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Bloomberg

搜索文档
聚焦家办 | 中国香港的家办行业领先于新加坡;亚洲私人银行资管规模排名
彭博Bloomberg· 2025-06-10 05:49
香港在家族办公室领域的领先优势 - 香港有望在2025年底前吸引超过200间大型家族办公室 远超2022年设定目标 [2] - 2025-2026年预算包括针对单一家族办公室的额外税收激励 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CIES)投资门槛为3,000万港元 推出11个月收到918份申请 预计带来超270亿港元资金 [2] - 投资推广署在2021年6月至2025年2月期间协助逾160间家族办公室开业或扩张 另有150间在筹备中 [2] 香港与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对比 - 香港现有逾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SFO) 其中三分之一资产超1亿美元 25%资产在5,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 [2] - 新加坡2024年SFO数量升至2,000间 较2023年的1,400间显著增长 [2] - 香港设立程序无需监管预审 新加坡则需繁琐审批流程 香港税收政策更优惠 [3] 亚洲家族办公室市场动态 - 新加坡2024年新增600-700间家族办公室 增速或放缓25% 但审批量达2023年两倍(600份) [6] - 亚洲超高净值人群(资产超1,000万美元)数量预计2024-2028年以8.7%年增速增长 高于全球6.9%水平 [8] - 到2028年亚洲资产超1亿美元人士或达35,895人 占全球32% 资产超1,000万美元人士或达928,722人 占全球37% [11] 私人银行竞争格局 - 瑞银、汇丰、星展、渣打、摩根大通和瑞士宝盛主导亚洲(除中国内地)私人银行业务 [8] - 香港凭借大湾区门户优势成为私人银行跳板 新加坡银行则吸引东南亚华人资金外流需求 [9] - 亚洲财富创造主要来自白手起家 集中于第一、二代 家族办公室行业较欧美更年轻 [11]
聚焦ETF市场 | 超低费率ETF的时代或将结束;ETF收入排行榜
彭博Bloomberg· 2025-06-09 03:20
ETF行业收入与资产规模失衡 - ETF行业规模达11万亿美元,但收入仅为共同基金的五分之一(170亿美元 vs 820亿美元)[2][3] - 费率低于10个基点的ETF占资产总额60%,但仅贡献行业收入16%,而费率超过50个基点的ETF占资产6%却贡献收入28%[5] - 贝莱德在ETF资产和收入份额匹配(30%),但Vanguard持有29%资产仅贡献6%收入,反映其超低成本策略[6] 主动管理型ETF的崛起 - 2025年新推ETF平均费率攀升至65个基点,为历史最高水平,显示行业转向高费率主动管理产品[6] - 前五大发行机构平均费率22个基点,行业其他发行机构平均费率64个基点,小型机构可能推动未来收入增长[6] - 超低费率ETF资金流入放缓,投资者更愿为专业化或差异化投资支付更高费用[6] 共同基金与ETF的盈利模式对比 - 美股共同基金规模19万亿美元,去年产生820亿美元管理费收入,主要依赖401(k)退休账户和主动管理策略[3] - 共同基金收入是ETF的五倍,尽管其资产规模仅为ETF的两倍,市场增值掩盖了资金流出影响[3] - ETF占据新增资金流大部分,但共同基金通过市场增值维持收入,即使投资者撤离[3] 行业结构性变化 - 超低费率产品的规模和效率补贴高费率产品扩张,支持市场创新和多元化[6] - ETF发行机构适应与低费率核心产品共存,而非竞争,通过推出高利润率产品提升盈利能力[6] - 行业收入潜力巨大,需在保持低费率优势的同时探索高费率产品线[2][6]
活动邀请 | 2025年彭博私募投资策略闭门交流会(北京场)
彭博Bloomberg· 2025-06-09 03:20
