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国际

搜索文档
佑驾创新(02431):中国渐进式自动驾驶先锋
国证国际· 2025-06-10 05:4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佑驾创新的投资评级为“买入”,6个月目标价31.4港元,当前股价26.3港元,总市值104.99亿港元 [4] 核心观点 - 佑驾创新是中国渐进式自动驾驶先锋,采取渐进式发展策略,产品覆盖L0至L4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能全栈自研,有优秀产品梯队和客户矩阵,未来业绩弹性强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达10.3/15.0/21.0亿元,同比增长56.6%/46.4%/40.0%,归母净利润达 - 1.4/-0.6/0.9亿元,2027年有望扭亏为盈 [2] - 综合PS与DCF估值,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31.4港元,较现价有20%上升空间 [2] 公司相关总结 公司概况 - 佑驾创新是中国领先自动驾驶科技公司,2014年成立,总部深圳,多地设中心,客户包括上汽、奇瑞等车企,2023年L0至L2+解决方案收入在新兴科技公司中排第四,获采埃孚“2023年供应商创新奖”等荣誉 [1] - 发展历程分初创期(2014 - 2019)和高速发展期(2019 - 2025),2024年在港上市 [13][14] - 控股股东刘国清,管理层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19.4%,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40.8% [17] - 管理团队实力强、经验丰富,平均超10年,核心成员负责不同业务板块 [20] 业务情况 - 业务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22] - 智能驾驶是核心业务,涵盖iSafety、iPilot和iRobo解决方案,2024年销量超90万套,iSafety提供L2及以下辅助驾驶功能,iPilot提供L2+功能,iRobo用于特定场景L4自动驾驶 [25] - 智能座舱提升驾乘安全与舒适性,有驾驶员疲劳检测等功能,2024年与9家整车厂30款车型量产 [35] - 车路协同参与21个项目,结合感知设备、算法与V2X技术,提升交通安全与效率 [38] 财务情况 - 2022 - 2024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收入增长,2024年智能驾驶占比74%,总收入2.8/4.8/6.5亿,归母净利润 - 2.2/-2.0/-2.2亿,预计2027年扭亏为盈 [39] - 2022 - 2024年毛利率12.0%/14.3%/16.0%,净利率 - 76.9%/-41.4%/-33.1%,费用率下降 [40] 竞争优势 - 渐进式开发,L0至L2++级智能驾驶有优势,iPilot采用BEV和端到端技术,未来开发全栈智能座舱技术 [69][70] - 注重研发,有五个研发中心,研发团队376人,占64.6%,2022 - 2024年研发费用率49.9%/31.5%/23.9%,全栈自研增强自主性和竞争力 [71] - 有领先智能制造量产能力,宝安和广州生产基地提升产能,高效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72] - 客户基础好,获采埃孚奖项,与多家车企合作,已打入合资厂商供应链,计划海外扩张 [73]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10.3/15.0/21.0亿元,归母净利润 - 1.4/-0.6/0.9亿元,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 [75] - 采用PS估值法,选取可比公司,以26年8.2倍预测PS得目标价34.0港元;采用DCF估值法,WACC为14%,永续增长率2%,市值115.2亿港元,对应股价28.8港元,综合估值目标价31.4港元 [81][84] 行业相关总结 行业概况 - 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23年汽车销量3050万辆,占全球32.9%,预计2028年达3500万辆,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3年1750亿元,预计2028年43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9.8%,全球市场规模2023年5899亿元,预计2028年133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7.7% [42] 细分行业分析 - 智能驾驶:按工信部标准分L0至L5等级,产业价值链分上、中、下游,L0至L2是主流,全球市场规模2019 - 2023年从1071亿元增至2687亿元,预计2028年5609亿元,中国供应商份额增加,全球L2智能驾驶汽车渗透率2023年32.1%,预计2028年61.1% [43][49][52] - 