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药物

搜索文档
速递 | 礼来斥19亿美元收购的减肥药,撤回一项临床试验
GLP1减重宝典· 2025-09-28 11:57
礼来宣布因"战略业务原因"终止一项2b期肥胖试验,该研究在尚未招募任何参与者前即被叫停。该试验原计划评估礼来以19亿美元收 购Versanis获得的资产bimagrumab,既作为单一疗法,也与其主力GLP-1/GIP药物替尔泊肽联合使用。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公司在今年3月提交了试验申请,计划招募180名肥胖或超重并伴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bimagrumab是一种抗体,通过结合激活素II 型A和B受体来阻断激活素和肌生成抑制素信号通路。研究设计了九个分组,分别测试bimagrumab单用或与替尔泊肽联合,后者正是 Mounjaro和Zepbound的活性成分。 据彭博社首次报道,该试验已被取消。早在6月,ClinicalTrials.gov上的试验状态就从"尚未招募"变更为"进行中但未招募",引发外界 关注。 本周,该试验状态再次更新为"撤回"。礼来表示,此举是基于业务层面的考虑,公司"会常规性地评估研发管线,以最大化每一款产品 的潜力"。 礼来同时强调,bimagrumab仍在进行中的另一项2期试验中被研究,该试验评估其与替尔泊肽单独或联合在肥胖人群中的疗效。该研 究结果预计将在2026 ...
速递 | 玛仕度肽新进展!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
GLP1减重宝典· 2025-09-22 04:19
产品获批与适应症 - 玛仕度肽注射液获得NMPA批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2] - 该产品还获批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7] - 产品为GLP-1/GCG双受体激动剂[2] 临床研究数据 - 基于两项III期临床研究(DREAMS-1和DREAMS-2)获得批准[2] - 在血糖控制和体重减轻方面优于安慰剂或度拉糖肽1.5mg[4] - 显示出心血管代谢、肝脏和肾脏相关指标的改善[4] - 安全性与其他GLP-1R激动剂相似且未发现新风险[4] 学术认可与国际影响 - DREAMS-1研究结果在2025年ADA科学会议作口头报告[5] - DREAMS-2研究结果将在2024年EASD大会作重磅进展报告[5] - 已获得中国临床糖尿病专家共识认可[5] 研发管线与战略布局 - 已完成或正在开展七项III期临床研究[7] - 适应症覆盖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7] - 公司正积极扩展全球糖尿病及肥胖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7] 行业背景 - GLP-1药物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并抑制食欲[16] - 主要作用包括降低血糖和减肥[16] - 行业形成专业交流平台(GLP-1俱乐部)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12]
速递|礼来:替尔泊肽、Retatrutide同时启动脂肪肝三期临床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5 09:48
礼来GLP-1药物临床研究进展 - 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登记替尔泊肽与Retatrutide用于MAS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三期临床研究,计划纳入4500名患者,预计2030年完成初步结果 [4] - 试验同时评估两种药物在MASLD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主要观察指标为MALO复合终点 [4] 多靶点GLP-1药物研发优势 - 替尔泊肽为全球首个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Retatrutide为全球首个GLP-1/GIP/GCG三靶点激动剂 [6] - Retatrutide已开展多项三期研究,覆盖肥胖和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新增MASLD适应症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 [6] - Retatrutide同时评估对慢性肾病(CKD)等疾病的潜在疗效 [6] GLP-1药物作用机制 - GLP-1(胰高糖素样肽-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产生的肠促胰素类激素 [16] - 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糖素分泌 [16] - 可延缓胃排空并通过中枢性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实现降血糖与减重作用 [16]
