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搜索文档
千年古城见证北疆史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1:49
战国时期树木鸟兽纹瓦当。 元代黑釉油滴瓷碗。本文图片来源:盛乐博物馆 东汉护乌桓校尉壁画墓复原展厅(局部)。 提起北魏迁都,世人多熟知公元494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南迁洛阳的壮举。而少有人知的 是,在迁都平城之前,拓跋鲜卑已在阴山南麓、黄河之滨的沃土上,精心营建起一座奠定基业的都城 ——盛乐。如今,这座古城静静沉睡在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土城子遗址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其历史跨越春秋至辽金元时期,绵延2000余 年。作为黄河"几字弯"北岸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址,它不仅见证了北疆大地的风云变幻,更以层 层叠压的文化遗存,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鲜活实证。 2001年,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 项名单,2025年8月正式揭牌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土城子遗址完整保存了自春秋至元代连续2000余年的叠压遗迹,这在全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都属少见。 它为研究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体系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深刻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文物琳琅 展现多元文化交融 土城子遗址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多元民族与文化交 ...
三部门印发方案,部署15项任务——更好发挥轻工业稳增长作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1:30
我国是轻工产品生产大国,拥有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百余种产品产量位 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轻工产品"世界工厂"。"不过,也存在供给结构不平衡、低端供给过剩和优 质供给不足、质量保障有待增强等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 围绕优化轻工业供给,《工作方案》提出了3项具体举措。一方面,加快产品创新。开展增强消费 品供需适配性行动,丰富产品品类和特色供给。通过"链长制"等方式,加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另一方 面,加强质量保障。强化关键领域标准供给和落地实施,加快先进产品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以及适用国 际标准转化,提升国际国内标准一致化水平,推动认证结果国际互认。同时,加力品牌培育。 数据显示,我国轻工业年出口额近1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超过30%,长期稳居世界首位。但近年 来受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轻工业出口面临较大压力。 轻工业一头连着千企万岗,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 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2025—2026 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 ...
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发文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1:24
能源装备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指导意见》部署了6个部分共13项能源装备高质量发 展重点任务,包括加快能源勘探开发装备转型升级,提升能量转换装备质效水平,推动能源存储装备规 模化应用,加强能源输送装备技术攻关,推进能源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能源装备绿色高端发 展。 《指导意见》从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加强全面质量管理、鼓励首台(套)应 用、建立完善高层次标准体系、深化国际开放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7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产业创 新生态环境的措施。(记者 廖睿灵) 近日,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 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我国能源关键装备产业 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超500项标准中外互认,意味着什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23:01
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养老机器人"小五"。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 准由中国牵头制定。 新华社记者 黄 伟摄 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一列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驶出德卡鲁尔站。 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已满23个月,为周边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 徐 钦摄 从输出"中国制造"的产品,到输出"中国制造"乃至"中国创造"的规则,标准这种看似枯燥的技术语言, 正悄然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软基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推动500余 项标准实现中外互认,在中吉乌、中老、印尼雅万高铁等8个铁路合作项目建设中使用中国标准,启动 赞比亚等非洲国家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国标准海外影响力持续增强。 更多中国标准走向全球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群山间,一列银红相间、流线型的动车组平稳地行驶在崭新的轨道上——这是雅万 高铁每日运行的图景。对于当地居民阿里夫来说,这一展现"中国速度"的列车早已融入他的生活。"以 前从雅加达到万隆要3个多小时,现在最快只要40分钟!"他笑着比画,"我经常坐高铁去看望家人,车 厢宽敞舒适,就像在地上飞一样。 ...
草木敛华顺时方(大健康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23:01
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改为降温。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秋季人体的新陈代谢 逐渐减缓,是呼吸道和胃肠疾病的高发期。秋季万物开始收敛,人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忧 郁、烦躁的情绪。因此,秋季养生,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 阳。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秋季中医药养生"主题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中医药专家出席,介 绍秋季常见健康问题的中医预防、调理、保健方法等内容。 "秋老虎"伤人怎么防 夏秋交界之际,虽已立秋,还会出现短期炎热天气,老百姓俗称"秋老虎"。应对不好的话,"秋老虎"也 会伤人。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秋老虎"时湿气和暑热没有散尽,立 秋以后有时会感觉身上燥热,燥邪和暑热联系到一起,很容易造成"秋老虎"伤人的问题,造成头晕等中 暑症状。 "预防是最重要的,午后高热时尽量减少外出,穿一些透气的衣服,在屋子里面保持开窗通风,饮食上 需要清暑祛湿,当然也要向预防秋燥过渡,可以煮一些绿豆薏苡仁粥等来缓解这样的症状,切忌辛辣刺 激、冰冷的食品,避免伤及脾胃。"刘清泉说,起居上应该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耗伤元气。如果有时间 的 ...
“空中丝路”愈加宽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3:25
中国国产商用飞机C919大飞机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沙阿机场作静态展示。 张纹综摄(新华社发) 中国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在卢旺达试飞;C909飞机在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投入运 营;吉隆坡国际机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加强"双枢纽"合作;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与中国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喀什市之间开通客运新航线……近段时间,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为外媒聚焦的热点。 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朋友圈"持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一条互惠包容 的"空中丝路"正在拉近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距离。 航空业往来日益紧密 空中桥梁推动机遇共享 航线织密、航班穿梭、运力增加……多家外媒关注到,空中丝绸之路正成为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共筑友谊的空中桥梁。 《中亚时报》报道称,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民航局今年与中国民航局达成协议,开通一条飞往喀什的新航 线。这条航线作为空中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有利于加深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的经济和贸易联系,促进旅 游业发展,并为地区货运和客运创造新机遇。 "一条连接中国乌鲁木齐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新航空货运航线已开通。"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阿拉 伯新闻》网站等外媒报道 ...
