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控制动
icon
搜索文档
亚太股份(002284) - 2025年09月24日-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5 07:38
生产基地与产能布局 - 拥有萧山本部、安徽广德和湖州安吉三大生产基地 [2] - 在柳州、广州、长春等地设有就近配套生产基地 [2] - 摩洛哥生产基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2] - 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 根据市场销量情况增加产线扩产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EMB产品具备技术储备但尚未量产 具体投放时间取决于客户项目计划 [4] - 角模块技术集成轮毂电机、电子机械制动(EMB)、主销转向系统、主动悬架及底盘域控制器 [4] - 角模块实现车辆原地转向、横向移动等功能 突破传统阿克曼转向模式 [4] - 线控制动和EMB产品使用滚珠丝杠和无刷电机技术 [5] - 暂未涉及机器人业务 相关研究工作积极推进中 [5]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正向特斯拉、小米、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推广产品技术 [7] - 除零跑汽车外 积极对接国内外各大整车厂 [7]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应对整车企业年降要求 [2] 研发投入与战略规划 - 研发费用根据整体规划及在研项目进度合理支出 [6] - 长期重视研发投入 保障产品持续创新与发展 [6] - 技术储备为智能驾驶普及奠定基础 [4]
两连板万向钱潮:人形机器人部件相关产品已向行业头部客户送样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4:31
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股价出现异常波动 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偏离值达20.01% 最新股价报收9.52元/股[1] - 公司明确表示当前生产经营正常 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1] - 公司正积极布局智能底盘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三大新兴领域 相关产品处于研发送样阶段[1][2] 业务布局与进展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点突破行星滚柱丝杠 关节精密轴及精密减速器等关键部件 已向行业头部客户送样[1][2] - 计划2025年建成年产能10万套人形机器人用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产线[2] - 计划2026年将机器人专用轴承产能提升至120万套 包括微型圆锥滚子轴承和交叉滚子轴承[2] - 预计2025年完成高速轴承试验能力建设 推进精密减速器总成研发[2] 低空飞行器领域 - 自2024年起对接客户合作开发低空重载载人 无人飞行器特种轴承[2] - 已于2025年3月完成多个产品型号送样[2] - 计划2025年内完成整机测试[2] 智能底盘领域 - 重点开发线控制动 线控悬架 线控转向和轮边驱动系统[2] - 多款产品预计2025年至2026年间陆续完成测试[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9.1亿元 同比增长8.57%[3] - 上半年净利润5.35亿元 同比增长9.3%[3] - 公司实施数据驱动的订单导向型柔性生产策略 优化生产流程[3] - 数字化采购平台和全链路动态监管机制保障供应链稳定与成本控制[3] - 新增多个重要客户包括奔驰 吉利沃尔沃 一汽红旗等 扩大市场份额[3] 业务现状说明 - 上述新兴领域产品尚未实现批量生产 仍处于研发 送样 测试或产线建设阶段[3] - 从完成测试到规模化量产仍需一定时间 后续进展存在不确定性[3] - 规划涉及与特定客户合作 最终合作内容 订单规模及收入贡献均存在不确定性[3] - 基于当前阶段判断 前述业务在2025年内预计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3]
拓普集团(601689):25Q2业绩符合预期 液冷新业务取得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9-01 00: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29.3亿元 同比增长5.8% [1] -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下降11.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 同比下降10.3% [1] 分业务收入表现 - 内饰功能件收入43.7亿元 同比增长11.7% [1] - 锻铝控制臂收入37.1亿元 同比下降2.2% [1] - 橡胶减震收入20.4亿元 同比下降4.8% [1] - 热管理系统收入9.8亿元 同比增长6.7% [1]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52.1% [1] - 电驱系统收入0.1亿元 同比增长22.1% [1] 盈利能力分析 - 综合毛利率19.6% 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2] - 橡胶减震毛利率20.1% 内饰毛利率16.1% 锻铝控制臂毛利率18.2% 汽车电子毛利率17.3% 热管理毛利率16.5% [2] - 期间费用率9.3% 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5.5% 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与客户结构 - 深化Tier0.5平台化战略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3] - 国内合作新能源车企包括华为-赛力斯、小米、吉利、比亚迪、奇瑞、理想、蔚来等 [3] - 通过收购长鹏提高内饰市占率和盈利能力 [3] 新业务拓展进展 - 液冷业务拓展至服务器和储能领域 已获首批订单15亿元 [3] - 与华为、英伟达、META等头部客户积极对接 [3] - 机器人业务已交付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灵巧手电机等多种样品 [3] - 积极布局躯体结构件和传感器等产品 [3]
