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服务器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液冷产业整体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重点做好新技术研发和融入算力生态
四川日报· 2025-09-28 22:36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33.9亿美元 同比增长42.6% [1] - 2025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48% 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62亿美元 [1] - 液冷行业整体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千亿元人民币 [2] 公司业务现状与产能 - 公司液冷产品覆盖数据中心、储能、风电等场景 年产能达1GW [1] - 液冷相关业务2025年整体营收预计超3.5亿元 其中数据中心液冷收入同比增长300% [1] - 当前液冷业务营收约80%来自海外 国内业务仅占20%左右 [1] 技术路线与成本分析 - 冷板式液冷占当前市场80%-90%份额 预计未来3-5年保持主导地位 [1][2] - 冷板式初装成本高于风冷但低于浸没式 运营3-5年后整体成本与风冷持平并后续更低 [1] - 浸没式液冷因冷却工质氟化液成本高且环保安全性待验证 部分企业转向冷板式 [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海外需求爆发主因全球AI算力需求激增及英伟达高TDP芯片(如GB200/300)大规模出货 [1] - 国内需求滞后因高算力服务器出口管制及国产芯片功率密度未达液冷临界点 [1] - 液冷需求由芯片TDP(热设计功率)决定 国产高功率芯片发展将推动液冷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1] 行业竞争与发展挑战 - 液冷企业竞争重点转向新技术研发(如单相/双相/微通道冷板)及融入算力生态 [2] - 行业面临标准不统一问题 头部芯片厂商生态定制导致产品兼容性障碍 [2] - 液冷应用场景除数据中心外还包括储能、通信、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 [2] 区域产业特征 - 四川液冷产业基数较小且产业链零散 但作为"东数西算"节点及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区域 长期需求潜力大 [2] - 四川发布《关于支持加快算电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动液冷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落地 [2]
液冷新纪元:AI算力驱动下的冷却介质机遇
西部证券· 2025-09-28 11:11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超配 前次评级为超配 评级变动为维持 [6] 核心观点 - AI算力升级驱动散热技术革新 芯片功耗持续攀升 CPU散热设计功耗达350~500W GPU散热设计功耗超过800W 传统风冷系统散热上限一般为20kW/柜 液冷可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实现节能20%-30%以上 将数据中心PUE降低至1.2以下甚至更低 [1] - 各类冷却介质市场空间大幅提升 2024年上半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2.6亿美元 冷板式方案占比95%以上 单相冷板液冷可将PUE降低至1.20~1.25 乙二醇/丙二醇溶液在成本、成熟度和兼容性等方面表现优异 双相冷板技术成为未来演进方向 R134a与氢氟醚类有望获得更大应用 [2] - 浸没式液冷工质路线存在分歧 硅油凭借性价比和材料兼容性已在部分场景实现量产应用 天然油、合成油等因低成本具备切入机会但存在易残留等问题 氟化液在关键性能指标上优势显著 全氟聚醚和全氟烯烃综合性能最佳 随着芯片功耗持续提升 浸没式液冷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 [3] - AI算力迭代驱动液冷成为算力基础设施标配 冷却工质价值量占比高 工质市场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4] 算力跃升驱动散热技术迈向液冷 - 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底座 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810万标准机架 数据中心总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3% [14] - 芯片散热设计功耗持续攀升 CPU达350~500W GPU超过800W 芯片功率密度提升直接制约散热和可靠性 [17] - 整机柜功率密度持续增长 8kW以上单机柜功率密度成为新建数据中心主流选择 通算最大功率密度超30kW/柜 智算功率达100kW/柜 [20] - 传统风冷系统散热上限一般为20kW/柜 液冷技术采用液体替代空气作为冷却介质 散热效率大幅提升 [22] - 液冷相较风冷优势显著 液体体积比热容是空气1000-3500倍 导热系数是空气20-30倍 可确保CPU核温低至65℃以下 比风冷方式降低约25℃ 节能20%-30%以上 