智能座舱:能提供人机交互体验,全球市场规模2019 - 2023年从1302亿元增至3213亿元,预计2028年7694亿元,中国市场规模2019 - 2023年从329亿元增至1069亿元,预计2028年2670亿元 [55][56] - 车路协同:与单车智能相辅相成,中国市场规模2019 - 2023年从161亿元增至709亿元,预计2028年1685亿元 [59] 智驾平权 - 2025年比亚迪等车企发布智驾平权战略,推动智能驾驶普及,预计2030年国内乘用车L2及以上智能汽车智驾功能标配市场渗透率超90%,NOA标配搭载量达2400万辆以上 [60][61] 行业政策 - 2017 - 2025年中国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构建法规与标准体系,推动高阶智能驾驶落地,但存在企业过度宣传问题,2025年工信部强调不得夸大虚假宣传 [67]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610
国证国际· 2025-06-10 05:27
报告核心观点 - 贸易谈判首日气氛良好,预期谈判结果利好市场情绪,港股有力挑战 5 月中高位;金力永磁全年业绩有望高增,H 股相对 A 股仍有折价,建议投资者关注 [2][7][11] 港股市场表现 - 周五调整后,港股昨日高开高走,恒指高开 185 点,收报 24181 点,升 388 点或 1.63%,恒生科指升 2.78%,跑赢大盘,主板成交 2458 亿元,较周五增加 4.3% [2] - 港股通交易连续九日净流入,但规模明显减少,北水全日净流入 7.17 亿港元,较上日减少 89.4%,净买入最多为信达生物、美团、理想汽车,净卖出最多为腾讯、小米、阿里 [2] -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 10 个上升 2 个下跌,领涨板块为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工业制品及金融,涨幅 4.81%-1.69%,跑赢恒生综指;下跌板块为材料及公用事业,跌幅分别为 1.06%及 0.29% [2]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昨晚冲高回落,收市变动不大,投资者观望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道指、标指及纳指分别跌 0.00%、升 0.09%及升 0.31%,科技股表现较佳 [3] - 苹果开发者大会推出多项新产品及新功能,但 Siri 语音助手 AI 升级短期不推出,苹果宣布 Apple Intelligence 新功能,允许第三方开发者整合 LLM 到 App 中,苹果股价由涨 1%收市倒跌 1.2% [3] 债务上限与贸易谈判相关情况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表示,若债务上限不变,政府可能在 8 月中旬至 9 月底耗尽偿付资金,较 3 月预测推迟至少两周,共和党法案赋予财政部额外借款权,正在参议院审议 [4] -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举行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历时六小时,美方称气氛良好、富有成果,第二轮会议今日下午 5 时继续,美方有意撤销部分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禁令,换取中方放宽稀土出口管制 [4][5] 金力永磁公司情况 - 产能持续提升,2024 年底产能 3.8 万吨/年,预计 2025 年达 4 万吨,力争 2027 年达 6 万吨,产能利用率超 90%,一季度磁材毛坯、成品产量及销量同比均增超 40%,预计 2025 年产量有 20-30%同比提升 [9] - 毛利率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毛利率 15.7%,去年同期 10%,同比大幅提升、环比小幅提升,若上游稀土价格稳定,毛利率有望逐步修复回升 [9] - 新能车占比超 50%,下游新能车稀土永磁收入占比超 50%,节能变频空调和 3C 占比提升,风力发电机占比下降,布局人形机器人,与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研发,具备生产能力,有望成增长极,高端产品结构优化利于提升毛利率 [10] - 出口管制影响可控,2025 年一季度出口销售占总收入 17%,对美出口约 7%,公司积极申请许可,虽审批影响出口时间,但中长期需求不受影响 [10] - 公司有望量利双增,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 71.66/66.87/67.6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2/5.63/2.91 亿元,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 1.61 亿元,预计 2025-2027 年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 6.66/8.98/11.25 亿元,港股对应调整后市盈率分别为 26.51/19.40/15.45x [11]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609
