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潮玩

搜索文档
从高仿Labubu到伪造提货卡 抖音电商开展打假“三连击”
贝壳财经· 2025-09-11 07:55
平台专项治理行动 - 抖音电商在四天内针对三类违规行为开展三次专项治理 包括Labubu商品假货问题 水果提货卡引流诈骗 话费充值欺诈[1] - 平台累计清退Labubu相关违规商家超200个 违规达人超600名 相关商品均被清除出抖音商城精选联盟[1] - 针对水果提货卡诈骗处置违规店铺1229家 达人373名 针对话费充值欺诈清退25家违规商家并冻结货款[2] 具体违规行为分析 - 部分商家如"鹏业""LAbubu*潮玩店"在直播间宣称"正品Labubu""假一赔三" 但实际发货均为仿品或高仿品[1] - 水果提货卡诈骗以低价水果为噱头 诱导消费者扫码下载第三方软件或先充值后提货 造成用户财产损失[2] - 因供应链管理不严导致用户信息泄露 消费者在购买话费充值后接到诈骗电话 对方谎称"误充"要求退款[2] 平台治理措施与未来计划 - 对涉事商家采取清退 冻结货款 列入失信名单并终止合作等处罚措施[1][2] - 未来将加大与品牌方合作建立防伪数据库与官方鉴定机制 严厉打击假货[2] - 进一步规范宣传与发货环节 优化售后维权机制 对恶意炒作和价格异常行为进行及时干预[2]
2025年中盘点:中国消费市场的五大惊喜
搜狐财经· 2025-09-07 13:15
宏观消费趋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其中5月增速创两年新高 [1][16] - 食品类零售额同比涨幅达12.3% 主要受益于零食专卖店和会员制折扣商超渠道扩张 [1][16] - 居民储蓄总额达163万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新增储蓄净额17.94万亿元 [15] 汽车产业突破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增37.4% 带动汽车销售整体增长11.2% [1][16] - 2024年汽车出口量接近550万辆 较2019年增长8倍 单车均价从4.7万元升至11.1万元 [3][24] - 比亚迪2024年以427万辆销量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 [3][28] 旅游业复苏 - 国际航班进出港客运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9%(Q1)和13%(Q2) [2][20] - 国内旅游出行人次达3.29亿 较2019年增长18% [2][20] - 入境游客Q1达3500万人次 同比增19.6% 上半年累计增幅22% [2][29] 文化出海表现 - 游戏《黑神话:悟空》海外玩家占比30% 总销量2800万份 营收90亿元 [4][42]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年收入突破30亿元 同比飙升726% 海外贡献率从4%升至39% [4][43] - 游戏取景地山西小西天古刹游客量同比增长两倍 [4][42] 资本市场动态 - 港交所上半年融资总额1071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30亿大幅增长 [5][37] - 消费类企业占港股前十大IPO四席 蜜雪冰城以46479家门店成为全球最大餐饮品牌 [5][37] - 私募股权二季度交易额2280亿元 环比翻倍 [5][41] 外资品牌发展 - 户外运动服饰赛道六年营收破5亿美元品牌达6个 2019年前为零 [6][47] - 过去五年中国户外运动服饰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 [6][47] - 外资品牌通过全资运营或合资模式适应本地需求 [6][47]
麦肯锡盘点中国消费市场的五大惊喜!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涨超1%!消费ETF(159928)昨日大举“吸金”超3.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5:30
港股通消费50ETF表现 - 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8月22日上涨1.04%至1.067元,连续第6日净流入,累计吸金超1.5亿元,当日盘中再获640万元净流入 [1][2] - 热门成分股名创优品绩后涨超18%,李宁涨超7%,安踏体育涨超3%,泡泡玛特涨超2% [1] - 名创优品第二季度营收49.66亿元同比增长23.1%,经调整经营利润8.52亿元同比增长8.5%,经营利润率17.2%超公司指引 [2] A股消费ETF动态 - 消费ETF(159928)近5日累计吸金超11亿元,最新规模超151亿元,同类领先,8月22日小幅下跌但再获1.34亿份净申购 [3] 中国消费市场新趋势 - 中国汽车出口量2024年达550万辆为2019年8倍,单车均价从4.7万元升至11.1万元 [6] - 2025年第一季度入境游客超3500万人次同比增19.6%,上半年累计增幅22% [9] - 港股2025年上半年IPO募资额前十中消费企业占四家,蜜雪冰城以46479家门店成全球门店最多餐饮品牌,海外门店近4900家 [12]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2024年收入同比飙升726%超30亿元,占总营收23%,海外收入占比从2021年4%升至39% [15] 白酒与新消费行业观察 - 白酒板块估值情绪低位,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股息率超3.5%,行业基本面筑底企稳 [18] - 2025年1-7月黄金首饰消费同比增11.0%,7月增8.2%;体育娱乐用品7月零售额同比增13.7% [19] - 饮料类中包装水与无糖茶份额向头部集中,啤酒调味品板块处筑底恢复阶段 [19] - 新茶饮品牌7月GMV维持快增,受三大平台投入推动 [19]
不止于“网红”:新消费如何破局“长红”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29
