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雪天盐业:向“新”而行 培育新材料领域核心竞争力
江南时报· 2025-09-24 11:38
核心观点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板块作为核心增长极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延伸培育新质生产力 涵盖高倍率正极材料 高电压正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大技术路线 并联合成立智能纤维研究院拓展前沿应用领域 [1][2] 技术路线进展 - 高倍率正极材料面向消费电子领域 广泛应用于电子烟 耳机 音箱等小型电器 [1] - 高电压正极材料面向下一代储能技术 作为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已完成研发 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公司计划紧抓固态电池产业化机遇快速提升产能 [1]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于盐资源禀赋延伸发展 旗下美特新材与中南大学共建湖南省首个钠电研究院 开发材料已实现吨级销售 [1] 产能与市场地位 - 美特新材在电子烟电池细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0% [1] - 建成1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和2条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 [1] - 5000吨钴酸锂扩产项目顺利投产 年产能达7500吨 [1] 智能纤维布局 - 公司与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智能纤维新能源材料研究院 首期出资5100万元持有51%股权 [1] - 研究院聚焦材料定向合成 智能纤维材料 能量转换器件等八大方向 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2] - 纤维电子技术可通过纺织方法将发电 储能 传感等功能集成于织物 应用于可穿戴设备 新能源 人工智能 医疗健康等领域 [2] 应用前景与战略规划 - 纤维锂电池 纤维传感器有望作为新型结构件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提供轻量化 高能量密度解决方案 [2] - 纤维电子器件在医疗健康领域因便携 灵敏度高 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2] - 相关中试线预计年内加速落地建设 [2] - 公司计划五年内实现产业规模翻倍 正与多家潜在标的企业洽谈并购 以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扩张和研究院成果产业化 [2]
雪天盐业:从“盐改第一股”到新能源材料链主的战略跃迁
全景网· 2025-09-22 03:48
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盐业向新能源材料领域战略延伸 瞄准锂电 钠电和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等新业务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1] - 依托盐矿资源禀赋 推进"盐+新能源"双主业发展模式 新能源材料业务规模达10亿元 占集团总营收10%[1] - 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票超8860万元 显示对转型战略的信心[2] 产业布局 - 构建以盐资源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 "盐—纯碱—电池级纯碱—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1] - 湘渝盐化拥有120万吨/年井矿盐产能 配套1万吨电池级纯碱项目积极推进中[1] - 子公司美特新材钴酸锂产能扩至7500吨/年 市场占有率升至30%[2] 技术研发 - 与中南大学合作建立湖南首家钠电研究院 聚焦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研发[2] - 完成可用于固态电池的高电压正极材料研发 预计即将进入量产阶段[2] - 建成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 产品覆盖高倍率 高电压和钠电三大系列[2] 发展前景 - 新能源材料被确定为未来核心发展方向 后续并购资源重点投向该板块[2] - 基于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延伸链条 实现与新兴领域深度融合[3] - 产能释放和行业机遇下 有望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形成显著竞争力[3]
ST帕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公司实控人之一被逮捕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13:01
公司法律与监管事件 - 公司及董事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5年9月5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2] - 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张宝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于近日被依法逮捕 [4] - 公司于2025年3月25日因虚增营业收入、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在建工程等问题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5] 财务与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对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半年报及三季报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影响收入、成本、固定资产、资产减值损失及利润等报表科目 [7] - 年审机构对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导致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亿元 同比下降58.9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8亿元 同比增长52.61% [11]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张宝于2025年5月21日辞去董事长、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 辞职后仍担任董事及专业委员会职务 [8][9] - 张宝曾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及博士生导师 2022年10月出任公司董事长 [8] 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半固态/固态电池领域 [11] - 股价从上市初45.92元/股跌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10.83元/股 累计缩水近八成 最新市值17.22亿元 [11]
立案调查!688184实控人被逮捕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12:44
公司治理与监管风险 - 公司及董事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5年9月5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3] - 公司共同实控人之一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并于近期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5] - 公司2025年3月25日因虚增营业收入、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在建工程及印章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相关责任人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7] 财务与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2025年4月30日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影响2023年年报至2024年三季报的收入、成本、固定资产及利润等关键财务科目 [10] - 年审机构对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导致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1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亿元 同比下降58.99% 归母净利润亏损1.58亿元 但同比减亏52.61% [15] 管理层变动与公司背景 - 董事张宝(中南大学博士 曾任校方职务)于2025年5月21日以身体原因为由辞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 但仍保留董事及专业委员会职务 [12] - 公司主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 涵盖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半固态/固态电池领域 [14] 市场表现与资本变化 - 公司股价从2022年9月上市初的45.92元/股跌至2025年9月5日的10.83元/股 累计缩水近80% [15] - 当前最新市值为17.22亿元 [15]
ST帕瓦及实控人张宝因信披违规被立案,涉嫌职务侵占被捕
财经网· 2025-09-07 12:44