国证国际· 2025-06-09 03:47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展开贸易谈判利好投资情绪,维持港股正起动新一波行情,预期港股有力挑战 5 月中高位;小米集团 2025Q1 业绩超预期增长,各业务板块均较快增长,按 SOTP 估值给予公司 60.5 港元每股目标价,有 17.4%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4][8] 国证视点 - 连涨 3 日后,上周五港股转跌,恒指于 24000 点心理关口前遇压,高开 34 点后最高升 44 点,买盘高位承接力不足,最低跌 133 点,收报 23792 点,跌 114 点或 0.48%,恒生科指全日跌 0.63%跑输大盘;全周港股涨 502 点或 2.16%,恒生科指涨 2.25%与大盘基本持平 [2] - 港股通交易连续八日净流入,上周五北水净流入 67.66 亿港元,较上周四大增 813%;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比亚迪 1211.HK、美团 3690.HK、建行 939.HK;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腾讯 700.HK、理想汽车 2015.HK、中芯 981.HK [2] -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 6 个上扬 6 个下跌,领涨板块为材料、医疗保健综合企业及地产建筑,涨幅 2.44%-0.52%;领跌板块包括可选消费、电信、资讯科技及公用事业,跌幅 0.91%-0.42% [3] - 上周五美股重回升轨,科技股反弹带动大盘向好,三大股指道指、标指及纳指分别涨 1.05%、1.03%及 1.20%;5 月非农业职位增加 13.9 万个超预期,失业率 4.2%连续三月持平符合预期,显示劳工市场稳健,美联储可能推迟降息决策,特朗普批评美联储应立即减息 1%,数据公布后美国长债息率走高,十年债息重回 4.5%之上 [3] - 今周市场焦点是关税谈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 6 月 8 至 13 日访问英国期间将与美方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美国与日本及印度等国家的谈判进度也受关注 [3] 公司点评(小米集团 1810.HK) - 手机业务量价齐升,高端化持续突破,2025Q1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 506 亿元(+8.9%YoY),全球出货量 4180 万台(+3.0%),国内出货量份额同比提升 4.7 个百分点至 18.8%重回第一,全球连续 19 个季度位居前三,Q1 全球智能手机 ASP 达 1211 元(+5.8%),毛利率 12.4%同比下降 2.4 个百分点,因核心零部件价格上升 [6] - IoT 与生活消费规模效应推动盈利提升,2025Q1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 323 亿元(+58.7%YoY),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 113.8%,洗衣机、冰箱出货量创历史新高;AIoT 平台连接设备数 9.4 亿(+20.1%YoY),5 件以上设备用户数 1930 万(+26.5%YoY),米家 APP 月活 1.06 亿(+19.5%YoY),生态粘性持续增强;期间分部毛利率 25.2%,同比提升 5.4 个百分点,因智能大家电及若干生活消费产品毛利率上升及收入占比增加 [7] - 汽车交付量强劲,盈利扭转在即,2025Q1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 181 亿元,交付 75,869 辆 SU7 系列,累计交付超 25.8 万台,ASP 约 23.8 万元,毛利率 23.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豪华 SUVYU7 系列 5 月发布;截至 3 月底,中国大陆 65 个城市布局 235 家汽车销售门店;25Q1 汽车及 AI 创新业务毛利率为 23.2%,同比提升 10.6 个百分点,分部经营亏损为 5 亿元 [8]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605
国证国际· 2025-06-05 08:25
