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搜索文档
AI训练师:让人工智能更“懂”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22:52
AI训练师职业发展 - AI训练师通过数据标注和任务设计帮助人工智能理解人类意图 成为连接技术与人文的重要纽带[2] - 该职业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爆发式增长 正推动科技向更有温度的方向演进[2] 百度数据标注业务 - 百度在山西建立数据标注基地 培养超15万名AI数据标注师 并将合作模式拓展到多个省市[4][7] - 数据标注师日处理图像能力从200-300张提升至1300张 参与自动驾驶和图像分类等项目[4] - 百度拥有上万名AI训练师 AI寻人服务通过照片比对助力走失人口寻找[4][5][7] 县域AI产业发展 - 宜君县爱豆科技累计完成60.7万项数据标注任务 实现产值3500余万元[10] - 公司员工240余人中超过70%为农村女性 月均收入达4000元[10][11] - 通过降低入职门槛 使县乡女性有机会成为持证人工智能训练师[9][10] 医疗AI应用突破 - 讯飞医疗开发诊疗助理系统 帮助基层医生进行多科室常见病初筛[12] - AI系统能识别非典型症状病例 如通过"无痛性黄疸"等警示信号提示早期胰腺癌风险[14] - 通过医学数据标注和算法优化 使AI成为医疗领域的知识检索与诊疗逻辑分析助手[13][14] 职业转型案例 - 传统矿业员工通过体系化培训转型为数据标注师 参与人脸识别等具有社会意义的项目[4][7] - 农村妇女从农业劳动转型为AI训练师 掌握多任务处理能力并通过专业资格考试[9][10] - 消化内科医生转型为AI医学研究员 致力于将医学智慧固化到AI系统中赋能基层医疗[12][14]
从“流量狂奔”走向“价值深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22:5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倡导推动的"优秀动画微短剧扶持计划"在大会上正式启动。 主办方供图 初秋的郑州,黄河涛声与时代光影交汇。9月22日—24日,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这里举 行。会议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导,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 省广播电视局、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来自全国的创作者、平台方与专家学者齐聚商都,共探 微短剧从"流量狂奔"走向"价值深耕"的路径。 "竖店"之城正崛起 "郑州发展微短剧产业趋势已成,背后是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开幕式上,河南省委常委、郑 州市委书记安伟说。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8.5亿元,同比增长35.7%;全 市微短剧企业超800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日均接待剧组80余个。从闲置建筑改造的拍摄基地,到盘活 的工业厂房,郑州以"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补什么"的务实态度,快速构建起覆盖剧本创作、拍摄制 作、发行推广的全链条生态,打造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打响"竖店"郑州品牌。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升级为产业注入强心剂。郑州市市长庄建球在推介中提到,郑州在2024年设立微短 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优 ...
从黄金水道到文明桥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22:52
长江源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湿地,这些天然湿地为黑颈鹤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环境。 2025长江文明论坛展示的"跟着非遗游长江"非遗旅游地图(局部)。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供图 清代"白鹤梁"题刻。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供图 文 德摄 埃及罗达岛尼罗尺。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摄 长江江畔,当河姆渡居民播种稻田、凌家滩先民琢玉成器时,世界其他地区的古老文明也在萌芽、生 长。 公元前4000年左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滋养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里,苏美尔人以削尖的芦 苇秆为笔、泥板为纸,刻下记录城邦管理智慧的神秘符号,楔形文字由此诞生。 尼罗河畔,古埃及人用双手创造了工程奇迹。宏伟的金字塔拔地而起,庄严的狮身人面像静静矗立。 在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摩亨佐·达罗等城市已规划出网格状街道,配备了排水系统,建起功能明确的 公共粮仓,展现出高度的城市文明形态。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今天,我们探寻长江的文明脉络,就要将长江文明置于世界大河文明的谱系 中,理解其世界坐标。各大河文明,不仅是各美其美的璀璨星点,更将通过交流互鉴,在联通与融合中 走向美美与共。 一道智慧的长河 "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 在重庆市涪陵区,长 ...