浸没式液冷机房噪音可降至60dB以下 支持高密度部署节省主机房空间50%-80% [24] - 液冷技术显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政策要求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 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下 液冷技术可实现PUE降低至1.2以下 [25] 冷却介质方案分析 - 冷板式液冷是当前主流解决方案 占比95%以上 因成熟度高、商用基础好且对传统数据中心改造要求较低 [2] - 单相冷板液冷工质方案包括乙二醇溶液(25%±5%) 成本较低工业化供应链成熟 但挥发性较高 丙二醇溶液毒性较低但价格偏高 去离子水传热性能良好但冰点为0℃需考虑防冻问题 [53] - 双相冷板技术成为未来演进方向 R134a适合中低温环境 GWP值高达1430长期面临禁用 当前R134a供需紧平衡 2025年预测需求20.62万吨 配额20.83万吨 氢氟醚(HFE)具备高热导率与低粘度特性 GWP<10 六氟丙烯二聚体易于大规模制备具备成本优势但毒性不确定 [56][58] - 浸没式液冷冷却介质多元化 单相浸没式液冷选择沸点较高冷却液 氟碳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均可使用 双相浸没式液冷常用氟碳类化合物 [61][64] - 硅油是综合性价比良好浸没式液冷工质 热导率较高能快速浸润电子元件表面 电绝缘体化学性质稳定 对常见材料无腐蚀性 低毒性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但存在挥发性污染、表面张力低难密封、生产成本高、材料兼容性问题、不易清洗、无法自然分解等缺点 [67][68] - 天然油及合成油低成本切入但长期可靠性较差 矿物油价格低廉环境友好但热传导性能较弱粘性较高易残留 合成油低温流动性和氧化安定性好挥发性低但需注意密封材料匹配性 [69][71] - 氟化液在关键性能指标优势显著 化学惰性不腐蚀电子元件 高绝缘性防止电路短路 不可燃性保障安全运行 材料兼容性好低粘度 全氟聚醚安全性能环保合规性强但GWP值>5000 全氟胺类合成壁垒较高 全氟烯烃(PFO)电绝缘性能高传递性能好GWP值较低符合绿色环保标准 [72][75][77] 市场空间与规模预测 - 2024年全球液冷系统市场规模约65亿美元 预计2034年增至130亿美元 2025-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7.3% [41] - 预测2025-2027年全球服务器液冷产品市场规模达242亿元、425亿元、568亿元 其中AI服务器液冷市场规模2025年达242.4亿元 2027年达568.18亿元 [46] 投资建议关注公司 - 巨化股份(氢氟醚、全氟聚醚、R134a) 新宙邦(氢氟醚、全氟聚醚、六氟丙烯低聚体) 东阳光(全氟聚醚和六氟丙烯低聚体) 三美股份(R134a) 昊华科技(电子氟化液YL-10和YL-70、R134a) 永和股份(全氟聚醚、六氟丙烯低聚体、R134a) 东岳集团(全氟聚醚、氢氟醚、六氟丙烯低聚体、R134a) 八亿时空(全氟胺) 华谊集团(全氟聚醚) 统一股份(碳氢类合成油) 润禾材料(硅油) 集泰股份(硅油) [4]
特变电工:未生产液冷服务器
格隆汇· 2025-09-26 08:18
公司业务澄清 - 特变电工明确表示未生产液冷服务器产品 [1]
特变电工(600089.SH):未生产液冷服务器
格隆汇· 2025-09-26 08:0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未生产液冷服务器产品 [1]
本轮行情的第四个标志性事件,要出现了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0:27
昨天下午,央广网发表了一篇名为《让股民长期安稳赚钱的资本市场 才能给实体经济更长久的支 持》的文章。 该文章指出,慢牛让股民能够安安稳稳地从股市赚到钱,进而推高了资本市场的景气度。更值得关 注的是,繁荣的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 在达哥看来,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在于为引领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与成长沃土。以 当前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300024)与半导体行业为例,其二级市场的活跃表现,不仅能有效反哺一级 市场,为早期技术及新技术研发注入信心,更能通过强烈的财富示范效应,引导社会资本加速流向实体 创新领域,形成"技术突破-市场认可-资本涌入-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纵观全球,美股的长期牛市,本质上是一部科技驱动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特尔、苹 果、英伟达为代表的硬科技公司,一代接一代把技术溢价转化为股东回报,最终沉淀为指数权重,形 成"科技-市值-指数"的正向循环。 美股长牛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其结构必须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达哥认为,真正强大资本市场的重任,必然要由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硬科技企业来承担,要让科技板 块成为权重中枢与情绪锚。 谈到科技,就不得 ...
