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减重宝典

搜索文档
爆火全球的司美格鲁肽,至高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67%!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1 08:32
GLP-1药物在预防痴呆方面的研究 - GLP-1受体激动剂在预防痴呆方面效果优于二甲双胍,整体痴呆发病率降低10%,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12%,非血管性痴呆风险降低25% [2][4][6] - 研究规模为两组各87,229名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58岁,连续服药至少6个月 [4] - GLP-1组的痴呆发病率为2.5%(2,130人),二甲双胍组为5%(4,215人) [4] - 保护作用在60岁以上人群、女性和白人患者中最为显著 [6] - GLP-1组的死亡率为5%,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的9% [6] 司美格鲁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 司美格鲁肽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达40-70% [9][12] - 研究纳入1,094,761名患者,其中17,104名使用司美格鲁肽 [11] - 与胰岛素相比,司美格鲁肽组AD风险降低67%(HR 0.33) [12] - 与其他GLP-1RA相比,司美格鲁肽组AD风险降低41%(HR 0.59) [12] - 保护效果在30天内显现并持续3年 [17] 作用机制 - GLP-1药物可穿越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6] - 可能通过增加自噬和脑葡萄糖摄取保护认知功能 [18] - 临床前研究表明可阻止Aβ斑块和tau缠结增殖 [18] - 可能通过降低神经炎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脑血管功能发挥作用 [6] 研究局限性 - 观察性研究设计可能存在未控制的混杂因素 [22] - 随访期仅3年,可能不足以反映长期认知变化 [8][22] - 缺乏药物依从性和认知障碍跟踪数据 [22]
速递|特朗普施压17家药企CEO:限期降低美国药价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1 08:32
特朗普政府要求制药企业降价 - 美国总统特朗普向17家大型制药企业CEO发出公开信,要求将美国处方药价格降至与其他发达国家一致的水平 [3] - 5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药企将药品价格与国际最低价格对齐,否则政府将采取立法、行政规则等手段干预市场 [4] - 收到信件的企业包括礼来、赛诺菲、再生元、默沙东、强生、阿斯利康等全球领先制药公司 [4] 具体降价要求 - 要求药企向美国政府医疗补助项目患者提供OECD国家中最低定价("最惠国价格"),新药也需执行相同政策 [6] - 要求企业不得向其他发达国家提供低于美国的售价 [6] - 要求企业将因国外高定价获得的超额利润返还给美国患者和纳税人 [6] - 支持企业直接面向患者销售药品,但前提是执行"最惠国"定价 [6] - 给予企业回应的最后期限为9月29日,要求提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 [6] 市场反应与企业回应 - 消息公布后辉瑞、礼来和吉利德科学股价下跌约2%,纽约泛美制药指数下跌3% [6] - 辉瑞表示正在与政府和国会合作提升药品可负担性 [7] - 诺华、艾伯维、德国默克等公司也表达了合作意愿 [7] - 制药企业辩称美国药价高是因为创新药物研发投入巨大,强制降价可能影响新药开发 [7] 行业现状与背景 - 美国患者支付的处方药费用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部分药物价格是其他国家的三倍 [7] - 特朗普政府过去已尝试推动药企自愿降价,并鼓励其在美国本土建设更多生产基地 [7] - 行业专家质疑这一举措能否真正实施,认为可能是象征性施压 [6]
速递|“不安全且非法的大规模仿制药”持续冲击!诺和诺德下调25全年业绩和盈利预期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1 09:21
业绩预期调整 - 诺和诺德下调全年销售增长预期至8%-14%,原预测为13%-21% [2] - 经营利润增长预期从16%-24%下调至10%-16% [2] - 调整主因Wegovy和Ozempic在美国市场销售疲软,受混合制剂竞争及市场扩张放缓影响 [4] 管理层变动 - 任命马齐亚尔·迈克·杜斯达为新任CEO,接替5月被撤换的拉尔斯·弗鲁尔高·约根森 [2] 美国市场挑战 - Wegovy自费渠道渗透率未达预期,非法复配GLP-1药品持续流通 [5] - 公司NovoCare药房服务每周开出11,000张Wegovy处方,零售自费渠道另贡献20,000张 [5] - FDA宽限期结束后,违规复配行为仍普遍存在,公司通过法律手段打击假药 [4][5] 产品线动态 - 新一代肥胖治疗药物CagriSema临床试验结果不佳,削弱市场对产品线增长预期 [8] - 公司预计监管加强后仿制药供应将减少,竞争压力或缓解 [6] 行业活动 - GLP-1俱乐部提供专家库资源,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专业人士 [11][12][13]
