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搜索文档
本科回炉专科是对职业赛道的理性选择
北京青年报· 2025-07-07 11:50
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更是为这一趋势注入动能。截至2024年,全国职业本科院校达51所,公办院校 占比超半数,其培养模式强调"理论+实践"的双重训练,既弥补了传统高职理论深度的不足,又解决了 普通本科动手能力的短板。 "认识你自己"是人生最大的智慧。在教育分层与社会流动紧密关联的背景下,"本科回炉专科"看似 是学历降级,实则是一个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的过程。 几年前,媒体曾报道了一个博士毕业工作六年后报考高职专科学校的案例,因妻子和岳父都从事口 腔医学职业,当事人朱骏(化名)感受到了医学的神奇,点燃了他心中梦想的火种——这种选择并非对 过往的否定,而是在经历社会打磨后,对自身兴趣、能力与职业方向的深度整合,是教育选择从被动接 受向主动建构的转变。 当社会不再以学历高低论成败,而是以人尽其才为价值导向,职业教育才能真正与普通教育并轨。 然而,要让"本升专"成为真正自主的选择而非无奈的妥协,仍需制度层面的支持。一方面,需进一步打 通职业教育的升学通道,让技能型人才有持续深造的空间;另一方面,应建立更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消除招聘中唯学历论的隐性壁垒,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薪资、晋升等方面获得公平对待。唯有如此,职 业教育才 ...
AI人才热的背后藏着产业升级密码
北京青年报· 2025-07-07 06:55
AI人才需求与产业升级 - AI相关岗位热度飙升 吸引石油、机械、医学等跨专业人才 反映产业升级对"场景通才"的需求 [1] - AI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 技术落地需要"技术+场景"复合能力 [1] - 典型案例:西南石油大学李益彰兼具AI建模与石油开采知识 成为能源行业"双料工程师" [1] 企业用人标准转变 - 企业更青睐能连接技术与生产力的"翻译官" 而非单纯技术专家 医疗背景跨界者因理解临床需求在招聘中胜出 [2] - 数字社会AI人才正从技术专家向"需求解码者"进化 需具备行业痛点理解能力 [2] - 高校快速响应需求 清华设AI通识学院 北师大推"汉语言文学+AI"双学位 全国500所高校开设AI专业 [2] 行业门槛与竞争态势 - 数据标注升级为专业工作 跨专业学生付费购买笔试经验 企业将院校背景纳入筛选标准 [3] - 新技术普及经历野蛮生长到精细化运营过程 人才竞争推动行业关键因素显现 [3] - 社交平台涌现付费面试课程 反映跨专业毕业生追逐风口的焦虑心态 [3] 技术应用与人才价值 - AI技术需像河流般融入医疗、制造、能源等领域 与真实场景连接才能创造价值 [3] - 具备跨领域架桥能力的人才将成为产业升级中的核心资源 [3] - 技术决定产业应用下限 衔接技术与需求的人才决定上限 [3]
高血糖暗助斑块?这些症状要警惕
北京青年报· 2025-07-07 00:46
糖尿病与动脉斑块风险 - 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斑块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高血糖会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并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激活 [2] - 血管损伤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易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形成是血脂与血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可能累及心脏、脑血管及下肢动脉等全身大血管 [2] 疾病预警与干预措施 - 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需警惕胸痛、头晕、下肢麻木等早期症状,并及时就医进行血管专项检查 [3] -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有心血管风险控制作用的降糖药物,并配合戒烟限酒、运动及体重管理等生活方式调整 [3] 日常预防管理方案 - 饮食控制需限制总热量,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占比分别为50%、20-30%、15-20% [4] - 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血液指标,通过超声检查动脉斑块及尿微量蛋白检测 [4]
北京抗战文物数量持续增加
北京青年报· 2025-07-06 23:34
抗战文物新增与认定 - 北京地区近十年新增多处抗战时期不可移动文物 包括侵华日军摩崖刻石 日军兵营 碉堡和地道战遗迹等 这些历史遗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1] - 丰台区程庄路碉堡于2016年被认定为普查登记文物 该碉堡下层由日军修造 上层为中国军队后期添建 是日军"西仓库"军事设施的一部分[2] - 延庆区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地堡于2024年4月1日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该地堡由日军1939-1945年间修筑 用于控制沿线矿产资源[3] - 青龙桥车站日军营房于2019年获得文物认定并修缮 充实了车站的历史构成 为未来开放利用奠定基础[4] 地道战遗址保护与利用 - 大兴区王场村抗战地道及建筑遗存于2023年5月4日被认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已建成博物馆 日均参观人数约100人[5] - 该地道最初由村民白薯窖改造 后发展为能藏能走能打的地道网络 博物馆内复原了20多米长的地道供体验[6] - 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经过一年整备 于2024年5月重新开放 展览面积达1500平方米 展品增至187件 新增多个互动装置[6] 群众参与文物普查 - 房山区"侵华日军记功摩崖刻石"通过民间学者马志璞申请 于2020年被认定为普查登记文物 是北京现存已知唯一日军记功摩崖刻石[7][8] - 铁路文化学者王嵬推动康庄车站建筑群于2019年获得文物认定 该车站是南口战役重要历史地标[8][9] -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表示 群众参与是文物普查重要力量 近十年文保志愿者发现多处抗战文物[12] 文物认定机制 - 北京市文物局2024年7月18日发布通知开展不可移动抗战文物专项调查 新发现可随时认定增补[11] - 文物认定需经过申请 专家实地调查 公示等程序 如八达岭隧道地堡从申请到认定历时近一年[3][11] - 罪证类遗迹如日军建筑被认定为文物是为研究历史提供依据 而非颂扬侵略[11]
