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转型

搜索文档
煤电如何从“基荷电源”转向“灵活调节资源”?
中国电力报· 2025-09-26 07:02
伴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而来的,是新能源消纳问题亟待解决,灵活调节需求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煤 电的"压舱石"和"调节器"作用凸显。 "煤电机组在系统中很好地发挥了灵活调节和基础保障作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专职副理 事长,中电联火电分会会长于崇德指出,"据有关资料介绍,煤电机组在系统中以不到四成的容量占 比,贡献了超过五成的发电量、支撑了七成负荷调节,承担了八成的供热任务。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中,煤电机组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热力可靠保供和新能源消纳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 地支撑了新能源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举措。 以煤电技术创新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新一代煤电技术论坛观察 9月24日,以"发挥煤电灵活调节作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的新一代煤电技术论坛于张家口 崇礼成功举办。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的当下,煤电如何从"基荷电源"转 向"灵活调节资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 年)》,煤电转型路径进一 ...
容量电价助力煤电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7-14 22:07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实施情况 - 2024年全国煤电机组累计获得容量电费950亿元,折度电容量电价为2.07分/千瓦时,主要发电企业容量电费获取率接近90% [1] - 容量电价通过固定成本回收机制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压力,推动煤电机组向"兜底保供和系统调节"功能转型 [1] - 两部制电价包括容量电价(固定成本回收)和电量电价(发电量挂钩),容量电价相当于"底薪",电量电价相当于"奖金提成" [1] 容量电价政策效果 - 推动煤电企业功能定位转型,促进现役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调节性能以弥补新能源波动性短板 [2] - 稳定煤电企业收入预期,降低市场化交易波动影响,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机组顶峰发电能力显著提升 [2] - 容量电价实施后煤电企业优化机组检修工期,加强部门协作,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 煤电转型优化方向 - 建议根据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建设情况提高容量成本回收比例,尤其针对电力现货市场运行地区和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明显地区 [3] - 推动老旧机组延寿改造是盘活存量火电资产的重要举措,我国现役煤电机组平均服役时间仅17年,远低于国外30年以上水平 [3] - 我国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容量占比80%,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占比超50%,但大容量机组投产时间较晚且集中 [3] 老旧机组延寿改造挑战与建议 - "十五五"期间将有一批老旧机组面临延寿改造,主要问题集中在设备老化、能效低下(超高压/亚临界机组能耗较高)、调节能力不足 [4] - 老旧机组延寿运行相比新建机组具有发电成本和社会经济成本优势,建议完善市场机制确保合理投资回收期 [5] - 需制定煤电机组延寿运行的改造、评估、监管等技术规范及标准体系,提供客观评判依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