平均减重22.8公斤!医学专家是如何评价替尔泊肽的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5 09:48
核心观点 - 替尔泊肽作为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在减肥和代谢健康领域展现出突破性疗效,通过多途径调节食欲和血糖,实现可持续减重并改善多种并发症 [4][6][7] 临床试验数据 - SURMOUNT-5的3b期头对头试验显示,替尔泊肽组患者在72周时平均减重50.3磅(22.8公斤) [6] - 专家评价该数据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现代肥胖治疗的基石 [6] 作用机制 - 替尔泊肽同时靶向GIP(胃抑制多肽)和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两种激素,通过多途径调节食欲、血糖控制和脂肪减少 [6][7] - 双靶点机制提供更全面的体重管理支持,帮助患者长期维持饱腹感并减少暴饮暴食冲动 [6][7] 健康益处 - 对心血管代谢指标(血压、血脂、BMI、腰围)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7] - 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已获批,通过减重缓解气道压迫 [9] - III期SUMMIT研究显示替尔泊肽降低肥胖伴心力衰竭患者风险38%,并改善心衰症状和运动能力 [9] - II期SYNERGY-NASH研究实现73%患者MASH消退且纤维化未恶化,59%患者纤维化改善至少一个阶段 [9] 应用拓展 - 慢性肾病治疗处于II期临床阶段,酒精和药物滥用研究拟明年启动 [10] - 专家认为其从根源干预肥胖相关代谢紊乱,可能大幅降低慢性病医疗负担 [10] 社会与健康影响 - 肥胖与多系统并发症相关(代谢紊乱、躯体异常、精神健康问题),增加社会经济压力 [10][12] - BMI 40-50 kg/㎡群体仅50%活到70岁(正常BMI群体为80%),且预期寿命随BMI上升显著缩短 [12] - 有效减重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例如从1级肥胖减至超重状态可使2型糖尿病或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减少超过50% [12]
速递|每三个月只要1针!歌礼制药推出超长效减重GLP-1药物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2 02:59
药物研发突破 - 公司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ASC30的超长效皮下注射缓释维持制剂开发成功 在美国Ib期临床研究中显示75天观察半衰期 支持季度一次给药可能性 [2] - ASC30为第一个且唯一在研小分子GLP-1受体偏向激动剂 可开发每日一次口服片剂或每月至每季度一次皮下制剂 [5] - 该疗法耐受性良好 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 有望提升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2] 知识产权与公司定位 - ASC30作为新化学实体(NCE)在美国及全球享有化合物专利保护 专利期至2044年(不含延期) [5] - 公司专注于慢性疾病创新疗法 重点研发小分子药物 聚焦可持续体重控制治疗领域 [6] 行业背景与药物机制 - GLP-1(胰高糖素样肽-1)为肠道L细胞产生的肠促胰素激素 其受体激动剂通过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糖素 [17] - GLP-1药物可延缓胃排空并通过中枢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 实现降糖与减重作用 [17]
盘点使用礼来替尔泊肽瘦下来的名人:怎么他们都瘦了这么多?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1 08:15
药物机制与临床研究 - 替尔泊肽是GIP和GLP-1受体的双重激动剂 每周给药一次 通过减少食物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重[6] - GLP-1受体激动剂可延缓胃排空并抑制食欲 实现体重控制[6] - SURMOUNT-1研究显示 在2539名BMI≥27kg/m²的肥胖患者中 替尔泊肽5mg/10mg/15mg组72周体重分别降低16.1kg/22.2kg/23.6kg 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2.4kg[6] 名人使用案例 - 投资者段永平使用两个半月后体重下降15磅(13.6斤) 血脂恢复正常 未出现明显副作用[8] - 艺人乌比·戈德伯格通过替尔泊肽实现显著减重 自称"减掉了两个人"的重量[9] - 