报告核心观点 - TACO Trade利好中概股,资金因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下滑转投中国资产,新一波行情开展,预期港股有力挑战5月中高位;看好理想汽车I8、I6纯电新品上市后的销量表现以及MindVLA的应用,给予目标价14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2][4][8] 国证视点 港股情况 - 港股连升两日,恒指低开12点后走高,最高升204点报23716点,最终收报23654点,全日升141点或0.60%,恒生科指全日升0.57%;大市交投连续两日回升,主板成交2127亿港元,较上日多4.4% [2] - 港股通交易再度录得净流入,但规模下降,北水昨日净流入39.05亿港元,较上周五减少59.5%;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美团、建行、石药集团,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盈富基金、小米、腾讯 [2] - 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8个上扬,4个下跌;领涨板块为医疗保健、材料等,涨幅为3.18%-0.98%,跑赢恒生综指的0.80%涨幅;领跌板块包括综合企业及电信,跌幅分别为1.19%及0.86% [2] 美股情况 - 关税忧虑及经济数据疲弱,投资者入市态度谨慎,美股高开后转跌,后因特朗普抨击美联储货币政策,市场对减息预期升温,大市反弹,但反弹未能持续,三大股指最终个别发展,道指、标指及纳指分别跌0.22%、涨0.01%及涨0.32%,科技股表现领先 [3] - 美联储褐皮书指出,自4月23日以来美国经济活动略有放缓,所有地区联储观察到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上升,企业和家庭决策更谨慎;12个地区联储报告整体招聘趋势平稳,求职者数量增加,员工离职率下降;多数企业预计未来成本及价格将上涨,提高关税加剧成本压力和物价上行风险 [3]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现行关税政策将在未来十年内使美国国债增加2.4万亿美元,虽有望同期减少2.8万亿美元财政赤字,但负面影响包括抑制经济增长、推高通胀、削弱家庭购买力,预计今明两年美国年均通胀率将上升0.4个百分点 [4] - 昨晚美股上市的中概股表现突出,与TACO Trade有关,美国经济状况不支持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战上逞强,资金转投中国资产 [4] 公司点评(理想汽车) 财务情况 - 2025年一季度,理想汽车收入达259亿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为6.5亿元,同比增长10%;二季度收入总额预计达325 - 338亿元,同比增长2.5% - 6.7% [6] 销量及业务情况 - 5月交付新车4.1万辆,同比增长16.7%;公司加大充电服务网络建设,截止5月底全国有506家零售中心,覆盖152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502家,覆盖222个城市,已投入使用2414座理想超充站,拥有1.3万个充电桩 [7] - 公司预计第二季度交付量达12.3 - 12.8万辆,环比增长32.4% - 37.8%,四月与五月累计销量7.5万辆,预计6月销量达4.8 - 5.3万辆 [7] 新车上市计划 - 预计2025年7月首款纯电SUV理想I8上市,同步搭载新一代辅助驾驶技术架构VLA模型;9月第二款纯电SUV理想I6上市 [8]
吉利汽车(00175):5月新能源销量大幅增长
国证国际· 2025-06-04 15: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26.0港元,对应2025年的17.9倍预测市盈率,距离现价有47%上涨空间 [1][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吉利汽车销量表现良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新车上市成爆款,且汽车价格战或将缓解,维持买入评级 [1][2][3][4] 各部分总结 销量情况 - 5月吉利汽车总销量23.5万辆,同比增长46.4%,环比增长0.5%;新能源汽车销量13.8万辆,同比增长135.2%,环比增长9.9%;出口3.0万辆,同比减少19.9%,环比增长24.4% [1][2][7] - 分品牌看,5月吉利品牌销量18.9万辆,极氪销量1.9万辆,领克销量2.8万辆 [2][7] - 1 - 5月乘用车累计销量117.3万辆,同比增长48.6%;新能源累计60.3万辆,同比增长137.1% [2] 新车上市情况 - 5月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限时价11.58 - 15.58万元,定位中大型轿车,对标比亚迪汉,高配版支持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上市6天大定破万,首周交付1349辆,成B级插混轿车周销榜首 [3] - 领克900已上市,推出四款配置车型,限时售价28.99 - 39.69万元,定位智享旗舰大六座SUV,对标理想L8、问界M8等,全球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支持无图城市NOA,上市1小时大定订单破万 [3] 价格战情况 - 5月底比亚迪宣布旗下22款车型限时降价,吉利汽车等跟进;6月初工信部、中汽协发声反对无底线“价格战”,未来工信部将加大整治力度,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4] 