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搜索文档
中国田径:新面孔 新希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22:50
中国田径队世锦赛表现 - 中国队收获2银2铜 较两年前布达佩斯世锦赛2铜有所提升 [4] - 73名选手中多数为首次参赛的年轻面孔 [4] - 参赛覆盖面达49个项目中的33个 为近几届最广泛 [8] 传统优势项目表现 - 4枚奖牌全部来自竞走、男子跳跃、女子投掷三个优势项群 [5] - 王朝朝以1小时18分43秒获男子20公里竞走银牌 时隔10年再登该项目世锦赛领奖台 [5] - 石雨豪以8米33获男子跳远铜牌 时隔3年中国选手再获该项目奖牌 [5] - 赵杰和张家乐包揽女子链球银牌和铜牌 延续该项目集体优势 [6] 新突破项目 - 男子4×400米接力、混合4×400米接力和男子铅球首次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 [8] - 男子4×400米接力以3分00秒77刷新全国纪录 提升幅度超过1秒 [8] 国际赛场差距认知 - 亚洲赛场与国际赛场差距显著 亚锦赛19金9银4铜的年轻选手在世锦赛感受到实力差距 [8] - 男子110米栏选手陈圆将指出国际选手起跑力量不足的短板 [8] - 混合4×400米接力选手莫家蝶承认首次参赛的紧张情绪 但明确未来提升方向 [8] 年轻选手成长 - 19岁刘凯在男子4×400米接力第三棒跑出44秒51 为同组所有队伍最快第三棒 [9] - 队伍以2026名古屋亚运会和2027北京世锦赛为中期目标 最终指向2028洛杉矶奥运会 [9] - 张起宁自信表示"最晚名古屋亚运会将再破全国纪录" [9]
“中国倡议正转化为实际成果”(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22:50
八月十九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非洲之星铁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机务运转整备场,中肯两国铁路工作者在 机车前站列并组成"3000"字样,以纪念蒙内铁路实现安全运营三千天。 新华社记者 杨 光摄 近日,由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与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联合主办的 第五届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在河南师范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推动构 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展开交流对话。 当前,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从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 国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表明,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中国通过多边机制与活动,努力 扩大全球治理格局中的发展中国家声量。 做世界多极化进程主要推动者 近年来,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以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 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
与华语电影新生代同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22:50
IM是"In Moments"的简称,意为"从这一刻起"。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以下称"平潭IM")是以扶持全 球高校青年影视创作力量为目标的专业影像节展,集短片评比、论坛、展映等于一体。 本届影展由竞赛、培育、展映、论坛、活动五大板块组成,其间还举办了创作训练营、提案大会、青年 之夜等配套活动,为两岸青年电影人提供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平台。 新生代创作者彰显开阔视野 作为影展"重头戏",本届平潭IM的短片主竞赛单元共征集剧情短片2059部、非剧情短片519部。"Z世 代"创作力量集中爆发成为本届影展的显著亮点,主竞赛单元参赛者平均年龄仅24岁,00后创作者占比 超过55%。 经过评选,50部短片佳作入围线下展映环节。入围短片题材丰富多元,涵盖社会关怀、个人成长、文化 传承等多个维度。改编自真实经历的《独唱团》,从儿童的视角探讨了集体与个体的边界;《无用路》 以闽南海岛为舞台,用黑色幽默解构两个少年的成长经历;AI题材《柯得的幻想》引发观众关于人与 科技的深层思考……这些作品表达了青年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彰显了新生代华语电影人开阔的创作视 野。 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颁奖典礼。 主办方供图 9月7日晚,福建平潭 ...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9:06
金融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2]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2]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2]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保持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3] 实体经济支持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3] - 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3]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3]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4.5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2%[6]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6] 资本市场发展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3]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31.6%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6]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6] 风险防控与监管 - 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4] - 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4] - 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4] -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惩防体系聚焦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5] 金融开放与服务创新 - 贸易外汇收支效率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提高[7] - 为跨境电商办理外汇结算业务超过56亿笔[7] - 国家开发银行为包银高铁提供超过36亿元投融资支持[6]
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卫星直联,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8:52
行业政策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指导意见 明确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提出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目标 [1] - 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 [5] - 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 加快推动卫星通信应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普及延伸 [5] - 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 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 进一步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5] 技术发展与应用场景 - 卫星通信通过手机上的卫星终端芯片或汽车上的卫星终端模组实现信号收发 与普通移动通信在传输方式、频谱范围、覆盖范围存在差异 [1] - 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已推出 华为、荣耀、小米等7家手机厂商已推出36款具备直连卫星功能手机 [4] - 汽车直连卫星服务支持车主一键拨打天通卫星电话 预计2024年底直连卫星车型销量将突破10万台 [4] - 卫星通信在电力配送线路监测等领域通过天地融合以更低成本解决现实需求 [6] - 卫星通信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航空机载通信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 推动汽车、船舶、飞机等直连卫星 [5] 市场现状与规模 - 中国卫通运营管理18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 建成覆盖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区域的高轨Ka高通量卫星互联网 [2] - 海星通全球网服务覆盖全球超过95%的海上航线 [2] - 手机直连卫星正常通话价格普遍在9元/分钟 [7] - 天地融合有望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 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创新应用 [8] 企业动态与合作 - 中国电信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4] - 中国电信与多家车企达成汽车直连卫星合作 [4] - 中国联通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5] - 赛力斯集团在车辆上配备eCall卫星通信功能 实现首例卫星救援 [8] 用户需求与期待 - 消费者期待卫星通信功能更强大、价格更亲民 [7] - 用户认为卫星通信在极端场景下保障通信安全值得额外付费 [7] - 希望卫星通信缩小城市与偏远地区在教育、医疗资源上的差距 [7] - 用户购买产品时会多留意是否具备卫星通信功能 期待平价选配 [7]
