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7
icon
搜索文档
理想i6今年保守产能4.5万~5万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3:16
伴随重磅新车陆续发布完毕,新势力们到了比拼产能的关键赛点,是否能跨过交付难关,直接左右着新 势力今年的成绩单表现。蔚来CEO李斌此前在NIO Day后的采访环节透露,乐道L90的产能将在10月达 到1.5万台,而ES8将在12月达到这个数字。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在今年8月小鹏P7开卖时立下军令 状:"P7的目标是同级轿车前三,小鹏实际上就是奔着前三去准备产能的。" 9月26日,目前理想汽车旗下最小的一款纯电车型理想i6正式上市。i6全系只有一款车型、一个价格, 售价24.98万元。10月31日前为首销期,新车于9月27日起开始交付。 三个月销量承压后,理想i6是理想背水一战的纯电产品。为此,理想拿出了满满的诚意。首销期内,理 想i6直减1万元,价格为23.98万元,还标配后驱、空悬、VLA和冰箱,续航为720km。 空间方面,理想i6长4.95米,轴距3米,远超特斯拉Model Y,后者长4.8米,轴距2.98米。但在价格上, 理想i6比Model Y便宜1.37万元。 在i6的发布上,理想采取了一种新型的发布方式——跳过小订阶段,直接上市发布,用户有7天的时间 决定是否锁单。一位理想内部的员工告诉21世纪 ...
理想MEGA:买这车不对比竞品,能来到店里的就是高意向客户
车fans· 2025-09-23 00:30
产品市场表现 - 理想MEGA月销量突破3000台 在50多万人民币的高价位段实现这一成绩凸显产品力优势[1] - 三线城市商超店日均客流200+ 周末达500+ 每日有3组客户点名MEGA 试驾量稳定保持1-2组[2] - 单店上月总销量86台 MEGA交付4台 单车提成达4000元人民币[3] 目标客户群体 - 70%客户为增购或改善型需求 空间大或六/七座刚需为主 二胎家庭占比极高[5] - 客户多已拥有理想L系车型 购车决策独立 无需销售人员过多介绍[5] - 典型客户包括: 生意增长中的企业主为迎接二胎增购[5] 退休人员为带孙辈换购[7][8] 销售与交付体系 - 采用官订模式 无库存压力 大定后提车周期约12周[3] - 提供两种版本: Home版52.98万人民币 智能焕新版[12][13] - 金融方案: 首付15.98万人民币起 可选3年0息或5年0.99%低费率[13] - 全款优惠12000元人民币 Home版赠送悬浮桌板(焕新版无)[13][14] 产品竞争力分析 - 客户很少对比其他MPV车型 直接冲着MEGA而来[10] - 对比竞品: 009空间不足 D9过于老气 赛那塑料感强[10] - 核心优势: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VLA上线后试驾量显著提升) 空间表现 动力性能 充电网络(配合5C超充桩)[17][18][19] - 主要槽点: 缺乏后轮转向 电动门和二排旋转座椅非标配[20][21] 售后与保养成本 - 常规小保养成本约300元人民币[22] - 保养价格透明化: 通过APP和车机系统可查看明细 系统自动提醒保养周期[22] - 具体保养项目价格: 空调滤芯238元 制动液377元 冷却液1088元 增程器小保养4799元[23] 购车决策建议 - 强调"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车" 反对因他人看法做出购买决策[24]
阿里再次重金押注具身智能,下一步将投资哪家机器人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10 09:35
阿里云具身智能领域投资布局 - 阿里云领投自变量机器人近10亿元A+轮融资 由阿里云和国科投资领投 国开金融 红杉中国 渶策资本跟投 老股东美团战投超额跟投 联想之星和君联资本持续追投 [1] - 阿里云首次投资具身智能公司 为自变量提供多维度支持 资金用于全自研通用具身智能基础模型持续训练和硬件产品研发迭代 [1] - 阿里巴巴集团已投资逐际动力 星动纪元 宇树科技 星海图 灵心巧手等多家具身智能及产业链企业 [2] 自变量机器人技术进展 - 公司2023年底成立 采用端到端统一大模型实现通用具身智能技术路径 发布适配多模态大模型控制的全自研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量子2号 [1] - 过去半年内实现机器人本机整机 高自由度灵巧手 外骨骼遥操数采设备等全栈自研 [1] - 软硬一体同步发展技术路线获国家级投资平台 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与产业资本认可 [1] 逐际动力融资与技术特点 - 2024年7月完成数亿元A轮战略融资 由阿里巴巴 招商局创投 上汽旗下尚欣资本领投 峰瑞资本 绿洲资本和明势资本跟投 系阿里首次投资人形机器人公司 [2] - 2025年3月完成A+轮融资 半年内累计完成5亿元A轮系列融资 此轮包括阿里投资 [2] - 公司创立于2022年 最早将空间智能和运动智能结合于人形机器人 产品包括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四轮足机器人和多形态双足机器人 配套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 [3] 星动纪元融资与产品布局 - 2024年10月完成近3亿元Pre-A融资 由清流资本 元璟资本 阿里巴巴联合领投 策源资本跟投 老股东联想创投 世纪金源等持续追投 [3] - 资金用于具身智能技术原生性突破研发 通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及人才技术壁垒构建 [3] - 核心产品包括全尺寸人形机器人STAR 1和L7 轮式服务机器人星动Q5 自研灵巧手XHand 1及关节模组 通过具身大模型ERA-42推动工业和服务领域应用 [3] 宇树科技融资与市场地位 - 2025年6月完成C轮融资交割 融资始于2024年9月 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 腾讯 锦秋基金 阿里巴巴 蚂蚁集团 吉利资本联合领投 原股东大规模跟投 [4] - 公司自2016年成立完成9轮融资 2025年2月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亮相春晚 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赛道标志性企业 [4] - 2025年5月29日完成股份制改造 注册资本从259.42万元增至288.90万元 增幅11.36% 被视为IPO前置步骤 [5] 阿里巴巴AI基础设施投入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创中国民企该领域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5] - 中国智能算力市场规模2024年达190亿美元 同比增长86.9% 预计2025年达259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36.2% [5] - AI大模型训练 自动驾驶 智慧城市等场景对算力需求指数级上升 高性能服务器和智算中心成为行业刚需 [6]
理想汽车 | 2025Q2:毛利保持韧性 VLA规模化部署在即【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30 14:56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营收302.5亿元,同比下降4.5%,环比上升16.7% [2][3] - 汽车业务收入288.9亿元,同比下降4.7%,环比上升17.0%,环比增长主要因交付量增加 [3] - 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0.8%,环比大幅上升68.0% [2] - non-GAAP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2.7%,环比上升43.8% [2][5] - 汽车业务毛利率19.4%,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2][5] - 汽车业务毛利56.1亿元,同比下降1.3%,环比上升15.1% [5] - 经营性利润8.3亿元,利润率2.7%,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 [5] - non-GAAP净利润率4.8%,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 [5] 销量与定价 - 2025Q2总交付量11.1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19.6% [2][3] - 平均售价(ASP)从2025Q1的26.6万元下降至26.0万元,主要因产品组合变化、利息补贴和销售激励增加 [3] - 销量结构:理想L6占比46.8%,L7占比23.8%,L8占比13.3%,L9占比13.0%,Mega占比3.1% [3] 业务细分 - 其他业务(含配套服务)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0.1%,环比增长9.0%,主要因汽车累计销量增加带动服务需求 [4] 费用与投入 - 研发费用28.1亿元,同比下降7.2%,环比上升11.8%,研发费用率9.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6] - 销售管理费用27.2亿元,同比下降3.5%,环比上升7.4%,费用率9.0%,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零售中心覆盖151个城市共530家,售后维修中心覆盖222个城市共511家 [6] - 截至2025年7月20日,超充站达2,902座,充电桩15,945个,覆盖31个省份、255个城市 [7] 现金流 - 2025Q2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0亿元,自由现金流为-38亿元 [8] 未来展望 - 2025Q3预计交付量9.0万至9.5万辆,同比下降41.1%至37.8%,对应收入248亿元至262亿元,同比下降42.1%至38.8% [9] - 纯电SUV理想i6计划9月发布,定位中大型5座,起售价25万元,续航最高720km,搭载VLA大模型,面向年轻消费群体 [9] - VLA系统9月起覆盖所有增程车型AD Max版本,9月底推送完整版,11月有重要更新,预计2027年实现L4自动驾驶 [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1,272.1亿元,2026年1,780.4亿元,2027年2,009.5亿元 [10][1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0.5亿元,2026年114.1亿元,2027年145.5亿元 [10][12] - 对应2025年8月29日股价,PE估值分别为36倍、16倍、12倍 [10][12]
NIO or LI: Which Chinese EV Stock Looks Better Placed Pre-Q2 Earnings?