北京:67项电网度夏补强工程即将投入运行
北京青年报· 2025-07-04 06:42
电网度夏补强工程概况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推进67项2025年电网度夏补强重点工程 包含19项主网工程和48项配网工程 预计7月上旬全部投入运行 [4] - 工程预计新增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50千米 变电容量173万千伏安 [4] - 工程将有效满足通州、朝阳、海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区用电需求 提升昌平、密云、顺义等地区供电保障能力 [4] 电网建设与升级 - 公司持续优化电网发展规划 加速主网、配网建设与改造升级 补强电网局部薄弱环节 [5] - 2025年投产环球、姜庄湖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关键项目 构建多级电源支撑 提升区域电网互联互通能力 [5] - 建成会展、龙泉湖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完成生命园、米各庄等11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 扩容变电容量、缩短供电半径 [5][6] 工程应用场景 - 工程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为通州文化旅游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南部提供充足电力 [5] - 满足朝阳大屯地区商业及高端产业用电需求 支撑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等产业发展 [5] - 110千伏电网工程精准赋能创新高地 支撑高精尖产业、航空工业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6] - 缓解区域供电压力 聚焦交通枢纽、大型商圈、人口导入区域等多样化场景 匹配城市更新公共服务设施扩容需求 [6]
北京市朝阳区20万张文旅消费券明起免费领
北京青年报· 2025-07-04 01:10
朝阳区博物馆发展现状 - 朝阳区目前拥有90家博物馆 博物馆覆盖率达每十万人2 6座 [1] - 80%以上博物馆免费开放 2024年接待观众超2400万人次 [1] - 本地居民人均参观博物馆2 2次 逛博物馆成为文化生活"新常态" [1] 2025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活动 - 7月文创主题落地朝阳区 打造"博物馆+"活动平台 [1] - 活动覆盖蓝色港湾 合生汇 侨福芳草地 DT51等商圈 [1] - 采用"文化IP+商业空间+互动体验"创新模式 构建文商旅体多元生态 [1] 各商圈特色活动规划 - 蓝色港湾将举办"北京消夏文创妙会" [2] - 合生汇联动50家博物馆打造限定印章IP 引入顶流集章品牌 [2] - 侨福芳草地主打文旅融合 构建"文化展示-旅游推介"闭环体验 [2] - DT51结合AR科技 体育博物馆与迪卡侬体验区创新体育文博概念 [2] 文旅资源整合与消费促进 - 推出"博物馆进商圈"跨界联动 提供文化体验与消费购物一体化服务 [2] - 整合博物馆 酒店 餐饮 演艺空间四类资源 推出约80项暑期优惠 [2] - 7月5日起发放20万张朝阳文旅消费券 可在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等场所领取 [2]
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让公众防护更精准
北京青年报· 2025-07-04 01:10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系统 - 国家疾控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推出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系统,标志着公共健康服务进入精细化、预防性新阶段 [1] - 系统突破传统气温预报范畴,将气象信息与健康风险直接关联,提供针对性防护指南 [1] 五级风险分类体系 - 采用综合评估体系,依据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多重影响(如热射病、慢性疾病恶化)划分五级风险 [1] - 江苏北部、山东中东部等地被划为极高风险区域,系统提供详细防护指导以增强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1] 区域性特征与差异化服务 - 预警系统考虑不同地区人群对高温的适应差异,打破统一标准预报模式,提供因地制宜的指导建议 [2] - 通过12379预警系统、社交媒体等多渠道传播,重点覆盖建筑工人、老年人等易受高温影响的群体 [2] 多部门协作机制 - 疾控与气象部门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贯穿预警发布、信息传播、公众教育全流程 [2] - 联合行动模式体现公共服务从单一部门管理向多系统协同的治理理念革新 [3] 社会需求与创新意义 - 系统回应极端高温频发背景下公众对健康防护的现实需求,弥补传统天气预报的不足 [3] - 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健康风险提供创新实践范例 [3] 技术发展与治理升级 - 预警机制虽处起步阶段,但为未来公共健康服务的技术进步和治理理念革新奠定基础 [3] - 预期通过持续优化,推动公共健康服务向更全面、细致、有效的方向发展 [3]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北京青年报· 2025-07-04 00:55