真人秀明星劳伦·曼佐自2月起使用替尔泊肽 累计减重30磅(27.2斤) 认为其效果优于减肥手术[11][13] - 前NBA球员查尔斯·巴克利使用期间减重65磅(58.9斤) 从355磅(322斤)降至285磅(258.6斤)[14][16] 药物属性与适应症 - 替尔泊肽(商品名Mounjaro)已获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9] - GLP-1药物通过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 抑制胰高糖素 并延缓胃排空[24]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MASH治疗研发取得重大里程碑突破,彻底打开千亿估值增长天花板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9:07
GLP-1药物市场概况 - 全球GLP-1药物2024年销售收入超500亿美元 明星药物司美格鲁肽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66.32亿美元 超越K药登顶全球药物销量榜首[1] - 司美格鲁肽通过Ozempic、Rybelsus与Wegovy三款产品实现销售突破 礼来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紧随其后 两者差距不足20亿美元[9] - 礼来替尔泊肽在美国GLP-1RA市场处方量占比达57.0% 显著领先诺和诺德的42.5% 其减重版Zepbound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23% 远高于Wegovy的75%增速[10] 派格生物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三个月累计上涨超4倍 9月3日盘中触及43.28港元刷新上市新高 总市值跃过160亿港元[2] - 银诺医药IPO暗盘暴涨270% 反映出市场对GLP-1赛道的高度追捧[1] - 公司被预期有望成为首家千亿市值的港股创新减肥药龙头[2][14] 技术平台与研发能力 - 公司建立专有高效靶点筛选与分子修饰平台HECTOR® 包含代谢疾病数据收集、药物分子设计平台和化合物筛选平台三部分[4] - 药物分子设计平台采用聚乙二醇(PEG)技术 可延长化合物半衰期、增强长效疗效、提高稳定性并降低免疫原性[4] - 基于该平台开发出PB-119和PB-718等候选药物 其中PB-718为GLP-1/GCGR双重受体激动剂[5] PB-718临床进展 - PB-718在Ib/IIa期临床试验中显示 1.6mg剂量治疗18周可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含量 较基线变化百分比均值为-57.14% 最大降幅达62%[7] - 对比司美格鲁肽在MASH二期研究中2.4mg剂量治疗24周后肝脏脂肪含量仅降低46.2% PB-718在更短治疗时间内效果更显著[7] - 该药物针对MASH治疗领域 全球患病人数预计2030年达4.86亿 对应市场规模可达千亿美元[6] 核心品种维培那肽(PB-119) - PB-119上市注册申请已获受理 国内商业化即将落地[1] - 作为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 在三期临床试验中展现52周不反弹的持久效果 血糖达标率比肩甚至超越国际一线产品[13] - 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有望重塑国内T2DM治疗市场格局[13] 行业竞争格局 - 诺和诺德市值一年内蒸发近4000亿美元 礼来市值迫近7000亿美元 反映出技术竞争白热化[11] - 全球GLP-1药物研发从单靶点向多靶点演进 通过激活GLP-1R、GIPR、GCGR等多受体突破疗效瓶颈[5] - MASH领域过去几十年超过百款药物折戟 包括吉利德等药企投入超千亿美元研发资金却屡遭失败[6] 市场前景与机遇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可能吸引全球资本流入港股医药板块 国内医药政策更新释放支付体系优化信号[14] - Rezdiffra作为首个获批的MASH治疗产品 2024年获批后首个完整商业化年度销售额突破3亿美元 今年Q2单季收入达2.13亿美元[8] - 司美格鲁肽成为继Rezdiffra后第二款获FDA批准用于治疗MASH的药物 验证了GLP-1药物在该领域的应用价值[7]
联邦制药(03933):深度报告:穿越周期的抗生素产业龙头,创新管线迎来兑现拐点