中非共创 擦出时尚新火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3:18
今年6月,在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与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共同举办的"文明对话国际日"现场,由莫伊大 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莫伊孔院")带来的时装秀,吸引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时装秀上展示的服饰 配色大胆,既有浓郁的非洲风情,也体现了中非青年在设计创意领域的深度共创。 这些服饰来自"融·荣"中肯文创艺术联合设计大赛,由非洲青年贡献灵感素材,再由中国青年设计师用 创意和想象将其呈现。目前,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是莫伊孔院特色化建设的成果之一。 "我参加的时装秀很好地展示了肯中文化交流成果,有助于让人们接纳并尊重多元文化,促进跨文化对 话。"莫伊大学学生乔尔·埃尔萨潘·奥维利告诉记者。奥维利展示的服饰色彩鲜艳,以粉色为主色调,主 要图案由盾牌、长矛及分立两侧的两只黑猫构成。 "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肯尼亚国旗和国徽。"莫伊孔院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叶可可介绍,"肯尼 亚国徽上有狮子,设计者使用的是同属猫科动物的猫咪,增添了趣味性和亲和力。猫咪身体上'盛开'着 美丽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绽放与和谐共生;盾牌中心还有一只独特的插花花瓶图案,寓意着自然与生 命的交融。"在叶可可看来,这套服饰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融入现代感,展现了 ...
侨见海南自贸港:“回乡创业正当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3:18
图为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张 茂摄(人民视觉) "百年以前,祖辈为生计'下南洋';如今,我们不应缺席家乡的历史性机遇。"马来西亚海南籍侨胞、海 南燕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叶说,海南自贸港今年12月18日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侨 胞"回乡创业正当时"。 2025年侨海青年发展大会日前在海口举办,来自埃及、德国、日本、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侨海 青年代表等近400人参加活动。 海南是中国重要侨乡,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侨界青年、留学归国人才来到海南创业就 业。多位侨胞新生代受访时表示,他们切身感受到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热潮,希望深入了解政策,寻找合 作契机,共享发展机遇。 "回到海南,既是'故乡的召唤',也是'机遇的吸引'。"陈小叶坦言,她创立的燕窝品牌充分利用海南自 贸港"零关税"和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大幅降低运营成本;计划在海南设立区域总部,将产品销往东南 亚和欧美市场。 更让陈小叶称赞的,是海南提供"保姆式"创业服务。"从公司注册、政策咨询到签证办理,都有'一站 式'服务,很多事情可以线上通办。"她说,当地政府还经常组织座谈会倾听侨胞诉求,提供税收、租金 优 ...
天津约你来沉浸式看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0:50
此外,2025天津戏剧节还将创新举办首届天津中小学校园戏剧节,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校园戏剧展示、 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戏剧节还将组织学生走进梁启超故居、觉悟社等红色文旅地标开展沉浸式演 出,以戏剧赋能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润心铸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2025年,天津戏剧节以全新姿态再出发,进一步推动戏剧艺术突破剧场边界,深入城市街巷,融入百姓 生活,让艺术表达升华为城市的文化脉搏,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津派文化特质的"戏聚天津"城市文化品 牌,为区域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文化领域的生动实践,2025天津戏剧节将三地文化协同发展融入各个板块。京津 冀七大院团共创开幕大戏《白蛇·喜见升卿》,汇聚京津冀三地名家,彰显区域协同的艺术创造力。此 外,本届戏剧节还进一步拓展合作维度,将天津大学生戏剧节范围扩展至京冀高校,为三地青年搭建戏 剧创作与表演的交流平台。 本报电(记者龚相娟)近日,2025天津戏剧节正式启幕。本届戏剧节设有"剧目展演"、"无处不沉浸 ——戏剧之城"国庆节特别活动、"第三届天津大学生戏剧节""首届天津中小学校园戏剧节"4大板块,把 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身边。 "无处不沉浸" ...
“智慧农牧民”日子更红火(“融”观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0:35
8月15日,乌拉特中旗四义堂村村委委员王玉林查看村务信息公开数字大屏。 张 枨、梁震英摄影报道 工作人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内蒙古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采摘"空中草莓"。 新华社记者 贝 赫摄 2024年11月3日,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乌兰乌素嘎查牧民吉日嘎拉通过智慧牧场监控镜头实时了解自 家羊群状态。 张 枨、张正国摄影报道 扫描二维码看"融"观中国主页 一大早,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乌素嘎查牧民傲云毕力格拿出手机,一键开启羊圈"智 能模式"。 "过去养3000多只羊,天不亮就得起床拌料、挑水。"傲云毕力格说,"现在动动手指,草料自动投喂、 围栏门自动开关、刮粪机定时清理,2小时就能完成,别提多方便了。"在内蒙古,像傲云毕力格这样的 智慧农牧民越来越多。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数字乡村建设有哪些内涵?内蒙古的探索有哪些成效?记者进行了探访。 从"靠天"到"靠数据" "牧场智能化,不仅提升了养殖效率,更改善了我家的羊群品质。"傲云毕力格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家 的羊长得又快又壮,羊绒品质达到了最高的超细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