能源及佛吉亚座椅[117] - 应占合资公司总净利润人民币576.3万元,主要来自广西威翔经营溢利[117] - 五菱新能源由本公司及五菱工业分别拥有13.36%及12.34%[105] 其他收入和支出 - 其他收入为9929.7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3688亿元人民币下降27.5%[3] - 其他收入合计为人民币9929.7万元,同比减少27.5%,主要由于政府补助收入减少[116] 税收相关 - 中国大陆多家子公司享受15%优惠所得税率,包括柳州五菱柳机动力等高新技术企业及西部大开发政策适用企业[26] - 向海外股东分派溢利需缴纳5%或10%预扣税[27]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印尼子公司无应税溢利[28] - 集团符合OECD第二支柱税法范围(年收入超7.5亿欧元),但目前对中国所得税地位影响不重大[30][31] 业务运营和战略重点 - 公司发动机上半年完成约7.7万台[56] - 发动机销量约7.7万台,同比下降8.3%[69] - 公司新能源整车销量8640台,同比增长9%[58] - 五菱新能源期内售出约8640辆新能源汽车[106]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24年同期温和增加9.4%[106] - 公司零部件业务获得46个客户共计125个专案定点[52] - 公司商用整车业务中消防车销量63辆,非道路车国内销售1093台,海外销售552台[54]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总销量约3870辆,同比增长6%[95] - 改装车销量约2170辆,其他类型车辆(主要为观光车)销量约1700辆[95] - 微型电驱桥产销量累计突破200万套件[87] - 汽车零部件分部综合年生产能力超过200万台套[91] - 生产网络覆盖广西、山东、重庆及湖北四大生产基地[91] - 新能源车业务于2022年底重组至联营公司五菱新能源[94] -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和人工成本优化措施[60] - 重点拓展奇瑞/吉利/比亚迪/上汽等前10品牌客户市场[61] - 加速G050平台降本车型及黄金仓右舵车型海外上市[65] - 目标实现亏损附属子企业数量和亏损额逐年双下降[66] - HEV混合动力汽车与同级别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能节省30%以上的油耗[78] - 新一代H系列超高效发动机、甲醇发动机和氢内燃机顺利完成开发[76] - 五菱柳机开发的高热效率阿特金森发动机于2023年量产[77] - M20B高熱效率發動機成為該分部主流產品[77] - 五菱柳機具備涵蓋1.0L至2.0L的全面產品範圍[77] - 該分部HEV混合動力解決方案使集團成為廣西地區首家具備混合動力綜合能力的供應商[79] - 缸體缸蓋車間僅有三個人,加工精度和智慧化程度極為理想[79] - 該分部已佈局HEV、PHEV、REEV及BEV等多種技術路線的動力整合式產品[78] - 热气胀技术实现零件减重30%以上,材料利用率突破90%[89] - 热胀气产品强度达到1300-2000MPa[89] - 热胀气产品管件壁厚降低至1.2毫米[89] - 线控底盘平台已接入20余家生态伙伴,衍生出10余种车型产品[99] - 低速智慧驾驶产品线包括智能充电机器人、无人驾驶巡逻车等10余种车型[98] - 公司新能源整车的细分市场参与度将由30%提升到60%[57]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35] - 公司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5港仙,总额1649.1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522.8万元)[48] - 集团确认已全面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37] - 行政总裁变动自2025年2月18日起生效[141]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袁智军主席韦明凤及朱凤艳1名非执行董事李正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叶翔王雨本及徐劲力[143] - 袁智军担任五菱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144] - 财报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145] 其他重要事项 - 集团收入同比下降14.0%至人民币79.97亿元(对比去年同期93.03亿元)[130] - 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34]
港股异动 汽配股尾盘涨幅进一步扩大 敏实集团(00425)涨近8% 耐世特(01316)涨超6%
金融界· 2025-08-25 08:11
汽车零部件板块股价表现 - 敏实集团涨7.11%至34.64港元 [1] - 耐世特涨6.16%至6.89港元 [1] - 德昌电机控股涨5.27%至28.74港元 [1] - 五菱汽车涨4.76%至0.66港元 [1] 行业短期趋势与政策影响 - 7月车市呈现淡季特征 受6月销量透支及部分地区补贴中断影响 [1] - 中央下放第三批国补资金680亿元 预计8月下旬市场回暖 [1]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动态 - 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 20万元价格带成主要增长区间 [1] - 2025年有望成为智驾平权元年 特斯拉FSD累计里程突破30亿英里 [1] - 特斯拉V13实现车位到车位功能 AI算力迅猛增长支撑模型训练 [1] 事件催化与投资机会 - 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举行 机器人产业链及泛机器人领域存催化机会 [1] - 重点看好有重磅产品交付及持续订单兑现的公司 [1] - 智驾域控、座舱域控、线控底盘等赛道具备放量潜力 [1]
汽配股尾盘涨幅进一步扩大 敏实集团涨近8% 耐世特涨超6%
智通财经· 2025-08-25 08:04
汽车零部件板块股价表现 - 敏实集团涨7.11%至34.64港元 耐世特涨6.16%至6.89港元 德昌电机控股涨5.27%至28.74港元 五菱汽车涨4.76%至0.66港元[1] 行业短期趋势与政策影响 - 7月车市呈现淡季特征 受6月销量透支及部分地区补贴中断影响[1] - 中央下放第三批国补资金680亿元 预计8月下旬市场回暖并向旺季过渡[1]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动态 - 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 20万元价格带成主要增长区间 2025年或成智驾平权元年[1] - 特斯拉FSD累计里程突破30亿英里 V13版本实现车位到车位功能[1] - 特斯拉AI算力迅猛增长 为模型训练提供强大支撑[1] 事件催化与投资机会 - 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举行 机器人产业链及泛机器人领域存在事件催化[1] - 重点看好有重磅产品交付及持续订单兑现的公司[1] - 智驾域控 座舱域控 线控底盘等赛道具备放量潜力[1]