新玩法“拉满”体验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22:31
近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西递古村落举办创意晒秋活 动,打造文旅融合的新场景。图为游客在村中游玩。 施亚磊摄(人民图片)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百荷寻味创意美食工作坊内,工作人 员正忙着赶制手工文创月饼,供应中秋节日市场。 时补法摄(人民图片) 9月19日,2025城市足球邀请赛在贵州省贵阳市奥体中心 体育馆开赛。图为观众在现场加油。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新消费场景和活动,文化旅游、赛事经济和文创消费等领 域亮点纷呈,吸引大量网友关注。从重庆的"火锅专列"到福建南平的茶旅融合,从贵阳的"城超"赛事到 浙江诸暨的篮球市集,从国图文创馆的北京商业首店到浙江平湖的西瓜灯活动,新玩法"拉满"体验感, 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打造文旅新场景 重庆人真的太会玩了,直接把地铁3号线变成移动的火锅产业博览会。双节将至,今年,重庆推出了别 具一格的"宠粉"方式——一列满载火锅文化与产业活力的"火锅专列"发车,为节日消费升温预热。 据人民网报道,车厢内布满"鸳鸯是最大的妥协""微辣是最后的底线"等火锅热梗,展现出重庆鲜活滚烫 的城市性格。乘客们纷纷拍照留念,分享这段充满地域特 ...
地理标志让“土特产”变致富“金名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01:46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介绍,浙江省已培育350个地理标志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带动 13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17个省市种植8000多万亩,增产稻谷64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68亿多元,一颗 小种子绽放了大能量。"谢小云说,"丽水山耕"连年领跑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榜单,"天目山宝""禹 上田园""苍农一品"等名特优品"百花齐放"。 地理标志并非"一力扛鼎",其形成的品牌可驱动产业链条延伸,变"单一产品"为"融合业态"。 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其气候温润、水土丰饶,2024年,"句容草莓"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围 绕"句容草莓"发展,当地沿白兔镇主干道打造了特色草莓销售走廊。 产值超9600亿元 地理标志让"土特产"变致富"金名片" 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数据显示,我国已认定地理标志产品4000余个,以地理标志作为集 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000多件,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经营主体超过4.6万家。我国地理标志产 品直接年产值已超9600亿元。 从"保山小粒咖啡"到"昌平草莓",地理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增收密 码。它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灵 ...
留学开学季,打开社交圈(留学服务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01:31
开学季到来,学子们将在海外开启全新生活。远离父母亲人、独自在异国他乡学习,这对每名留学生来 讲都是不小的挑战。如何尽快融入新环境、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 文化尊重与理解 在海外生活和学习中,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是顺利融入社交圈的重要前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语言表 达、礼仪习惯、时间观念与公共秩序等方面各有特点。初到陌生环境,留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倾听和适 度提问,逐步适应当地文化。例如在日常交流中注意称呼方式,了解用餐礼仪,通过细节表现出真诚的 尊重,不仅能够减少日常误会,也更容易赢得认可与信任。 "刚到这边的时候,我其实挺不适应的。比如课堂讨论里,大家会积极发言,但我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 好,也怕打断别人。"在美国留学的王岩分享自己的体会,"后来我发现,这种讨论式的课堂很常见,甚 至有时是学生主讲,老师点评。如果能提前准备观点,抓住机会表达,会受到很大鼓励。" 校外资源同样值得关注。社区中心、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建立联系的重要平台。在澳大利亚 墨尔本,当地社区中心每年组织义工活动,为老人送餐。参与其中,不仅能感受当地社会的运作节奏, 也能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为理解社会、融入环境积累宝贵经验。 高校通常还会为 ...
中国是全球安全治理的积极建设者(观象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00:28
面对全球安全治理的困境与挑战,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一倡议为破解安全治理赤字、重 塑公平合理秩序提供了重要思路。中国新近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呼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大全球倡议成为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系统性公共产品。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在网 络、气候、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推动国际对话。中国在热点问题上倡导政治解决,为地区稳定提供了建 设性方案。实践表明,中国不仅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更是全球安全治理的积极建设者。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治理赤字不断扩大。一方面,大国博弈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抬头,阵营对抗、集团政治不断滋生,给本已脆弱的国际安全环境蒙上阴影。个别国家出于地缘算计, 热衷于制造"你输我赢"的零和局面,对国际规则选择性遵守,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让现有国际安全合 作机制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全球南方"近年来迅速 ...
