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老字号与新科技齐发力 文化创新打造新场景
北京青年报· 2025-09-23 18:52
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业务创新 - 公司推出药食同源草本月饼 融入枸杞拿铁 罗汉果美式 陈皮拿铁等草本咖啡及西洋参曲奇 罗汉果面包等烘焙产品 [2] - 门店设置亚洲超大无人售货机 容纳9000个商品并配备机械臂机器人实现24小时运营 [2] - 三层空间分别布局精准食疗 精准抗衰管理及精准医疗板块 其中三层饮片容量达1000多种 [2] - 开发"小小中药师"体验活动吸引年轻客群及中小学生参与中药文化体验 [2]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 - 模数世界人工智能产业社区构建50万平方米创新空间 形成1公里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生态圈 [2] - 社区配套万P级算力 数据训练基地 10亿级专项政策资金及500亿级产业基金发展体系 [2] - 启源部落提供首年免租与免费算力支持 实现"开园即满园"企业入驻率 [2] - 生态雨林空间举办周度路演日活动 吸引线上线下万人参与 累计报道曝光量超百万 [2] 数字文化技术应用 -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开发MR眼镜设备 可同步显示圆明园现实场景与AI复原盛景 [2][3] - 集团建设中华文化语料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料库及舞台艺术语料库 [2] - 针对外国游客推出"MeetChina入境旅游数字大屏" 支持多语种交互与境外银行卡支付 已在上海落地 [3] - 数字大屏实现语言无障碍导购 跨境便捷支付及门店核销服务闭环 [3]
胡军谈数字人对演员的影响:期待它的出现 但演员的灵魂非常关键
北京青年报· 2025-09-23 10:31
#关注2025北京文化论坛# 【胡军谈数字人对演员的影响:期待它的出现 但演员的灵魂非常关键】9月23 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在北京开幕。著名演员胡军在接受记者提问如何看待AI、数字人等新技术对演 员职业的挑战和机遇时表示:我非常期待它的出现,表演不是1+1=2的一个公式、一个数据,而是他 的真心。未来数字人的脸部灵动性等一切都可以达到,但我觉得演员的灵魂是非常重要的。(北京青年 报记者 史晨枫 刘畅 编辑 史晨枫)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召开 咖啡机器人引得外宾惊呼“That's good!”
北京青年报· 2025-09-23 09:27
行业趋势 -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成为行业核心主题 渗透于论坛各个角落 [1] - 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服务业 咖啡机器人实现一分钟两杯的制作速度 [1] 技术应用 - 机器人咖啡师通过机械臂操作 配比精准度超越人工标准 [1] - 全自动化操作流程显著提升卫生标准 获得外国嘉宾认可 [1] 产品表现 - 机器人制作的咖啡口味获得与会外宾正面评价 引发"That's good"惊呼 [1] - 科技应用体现人文温度 融合技术实用性与用户体验 [1]
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中外嘉宾共话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北京青年报· 2025-09-23 08:36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23日至24日举行 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1] - 约800名中外嘉宾包括知名专家学者 文化名人 行业领军人物参与交流 [1] - 主论坛通过致辞和演讲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 [1] 活动形式 - 论坛期间举办20余场专业沙龙活动 [1] - 沙龙分布于城市多个文化空间 关注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交流互鉴等话题 [1]
戳这里!看看北京这座城有多少“源头”
北京青年报· 2025-09-23 00:52
北京青年报2025-09-23 07:39:40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今日(9月23日)开幕。 本届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论坛将助力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北京,这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多年建都史的伟大城市,历史上有很多"源头"。北京青年报推出 特别策划,让我们轻轻舒展一幅《北京文脉源图》,一起看看"都之源"的宏伟、"城之源"的繁华、"河 之源"的壮阔、"漕之源"的盛景…… 题图 | 视觉中国 编辑 | 杜小溪 ...
北京市养老服务费拟按最多不超3个月收取
北京青年报· 2025-09-23 00:49
细化过渡措施,稳步消化存量。《管理办法》印发前已开展预收费的养老机构多长时间完成存管, 存管多少资金,不满足收取会员费条件的是否要清退资金等问题,《管理办法》一一明确了过渡措施。 《管理办法》规定,已开展预收费的养老机构应当在6个月内完成资金存管手续。对于养老机构存量预 收费,办法发布后,养老机构应当将自2023年3月10日养老服务合同网签开始后,实际收取的养老服务 费、押金进行存管;养老机构已实际收取的会员费,按照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存管;养老机构不具备收取 会员费条件的,应按照要求对已经收取的会员费进行存管,不再收取会员费。 《管理办法》还有效衔接合同网签,确保落实落地。根据北京金融监管局报告,预付式企业接受资 金监管比例低,监管账户资金余额和交易频率低,相当一部分商户存在预收资金"不愿存、不尽存"的现 象。《管理办法》通过创新衔接本市既有政策——合同网签,全量掌握预付式企业资金收取情况,确保 养老机构预收资金"应存尽存""应入账尽入账"。同时,《管理办法》还明确将预收费纳入"双随机、一 公开"监管、信用监管等重要检查事项,通过执法检查、信用惩戒等措施督促其落实预收资金存管要 求。 本次《管理办法》分为"总则 ...