财务预测情况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销售收入(百万元)|179,204|240,194|310,211|367,445|420,357| |增长率(%)|21|34|29|18|14| |净利润(百万元)|5,308|16,632|13,728|18,058|23,242| |增长率(%)|1|213|-17|32|29| |毛利率(%)|15.3|15.9|16.5|16.9|17.3| |净利润率(%)|3.0|6.9|4.4|4.9|5.5| |ROE,平均(%)|6.8|19.9|14.9|17.1|18.9| |每股盈利(元)|0.53|1.65|1.35|1.78|2.29| |每股净资产(元)|8.00|8.62|9.66|11.12|13.06| |市盈率(x)|31.3|10.0|12.2|9.3|7.2| |市净率(x)|2.1|1.9|1.7|1.5|1.3| |股息收益率(%)|1.2|1.5|1.9|2.2|2.8| [5] 股价表现情况 - 一个月相对收益1.88%,绝对收益6.35%;三个月相对收益2.61%,绝对收益5.09%;十二个月相对收益61.60%,绝对收益91.65% [8]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30
国证国际· 2025-05-30 06:48
报告核心观点 - 关税问题压制投资情绪,美国经济短期内面临消费放缓、贸易不确定性及政策调整压力,市场对未来增长及货币政策走向保持审慎;小米集团2025Q1业绩超预期增长,各业务板块均较快增长,给予公司60.5港元的每股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2][4][8] 国证视点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解放日”关税违法利好投资情绪,但港股早段反应不大,恒指低开17点后走高,最终收报23573点,升315点或1.35%,主板成交2269亿港元,较上日多25.5% [2] - 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仅必需性消费逆市下跌0.24%,其余11个板块上升,医疗保健涨4.09%表现最佳 [2] - 港股通交易连续3日净流入,昨日北水净流入43.82亿港元,较上日增加22.5%,净买入最多为美团、众安在线、石药集团,净卖出最多为中芯、小米、小鹏汽车 [3] - 美股全线上升,涨幅0.28%-0.40%,人工智能芯片商Nvidia辉达季绩胜预期及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违法使大盘早市升,但联邦上诉法院暂时恢复关税使大盘一度倒跌,尾市回升 [3] 美国宏观情况 - 2025年第一季美国实质GDP年化季减0.2%,较初值-0.3%略有改善;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修正值3.4%,较初值3.5%下修;消费者支出显著放缓,若消费需求低迷,企业利润率压缩将推高失业率 [4] - 联邦上诉法院暂时恢复特朗普政府部分关税措施,贸易战仍在拉锯,10年期美债息回落至4.4%;若避免大规模关税,未来有望降息,联储强调将通胀压回2%目标,认为现行政策合适,将观察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4] 小米集团点评 手机业务 - 2025Q1智能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8.9%,全球出货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0%;国内出货量份额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至18.8%重回第一,全球连续19个季度位居前三;Q1全球智能手机ASP达1211元,同比增长5.8%,毛利率12.4%,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6] IoT与生活消费业务 - 2025Q1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58.7%,与智能手机同受益于国补,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113.8%,洗衣机、冰箱出货量创新高 [7] - 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9.4亿,同比增长20.1%,5件以上设备用户数1930万,同比增长26.5%,米家APP月活1.06亿,同比增长19.5%,生态粘性增强;期间分部毛利率25.2%,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 [7] 汽车业务 - 2025Q1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交付75,869辆SU7系列,累计交付超25.8万台,ASP约23.8万元,毛利率23.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8] - 豪华SUV YU7系列5月发布,截至3月底,中国大陆65个城市布局235家汽车销售门店;25Q1汽车及AI创新业务毛利率为23.2%,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分部经营亏损为5亿元,盈利扭转在即 [8] 投资建议 - 2025Q1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最大亮点为IoT业务强劲、汽车业务增长加速与盈利能力提升,按SOTP估值,给予公司60.5港元的每股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8]