中国消费市场变革 - 消费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现象:Labubu潮玩热炒与传统巨头茅台价格承压形成鲜明对比 [1][3] - 新消费崛起反映消费升级深化与经营理念革命,需通过更高效率、更新产品建立"买方解法" [1][8][14] - 政策支持新消费发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等,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原创IP品牌及国货潮品 [7] 新消费特征 - 新消费核心在于技术驱动的效率革命与场景升级,同时保留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 [14][15] - 四大新消费特点:品类新、场景新、稀缺性、热门性 [15] - 新媒体重构消费认知,短视频与直播通过"场景化种草+即时互动"降低新品科普成本,2024年Top50商场销售额占比达58%(较2023年提升6个百分点) [16] 消费者需求演变 - 消费者从物质需求转向情感需求,注重情绪价值(如国货文化认同、潮玩社交体验) [17][18] - 消费动机中"犒劳自己/愉悦心情"占比升至第二位,同时强调"每一分钱花在使用价值上" [18][19] - 健康养生与科技创新型消费品吸引力增强,国货消费因文化自信崛起,Z世代对国货接受度更高 [19][20] 细分市场机会 - Z世代与Alpha世代人口合计占比35%(2.6亿+2.2亿),消费需求个性化且倾向高质量生活 [22][23] - 银发经济潜力显著: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比15.6%),催生智能家居、老年旅游等需求 [23] - 城市中青年消费分级明显:必需品追求性价比,但解压性精神消费与兴趣培训(如旅游占比38.6%)仍愿溢价 [24]
港股稀缺性资产研究系列 2:当下时点,如何看港股新消费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3 13:43
核心观点 - 消费观念变革催化下,上半年港股新消费表现亮眼,6月中旬后进入震荡消化阶段 [1] - 借鉴日本经验,居民消费向个性化、理性化转变的趋势支撑新消费中长期逻辑 [1] - 港股新消费含量高、成长性优于A股,潮玩、美护、宠物等领域仍具投资价值 [1] 当前港股新消费阶段 - 上半年港股新消费"三朵金花"(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涨幅达247%,远超港股通消费指数21.6%和A股消费指数10% [8] - 年轻消费群体推动"悦己消费"、"社交消费"趋势,潮玩、茶饮、轻奢珠宝等品类受青睐 [8] - 6月下旬以来新消费板块最大回撤25%,成交额占比/流动市值分位数达94%,PE(TTM)67倍处94%分位,显示短期过热 [16] 中期宏观支撑逻辑 - 日本1970年代后消费演变显示:第三消费时代(1974-1998)偏好个性化,第四消费时代(1999年后)转向理性消费 [22] - 中国当前人均GDP1.3万美元与1980年代日本相当,消费呈现类似分层:Z世代重体验(潮玩增速54%)、单身/银发群体推高宠物经济(618期间宠物食品销售增36%) [31] -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上半年同比增11.8%,显著高于居民总消费支出5.2%的增速 [32] 港股新消费优势 - 港股消费板块中可选消费零售、消费者服务等新消费领域占比超60%,A股白酒家电等传统消费占比超70% [33] - 港股新消费个股2024年平均营收增速54%,销售毛利率55%,均高于A股消费的-1.7%和28% [35] - 二季度公募加仓港股消费板块,持仓占比从Q1的29.2%升至Q2的33.0% [9][16] 重点赛道展望 - 潮玩经济: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877亿元,Z世代愿为情绪价值支付溢价 [47] - 她经济:2000元以上线上消费女性用户占比从2023年30.6%升至2025年33.1%,美妆护肤需求持续增长 [48] - 宠物经济: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14亿元,22-25年CAGR18%,当前家庭渗透率22%显著低于欧洲46% [48]
上半年我国外贸顶压前行 出口额增长7.2%
证券时报· 2025-07-14 18:38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1 7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9% 其中出口13万亿元 增长7 2% 进口8 79万亿元 下降2 7% [1] - 6月进出口规模3 8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2% 为历史月度第二高位 出口增速回升至7 2% [1] 出口结构优化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 2% 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其中高端机床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20% 仪器仪表出口增长14 7% [1] - 自主品牌在高技术产品中占比32 4% 同比提升1 2个百分点 [1] - 企业提供差异化产品 如太阳能充电手机 防沙尘耐高温发动机 获得海外客户认可 [2] 新兴市场拓展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达61个 同比增加5个 [2] - 对非洲进出口1 18万亿元 增长14 4% 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 增长13 8% [2] 中美贸易动态 - 上半年对美国进出口2 08万亿元 同比下降9 3% 其中出口1 55万亿元 下降9 9% 进口5303 5亿元 下降7 7% [3] - 第二季度中美贸易同比下降20 8% 但6月进出口值从5月不足3000亿元回升至超3500亿元 同比降幅收窄 [3]
果然财经|从“塑料黄金”到新品遇冷,乐高还卖得动吗?