伯特利(603596):2025Q2业绩短暂承压,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8-31 08: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5][8] - 6个月目标价75.3元 当前股价47.69元 [5][8] - 对应2025年PE为19倍 2026年14.3倍 2027年10.7倍 [5][14]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短暂承压但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营收25.26亿元同比+19.66%环比-4.25% 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1.8%环比-6.8% [1][2] - EMB制动技术法规进展超预期 国家标准GB21670-2025新增EMB技术要求 2026年1月正式执行 公司首轮功能样件已完成冬季试验验证 [3] - 全球客户拓展提速 墨西哥工厂产能持续扩张 墨西哥一期400万套转向节产能已投产 二期规划550万套铸铝转向节及170万套控制臂产能 [4][13]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19.19% 剔除会计准则影响后环比提升1.22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毛利率17.24%环比+0.39个百分点 [12] - 研发费用率6.23%同比+1.36个百分点 体现持续研发投入 [12] - 墨西哥公司经营效率大幅提升 2025H1净利率达5.61% 较2024年全年-42.71%显著改善 [12] 业务细分 - 智能电控产品25Q2销量140万套同比+30% 主要受益于线控制动和EPB产品放量 [12] - 盘式制动器25Q2销量87万套同比+22% [12] - 轻量化制动零部件25Q2销量314万套同比-6% [12] 客户与订单 - 获得北美新能源车企轻量化项目定点 生命周期5年预计收入1.22亿美元 [13] - 获得德系合资车企EPB项目定点 生命周期8年预计收入6亿元人民币 [13]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20亿元/27亿元 [5][1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1.9亿元/170.9亿元/201.5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0% [14][15] -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提升 预计从2025年19.2%升至2027年22.9% [14][15]
拓普集团(601689):平台战略深化 液冷机器人并进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28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业收入129.4亿元 同比增长5.8%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下降11.1% [1] - 25Q2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 同比增长9.7% 环比增长24.3% 归母净利润7.3亿元 同比下降10.1% 环比增长29.0% [1] - 25H1综合毛利率19.6%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净利率10.0% 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 - 收入贡献前三业务为内饰功能件43.7亿元占比33.8% 锻铝控制臂37.1亿元占比28.7% 橡胶减震产品20.4亿元占比15.8% [1]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0.75亿元 同比增长52.1% 增速高于其他业务板块 [1] - 空气悬架系统产能将提升至150万台套 具备从储气罐到ECAS的全栈自研能力 [1] 研发与费用 - 25H1研发费用7.1亿元 研发费用率5.5% 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2] - 三费规模5.0亿元 费用率3.9%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 - 平台化战略深化 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热管理业务竞争力持续提升 [1] - 机器人业务与行业龙头合作深化 直线执行器已获认可 旋转执行器/灵巧手电机完成多次送样 [2] - 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传感器/足部减震器/电子柔性皮肤等领域 完善平台化产品矩阵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38.81/406.37/481.5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4/41.80/52.80亿元 [3]
亚太股份:公司致力于底盘系统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证券日报网· 2025-08-19 12:1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国内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龙头企业 [1] - 公司致力于底盘系统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1] 产品与技术能力 - 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底盘系统部件产品 [1] - 公司可为客户提供汽车电子产品 [1] - 公司可为客户提供线控制动产品与技术 [1] - 公司可为客户提供轮毂电机产品与技术 [1]
亚太股份(002284.SZ):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底盘系统部件、汽车电子、线控制动以及轮毂电机等产品与技术