《自然·代谢》重磅:生酮饮食为何真能瘦?复旦科学家破解肠道微生物与胆汁酸协同阻断能量吸收新机制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1 09:21
生酮饮食减重机制研究 - 生酮饮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丰度,降低胆盐水解酶(BSH)水平,导致血液中牛磺脱氧胆酸(TDCA)和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显著升高,从而抑制肠道碳酸酐酶1表达,直接阻断卡路里吸收 [5][6] - 连续7周高脂生酮饮食(脂肪占比75.1%)的小鼠体重和空腹血糖显著降低,22种代谢物水平上调,其中6种牛磺酸偶联胆汁酸(BAs)变化最显著,TDCA和TUDCA能显著降低正常饮食小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 [9] - 生酮饮食显著降低小鼠肠道菌群α多样性,减少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丰度,Lactobacillus murinus ASF361菌株对宿主体重和血糖影响最显著 [11][12] 临床验证与潜在应用 - 416名健康参与者数据显示低血浆TDCA和TUDCA水平与高BMI及空腹血糖显著相关,25名生酮饮食受试者12周平均减重5.27kg,血浆TDCA和TUDCA水平显著升高且与代谢指标变化高度相关 [14] - 研究支持TDCA和TUDCA作为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为生酮饮食减重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15] 肥胖治疗领域动态 - 《柳叶刀》子刊研究显示68%患者通过减重手术后体重减半,不同术式效果存在差异 [21] - 《柳叶刀》发布权威分析比较七大减肥药疗效 [22]
晚餐时间竟由基因决定?现代人健康饮食的奥秘不仅在于"吃什么",更关键的是"几点吃"!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1 09:21
核心观点 - 进食时间与基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对进食时间偏好有显著影响,第一餐时间遗传性高达59.2%,热量摄入高峰时间遗传性为34.5%[16] - 推迟进食时间会导致血糖波动风险增加,每推迟1小时进餐,血糖波动风险激增[7] - 提早进食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风险,将主餐提前3小时能有效改善血糖水平[17][18] 生物钟与代谢关系 - 人体生物钟是代谢系统的"隐形操盘手",直接影响血糖代谢和体重管理[9][10] - 晚进食者空腹胰岛素更高,胰岛素抵抗更严重,热量中点(CCM)越晚,胰岛素敏感性越差[15] - 即使排除睡眠、年龄、性别等因素,晚吃依然会拉高BMI和腰围[12] 研究方法与发现 - 研究通过92对双胞胎的精密实验,结合5天饮食记录和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揭示了进食时间与代谢的关系[11] - 研究发现进食时间具有高度遗传性,解释了为何部分人群难以调整作息或戒掉夜宵[18] 实践建议 - 个性化饮食方案是关键,需根据个人基因特点定制专属饮食时间表[19] - 规律化进食频率可打破"肥胖基因"魔咒,顺应基因并优化时间能显著改善代谢健康[18] -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扩大样本群体(如老年人)和引入可穿戴设备进行实时代谢监测[19]
司美格鲁肽口服片:每天早上吃一粒,两个月瘦了十多斤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1 09:21
司美格鲁肽的市场反响与用户反馈 - 司美格鲁肽被广泛称为"减肥神药",用户分享显示其显著减重效果:部分使用者2个月内体重从120斤降至100斤,体脂率从27%降至20% [2] 司美格鲁肽片剂的国内上市情况 - 2024年NMPA批准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司美格鲁肽片(诺和忻)在中国上市,适应症为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 [3] 司美格鲁肽的作用机制 - 通过激活GLP-1受体实现多重作用:葡萄糖依赖性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增强饱腹感、抑制下丘脑摄食中枢 [4] - 口服片剂采用SNAC吸收增强剂,使生物利用度提升约100倍,为全球首个GLP-1RA口服剂型 [4] PIONEER临床研究结果 - 全球III期研究覆盖11,505名患者,证实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具有降糖、减重、降压、调脂等多重代谢调节作用 [5][6] - 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单药治疗后HbA1c达标率达92.3% [6] - PIONEER 6研究显示优异心血管安全性,SOUL研究将进一步验证心血管获益 [6] PIONEER PLUS研究数据 - 52周治疗结果显示:25mg/50mg组较14mg组HbA1c降幅更显著(1.9%/2.2% vs 1.5%),基线HbA1c为9.0% [7] - 基线体重96.4kg患者中,25mg/50mg组减重7.0kg/9.2kg,显著高于14mg组的4.5kg [7] OASIS减重研究结果 - III期研究纳入307名BMI≥27kg/m²患者,72周治疗显示司美格鲁肽组体重平均下降13.6%(安慰剂组2.2%),预估完成治疗者减重幅度可达16.6% [9] - 药物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9] 行业生态与专业社群 - GLP-1俱乐部已建立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的专家库,提供产业链深度讨论平台 [12] - 社群拥有3W+粉丝资源,推动GLP-1领域减重降糖技术发展 [14]
全球糖尿病危机加剧:中国未确诊患者达7300万,健康警报亟待关注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0 06:09
全球糖尿病流行现状 - 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总数突破8亿,是1990年的4倍以上 [5] - 2022年全球3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中59%(4.45亿)未接受治疗,未治疗人数较1990年增长3.5倍 [5] - 预测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飙升至13.1亿,患病率较2021年再增59.7% [7] - 2021年全球糖尿病相关医疗支出达9660亿美元,预计2045年突破10540亿美元 [7] 中国糖尿病危机 -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达1.48亿,其中7800万未获治疗,未治疗率超52% [5][9] - 中国仍有近7300万糖尿病患者未被确诊,暴露于并发症风险 [5] - 2021年中国新增糖尿病病例约400万例,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99.2% [10] - 男性糖尿病患者健康损失更严重,55-59岁残疾负担达峰值 [10] 糖尿病并发症负担 - 30%-40%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肾病,2型糖尿病是主要驱动因素 [8] - 1990-2017年全球因2型糖尿病导致的CKD新增病例增长74%(140万至240万例) [8] - 终末期肾病患者仅27%-53%能获得肾脏替代治疗,低收入国家资源匮乏 [8] 中国防治策略更新 -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从2013年10.9%升至2018-2019年12.4% [11] - 2024版指南维持空腹血糖、OGTT和HbA1c作为核心诊断指标 [11] - 当前中国糖尿病知晓率36.7%、治疗率32.9%、控制率50.1% [12] - 新方案要求高危人群每年检测空腹血糖,目标2030年知晓率达60%以上 [12][13]
国家掀减肥风暴真因揭秘:中国超重人群激增,放任肥胖危机巨大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0 06:09
中国肥胖危机现状 -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预计2030年将达70.5%,儿童达31.8% [3] - 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超重和肥胖人数达4.02亿,2050年或飙升至6.27亿 [5] - 2021年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26亿,中国占比超4亿,居全球前列 [7] 国家政策与行动 - 国家卫健委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 [3][5] - 政策推动健康餐饮、运动场所、医疗服务升级,普及"体重管理门诊" [5][7] - 目标通过顶层设计和社会协作遏制体重失控,降低未来医疗和经济压力 [5][7] 肥胖成因与数据 - 高糖高脂外卖盛行、久坐、运动资源不足、压力及睡眠问题导致肥胖率攀升 [7] - 2030年中国男性超重肥胖人数将达3亿,女性达2亿;30-34岁男性超重率38.5%,肥胖率19.3% [7] - 中国标准下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属腹型肥胖 [8] 肥胖健康影响 - 肥胖与200多种疾病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10] - 内脏脂肪增加13种癌症风险,腰围超标者早逝风险翻倍 [10] - 儿童肥胖人口达3520万,将导致未来慢性病患者激增,加重社会负担 [5][10] 行业与社会响应 - 中国位列全球13个健康体系准备最充分国家,推动低脂外卖、健身设施普及 [13] - 企业、社区协同营造"减肥友好型"环境,控重门诊覆盖范围扩大 [13] - 呼吁个人主动监测BMI和腰围,调整饮食与运动习惯 [13][15]