天山飞鸿(人民家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00:15
0:00 / 0:00 一级演员、中国煤炭文工团何恺鹏配音 孟二冬在书房。 任成琦供图 0:00 / 0:00 译制片导演张筠英配音 龚淑兰写给丈夫王建国的信。 王博文供图 0:00 / 0:00 一级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孙星配音 0:00 / 0:00 一级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王俪桦配音 古丽米热·艾尔肯(前排右一)在1981年和父母亲、弟弟妹妹一起留影。 古丽米热·艾尔肯供图 今年适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新疆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全国各地一道如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本报"人民家书"将目光投向广袤的新疆,摘编4封跨越时空的"新疆家书"——梁狄 刚在致母亲的信中表明志向并在今后的岁月中以行动践行,他在塔里木盆地的坚守就是生动的注脚;在 石河子大学支教的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在写给妻子的信里尽显师者仁心;军嫂淑兰告诉戍边的丈夫"家 里这杆红旗,我扛得住";维吾尔族姑娘古丽米热·艾尔肯和父母分享大学生活的美好。 重读这些家书,我们感受到了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更感受到有力跳动的时代脉搏。 ——编 者 孟二冬 看到绿芽萌动,顿觉生 ...
这些00后,以技能奔前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00:08
新华社记者 郝 源摄 选手在花艺项目比赛中。 选手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项目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选手在飞机维修项目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0:00 这是一场场速度与精度的较量; 这是一次次匠心与实力的比拼; 这是一幕幕创新与传承、产业与人才的对话…… 9月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5天时间里,全国3420名技能健将在国赛舞台上高 手过招、奉献技能盛宴。 置身其中,最让人震撼、雀跃的,当属那一抹抹靓丽的青春风采。赛场已是00后唱主角——这些选手平 均年龄24岁,25岁以下占比70%。 能站上国赛舞台的,都经层层选拔、优中选优。这3420名选手身后,是一批批青年正加速向技能与产业 奔赴,成长成才之路愈加多元,技能正在照亮前程。 锚点: "努力抓住证明自己的机会,翻过一座座山去" "我的心愿,就是把平日的训练成果安安稳稳地'端'上来。"22岁的崔欣雨第一次站上国赛舞台,激动、 兴奋,但他告诉自己"要稳住"。 在毫厘之间压花搓褶、在温湿度上精准拿捏……中式面点比赛项目的特点,要求他必须稳住。比赛过程 分前后3天,考核龙须面、象形面点、主题面塑制作等多个模块,既考 ...
京西稻,香飘三百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00:08
图①:孩子们在体验京西稻生产流程。 图②:京西稻田。 图③:京西稻传承人进行古法种植,右一为潘桂江。 图④:杜振东在介绍盆栽稻。 本报记者 严 冰摄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大江南北,田间地头,稻浪起伏,瓜果飘香,洋溢着丰 收的喜悦。 跟随丰收的脚步,走过稻香湖畔,途经玉泉山下,笔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京西稻种植地。在这 里,可以品味舌尖上的京西稻,感受如画的稻田景致,体验丰收季节的互动乐趣,循着稻香,去追寻 300年传承的味道。 好吃的御稻品种 "喝"着玉泉山的水,长出的京西稻米粒粒饱满,晶莹圆润,老北京人常说,用它熬出的米粥,粥面会凝 出一层青绿色透明的薄皮,入口滑润香甜,余味悠长。这种"好吃",带着京西独有的水土气息,也浸透 着300年的文化积淀。 潘桂江记得,老辈人施肥也有讲究,要把粪肥晾晒一个夏天,让其充分发酵成细腻的养料,再施入稻 田,一亩地还会拌入300斤的花生饼。田里不仅稻谷长势喜人,还能养出北京特有的"填鸭",鸭粪又反 哺稻田,形成一个小循环。"稻鸭共生,这才是老办法里的智慧。"他说。正因这套精细的农耕体系,才 有了"京西稻米香,炊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