港股异动 | 汽配股尾盘涨幅进一步扩大 敏实集团(00425)涨近8% 耐世特(01316)涨超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7:39
汽车零部件板块股价表现 - 敏实集团涨7.11%至34.64港元 [1] - 耐世特涨6.16%至6.89港元 [1] - 德昌电机控股涨5.27%至28.74港元 [1] - 五菱汽车涨4.76%至0.66港元 [1] 汽车市场动态与政策支持 - 7月车市呈现淡季特征 受6月销量透支及部分地区补贴中断影响 [1] - 中央下放第三批国补资金680亿元 预计8月下旬市场回暖并向旺季过渡 [1] 智能驾驶产业发展趋势 - 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 20万元价格带成为主要增长区间 [1] - 2025年有望成为智驾平权元年 行业拐点已至 [1] - 特斯拉FSD累计里程突破30亿英里 V13实现车位到车位功能 [1] - 特斯拉AI算力迅猛增长 为模型训练提供强大支撑 [1] 产业催化与投资机会 - 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举行 机器人产业链及泛机器人领域成为事件催化剂 [1] - 重点看好有重磅产品交付及持续订单兑现的公司 [1] - 智驾域控、座舱域控、线控底盘等赛道具备放量潜力 [1]
聚焦家庭用户需求,五菱星光S 2025款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12:24
产品发布 - 五菱汽车推出五菱星光S2025款新车,聚焦家庭用户需求,提供插混和纯电双动力,共6款配置 [1] - 新车限时置换补贴价8.98万元—11.98万元,上市指导价9.98万元—12.98万元 [1] 动力性能 - 插混版130km高功率旗舰车型搭载1.5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105kW,最大扭矩220N.m,最高热效率43.2% [1] - 插混版配合160kW高集成电机,动力输出更强劲 [1] 充电技术 - 纯电版配备2C快充技术,30%—80%充电仅需20分钟,充电15分钟可补能200km [1] - 2C快充适配250A主流充电桩,全国覆盖率高达99.5%以上 [1] 智能化配置 - 新车搭载21个智能感知硬件及行业领先"两段式端到端"算法 [1] - 可实现全场景驱动的预测、决策、规划一体化模型 [1]
五菱汽车(00305.HK)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刊发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08:49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公告 业绩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1] - 董事会将考虑可能派发中期股息 [1]
五菱汽车(00305)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4 08:31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刊发[3] - 董事会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构成 - 截至2025年8月14日,董事会含3名执行董事等[4][5]
中国汽车股“逆风翻盘”
格隆汇· 2025-08-11 19:12
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 - 美股对芯片等科技产品加征约100%关税,豁免本土制造企业,倒逼国产替代紧迫性提升 [2] - 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并在8月8日盘前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逆回购操作,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及小微企业 [2] - 外资加速流入中国资产,三大股指集体翻红,上证指数涨2.11%,深证成指涨1.25%,恒生指数涨1.43% [4][5] 汽车行业整体表现 - 101只中国汽车股中超7成个股上涨,平均涨幅3.23%,跑赢三大股指 [4] - 汽车股总市值上涨35.35亿至10.76万亿元,但受比亚迪双股和小米集团下跌拖累 [5] - 六大板块全面上涨,智能化/智驾板块涨幅最高达6.02%,受益于世界机器人大会及上海具身智能产业政策(目标2027年规模突破500亿元) [5] 个股表现亮点 涨幅TOP 3 - **曹操出行**(HK.02643)涨30.09%,主因与胜利证券签署虚拟资产战略合作备忘录,涉及RWA代币化、稳定币支付等 [7][8] - **东风集团股份**(HK.00489)涨22.84%,尽管上半年净利润预降90%,但周内5连涨并短暂停牌待发内幕公告 [8][10] - **禾赛**(NASDAQ.HSAI)涨20.82%,与维他动力、星动纪元合作开发智能机器人感知系统,并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10] 其他显著上涨个股 - **五菱汽车**(HK.00305)涨16%,上半年净利润预增298%至约8400万元 [12] - **小鹏汽车**(NYSE.XPEV)涨11.91%,7月交付量同比增229%至3.67万辆,创单月新高 [14] - **小马智行**(NASDAQ.PONY)涨12.73%,在上海落地全无人Robotaxi服务 [14] 下跌个股分析 - 25只个股下跌,跌幅有限,领跌的江淮汽车(SH.600418)仅跌7.22% [16][17] - 乘用车板块占跌幅TOP 10中7席,包括比亚迪双股、小米集团、理想双股及蔚来美股 [17] - **理想汽车**双股下跌(NASDAQ.LI跌1.78%,HK.02015跌3.98%),主因7月交付量同比降39.74%及新品i8碰撞测试负面舆论 [17][18][20] 细分板块数据 乘用车板块 - 东风集团股份、众泰汽车(SZ.000980)分别以22.84%、19.60%涨幅领跑 [22] - 比亚迪(SZ.002594)跌1.77%,小米集团-W(HK.01810)跌4.03% [22] 智能化/出行板块 - 曹操出行、禾赛、小马智行包揽前三,涨幅均超12% [23] 新能源板块 - **天齐锂业**港股(HK.09696)涨15.71%,赣锋锂业(HK.01772)涨6.92% [24] - 宁德时代(HK.03750)微涨0.99%,市值达1.85万亿港元 [24] 商用车/零部件板块 - **五菱汽车**涨16%,东安动力(SH.600178)涨7.77% [25] - 宇通客车(SH.600066)涨3.68%,中国重汽(HK.03808)涨2.87%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