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自然资源报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天水局:普法进矿山 督查到现场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5 01:37
为深入推进新矿产资源法贯彻实施,甘肃省天水市自然资源局积极推行"六个一遍"工作方法,不断 提高矿山企业尊法守法意识,持续规范全市非金属矿山开采秩序。 宣讲释疑一遍。天水局要求,各县(区)自然资源局要把宣法讲法作为当前矿业权管理领域的一件 大事,结合非金属矿山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力量深入全市86家矿山企业开展"送法入企"宣传活动,紧扣 企业普遍关注的矿业权审批、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等问题,对新矿法修订要点进行现场解读,通过互动 答疑,深入分析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奠定了坚实 基础。 矿企自查一遍。结合年初下发的《天水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金属矿山专项整治工 作的通知》,安排部署开展全市范围内非金属矿山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矿山企业紧紧围绕"无证开采、 乱采盗采,越界开采、超规模开采,不按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等问题开展自查,通过自查发现问 题线索,并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形成从问题发现到整改完成的工作闭环。 县区核准一遍。天水局要求,各县(区)自然资源局根据矿山企业自查,结合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 中发现的问题,全面核实梳理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
聚焦2025年第三期国土空间规划 UP前沿论道业务交流会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规划实施落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5 01:2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战略定位与功能 - 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手段和平台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年提及 2019年自然资源部启动试点[2] - 实现空间资源配置载体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渠道 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平台 浙江省建立"一体两翼"规划建设治理体系[2] - 落实"三区三线"和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重要途径 广东省累计批复近200个方案 拉动投资超4000亿元[3] 区域实践与创新模式 - 浙江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推进空间治理现代化 划定整治片区引导重点方向 建设网络大城市重要节点[2] - 宁波市推动整治规划与空间规划融合 打破条块分割管理格局 实现资源变资产变资本转化链条[3] - 哈密市以产业导入为主引擎 构建一二三产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 建议细化用地政策支撑新业态[4] - 上海市以郊野单元规划为核心 实现空间布局优化与多元价值提升 同步编制规划与实施方案[10] 理论创新与政策建议 - 需从传统工程范式跃迁为国土空间治理制度载体 发挥空间重构、要素激活和功能提升核心价值[5] - 以棕地再利用为战略支点 通过定量分析棕地群与城市系统关系 提出再生及空间优化方案[5][6] - 重点解决土地利用碎片化问题 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 基于大食物观完善地类管理与用途管制政策[6] - 建立差异化措施 在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等区域按主体功能定位提升空间价值[9][10] 实施路径与系统治理 - 长三角示范区建立跨省域统一标准潜力库和实施项目库 在毗邻区域协同推进典型项目[7] - 通过全域规划驱动新型城镇化 探索土地整治与多要素跨界融合 重构空间格局和资源配置[9] - 以合理评价体系和奖励补偿机制引导价值提升潜力区域工作 实现空间整体价值提升[10] - 福建省漳浦县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整体筹谋 优化用地布局释放产业空间 湖北省建议差异化管控寻求保护与发展平衡[7][8] 产业支撑与要素整合 - 将产业导入作为主引擎 广东省以良田集中、村庄优化、产业集聚、生态优美为目标激发内生动力[3] - 支撑产业发展重于土地整治本身 重点发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让市场机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 - 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加强产业导入和实施主体培育 形成多方参与受益的整治模式[8] - 城乡要素加速双向流动 需通过全域视角重构空间格局和资源配置 实现产业链价值链生活链交织[9]
全国林草行业森林草原防火员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22:53
8月26日至29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林草行业森林草原防火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全 国38支代表队、380名优秀防火员齐聚一堂,展开激烈角逐,全面展现新时代森林草原防火队伍的专业素养、精神风貌与战斗风采。 本届竞赛以"以赛促训、以赛强能"为核心目标,科目设置充分结合防火实战需求,涵盖体能、技能、智能及团队协作四大维度。个人项目包括理论知识 考试、卫星导航设备操作、油锯切割技术三个科目。团体项目设置无人机航空巡护、携装负重越野、水泵接力协同战术、风力灭火协同战术四项内容。此 外,还增设了防火车辆机动驾驶、无人机投弹灭火两项新特科目,旨在全方位锤炼参赛队伍的综合防控能力。 0 1 fig AXE 大 2 08/4 7 10 A 10 ren 112 2 12 12 asses x x 2 X W 2017 NE 28 420 715 1 FCAS 178 1245 y ( 15 17 l = 201 4 六 2774 x x 48.517 -120 上 Da r 7 ly e 5 63,00 DIX 2350 JES STORE rest 4 A 2016 / ...