友谊时光(06820):新款游戏上线表现火热,2025财年扭转值得期待
国证国际· 2025-05-29 11: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未有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暴吵萌厨》上线表现火热,达成800万预约成绩,上线后七麦数据iOS免费榜排名连续3天第一、总榜第三,市场反馈积极,是“大DAU派对手游”赛道潜力黑马,其成功上线为友谊时光2025财年开了好头 [1][2][5] - 公司过去四年业务探索曲折、业绩触底,2024年收入恢复增长、亏损收窄且下半年扭亏为盈,若后续发挥优势推进游戏项目,有望提升竞争力、完善多元化产品矩阵,实现2025财年收入增长和利润扭亏为盈 [4][5] 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友谊时光主要从事手游研运,面向女性群体,研发运营超70多个不同版本的20余款手游,核心游戏有《浮生》系列、《杜拉拉升职记》、《凌云诺》、《熹妃传》系列 [1] 新游表现 - 5月28日《暴吵萌厨》开启全平台公测,预下载阶段表现瞩目,上线在多渠道榜单登顶,玩法对标《胡闹厨房》系列,凭借多人合作实时竞技玩法等吸引大量玩家 [1][2] - 该游戏上线后市场反馈积极,玩法轻松具社交传播属性,官方内容运营投入及时,还开展跨界合作提升热度 [2] 游戏储备 - 2025年除《暴吵萌厨》外,公司深入小游戏领域布局,《熹妃传H5》3月上线并加大推广力度,《代号:恋人》等多款小游戏在研发测试阶段 [3] - 海外市场方面,《杜拉拉升职记》韩国版本、《凌云诺》日本及韩国版本将陆续上线 [3] 财务回顾 - 2021 - 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2亿/15.2亿/10.6亿/11.6亿,同比分别为-25.9%/-5.7%/-30.7%/10.1%;净利润分别为2.75亿/0.25亿/-1.38亿/-0.49亿 [4] - 2021年缺新游且研发支出大增致利润下滑,2022年《凌云诺》营销费用高致利润损耗,2023年新游戏表现未达预期且为新游准备使收入和利润触底,2024年多款新游上线、布局小游戏赛道、经营优化降本增效,收入回升、亏损收窄且下半年扭亏为盈 [4] 股价与股东结构 - 2025年5月28日股价为0.63港元,总市值1373.9百万港元,流通市值1373.9百万港元,总股本2180.9百万股,流通股本2180.9百万股,12个月股价低/高为0.47/0.84港元,平均成交0.4百万港元 [7] - 股东结构中蒋孝黄占比59.0%,徐林占比0.4%,孙波占比0.2%,其他股东占比40.4% [7] 股价表现 - 一个月、三个月、十二个月相对收益分别为10.8、10.6、 - 48.6,绝对收益分别为16.7、8.6、 - 25.0 [8]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29
国证国际· 2025-05-29 11:45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政策遇阻力,有利市场情绪回稳;美团长期生态投入优先级高于短期利润率表现,维持买入评级 [4][5] 国证视点 - 港股昨日高开低走,恒指最终收报 23258 点,跌 123 点或 0.53%,主板成交 1808 亿港元,较上日少 11.05% [2] - 港股通交易连续两日录得净流入,但金额减少,北水昨日净流入 35.78 亿港元,较上日减少 70.1% [2] - 12 个恒生综指行业指数中,7 个上升,5 个下跌,领涨板块为必需性消费、能源等,涨幅 1.32%-0.62%;领跌板块包括可选消费、资讯科技等,跌幅 0.93%-0.60% [2] - 美股昨晚下跌,三大股指跌 0.51%-0.58%,美联储官员担心就业与通胀目标权衡问题,消息致债息上升、股市走软 [3] - 盘后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解放日”关税违法并禁制,部分关税仍执行,消息刺激美股期货反弹逾 1% [3] 公司点评(美团) 1 季度业绩情况 - 总收入 866 亿元,同比增 18%,略超预期 1.4%/1.3%;经调整净利润 109 亿元,同比增 46%,超预期 18%/13%,因营销费用管控好 [6]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 18%,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增 39%,经营利润率提升至 21%;新业务收入同比增 19%,亏损 23 亿元,同比收窄 18%,环比扩 4%,因海外投入 [6] 核心本地商业增长态势 - 配送/佣金/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 22%/20%/15%,分别受会员体系、GTV 增长、活跃商户数增长驱动 [7] - 外卖用户订单频次提升,日均单量增速约 10%;闪购品牌升级,累计交易用户超 5 亿,单量及收入增长,非食品类订单同比增超 60% [7] - 到店酒旅 GTV 同比增速超 30%,到店增速快于酒旅,下沉市场增长强劲,利润率稳定 [7] 即时零售竞争情况 - 管理层强调应对竞争投入决心和信心,未来 3 年投入 1000 亿元推动餐饮行业发展 [7] - 4 - 5 月美团外卖餐饮品类日单量仍稳健增长,竞争或回归理性,三端生态等是竞争关键 [7] 财务预测及估值 - 预计 2 季度总收入同比增 13%,核心本地商业/新业务同比增 10%/21%;预计 2025 年总收入同比增 15%(下调 2%),核心本地商业/新业务同比增 13%/20% [8] - 下调核心本地商业全年经营利润 10%,上调新业务亏损预测 2%,下调目标价至 177 港元,较收盘价有 34%上涨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8]
美团-W:长期生态投入优先级高于短期利润率表现,维持买入-20250528
国证国际· 2025-05-28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77港元,较最近收盘价有34%上涨潜力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团1季度收入和经调整利润超市场预期,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同比大增且用户和商户数创新高,虽下调全年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且短期利润率或波动,但长期利于份额优势巩固和生态平衡 [1] - 预计2季度总收入同比增13%,2025年全年同比增15%,虽投入加码影响短期利润率,但看好即时零售效率优势和海外长期增长潜力 [4] 报告摘要 - 1季度总收入866亿元,同比增18%,超预期1.4%;经调整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46%,超预期18%,因营销费用管控好 [2]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18%,经营利润同比增39%,利润率提至21%;新业务收入同比增19%,亏损23亿元,同比收窄18%,环比扩4%,因海外投入 [2] 核心本地商业 - 1季度配送、佣金、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22%、20%、15%,分别受会员体系、GTV增长、活跃商户数增长驱动 [3] - 外卖用户订单频次提升,日均单量增速约10%;闪购品牌升级,交易用户超5亿,非食品类订单同比增超60%;到店酒旅GTV同比增速超30%,下沉市场增长强 [3] - 管理层将3年投入1000亿应对即时零售竞争,4 - 5月美团外卖餐饮日单量仍增长,竞争或回归理性,三端生态平衡等是关键 [3] 财务预测及估值 - 预计2季度总收入同比增13%,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分别增10%、21%;2025年全年总收入同比增15%,二者分别增13%、20% [4] - 下调核心本地商业全年经营利润10%,上调新业务亏损预测2%,给予核心本地商业18倍2025年经营利润估值,下调目标价至177港元 [4] 财务及估值摘要 |财年|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调整后净利润(百万元)|调整后净利润率(%)|市盈率(倍)|市销率(倍)|净资产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 |2023|276,744|26%|23,252|8.4%|31.9|2.7|15.3%| |2024|337,592|22%|43,772|13.0%|16.9|2.2|25.4%| |2025E|387,540|15%|40,069|10.3%|18.5|1.9|21.7%| |2026E|439,244|13%|53,573|12.2%|13.8|1.7|26.9%| |2027E|497,202|13%|62,578|12.6%|11.8|1.5|27.8%| [5] 公司动态分析 - 6个月目标价177港元,2025年5月27日股价132.1港元,总市值807,098百万港元,流通市值730,555百万港元 [6] - 总股本6,110百万股,流通股本5,530百万股,12个月股价低/高为122.3/189.6港元,平均成交7,557百万港元 [6] 股东结构 - 王兴持股8.85%,BlackRock持股5.96%,Vanguard Group持股5.02%,Baillie Gifford持股4.92%,其他持股84.10% [7] 股价表现 |时间|相对收益|绝对收益| | ---- | ---- | ---- | |一个月|-2.85|3.53| |三个月|-22.46|-24.17| |十二个月|-12.90|11.29| [8] 利润表预测更新 - 给出2Q24 - 2027E各季度及年度的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多项财务指标预测 [21] - 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在各阶段的收入、经营利润、OPM等指标有相应预测及同比变化 [21] 附表:财务报表预测 - 给出2023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简表等多项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22]