活动概述 - 2025年彭博私募投资策略闭门交流会将于6月18日在北京举行,后续还将在深圳和杭州举办 [3][4][6] - 活动主题为"看全球与中国机遇,观衍生品市场动态",包括全球视角看中国市场前景、衍生品市场动态分享和互动交流等议程 [2][4] - 活动时间为15:30-18:00,包含注册签到和主讲环节 [3] 市场环境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格局震荡,受美国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博弈影响,市场避险情绪上升 [3] - 中国经济复苏和融资需求高涨吸引投资者关注,境内外多元化资产配置机遇显现 [3] - 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股表现亮眼,拉动股指上涨,同时为量化投研提供高效赋能 [3] 参会嘉宾 - 来自中信证券、量信投资、旅景基金等机构的行业专家将参与活动 [1] - 彭博资深评论家、商品和股权衍生品市场专家、买方市场专家等将分享见解 [1] - 彭博中国区企业数据解决方案专家和量化解决方案开发员也将参与活动 [6] 活动安排 - 活动包括主题演讲、彭博投研交一体化解决方案分享和炉边对谈等环节 [2] - 深圳场将于6月19日举办,杭州场计划在9月举办,具体主题和议程将在活动前两周公布 [4][6]
活动邀请 | 2025年彭博私募投资策略闭门交流会系列活动(深圳场)
彭博Bloomberg· 2025-06-06 05:52
活动概述 - 2025年彭博私募投资策略闭门交流会系列活动将在北京、深圳、杭州举办 深圳场时间为2025年6月19日 [3][4] - 活动内容包括宏观市场展望、权益市场动态、固收市场分享、量化解决方案分享及圆桌讨论 [4] - 行业领袖将与彭博经济学家、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市场走势、挑战与破局之道 [3] 市场环境 - 2025年全球宏观格局受美国关税政策、地缘政治博弈影响而震荡 市场避险情绪上升 [3] - 中国经济复苏、融资需求高涨 吸引境内外投资者关注 多元化资产配置机遇显现 [3] - 国际对冲基金正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3] 科技与投资 - 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股表现亮眼 并拉动股指上涨 [3] - 量化投研因AI技术赋能而效率提升 成为私募机构在不确定性中破局的关键工具 [3] 参与嘉宾 - 嘉宾来自凯丰投资、华安合鑫、彭博大中华区等机构 包括首席投资官、经济学家、量化专家等 [1][5][7] - 主讲嘉宾包括Triata Capital王东洋、彭博量化方案专员梁家宝等专业人士 [4][5]
机构客户可在彭博终端直接访问法国巴黎银行Exane股票研究洞察
彭博Bloomberg· 2025-06-06 05:52
法国巴黎银行Exane与彭博合作 - 法国巴黎银行Exane的股票研究模型现已在彭博终端上线,供客户访问使用 [1] - 法国巴黎银行授权彭博独家使用其深度盈利预测数据以形成"一致预期" [1] - 买方投资者可在彭博终端中直接获取法国巴黎银行的股票研究,并将其无缝纳入研究工作流程 [1] - 法国巴黎银行Exane的研究模型覆盖全球逾1000只股票,过去一年将美国股票覆盖范围扩展至300多只,重点关注TMT、消费品、医疗保健和工业板块 [2] 法国巴黎银行Exane的研究能力与市场地位 - 法国巴黎银行Exane连续第八年荣获Extel评选的"欧洲发达市场行业研究最佳提供商"奖项 [2] - 研究团队提供基于基本面的自下而上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客户可直接访问研究模型和报告 [2] - 公司财务数据解决方案可在盈利公布后几分钟内获取关键公司指标,快速对比实际数据与前瞻性预测数据 [2] 彭博终端的研究解决方案 - 彭博研究解决方案与法国巴黎银行Exane合作将为买方客户提供更深入、更优化的市场见解 [3] - 投资公司需要轻松快捷地获取优质见解以简化研究流程并快速做出决策 [3] 法国巴黎银行Exane的业务概况 - Exane成立于1990年,业务线包括现金股票、结构性解决方案和资产管理 [4] - Exane在全球拥有800多名员工,在巴黎、伦敦、法兰克福、日内瓦、马德里、米兰、斯德哥尔摩、纽约和旧金山设有办事处 [4][5] - Exane于2021年7月成为法国巴黎银行的子公司,此前已有17年的成功合作 [5] 法国巴黎银行的整体业务 - 法国巴黎银行是欧洲银行和金融服务领域的领先机构,业务遍及6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178,000名员工 [6] - 三大主营业务包括商业及个人银行与服务、投资及保障服务以及企业及机构银行 [6] - 法国巴黎银行集团在全球银行业具有重要地位,在欧洲拥有领先的服务平台,在美洲和亚太区业务覆盖广泛且高速增长 [6]
债券月报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收益率曲线熊陡变牛陡?