ZACKS· 2025-08-26 13:20
核心观点 - 蔚来汽车在交付量增长、估值吸引力和长期增长前景方面优于理想汽车 而理想汽车在盈利能力、财务稳健性和当前交付规模方面保持优势 [3][6][13][16][17][18][19] 产品策略 - 理想汽车采用混合动力技术路线 主打增程式电动车系列(L6 L7 L8 L9)并推出纯电车型MEGA和六座家庭SUV Li i8 新车型Li i6即将亮相 [1] - 蔚来汽车专注纯电动路线 产品线涵盖多款轿车和SUV(ES6 ES8 EC6 ET5 ET7 ET9) 新款ES8将于年内推出 同时通过子品牌ONVO推出大众市场车型L60和L90 高端小型车品牌Firefly已于4月启动交付 [2] 交付表现 - 理想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111,074辆 同比增长仅2.3% 显示需求趋于稳定 [3] - 蔚来汽车同期交付72,056辆 同比大幅增长25.6% 增长动能显著更强 [3] 盈利能力 - 理想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车辆毛利率达19.8% 较上年同期的19.3%略有提升 体现其成本控制能力和定价优势 [5] - 蔚来汽车同期车辆毛利率为10.2% 高于上年同期的9.2% 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单位成本降低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4] 财务实力 - 理想汽车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现金约153亿美元 长期债务与资本化比率为10.8% 财务结构稳健且杠杆率低 [6] - 蔚来汽车同期现金规模为36亿美元 长期债务与资本化比率高达75% 财务杠杆明显较高 [6] 技术布局 - 蔚来汽车核心投资于电池交换网络 作为其"电池即服务"模式的一部分 已部署超过3,400个换电站和26,000个充电桩 武汉新工厂计划每年新增1,000个换电站 [10] - 理想汽车重点发展自动驾驶技术 其Li AD Max和Pro系统支持高级城市和高速导航 基于NVIDIA芯片推进L4级自动驾驶 并规划在实现该目标后开发人形机器人 [11] 股价与估值 - 过去六个月蔚来股价上涨27% 而理想汽车股价下跌25% 反映市场情绪分化 [12] - 两家公司远期市销率均低于五年平均水平 但蔚来估值倍数更低 当前估值更具吸引力 [13] 增长预期 - 市场共识预测蔚来2025年收入增长50% 2026年再增36% 亏损预计今年收窄32.5% 明年收窄68.2% 且近期分析师上调其预期 [16] - 理想汽车2025年收入预计仅增6% 2026年加速至36% 今年盈利预计下降13% 明年反弹61% 但近期遭遇分析师下调预期 [17]
做增程的品牌越来越多,但增程车却有点卖不动了
36氪· 2025-08-25 03:02
行业趋势:增程与纯电市场动态 - 多家纯电品牌如智己、昊铂、小鹏、零跑、深蓝、阿维塔等纷纷推出增程版车型,显示行业对增程技术的短期布局 [1][3][6] - 增程汽车零售销量在2024年7月仅为10.2万辆,同比下降11.4%,而纯电车型同期增长24.5% [7] - 新势力品牌中纯电与增程销量比例从去年43:57变为64:36,表明纯电替代增程趋势加速 [7] 企业销量表现对比 - 纯电代表企业如小鹏汽车7月销量36,717辆(同比增长229.4%),小米汽车月销超3万辆(同比增长200%),零跑汽车交付50,129辆(同比增长126.9%) [9] - 增程代表企业理想汽车7月销量30,731辆(同比下降39.7%),问界品牌7月销量40,753辆(环比下降8.8%) [9][10] - 零跑汽车虽被归类为中间派,但其纯电车型占比达70%,新车型B01/B10无增程版本 [13] 技术成本与产品策略变化 - 增程与纯电车型价差从3-4万元人民币缩小至1万元左右,部分企业实现油电同价 [15][16] - 碳酸锂价格从24万元/吨跌至8万元/吨,导致电池成本下降,削弱增程的小电池优势 [17][19] - 新发布增程车型如智己LS6配备66度电池(续航450km)、昊铂HL配备60度电池(续航350km),电池容量显著提升 [29] 基础设施与用户行为演变 - 2024年中国36座主要城市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桩密度达34.3根/平方公里,每根桩对应7台车 [20] - 私人充电桩占比达74.5%,在三四线城市成为主流补能方式 [23] - 理想汽车统计显示增程车主85%仅使用150km纯电续航,纯电驱动里程为燃油里程两倍 [26] 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 - 增程器作用逐渐弱化,新车型更接近"带油箱的纯电车" [31] - 纯电车型续航大幅提升(如Model 3达830km),覆盖城市通勤和中短途出行需求 [24] - 增程技术回归过渡产品定位,长期需求取决于用户实际长途出行频率 [32]
推测理想25Q2营收会在307亿以上