“十四五”以来,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超500项标准中外互认,意味着什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8:52
从输出"中国制造"的产品,到输出"中国制造"乃至"中国创造"的规则,标准这种看似枯燥的技术语言, 正悄然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软基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推动500余 项标准实现中外互认,在中吉乌、中老、印尼雅万高铁等8个铁路合作项目建设中使用中国标准,启动 赞比亚等非洲国家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国标准海外影响力持续增强。 更多中国标准走向全球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群山间,一列银红相间、流线型的动车组平稳地行驶在崭新的轨道上——这是雅万 高铁每日运行的图景。对于当地居民阿里夫来说,这一展现"中国速度"的列车早已融入他的生活。"以 前从雅加达到万隆要3个多小时,现在最快只要40分钟!"他笑着比画,"我经常坐高铁去看望家人,车 厢宽敞舒适,就像在地上飞一样。" 作为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 接、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从钢轨的间距、隧道的截面,到信号系统的每一条指令、车厢接 口的每一个细节,其全套技术标准均源自中国。 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湿热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对中 ...
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发文 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6:40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9月22日电(记者廖睿灵)近日,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 委、市场监管总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 见》),提出到2030年,我国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指导意见》从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加强全面质量管理、鼓励首台(套)应 用、建立完善高层次标准体系、深化国际开放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7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产业创 新生态环境的措施。 能源装备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指导意见》部署了6个部分共13项能源装备高质量发 展重点任务,包括加快能源勘探开发装备转型升级,提升能量转换装备质效水平,推动能源存储装备规 模化应用,加强能源输送装备技术攻关,推进能源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能源装备绿色高端发 展。 ...
三部门印发方案,部署15项任务:更好发挥轻工业稳增长作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4:00
数据显示,我国轻工业年出口额近1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超过30%,长期稳居世界首位。但近年 来受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轻工业出口面临较大压力。 如何推动我国轻工业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工作方案》提出了3项稳出口相关措施——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廖睿灵 轻工业一头连着千企万岗,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 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2025—2026 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 争力的产业,是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的主力军,承担着丰富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的重要任 务,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2024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23.2万亿 元,利润1.5万亿元,带动就业1792万人,分别占规上制造业的27.4%、16.7%、20.2%和24.2%。 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和轻工业发展实际,《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重点行业规模稳 中有升,企业经 ...
锐财经|“十四五”期间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4:00
金融业总体规模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突破500万亿元 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稳固 [2] 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普惠小微贷款 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20% [2] - 银行业保险业通过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2]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2]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54.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62% [4]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 [4] 资本市场发展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2]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总额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达31.6% 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5] - 新上市企业中科技类企业占比超过90% [5] 金融风险防控 - 银行业不良贷款 资本充足率 偿付能力等核心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 [3] - 五年处置不良资产规模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 [3] - 行业风险抵御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3] - 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下降超60% 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50% [3] 金融改革开放 - 贸易外汇收支效率提升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提高 [5] - 支持跨境电商电子化结算 "十四五"期间办理业务超56亿笔 [5] - 监管体系全面强化 构建机构监管 行为监管 功能监管 穿透式监管 持续监管"五大监管"体系 [3]
从一部片子看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2:18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进入新时代,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成功的密码,就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的科学指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之 际,十集电视专题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以下简称"讲读")一经播出,即引起广泛关 注。 讲读以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的"十个坚持"为根据来谋篇布局,大家从中可以感受到新时代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创新的"真理深度"。 讲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破题和开局,突出"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以诗意般的语言 展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创新逻辑。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到"建设生态文明 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厚人民情怀;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共建清洁 美丽世界",展示出中国的开放视野和博大胸怀,推动全球形成气候治理新范式。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讲读将美丽中国建设的点滴故事浓缩于一处,让观众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 建设的"实践力度"。 曾几何时,"不见长安见尘雾"。党中央及时发出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动员令,国务院系统出台了"大气 十条""水十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