北京自贸区五年建设成果 - 北京自贸区五年来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和"全市首创",推动制度型开放实现系统性突破 [1] - 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 海淀区发展成果 - 海淀组团累计形成98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4项全国复制推广、9项全市复制推广 [2] - 五年来新增注册企业9776家(内资9574家、外资202家),"两区"项目累计入库2893个 [2] - 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17.66亿美元,连续7年居全市首位 [2] - 开通医药产业"创新合伙直通车",实现药械领域政务服务"零跑动" [2]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周期缩短80%,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 朝阳区数字经济创新 - 朝阳组团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可用不可见"交易平台和首个数据资产登记中心 [3] - 建成国内首个L4级别高精度城市级数字孪生平台 [3] - 设立8家全球招商联络站,赴中东和欧洲开展海外招商 [3] 通州区绿色金融发展 - 通州组团聚焦"绿色自贸",围绕绿色金融创新等五大方向开展探索 [4] - 承接市级赋权308项,实现"副中心事副中心办" [4] - 创新"自贸通办"模式,实现京津冀三地超1.3万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市通办 [4] - 2021-2024年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15家(年均增长10.4%),实际使用外资3.12亿美元(年均增长27%) [4] 大兴区产业集聚 - 大兴区形成四大制度创新方向,3项举措入选国家级最佳实践案例 [6] - 累计引入市场主体7800余家(外资360多家),注册资本1300多亿元 [6] - 实现总营收约1500亿元,外贸进出口1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 [6] - 建成自贸区创新中心等产业载体,年内将竣工再生医学产业园等项目 [6] 顺义区贸易便利化 - 顺义组团面积28.5平方公里,为7个组团中最大 [7] - 完成200余项"两区"重点任务,形成16项突破性政策创新 [7] - 实现罕见病药品保障等多项全国首创试点政策 [7] - 累计入库"两区"项目2180个(全市第一),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总营收均增长约60% [7] - 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增长约50% [7]
拖欠农民工工资 两单位进黑名单
北京青年报· 2025-07-03 23:07
欠薪违法行为公布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6家用人单位重大欠薪违法行为 [1] - 4家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案件被作为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典型案例公布 [1] - 2家用人单位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1] 欠薪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案例 - 北京远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拖欠24名劳动者工资60570385元 [1] - 北京青普同人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拖欠15名劳动者工资247166145元 [1] - 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拖欠20名劳动者工资283889617元 [1] - 北京红顺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拖欠20名劳动者工资513300元 [1] - 人社部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责令支付工资加付50%赔偿金 [1] 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 北京峰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拖欠40名农民工工资595011元 [2] - 北京盛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拖欠32名农民工工资758750元 [2] - 因逾期拒不支付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2] - 惩戒措施包括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多方面受限 [2]
微元合成阿洛酮糖 全国首家获批上市
北京青年报· 2025-07-03 01:10
公司动态 - 微元合成阿洛酮糖正式获得国家卫健委新食品原料公告行政许可,成为全国首家获批上市的阿洛酮糖生产企业,也是唯一一家通过生物发酵工艺获批的企业 [1] - 公司全球首创的"一步发酵法生物合成工艺"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流程,提高了产品口感和稳定性 [1] - 微元合成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低热量健康型阿洛酮糖绿色生物制造技术项目"获批立项 [1] - 公司阿洛酮糖的合规销售区域已覆盖亚太和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人口总计约20亿人 [1] - 位于秦皇岛的阿洛酮糖一期工厂已正式投产,二期工厂已启动,将于2027年投产 [2] - 联合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多家传统生物制造合作伙伴推进多个十万吨级产能改造,其中华北地区6万吨产能改造项目将于今年10月投产 [2] 行业背景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生物制造产能,约3000万吨产能中有近一半是淀粉糖产业,其中约500万吨是果葡糖浆 [2] - 果葡糖浆产业常年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造成大量产能闲置 [2] - 阿洛酮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甜的需求,补充国内食糖缺口,且不会带来身体代谢负担,对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有积极作用 [2] 技术优势 - 此次批准的AS10菌株直接发酵法生产阿洛酮糖技术是国内首个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新食品原料获批案例 [1] - 生产菌株AS10可以利用、盘活国内庞大的生物制造闲置产能,促进国内生物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