彭博Bloomberg· 2025-06-05 06:09
固收市场热点 - 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预期延后至2025年11月,收益率曲线可能从"熊陡"向"牛陡"转变 [3] - 10年期国债利率作为分界点,短端利率回落而长端利率持续上行,推动曲线进入"熊陡"阶段 [3]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接近5%技术阻力位,长端利率上行空间受限 [3] - 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降息,联邦基金利率可能快速下探至3%以下 [7] - 至2026年底美联储将利率降至2.25%以下的概率约为20% [7] - 若通胀回落与经济放缓趋势验证,收益率曲线可能进入"牛陡"阶段 [10] 信用专栏 - 中资美元债信用利差受中美贸易博弈、政策刺激和汇率风险影响 [11] - 彭博新兴市场中国投资级美元债指数OAS从90个基点回落至74个基点,显示市场对政策信号高度敏感 [12] - 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权平均关税已升至126.5%,贸易协议前景仍不确定 [12] - 扩张性政策可能导致债券市场信用利差从历史低位反弹 [14] - 当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差值超过6%时意味货币政策高度宽松,当前差值为2% [14]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引发对美元资产风险重新评估,中资美元债利差或走宽 [16] 资产证券化产品专栏 - 美国大型银行2025年第一季度机构MBS持仓出现回落 [16] - 摩根大通削减近80亿美元AFS持仓,美国银行持有到期科目减少额占整体下降近一半 [16] - 2025年一季度CMO发行量接近1,000亿美元,为2020年以来最高季度水平 [19] - 浮息CMO发行创下610亿美元历史新高 [19] - 银行对吉利美GNMA转手证券的偏好持续上升 [21] 彭博小锦囊 - 终端HSA功能可查看曲线策略的历史利差分析 [23] - GC图形曲线功能可查看整条曲线历史变化 [23]
全球制药业洞察 | 特朗普“磨刀霍霍”向药价,药企谈判筹码何在?
彭博Bloomberg· 2025-06-04 08:57
特朗普最惠国待遇对药品价格谈判的影响 - 特朗普重启最惠国行政命令可能为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的药品价格谈判奠定基础 首批10种联邦医疗保险D部分药品价格可能低于拜登政府时期 [3] - 最惠国待遇试点计划面临法律挑战 辉瑞、阿斯利康等同业面临药品价格下降威胁 [3] 药品价格谈判进展 - 拜登政府将首批D部分药品价格设定为比标价低38%-79% 比净价低13%-57% 药企持续面临进口价格管控风险 [4] - 《通胀削减法案》设定了价格上限但未设下限 参考国外价格未被列为标准 为降价提供较大自由度 [4] - 白宫可能在11月公布最高公平价格时宣告胜利 受保护类别药物如阿斯利康的Calquence和辉瑞的Ibrance可能因D部分承保要求导致回扣降低 [4] 特朗普的药品降价策略 - 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创新中心(CMMI)示范模式可能面临法律挑战 该模式允许白宫免除医疗保险要求以测试降低成本支付模式 [6] - 特朗普曾提议将医疗保险中支出最高的50种B部分药品报销与国外支付价格挂钩 因程序原因实施受阻 可能重新推出该方法但价格变化不会立即发生 [6] 单一来源药物对药企的影响 - 美国医疗保险机构5月12日发布的组合产品指导草案对默克等药企不利 药企试图通过开发皮下注射版本较旧疗法保护垄断定价 [9] - 前届政府对固定组合或单一来源药物的解释未改变 反映对避免高收入药物降价的担忧 最惠国行政命令可能促使药企承诺降低标价或绕过药品福利管理以讨好白宫 [9] 行业背景补充 - 固定组合药物定义为含有两种或以上活性部分/成分的药物 不同组合被视为一个活性部分 [13] - QSSD定义涵盖具有相同活性部分和相同NDA/BLA持有人的所有剂型和强度药物 包括根据不同NDA/BLA销售的产品 [13]
重磅报告下载 | 2025生成式AI: 当DeepSeek颠覆行业, 近2万亿美元的市场有哪些机遇?