美团-W(03690):长期生态投入优先级高于短期利润率表现,维持买入
国证国际· 2025-05-28 08: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77港元,较最近收盘价有34%上涨潜力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团1季度收入和经调整利润超市场预期,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同比大增且超预期,年活跃用户数及年活跃商户数创新高 [1] - 虽下调全年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短期利润率或波动,但利于长期份额优势巩固和生态平衡 [1] - 看好公司在即时零售竞争中的效率优势及海外长期增长潜力 [4] 报告摘要 - 1季度总收入866亿元,同比增18%,略超预期;经调整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46%,超预期,因营销费用管控好 [2]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18%,经营利润同比增39%,经营利润率提至21%;新业务收入同比增19%,亏损23亿元,同比收窄18%,环比扩4%,反映海外投入 [2] 核心本地商业情况 - 1季度配送、佣金、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22%、20%、15%,分别受会员体系、GTV增长、活跃商户数增长驱动 [3] - 外卖用户订单频次提升,日均单量增速约10%;闪购品牌升级,累计交易用户超5亿,非食品类订单同比增超60%;到店酒旅GTV同比增速超30%,下沉市场增长强,利润率稳定 [3] - 管理层决心投入1000亿应对即时零售竞争,4 - 5月美团外卖餐饮品类日单量仍增长,竞争或回归理性,三端生态平衡等是关键 [3] 财务预测及估值 - 预计2季度总收入同比增13%,2025年全年同比增15%(下调2%),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均有增长 [4] - 下调核心本地商业全年经营利润10%,上调新业务亏损预测2% [4] - 给予核心本地商业18倍2025年经营利润估值,下调目标价至177港元 [4] 财务及估值摘要 |财年|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调整后净利润(百万元)|调整后净利润率(%)|市盈率(倍)|市销率(倍)|净资产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 |2023|276,744|26%|23,252|8.4%|31.9|2.7|15.3%| |2024|337,592|22%|43,772|13.0%|16.9|2.2|25.4%| |2025E|387,540|15%|40,069|10.3%|18.5|1.9|21.7%| |2026E|439,244|13%|53,573|12.2%|13.8|1.7|26.9%| |2027E|497,202|13%|62,578|12.6%|11.8|1.5|27.8%|[5] 公司动态分析 - 6个月目标价177港元,2025 - 05 - 27股价132.1港元,总市值807,098百万港元,流通市值730,555百万港元 [6] - 总股本6,110百万股,流通股本5,530百万股,12个月股价低/高为122.3/189.6港元,平均成交7,557百万港元 [6] 股东结构 |股东|持股比例| | ---- | ---- | |王兴|8.85%| |BlackRock|5.96%| |Vanguard Group|5.02%| |Baillie Gifford|4.92%| |其他|84.10%|[7] 股价表现 |时间|相对收益|绝对收益| | ---- | ---- | ---- | |一个月|-2.85|3.53| |三个月|-22.46|-24.17| |十二个月|-12.90|11.29|[8] 利润表预测更新 |项目|2Q24|3Q24|4Q24|1Q25|2Q25E|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收入(百万元)|82,251|93,577|88,487|86,557|92,944|337,592|387,540|439,244|497,202| |同比(%)|21|22|20|18|13|22|15|13|13| |...(其他项目同理列出)|[21] 附表:财务报表预测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主要财务比率、现金流量简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展示各指标在2023A - 2027E的情况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