理想TOP2· 2025-08-24 13:46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将达到307亿元人民币以上 但增长幅度有限[1][2] - 车辆营收占总营收比例约为96% 据此推算总营收为307.21亿[2] - MEGA车型4月定价51.38万元 5-6月定价54.38万元 若5-6月也按51.38万元计算将对总营收产生约1亿元影响[2] 毛利率与毛利润预测 - 预计毛利率区间为19.0%-20.0%[1][2] - 对应毛利润范围为58.33-61.4亿元人民币[1][2] 营业费用分析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费用将在50.47-57.92亿元人民币之间[1][3] - 公司历史上仅2024年第二季度出现营业费用环比下降的情况 当时因MEGA车型严重不及预期后启动了成本控制措施[2] - 2025年6月销量严重不及预期 但已来不及实施成本控制[3] - 营业费用较大概率高于2025年第一季度的50.47亿元 但高于2024年第三季度57.92亿元的可能性不高[3] 营业利润预测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范围在0.4-10.93亿元人民币之间[1][3] - 营业利润较大概率高于2025年第一季度的2.72亿元[3] 历史财务数据参考 - 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92,864辆 营业利润2.72亿元 营业费用50.47亿元 研发费用25.13亿元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25.31亿元[4] - 2024年第四季度交付158,696辆 营业利润37.03亿元 营业费用52.67亿元 研发费用24.08亿元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30.77亿元[4] - 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152,831辆 营业利润34.33亿元 营业费用57.92亿元 研发费用25.87亿元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33.60亿元[4]
MEGA可能比所有L系列90后占比更高, 无孩率更高
理想TOP2· 2025-08-23 14:42
产品定位与用户体验 - MEGA是理想所有车型中单人使用体验最佳的车型 提供比其他车型更优越的体验 [2] - 单人使用理想汽车比多人使用更爽 核心原因包括更多可常备物品和平均空间资源更充裕 [2] - MEGA可实现常备纯平单人床 支持右侧一二排/二三排及左侧二三排多种组合 即使经常3人使用也能维持床铺配置 [3] - L89车型无法形成纯平单人床 L67车型虽可形成床但为倒置模式 无法正向观看屏幕影响体验 [3] - 杯架设计差异显著:L89和MEGA副仪表台配备4个杯架 L67仅2个杯架位于副仪表台 另2个位于二排扶手处 L6车型取用不便 [4] - 单人使用时杯架可常备放置水瓶、悬浮桌板、适配纸巾盒及即热水壶等物品 多人使用时杯架更多用于水瓶存放 降低功能多样性 [4] - 悬浮桌板可常备放置于前排右侧 侵占副驾空间提升办公和用餐便利性 但两人以上使用时无法常备放置 [4] - MEGA Home模式支持常备桌板 二排空间为理想系列最大 提供更多可玩性空间 [5] - 单人出行时可携带更多个性化物品如自行车、浆板等 冰箱储物仅需考虑个人需求 饮食消耗速度慢可延长补给周期 [6] 市场表现与销售预期 - MEGA从9月起预计连续月交付量达3.3-3.5千台 12月底完成存量订单交付 [7] - MEGA逐步破圈 越来越多名人购买 市场认可度提升 [7] - 2025年8月市场普遍认可MEGA体验较L9有越级提升 非简单空间扩大 [7] - 2025年MEGA有望实现5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销量第一 9月前单月交付量可能突破2000台 越早破2000则月交付破3000可能性越大 [7] - MEGA后劲充足 但部分用户仍认为单人使用性价比不足 [7] 竞争壁垒与技术优势 - 友商借鉴MEGA难度远高于借鉴2022款L9 因MEGA具备两大核心壁垒 [8] - 理想高速推进全5C充电桩建设 智能分配功率并优先服务理想车主 蔚来以外友商未在高速大规模铺桩 [8] - 软件2.0技术基于神经网络与权重 与车辆深度结合 友商无法通过相同配件实现类似体验 [8] - 卡片大师功能虽处期货状态 但已展现显著用户价值潜力 [8] - 软件体验在购车决策权重中逐渐提升 因能拓展多场景使用价值 [9] 历史复盘与产品价值 - 2024年3月承认MEGA首发期销量判断错误 9月分析指出失利源于多因素导致价值传递失败而非产品定义问题 [7] - MEGA破局关键在于用户是否普遍认可其价值较L9高一个档次 实现后销量可达L9的50-70%以上 [7] - 2025年1月坚持MEGA属于大市场定位 反驳小市场观点 [7] - MEGA具备好开好停特性 停车难度与L9同级 支持轻度越野 [7]