搜狐财经· 2025-07-10 08:08
乐高新品市场表现 - 新品"无牙仔"积木发售遇冷 淘宝官方旗舰店售价629元 二手平台出现400元左右卖家 价差近200元 [2] - 新品无牙仔在官方旗舰店仅售出1000余件 表现欠佳 [11] - 乐高行情降温 绝版溢价现象锐减 部分新品发售即遭价格腰斩 [2] 乐高整体销售与市场现状 - 乐高集团2024年年报显示 全年收入达743亿丹麦克朗(约70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 营业利润187亿丹麦克朗 同比增长10% [7] - 线下门店客流稳定 各年龄层顾客均有覆盖 暑期周末客流量可观 [3][5] - 旧款比新款更畅销 如哈利·波特系列对角巷、霍格沃茨城堡及泰坦尼克号等经典款更受欢迎 [7] - 已拼成品乐高受市场欢迎 售价仅为全新品的3-5折 满足即得需求 [11][12] 价格体系与渠道差异 - 线下门店与线上官方旗舰店价格一致 新品无降价空间 [5] - 经销商渠道控价在官方价格的65-70折 二手平台价格差异源于不同渠道 [5] - 消费者反映乐高定价偏高 国产积木在创意和价格上形成竞争 [11] 消费者行为与产品定位 - 部分消费者购买乐高看重亲子互动与创造力开发功能 [3] - 部分年轻消费者因外观吸引而购买 对IP认知度不高 [3] - 核心玩家更注重拼搭过程与创意成就感 对投机行为敏感 [13][14] - 公司强调产品本质是带来快乐 不追求溢价 [13] 行业竞争与投机转向 - 部分投机者从乐高转向Labubu等潮玩 因后者涨幅和流通性更符合快进快出需求 [13] - Labubu与乐高受众存在重叠但体验路径不同 前者侧重展示陪伴 后者强调创造过程 [14] - 国产积木厂商在创意和价格上形成竞争压力 [11] 产品策略与IP布局 - IP联名产品持续增加 近期推出马里奥、皮克斯、侏罗纪世界等联名款 8月将上市海贼王新品 [14] -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 融入中国元素如"悟空小侠"主题区 试图通过线下体验强化品牌粘性 [14]
泡泡玛特为什么不务正业?
36氪· 2025-07-04 00:31
泡泡玛特业务多元化战略 - 公司正在向潮玩以外的多个行业扩张 包括珠宝首饰、家电、影视内容等 [1][20][18] - 已成立独立珠宝品牌POPOP 产品价格区间319元-2699元 最高端18k金项链售价19800元 [1][16] - 正在招聘家电领域人才 涉及咖啡机、电水壶等小家电项目 被列为公司重点品类业务 [20][26] 珠宝业务发展现状 - POPOP定位时尚轻奢首饰 采用S925银、贝珠、锆石等材料 设计风格分为活力浪漫和复古质感两类 [3][14] - 消费者反馈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粉丝接受定价 但大众认为设计原创性不足 存在模仿痕迹 [3][11][14] - 供应链采取轻资产模式 核心工厂产能锁定99%以上 不直接买工厂而是加强管理 [16] 跨界业务逻辑分析 - 选择珠宝行业因其与潮玩文化契合度高 首饰可作为IP元素载体 提升用户穿搭价值感 [1][7][16] - 家电行业选择基于中国成熟产业链 2024年行业收入1.95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24][25] - 跨界模式参考奢侈品牌发展路径 通过生活方式延伸提升品牌宽度 [18][25][27] 未来发展潜力 - 公司拥有较大试错空间 IP矩阵价值提升带来更多可能性 [29] - 中国制造业效率优势明显 新品牌建立速度远超全球市场 [27] - 可能整合迪士尼IP运营、小米性价比营销、名创优品渠道等多重模式优势 [27][28]
当Labubu遇到3D打印,创意“智”造开启新纪元
36氪· 2025-07-01 23:34
