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商业化

搜索文档
半年出货量增长259%,钠电池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多远?
新浪财经· 2025-09-28 10:48
产业周期与市场预期 - 2021年锂电池涨价引发对钠电制造的非理性高预期 随后因锂价回落转向过度悲观 [1] - 当前产业逻辑从价格颠覆预期转向价值创造 钠离子电池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1][4] - 2026年被视为钠离子电池真正的商业化应用时点 2025年需完成特定市场商业化验证 [4] 技术特性与优势劣势 -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类似锂电池 依靠钠离子在正负极间移动 由正极、负极、电解液等组成 [2] - 优势包括资源储备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 劣势是能量密度较低、循环寿命较短 [4] - 聚阴离子型磷酸盐正极材料因结构稳定和安全性高 适合宽温域与高倍率场景应用 [6] 成本与商业化进程 - 当前钠离子电池成本约0.5元/Wh 高于锂电池的0.3-0.4元/Wh [5] - 预计未来两三年钠离子电池成本可降低一半左右 [6] - 2021年锂价暴涨推动钠电池发展 但近年因产业化初期规模小、产业链不成熟导致成本下降不及预期 [4][5] 应用场景与市场定位 - 应聚焦混合动力汽车、不间断电源、调频储能、铅酸替代等优势场景 [6] - 储能市场对性能和成本要求极高 需待产业技术和规模成熟后再切入 [6] - 近两年商业化重点为商用车(重卡、轻卡、矿卡等) 从性能型细分市场切入并同步提升能量密度 [6] 企业动态与产能布局 - 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钠离子电池 含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10] - 钠新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 具备超500公里纯电续航 覆盖超四成国内乘用车需求 [8] - 中科海钠中标华能集团20MWh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 迈出规模化储能关键一步 [7]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 - 工信部将加强产业统筹规划 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优化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11] - 推动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电站、交通工具、分布式储能等领域优先应用 [11] - 中国已发布2项钠电池国家标准 另有11项国标及行标制定中 牵头4项国际标准起草 [12] 市场数据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达3.7GWh 同比增长259% [1] - 中国上半年出货量前十企业包括维科技术、比亚迪、宁德时代、中科海钠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