格隆汇APP· 2025-08-19 07:0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国内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龙头企业 [1] - 公司致力于底盘系统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1] - 公司可提供底盘系统部件、汽车电子、线控制动及轮毂电机等产品与技术 [1] 产品与技术能力 - 公司产品线涵盖底盘系统部件、汽车电子、线控制动和轮毂电机 [1] - 公司具备底盘系统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能力 [1] - 公司拥有提供完整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 [1]
耐世特(1316.HK):上半年业绩超预期 期待下半年线控进展
格隆汇· 2025-08-16 19:12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22.4亿美元同比增长6.8% 经调整后增长7.6%跑赢市场450个基点 [1] - 分产品收入EPS/CIS/HPS/DL分别为15.3/2.3/0.9/4.0亿美元 同比增长9%/3%/2%/4%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11.5% 毛利润同比增长22.7%至2.6亿美元 [2]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6.8%至2.3亿美元 EBITDA利润率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至10.3% [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涨304.5%至6348万美元 净利润率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至2.8% [2] 区域表现 - 北美/亚太/EMEASA收入占比分别为50.8%/30.6%/17.9% 亚太区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4] - 亚太区EBITDA利润率16.9%显著高于北美的7.6%和EMEASA的8.8% [2][4] - 上半年新增订单15亿美元中47%来自亚太地区 [1] 业务进展 - 线控转向已获电动车龙头及中国主机厂订单 预计2026年落地 [3] - 后轮转向获得两家中国主机厂合同 [3] - 线控制动技术在上海车展发布 预计年内斩获中国主机厂首单 [3] - 推出MotionIQ软件套件 整合线控底盘控制及车辆健康监测功能 [3] 产能扩张 - 常熟工厂已开业 提供齿条EPS/双小齿轮EPS/线控转向等产品 [4] - 柳州工厂预计2026H1投产 占地面积扩大130%至4万平方米 [4] 业绩指引 - 全年订单目标50亿美元 营收有望再创新高并跑赢市场300-400个基点 [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6/48/51亿美元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7% [4]
线控正在悄悄改变汽车底盘
新财富· 2025-08-07 08:03
线控技术概述 - 线控技术通过电信号取代机械连杆和齿轮,实现转向、制动、加速等关键动作的电子化控制,标志着汽车从"机械机器"向"智能终端"的跃迁 [1][3][5] - 线控技术是智能汽车的"地基",为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提供精确、可靠的执行层响应能力 [4] 线控技术细分方向 - 线控技术主要应用于动力域和底盘域,包括线控油门、线控换挡、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和线控悬架 [8][11] 广泛应用类 - 线控油门技术最成熟,已普及于大多数燃油车和电动车,通过ECU智能控制动力输出 [15] - 线控换挡在纯电动车和混动车中普及度高,采用怀挡、旋钮等多样化设计,解放中控布局 [15] - 线控油门和换挡安全冗余要求低,失效风险可控 [17] 过渡阶段类 - 线控制动(BBW)采用电子液压制动(EHB),2024年国内乘用车EHB搭载率达51.58%,较2023年增长显著 [19] - 线控制动可缩短制动时间、提升能量回收效率,但完全电子机械制动(EMB)仍受法规限制 [19] - 线控转向(SBW)渗透率不足1%,技术难度高且市场需求未迫切,代表车型包括特斯拉Cybertruck和蔚来ET9 [22][23] 舒适性选择类 - 线控悬架聚焦驾乘舒适性,包括连续可变阻尼悬架(CDC)、空气悬架和主动液压悬架 [25][26][28] - CDC成本较低,已应用于20万元级别新能源车(如比亚迪汉、理想L6);空气悬架成本提升上万元,多见于30万以上高端车型 [26][28] - 主动液压悬架(如奔驰Magic Body Control、比亚迪云辇)可主动抵消震动,但成本与能耗最高,仅见于旗舰车型 [28]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推动线控技术分化,低难度、高感知环节(如线控油门、CDC)已普及,高难度领域(如线控转向)仍需等待高阶自动驾驶落地 [32] - 线控悬架成为智能汽车底盘竞争焦点,普及度逐级提升 [29]
研报掘金丨民生证券:维持伯特利“推荐”评级,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助力长期成长
格隆汇APP· 2025-08-01 09:48
员工持股计划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范围广泛 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充分调动核心人员积极性 提升经营效率 [1] - 通过阶梯式解锁与多重考核机制推动业绩增长 保障公司长期发展 [1] 产能与战略布局 - 2024年公司设立伯特利汽车悬架科技公司并拟新增悬架产能20万/年 [1] - 目标成为线控底盘供应商 剑指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 [1] 业务发展 - 客户和产品结构齐驱 短期受益于EPB和线控制动等智能电控业务渗透率提升 [1] - 中长期线控底盘有望贡献显著增量 海外产能逐步爬坡 [1] 估值水平 - 对应2025年7月31日47.1元/股的收盘价 PE分别为18/14/10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