MoonFox Data | Li Auto Financial Report Analysis: Pure Electric SUV Model i8 to become the Key Breakthrough in 2025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8-13 09:0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预计为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但增速放缓4.96个百分点 [1][4] - 毛利率维持在19%-20%的健康水平,但销量增长放缓削弱规模效应 [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但环比大幅下降81.7% [5] - 预计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5.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且增速持续放缓 [7] 销量表现 - 第二季度交付111,074辆汽车,同比下滑24%且环比下降11.2%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交付1,337,810辆 [5] - 年度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 [5] - 出现近年来首次同比交付量下滑 [6] 市场竞争压力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多家厂商推出促销活动及新车型分流潜在客户 [9] - 产品线过度集中于L6、L7、L8、L9及MPV车型"MEGA",陷入存量竞争 [2] - 2025年下半年预计有多款新车型上市,持续价格战带来压力 [22] 战略突破方向 - 2025年7月推出首款纯电SUV Li i8及自研VLA大模型驾驶辅助系统 [12] - VLA模型具备3D空间理解与逻辑推理能力,推动L2级向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演进 [12] - 持续投入研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控及车辆安全领域 [15] - 加速充电网络建设,截至2025年6月建成2,421座充电站配备13,200根充电桩 [18] 市场拓展举措 - 启动"百城星海计划"下沉低线城市,首批覆盖佳木斯、牡丹江、张家口等18城 [18] - 通过经销商模式拓展海外市场,已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建立售后服务中心 [19] - 计划进一步扩大中东、拉丁美洲及亚太地区布局 [19] 资本市场反应 - i8开启预售后应用程序线上渗透率持续提升 [14] - 预售价公布后股价单日涨幅超10%,成交量显著放大 [14] - 2025年6月在美国纽约东区法院遭遇集体诉讼,指控其违反《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 [10] - 诉讼焦点涉及修正交付预期及股价下跌引发的投资者行动 [11] 行业趋势影响 - 汽车行业加速车型升级,新车型趋向大型化、智能化及长续航化 [1][22] - 2025年起整体汽车市场需求持续收缩 [9] - 公司核心产品仍聚焦家庭用车场景,L系列4款车型为主力产品 [21]
WRC2025聚焦(1):展出通用具身智能,GOVLA架构成亮点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2 01:0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亦庄开幕 汇聚200+企业 1500+展品 100+首发新品 其中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 [1] - 开幕式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2 0"担任主持 展示群体智能 全域感知 多模态大模型 人机协作等最新成果 [1] - 中国机器人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近2400亿元 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4]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7万套 服务机器人产量达882 4万套 同比分别增长35 6%和25 5% [4] 技术突破 - 优必选展示群体智能2 0 通过群脑网络实现多款机器人全流程协作 工业版Walker S1搭载精确视觉识别与在线轨迹规划完成动态随机分拣 [2] - 宇树科技推出售价3 99万元的R1人形机器人 集成语音与图像多模态大模型 可完成高动态动作 [2] - 星动纪元L7展示360°旋转跳与物流多机协作 Q5实现高精度全身动作遥操作及柔性下蹲拾物 [2] - 智平方爱宝推出GOVLA架构(Global & Omni-body 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 具备全域感知 全身协同 长程柔性任务 快速学习四大技术特征 [3][5] 商业化路径 - 通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分阶段推进:L0阶段面向开发者 L2阶段进入工业服务场景 L2+阶段扩展至开放公共服务 L4阶段面向家庭生活辅助 [3] - "从封闭到开放 从低频到高频"的演进路径 早期通过B端市场验证技术与ROI 为未来进入C端市场奠定基础 [3] 应用领域 - 工业机器人覆盖国民经济71个大类 241个中类 应用于汽车制造 3C电子 金属加工 船舶制造等领域 [4] - 服务机器人深度融入医疗 配送 养老等日常生活 [4] - 特种机器人在深空深海探测 应急救援等领域拓展人类活动边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