民生证券· 2025-07-24 01: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4][1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抗生素产业一体化领航者,多业务协同开启增长新周期,创新转型达成阶段性成果,有望进入新一轮业绩成长周期 [1] - 预期公司2025 - 2027年内实现归母净利润27.8、21.3和2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 - 23.4%和6.9%,对应PE倍数依次为10、13和12倍 [4][10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抗生素产业老牌龙头,创新转型未来可期 - 公司以抗生素制剂产品起家,形成中间体、原料药及制剂的产业一体化布局,打造出胰岛素、动保、创新药物等第二成长曲线业务,看好增量业务奠定中长期成长趋势 [10] - 2018 - 2023期内,公司收入及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费用结构变化体现成本控制成效和研发前瞻性布局,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利润率上升,制剂业务利润率有所下滑 [14][16][19] 2 创新管线:GLP - 1创新品种初露锋芒,多管线接续成长趋势 - UBT251是自研创新三靶点减重&降糖管线,已授权诺和诺德,首付款 + 里程碑潜在收入可达20亿美元,国内Ⅰb期临床试验减重效果优异,已启动Ⅱ期临床试验 [22][23] - 全球超重、糖尿病问题加剧,GLP - 1用药群体基数扩张,GLP - 1重磅品种销售额高增长,多靶点协同显著提升减重效果,UBT251再创减重新高度 [25][30][36][40] - 预计美国GLP - 1药物减肥+降糖市场到2031年超800亿美金,UBT251借船诺和诺德有望触及15.0%市场份额,对应美国市场销售峰值116.4亿美金 [43] - 公司在研管线布局减重、自免等明星赛道,配售融资加码创新品种推进,减重领域又一重磅管线临床试验注册申请获许可 [47] 3 制剂业务:成熟制剂品种预期维稳,品种推新&兽药产能释放带来新增量 - 2018 - 2024年内制剂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为8.6%,未来兽药新产能投入使用和制剂新品上市有望重塑稳健向上趋势 [50] - 兽药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与牧原等企业合作,新厂区投入使用,储备管线瞄准高端宠物药市场 [53][57] - 胰岛素业务总体波动向上,存量品种有进口替代空间,增量品种预期未来2 - 3年内上市,续约集采降价温和,公司胰岛素品种全线A组中标,三代胰岛素配量增量显著 [59][60][66] - 仿制药业务24年收入回落,增量品种上市有望巩固业绩维稳,公司抗生素人用制剂集采风险过半已落地,利拉鲁肽注射液获批上市有望快速放量 [68][73] 4 前端原料:中间体政策卡位格局稳固,青霉素高价周期有望延续 - 公司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结构上原料药、中间体收入贡献大致是七三分布 [78] - 国内终端制剂需求平稳提升,海外市场出口维持高位,6 - APA产能供需结构向平衡转化,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区间 [81][85]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1、130.5和134.0亿元,总体毛利率依次为50.6%、47.2%和47.8%,UBT251 BD收入、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制剂业务各有预期 [91] - 选取川宁生物、石药集团和远大医药对公司业务进行价值评估,公司估值相较可比公司呈现较高投资性价比 [97] - 建议重视公司创新转型中长期增长潜力,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00]
速递|诺华CEO:GLP-1这块大蛋糕,诺和诺德和礼来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难挤进去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2 07:56
诺华股价表现与战略定位 - 诺华股价自年初以来上涨32% 市值突破24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 - 公司未参与PD-1 GLP-1或ADC等热门领域竞争 [2] - 首席执行官明确表示短期内不推出GLP或GIP类跟随药物 [2][4] 肥胖药物市场竞争格局 - GLP-1药物市场由礼来和诺和诺德双寡头主导 两公司正快速推进新一代药物研发 [4] - 行业预计肥胖药物市场规模可达1300亿美元 [5] - 诺和诺德CagriSema项目被评为业内最具价值研发项目 礼来orforglipron紧随其后 [5] 诺华差异化研发策略 - 公司放弃GDF-15靶点药物MBL949后 转向探索长效生物制剂和siRNA类药物 [4] - 重点开发具备用药便利性 耐受性改善和肌肉保留效果的下一代产品 [4] - 评估认为现有市场已形成高额回扣壁垒 同类产品难以突破 [4] 行业进入机会评估 - 分析师认为新进入者需具备足够差异化才可能在肥胖治疗领域占据份额 [5] - 诺华维持早期研发投入 但避免与现有巨头直接竞争 [4][5]