北京通州建设林下宿根花卉基因库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22:53
项目概况 - 京津冀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圃暨科普展示园位于北京通州漷县镇 正有序推进建设[1] - 项目旨在打造京津冀首个集科研 生产 教育 旅游于一体的林下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库与产业示范园区[1] 建设规划 - 计划三年内构建包含种质资源圃 母本资源圃 科普展示区 林下花卉生产基地的多功能园区[1] - 目前已引进233个宿根花卉品种 种质资源圃与母本资源圃初步建成[1] - 资源圃已筛选出10余个优势品种 9月将启动量产[1] 业务发展 - 种苗将直供林场万亩景观建设[1] - 园区正同步攻关绣球花色调控技术 助力漷县牡丹园四季花海持续升级[1] - 推出研学之旅 开展宿根花卉科普教育实践[1]
吉林延边:“四绿一体”激活山林“绿动能”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22:53
生态治理体系建设 - 创新构建增绿护绿用绿活绿四位一体生态治理体系推动林草新质生产力提升 [1] - 全州新增和完善县城绿地781.3万亩 [1] - 实现林下经济产品总量10.7万吨产值382.87亿元 [1] 增绿行动成果 -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城区林荫道率达61.6%城区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达64.83% [1] - 大力实施国土美化绿化工程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1] 护绿机制强化 - 查办林草行政案件340起结案率100% [1] - 完善林草防火应急体系和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实现4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1] 用绿途径拓展 - 发展林下及林特产品110多种打造林产品品牌52个 [2] - 助推10个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延边大阳参业产业园 [2] - 培育壮大林下经营主体442个带动职工群众4万余人 [2] 碳汇创新实践 - 获批国家林业碳汇试点探索以碳代赔生态修复模式 [2] - 率先开展碳金融指数政策性保险填补全省林业碳汇加生态司法领域空白 [2] 活绿机制突破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林地经营权优化林木采伐管理制度 [2] - 优化林长加检察长加警长三长联动工作机制 [2] - 推进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试点工作 [2] 生态协同发展 - 配合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完善联席会议制度 [2]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筑牢北方生态屏障 [1]
广西首次完成境内岩溶地下暗河数字化工作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22:53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部门依托水资源基础调查,首次完成了境内岩溶地下暗河数字化工 作,形成了全区地下暗河"一张图"成果,为下一步开展地下暗河保护利用、污染防治、洞潜救援等工作 提供了数据支撑。 今年,广西首次启动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开展的水资源基础调查,并将地下暗河历史资料数字化工 作重点推进。目前已经形成全区地下暗河数据库成果,包含453条主干流长度大于2千米且独立存在的地 下暗河和317处岩溶大泉,总暗河管道长度达到了1万多公里。编制《广西地下暗河及岩溶大泉分布 图》,首次把全区地下暗河家底纳入全区自然资源"一张图"。 ...