3D打印技术在潮玩产业的应用 核心观点 - 3D打印技术正在重塑潮玩产业,成为模式创新、商业迭代和价值增值的重要工具 [1] - 3D打印与其他前沿科技(如AI、AR/VR、IoT)融合将带来指数级创新可能 [1][24] - 潮玩市场正经历"黄金时代",尤其受Z世代追捧,3D打印技术可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1][5] 传统制造模式的局限性 - 注塑成型等传统工艺适合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但难以满足潮玩市场快速变化和个性化需求 [5] - 主要困境包括:创意落地周期长(3-6个月开模)、个性化成本高、复杂设计实现难、试错成本高 [8] 3D打印的技术优势 设计生产环节 - 极速原型制作:将设计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几天甚至几小时 [7] - 无需开模:显著降低小批量生产成本(传统开模费用数千至数万元) [12] - 实现复杂结构:支持精细纹理、内部镂空等传统工艺难以完成的设计 [10] 商业模式创新 - 降低创业门槛:独立设计师可免去高昂开模费用 [12] - 柔性生产:按需生产避免库存积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12] - 案例:义乌"恐龙蛋"通过3D打印农场实现日产30,000件,出口超2000万件 [18][21] 3D打印技术分类及应用 | 技术类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SLA光固化 | 高精度(0.025-0.1mm)、表面光滑 | 精细原型、透明件 [14] | | FDM熔融沉积 | 低成本、支持大尺寸 | 结构验证、DIY潮玩 [16] | | SLS激光烧结 | 无需支撑结构、耐用 | 功能性复杂部件 [16] | | PolyJet材料喷射 | 全彩多材料、超高精度 | 展示级模型 [16] | 多技术融合趋势 - **AI融合**:AIGC生成设计、个性化定制平台 [24] - **AR/VR融合**:实体潮玩绑定数字内容,虚实联动 [24] - **智能硬件**:集成传感器实现互动功能 [25] - **新材料**:仿生触感、温感变色等特殊体验 [22][26] 产业链渗透 - IP孵化与设计验证 [13] - 小批量与定制化生产 [13] - 营销道具与衍生品开发 [13] - 案例:Labubu已大量采用3D打印技术 [4]
暖暖盲盒线上流水超578万,“大女主IP”如何杀入潮玩战场?
36氪· 2025-06-27 02:24
行业动态 - 潮玩行业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超40%,预计2029年将超过3000亿元 [2] - 潮玩领域2025年迎来现象级增长,情绪价值+潮流玩具的buff叠加推动市场发展 [2] - 卡牌行业从2019年的28亿元增长至去年的263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446亿元 [11] 公司表现 - 叠纸游戏旗下"叠纸心意"旗舰店登陆618天猫潮玩抢先成交榜榜首,超过泡泡玛特、万代等品牌 [1] - DearNikki品牌盲盒线上官方旗舰店月流水超过578万元,其中梦织序章系列金属徽章盲盒流水超过14.7万元 [1] - 叠纸心意旗舰店拥有233万粉丝,销量最高的《恋与深空》竹林浅语系列拍立得组售价24元,预售期达200天 [2] 产品策略 - DearNikki品牌通过自营IP的精细化运营,主打女性消费市场,以情感共鸣为核心 [3] - 暖暖IP采用"单一主角+百变造型"架构,在情感共鸣与个性表达间求平衡 [3] - 女性向游戏潮玩周边满足玩家情感寄托,提供物理形态的情感联结,增强IP跨平台价值 [10] 市场竞争 - 潮玩市场三大方向:卡游模式依赖外部授权,用户情感黏性相对不高 [11] - IP联名方式存在品牌调性契合度问题,用户忠诚度归于原IP方 [13] - 自营IP模式在情感深度和品牌忠诚度上具有优势,逐渐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15] 用户行为 - 女性向游戏玩家在潮玩领域购买力强,618预售榜单前十位中有多个乙女手游旗舰店 [8] - DearNikki首套盲盒发售10分18秒即售罄,隐藏款在二手市场价格达200元左右 [8] - 玩家将暖暖视为"女儿/朋友",盲盒填补游戏陪伴间歇性的情感缺口 [6] 未来趋势 - 女性向游戏潮玩周边验证了增量价值,成为线下社交和情感表达的载体 [15] - 随着文化消费多元化,女性向IP+潮玩市场的未来值得期待 [15] - 自营IP模式能够深化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