彭博Bloomberg· 2025-06-03 06:30
生成式AI市场前景 - 预计到2032年生成式AI市场将创造约1.8万亿美元收入 年复合增长率达30% [2][4] - 生成式AI占科技行业IT支出比例将从目前不足2%提升至14%-16% [4] - 个人和企业在生成式AI智能体方面的支出到2032年可能达到2140亿美元 [3] 技术发展趋势 - 推理支出超过训练支出的时间可能比此前预测提前三年 [2] - 大语言模型功能趋同 OpenAI GPT 谷歌Gemini Meta Llama等差距缩小 [2] - 模型应用从文本搜索扩展至图片 音频 视频分析 [2][3] - 大多数LLM公司致力于提高模型效率以实现大规模推理 [2][3] 应用场景拓展 - 现有用例包括合同审查和客服聊天机器人 [2] - 新兴应用包括编程助手 集成写作 文本/语音生成图像视频工具 [2][3] - 对话式AI产品和视觉AI产品需求将利好智能手机制造商和车企 [2] - 游戏公司可能利用AI加速开发并提升用户体验 [8] 硬件与基础设施 - 训练大语言模型的计算密集度可能推动高级RISC市场份额增长 [8] - HBM芯片采用率将因AI模型复杂度提升而进一步提高 [2] - 云业务有望超越服务器开发 [7] 细分市场影响 - 数字广告巨头或通过机器学习模型改善定向投放和转化率 [8] - 生成式AI广告支出到2032年将占数字广告总支出的13% [11] - 硬件领域可能成为增长最快的类别 [8] 市场表现与竞争 - 2024年彭博BAIAET指数回报率达29% 但2025年初累计下跌6% [11] - 中国和韩国市场AI概念股分别上涨21%和13% [11] - 微软 亚马逊 Meta等云服务巨头在市场中各显神通 [13]
预告 | 2025年6月彭博终端用户专享课程
彭博Bloomberg· 2025-06-03 06:30
彭博终端培训课程推荐 基础工具 - 终端入门系列5:彭博Excel API公式数据拉取入门课程将于6月5日17:00-18:00举行,支持现场实机操作 [3] 权益市场 - 权益分析师系列2课程聚焦股票估值工具的数据及分析入门,6月4日17:00-18:00开课 [9] - 全球股票模型数据更新及应用场景课程将于6月24日17:00-18:00上线 [9] 宏观、外汇与大宗商品市场 - 大宗商品专场解读关税后的航运市场,6月10日16:00-17:00举行 [5] 固收/利率市场 - 固收专家系列3课程涵盖固收产品流动性分析工具,6月17日17:00-18:00开课 [10] - 中国固收在岸市场货币经纪商数据更新及应用场景课程6月19日17:00-18:00推出 [10] 企业专场系列 - 关税后的基本金属分析课程6月12日17:00-18:00举办,含现场培训 [7] - 关税影响下美国科技股分析与展望课程6月26日17:00-18:00开展 [11] 课程参与方式 - 通过彭博研讨会功能SMNR <GO>注册线上/现场课程,部分场次支持上海办公室实机操作 [2][11] - 非终端用户可扫描二维码申请功能演示 [11]
ESG行业洞察 | 净零银行业联盟转向恐推迟碳目标实现:谁面临撤资风险?
彭博Bloomberg· 2025-05-30 05:23
银行业联盟转向对碳目标的影响 - 净零银行业联盟通过投票放宽成员资格规定 可能为银行放弃或调整净零目标提供回旋余地 引发ESG投资者撤资风险 [3] - 瑞银与荷兰国际集团面临最大撤资风险 其3%以上市值的股票由ESG基金和气候基金持有 [3][4] - 富国银行宣布放弃净零目标 但撤资风险较低(占市值0.5%) 若其他银行效仿风险可能上升 [3] 欧洲银行撤资风险分析 - 联盟放宽气候目标要求 可能导致银行推迟或放弃与1.5度温升目标一致的贷款和投资组合调整 [4] - 瑞银、荷兰国际集团和渣打撤资风险最高 ESG基金持股均超3%市值 瑞银与汇丰已宣布推迟运营排放目标 [4] - 融资排放(贷款和融资产生)是银行主要排放源 若推迟范围扩大至该领域将显著增加风险 [4] - 分析覆盖2100只ESG基金和气候基金 总资产规模达1.7万亿美元 [4] 欧盟与英国银行ESG持股及碳目标 - 瑞银ESG基金持股占市值3.12% 运营净零目标推迟10年至2035年 [6] - 荷兰国际集团ESG基金持股占3.14% 目前维持碳目标不变 [6] - 汇丰ESG基金持股占1.7% 运营和供应链净零目标推迟20年至2050年 [6] - 多数欧洲银行(如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等)ESG基金持股占比1.34%-3.15% 均维持现有碳目标 [6] 美国银行撤资风险 - 富国银行放弃净零目标 ESG基金持股仅占0.56%市值 纳入率8%为同业最低 [7] - 花旗面临最大潜在风险 ESG基金持股占1.12%市值 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各占约1% [8] - 多数美国银行设定符合彭博2030年排放基准的融资碳排放目标 但联盟政策放宽可能引发目标下调 [8][9] 碳目标调整趋势 - 除富国银行外 多数银行维持融资排放碳中和目标 摩根士丹利调整油气行业目标但扩大其他行业覆盖 [12] - 彭博碳排放评分显示 多数银行2030年减排目标符合国际能源署1.5度温升情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