《财富》世界500强出炉!最赚钱前50公司的药企诺和诺德、默沙东新上榜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0 06:09
全球500强制药企业表现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合计营收4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8%,总净利润2.98万亿美元,微增0.4% [2] - 制药板块表现突出,默沙东、诺和诺德、强生进入最赚钱前50公司,其中诺和诺德和默沙东首次上榜 [2] - 默沙东2024年净利润171.17亿美元,增幅达45.9倍,主要依赖PD-1抗癌药Keytruda贡献近三分之一营收 [3] - 诺和诺德2024年净利润146.4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强生净利润140.66亿美元,保持稳健增长 [3] 诺和诺德核心业绩数据 - 2024财年营收2904亿丹麦克朗(约42.1亿美元),净利润1009亿丹麦克朗(约146.4亿美元),利润率高达36% [5] - 按营收排名全球前十,仅次于强生、罗氏、辉瑞和默沙东等巨头 [6] - 司美格鲁肽系列产品(Ozempic、Wegovy、Rybelsus)2024年销售额达293亿美元,推动公司整体营收增长25%以上 [7] - 2025年Q1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78.64亿美元,首次超过默沙东Keytruda的72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药物 [7] 诺和诺德面临的挑战 - 两次下调2025年业绩预测:销售增幅从13%-21%降至8%-14%,运营利润预期从16%-24%降至10%-16% [9] - 美国市场增长放缓,竞争对手Eli Lilly推出Mounjaro和Zepbound加剧竞争,未授权复配药流通影响业绩 [9] - 2024年7月29日股价暴跌21.8%-23%,市值单日蒸发逾60亿欧元,较2024年峰值缩水约3050亿欧元 [11] 诺和诺德战略调整 - 2024年5月罢免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7月任命国际业务副总裁Maziar Mike Doustdar为新任CEO [12] - 新管理层重点提升美国市场商业执行力和成本效率 [12] - 针对假药问题发起法律诉讼,终止与部分远程医疗平台合作,加速推进官方自营渠道NovoCare服务 [13] 行业竞争格局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系列与默沙东Keytruda形成直接竞争,2025年Q1前者销售额反超后者 [7] - Eli Lilly的Mounjaro和Zepbound对诺和诺德GLP-1类药物市场份额构成威胁 [9] - 制药行业创新药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成为关键 [7][9]
国家药监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0 06:0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违纪违法案件 - 陈时飞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 涉及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包括对抗组织审查 违规收受礼品礼金 违规从事营利活动等 [1] - 陈时飞利用职务便利在药品生产许可证办理等方面谋取私利 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严重违反多项党的纪律 [1][3] - 陈时飞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取消相关待遇 违纪违法所得被收缴 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 [3] - 陈时飞曾任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2018年9月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2022年8月被免职 [3][4] GLP-1俱乐部相关信息 - GLP-1俱乐部拥有数百位专业人士 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多个板块 是业内顶尖专业人士获取行业信息的重要平台 [6] - 俱乐部提供专题讲座 资源链接 学术推广 咨询服务等多种服务 [7] - 俱乐部拥有3W+粉丝和数百位专家 专注于GLP-1在减重降糖领域的应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