海南完成近岸海域生态“体检”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02:37
海洋生态监测项目 - 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与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团队完成2025年海南岛近岸生态趋势性监测外业调查 旨在精准掌握近岸海域海洋生态基本状况及年际变化趋势[4] - 监测范围涵盖重要河口、海湾、珊瑚礁等高生物多样性或高生产力区域以及生态灾害高风险区[4] - 对水文气象、水质环境、生物群落等24项指标进行监测 获取海水和海洋生物样本及现场观测数据[4] 合作与监测重点 - 本次为双方第3个共享航次 围绕海洋基础环境、浮游与底栖生物特征、海洋酸化和微塑料等重点领域开展调查[4] - 监测成果为海洋生态安全预警提供数据基础 并加强海洋机构间监测协同共享[4]
硬核科技守护海洋生态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02:37
核心观点 -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海岸带地质技术部通过科技手段在海岸生态防护、沙滩数字化监测和湿地碳汇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为山东省海洋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11] 海岸生态防护 - 团队4年累计野外工作400余天 覆盖海岸线超1200千米 采集土壤样品600余份和地下水样品600余组 [3] - 完成土壤盐分测定超3000次和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2000余次 系统研判海水入侵与盐渍化扩散趋势 [3] - 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黄河入海口生态地质研究中心 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5] 沙滩数字化监测 - 在烟台海阳万米沙滩通过无人机航拍和高程测量 构建三维模型与正射影像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7] - 技术延伸至海湾整治和零碳岛建设 助力烟台绿色低碳发展和海洋碳汇资源"一张图"建设 [8] 湿地碳汇研究 - 牵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研究水沙及气候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碳汇的影响 [10] - 完成滨海湿地碳汇过程及能力评估等课题 构建"微观解析—系统评估—应用落地"研究链条 [10] - 作为山东省海洋碳汇产业联盟技术支撑单位 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10]
福建涉海上市后备企业产融对接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02:37
活动概况 - 福建省举办涉海上市后备企业质量提升培训暨产融对接活动 活动由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 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指导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主办[2] - 活动主题为"蓝海扬帆·资本赋能" 聚焦上市后备企业质量提升与产融对接两大主题[2][3] - 来自福建省内100多家涉海上市后备企业 省内外100多家投资机构以及沿海各设区市海洋与渔业 金融管理部门等200余人参加[2] 战略合作 -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共同签署深化推进涉海上市后备企业质量提升合作备忘录[2] -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分别与兴业证券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 服务内容 - 活动为涉海企业提供政策解读 上市辅导和产融对接的一站式服务 进一步完善涉海企业上市服务生态[3] - 来自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北京证券交易所 中信证券 兴业证券等机构的专家解读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政策 资本市场上市规则及企业上市案例[2] - 5家涉海上市后备企业开展投融资路演[2] 未来规划 - 福建海洋与渔业局将会同金融等部门协同开展涉海上市后备企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3]
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02:37
联盟成立与成员构成 - 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于8月28日成立 首批成员单位151家 涵盖海洋船舶 海工装备 高校科研机构 产业链配套企业 检验认证与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1]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当选理事长单位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27家单位为副理事长单位 青岛国信集团担任联盟常设秘书长单位 [1] - 联盟致力于打造开放 协同 高效的生态型创新合作平台 推动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 [1] 大会活动与对接机制 - 大会以"科引深蓝融合聚能"为主题 汇聚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 金融机构等400余名业内人士 [1] - 设置主会场 平行闭门会 路演多维对接机制 在海洋船舶 海工装备 深远海养殖装备3个领域开展精准交流 [2] - 海洋装备科技成果路演环节展示8个优质项目 包括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 水下仿生智能航行器 低成本模块化智能水下机器人等 现场达成10余项合作意向 [2] 专题报告与产业分析 - 《新型海工装备创新发展前沿趋势》专题报告系统分析海工装备领域技术变革与创新方向 [2] - 《世界船舶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专题报告提供权威数据与趋势研判 [2] 平台建设与职能定位 - 青岛海洋科创中心同步揭牌 由青岛国信集团牵头设立 聚焦科技对接 项目孵化 投资基金运作与海洋技术研发4项职能 [2] - 构建专家团队 应用场景 科技赋能深度融合机制 形成联盟加中心双平台支撑发展新格局 [2] 企业参与与产业影响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任轮值理事长单位 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 [1] - 青岛国实科技集团 亨通华海 阿克苏诺贝尔涂料等30余家企业及投资机构关注创新项目 [2] - 联盟推动海洋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大中小企业融通 传统与新兴未来产业协同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