医院文创也要注重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北京青年报· 2025-09-23 00:49
然而,医院文创产品也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比如,器官毛绒挂件出现解剖结构错误,将直接向公 众传递错误医学知识。因此专业人士强调,医学知识的严肃性与通俗性平衡需通过严格审核实现。在这 方面,一些医院早就有所预见,并提前做好防范,比如,安贞医院在设计"安医生"IP时,其形象灵感严 格取自创始人吴英恺的医学贡献,避免随意化改编导致形象失真。 过度商业化甚至炒卖医院文创产品,也会让医院的文创之路走偏。当文创产品沦为炒卖对象,其健 康科普功能就会被市场侵蚀。部分医院盲目跟风设计网红产品,忽视医疗场景特殊性,最终可能损害医 学科普的公信力。这种现象在"限量款""联名款"等炒作中尤为明显,需警惕资本逻辑对公益属性的侵 蚀。 医院文创必须划定专业底线,建立"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审核机制。这就要求设计团队要包含医学专 家、科普工作者与设计师,确保每个产品既具创意又经得起专业推敲。医院的文创店也应要求销售员系 统学习产品背后的医学知识,实现"售卖即科普",并通过多轮专业评审,确保IP形象符合医学伦理。唯 有如此,医院文创才能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真正起到弘扬医学文化和传播医学知识的作用。 医学文创化的浪潮已然涌来,它既承载着科普使命, ...
全市每3度电就有近1度是绿电
北京青年报· 2025-09-22 18:24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表示,北京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着力构建"研发攻关—成果转化— 产业应用"全链条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让绿色技术从"实验室"快步走向"大市场"。截至目前,全市有效 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达到了6.7万件,年均增速达到14.6%。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近 200家,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专业人才,推动技术迭代的核心阵地。 在开幕大会上,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首批6项绿色技术交易现场签约。杨秀玲介绍,国家绿色 技术交易中心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链接全球,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引领性、国际影响力、全面开 放的市场化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服务平台。 全市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达6.7万件、全市每3度电有近1度是绿电、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 50%……昨日,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开幕。 大会现场发布了北京市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新进展和新成就,北京已初步构建起绿色经济发展 新格局。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 在去年举行的第五届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上,本市启动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按照计划,到 2035年,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 ...
北京文化要素如何聚合发展?
北京青年报· 2025-09-22 18:18
文化资源聚合发展 - 北京将深入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并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作为2025年全市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2] -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 文化资源深厚多元 需聚合融通各类文化资源以支撑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2] - 北京规划"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 明确繁荣兴盛古都文化 红色文化 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基本格局 [5] 文化创新实践案例 - 2025年8月长安大剧院上演新编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采用老中青三结合创作队伍 融合传统与时代元素 [7] - 2025年1月湖广会馆推出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 通过创新形式吸引年轻观众并实现文物活化利用 [7] - 文化创新遵循守正原则 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创出新思路 新形式和新机制 [8] 文化交流与传播 - 北京通过国际图书博览会 国际电影节和服贸会等大型活动吸引80个国家1700多家展商参展 [9] -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示22万种中外图书 举办1000多场文化活动 吸引110个国家30万人次参观 [9] - 北京出版集团在马来西亚发布茅盾文学奖作品《北上》马来文版 推动3部茅奖作品海外版权合作 [10] 文化空间建设 -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配备15组巨型书架 南中轴博物馆群正打造国家级文化会客厅 [3] - 路县故城遗址将通州建城史前推至西汉 元大都遗址规整出中轴线与胡同的城市秩序 [3][5] - 东四胡同百年门墩和密云千年银杏树等细节体现文化传承 展现古都文化与京味文化融合 [5]
多项重要文化成果今日发布
北京青年报· 2025-09-22 18:18
本报讯(记者 郭佳)9月23日至2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北京文化 论坛将在京举行。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 主题,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致论坛贺信精神,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搭建 文化之桥、深化交流对话、推动人文合作,以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届论坛包括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20余场专业沙龙以及多项精彩配套活动。9月23日上午主论坛举 行,中外重磅嘉宾将致辞演讲,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明交流互鉴汇聚智慧力量。下午,"保护传 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城市文 化: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交流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6场平行论 坛,将通过演讲、圆桌对谈、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诸多热门议题进行深度 探讨。 展区现场设置彩塑京剧脸谱、漆扇制作、内画技艺等体验活动,非遗大师将现场献艺,邀请嘉宾互动。 此外,在展区入口"迎宾"的银河通用"Galbot g1"机器人和清华团队跳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