德源药业(832735):慢病药企底蕴深厚,稳步推进“由仿转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4 07: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9][1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专攻慢性代谢性疾病,拥有仿制药特色产品群,2023 年起航新药研发,推进“由仿转创”进程 [8][9] - 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增量市场,仿制药与创新药并存,国内慢病患者人数庞大且发病率上升,国家重视防治,行业中长期有扩容空间 [8] - 预测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2/2.18/2.00 亿元,最新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22/20/21 倍,可比公司 25 年 PE 均值为 41 倍,给予合理 PE 为 29 倍,公司目标市值 56 亿元,较 25/07/11 收盘有 30%涨幅空间 [9][1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德源药业:底蕴深厚,稳步推进“由仿转创”进程 - 公司 2004 年成立,从仿制药起步,2023 年提出“仿创结合”战略,新药研发聚焦主业 [21] - 拥有三处生产基地,推进原料 + 制剂一体化产能布局,三工厂 25 年初试运行,预计 25Q3 申报 GMP 符合性检查 [24] - 仿制药以糖尿病防治为核心向更广泛慢病领域延伸,截至 25 年 3 月末有化药注册批件 32 个,在售产品 18 个 [28] - 创新药通过多种方式推进,25 年研发投入预算 1.63 亿元,创新药投入 0.85 亿元,占比 52.1%,重点投入 DYX116 和 DYX216 [31] - 以学术推广为营销策略,组建学术型营销队伍,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加大基层医院推广力度 [35] - 营收十年正增长,两大复方制剂驱动,原料制剂一体化增厚利润,注重费用管控,适当提高研发强度 [38] 2. 慢性代谢性疾病:增量市场,仿制药与创新药并存 - 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转变是主要驱动因素 [48] - 国家高度重视慢病防治,出台政策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提高慢病治疗率和患者依从性,行业中长期有扩容空间 [54] - 仿制药解决居民基础治疗需求,创新药聚焦未满足临床需要,集采压降仿制药价格但提高渗透率,创新药市场规模稳步增加 [57] 3. 糖尿病:降糖产品体系化,新药补齐重磅靶点短板 - 糖尿病治疗药物繁多,新型药物(GLP - 1、SGLT - 2 抑制剂等)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内新型药物市场份额较海外仍有提升空间 [62][66] - GLP - 1 药物以降糖减重为核心发挥多效性作用,市场广阔,成长动力来自适应症拓展、提高产品疗效和患者依从性 [70][73] - 全球 GLP - 1 药物市场由诺和诺德和礼来主导,头部格局稳定,中小企业可走差异化路线,新靶点或新技术为后来者提供机遇 [93][98] - 公司丰富降糖产品矩阵,降低对复瑞彤依赖,布局三靶点 GLP - 1 新药 DYX116,已申报降糖和减重适应症,降糖适应症在 I 期临床试验 [99][102] 4. 高血压:选品策略清晰,聚焦复方和未被满足需求 - 复方制剂具备疗效和依从性优势,成为国内高血压药物行业增长重心,国内复方制剂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 [104][105] - 降压药物研发方向集中,基于全新机制的药物聚焦难治性高血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108] - 公司仿制药核心品种波开清竞品稀缺,新增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市场空间大;创新药 DYX216 聚焦难治性高血压,布局主流靶点醛固酮,已初步确定潜在 PCC 分子 [110][112]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假设:糖尿病类药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20.0%、11.2%、 - 11.9%,毛利率分别为 79.1%、79.0%、67.6%;高血压类药收入增速分别为 27.0%、22.8%、13.4%,毛利率分别为 93.7%、94.0%、93.9%;周围神经类等药物收入增速分别为 67.3%、84.2%、64.6%,毛利率分别为 74.6%、74.0%、73.2% [10][114][116] - 选取信立泰、翰森制药、吉贝尔、华海药业为可比公司,因公司目前收入全来自仿制药,创新药业务处于投入期,给予合理 PE 为 29 倍,目标市值 56 亿元,较 25/07/11 收盘有 30%涨幅空间 [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