公司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1][3] - 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1][3] - 公司声称日常经营秩序正常且该事项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9亿元 同比下降58.99%[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 同比增长52.61%[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专注于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细分方向[2] - 公司积极布局半固态和固态电池等前瞻领域[2] 公司历史监管事项 - 2025年3月25日公司收到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1][3] - 2025年8月1日公司收到公安机关对张宝涉嫌职务侵占的立案决定书[1][3]
688184,共同实控人之一、董事被证监会立案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09:52
公司法律风险 - 公司及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9月5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 - 张宝涉嫌职务侵占已于8月1日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并于近日被诸暨市人民检察院依法逮捕 [2] - 公司于2025年3月25日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指出公司虚增营业收入、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在建工程等问题导致2023年年报及2024年多期定期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3] 公司治理调整 - 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张宝已辞去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代理职务 原财务总监袁建军已辞去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职务 [3] - 公司董事会选举王宝良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并任法定代表人 聘任濮卫锋担任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并代行财务总监职责 [3] - 管理层调整后公司已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及专业管理咨询机构全面梳理内控 对缺陷领域审查并追责相关责任人员 [4]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目前日常经营秩序正常 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生产经营未受重大影响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9亿元 同比下降58.99% 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 同比增长52.61% [3]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并布局半固态、固态电池等前瞻领域 [3]
山东从“汽车大省”向新“赛道”加速跃迁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6:2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 山东省通过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5567"提升工程,推动产业向新能源转型,取得显著成效[3] - 山东省已形成从上游锂矿资源开采、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到中游"三电系统"及零部件制造,再到下游整车生产与后续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链[3] - 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总产量达53.2万辆,同比增长107.1%,全国排名较去年提升5位至第4名[5] 企业技术突破与市场表现 - 中国重汽构建覆盖L1至L4多平台的智能产品矩阵,突破新能源商用车高压电控系统等"卡脖子"技术,带动上半年新能源产品销量同比激增245%[4] - 魏桥汽车科技依托铝产业优势打造从原铝生产到整车回收的闭环,通过轻量化技术实现车身减重、续航提升与碳排放减少[4] - 特来电充电网络覆盖全国366个城市,拥有近80万个充电终端,快充、超充设备10分钟可充满家用小汽车[4] - 丰元锂能技术延伸至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前沿领域,其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优化了动力电池快充与长续航难题[4] 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山东省培育出1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等前沿领域拿下一批国家试点[4] - 山东省汽车产业从早期以商用车企为支撑,到乘用车骨干企业落户,再到头部新能源车企密集布局,形成"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发展格局[5] - 山东省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产量同比增长50%,乘用车产量同比飙升140%[5]
万润新能:公司已布局研发聚阴离子类型化合物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部分型号已实现数百吨出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2:05
公司钠电材料技术布局 - 公司已布局研发聚阴离子类型化合物、层状氧化物类、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 - 部分型号钠电材料已实现数百吨出货 [2] - 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储能或启停电源领域 [2] 产品技术进展 - 通过产品结构设计、工艺优化、离子掺杂等措施实现产品持续迭代 [2] - 成功研制出更高压实密度的钠电产品 [2]
龙蟠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36.22亿元,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
巨潮资讯· 2025-08-20 10: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22亿元 同比增长1.49%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15.34万元 较去年同期调整后-2.22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2亿元 [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6.81万元 同比下降90.32% [1] - 总资产178.45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11.14% [1] 业务运营 - 磷酸铁锂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 [1] - 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国内客户包括宁德时代 瑞浦兰钧 欣旺达 武汉楚能等头部电池厂商 [1] - 国际战略布局成效显著 与LGES Blue Oval Eve Energy等国际顶级电池制造商锁定长期供应协议 [1] 产能扩张 - 海外印尼一期3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2025年开始批量生产 产品品质获客户认可 [2] - 印尼二期9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积极建设中 海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将进一步扩大 [2] 研发创新 - 依托深圳 南京 常州三大研发中心及CNAS认证测试平台 [4] - 重点强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投入 [4] - 截至报告期末授权有效专利474项 其中发明专利138项 [4]
突发!688184,实控人之一被立案侦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13:18
公司事件 - ST帕瓦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 - 张宝通过供应商占用公司资金1.41亿元及销售货款4991.88万元,合计1.91亿元,已归还3000万元 [5][9] - 公司因资金占用问题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9] 公司运营与治理 - 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管正常履职,控制权未变更,生产经营未受重大影响 [4] - 公司积极追讨占用资金并与张宝沟通还款计划 [9] - 张宝现持股1656万股(占比10.41%),2024年薪酬120.08万元 [7] 高管背景 - 张宝为中南大学博士及博士后,曾任该校冶金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及行政职务 [6] - 张宝2019年9月起任公司总经理,2022年10月任董事长,2025年5月因身体原因辞任但仍任董事 [6]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聚焦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半固态/固态电池领域 [9] - 截至8月1日公司股价10.01元/股,总市值16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