山东章鼓:暂未涉及液冷服务器相关产品及技术
证券日报· 2025-09-25 14:08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暂未涉及液冷服务器相关产品及技术 [2]
龙虎榜 | 游资、机构齐聚TCL中环,陈小群2.3亿爆买浪潮信息
格隆汇APP· 2025-09-25 11:4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01% 深证成指上涨0.67% 创业板指上涨1.58%创三年多新高 全市场成交额2.39万亿元 超3800只个股下跌 [1] 涨停个股表现 - 品茗科技上涨20.01%至58.90元 成交额3.13亿元 首板涨停因控股股东股权变动 [2] - 上纬新材上涨20.00%至132.10元 成交额9.78亿元 2天2板因智元恒岳要约 [2] - 哈特华通上涨19.99%至36.31元 成交额7.39亿元 首板涨停涉及可控核聚变概念 [2] - 耐普矿机上涨19.99%至29.29元 成交额3.96亿元 首板涨停因金属铜+选矿概念 [2] - 华软科技上涨10.03%至9.76元 5天5板因光刻胶基材概念 [2] - TCL中环上涨10.06%至9.41元 成交额32.31亿元 2天2板作为光伏硅片龙头 [2] - 上海电气上涨10.03%至9.76元 成交额120.08亿元 首板涨停因装备制造+人形机器人概念 [2] 龙虎榜资金动向 - 龙虎榜净买入前三为上海电气7.59亿元 浪潮信息6.86亿元 华工科技2.70亿元 [4] - 龙虎榜净卖出前三为中电鑫龙1.32亿元 永鼎股份1.16亿元 福龙马9042.49万元 [5] - 机构席位净买入前三为浪潮信息1.30亿元 力星股份1.13亿元 恒而达1.06亿元 [6] - 机构席位净卖出前三为中恒电气1.44亿元 华工科技8229.78万元 联合动力8022.76万元 [7] 重点公司分析 - 上海电气上半年新增订单1098.1亿元同比增长31.2% 营收543.03亿元同比增长8.89% 涉足核电机器人及核聚变设备 [8] - 浪潮信息上半年营收801.92亿元同比增长90.05% 归母净利7.99亿元同比增长34.87% 液冷服务器市占率第一 [12] - 华工科技3.2T NPO光引擎应用于AI大模型 800G/1.6T光模块具备批量交付能力 半导体设备全面国产化 [18] 游资交易动态 - 方新侠净买入上海电气1.96亿元 曲江池净买入浪潮信息1.52亿元 成都系净买入TCL中环1.29亿元 [22] - 炒股养家净卖出TCL中环3040万元 东北猛男净卖出华工科技6968万元 T王净买入福龙马1.26亿元 [22] 北向资金流向 - 沪股通净买入上海电气4.37亿元 深股通净卖出华工科技2.63亿元 [21] - 沪股通净卖出永鼎股份7810.99万元 深股通净买入TCL中环6055.95万元 [21]
龙虎榜复盘 | 知名游资2亿大买服务器概念股,机构集体扫货特斯拉机器人间接供应商
选股宝· 2025-09-25 11:30
机构龙虎榜交易概况 - 当日机构龙虎榜上榜28只个股 净买入12只 净卖出16只 [1] - 机构买入金额前三个股:力星股份(1.45亿元) 浪潮信息(1.3亿元) 恒而达(1.06亿元) [1] 力星股份 - 龙虎榜显示4家机构净买入1.06亿元 股价当日上涨7.05% [2][3] - 公司收购全球知名螺纹磨床制造商SMS 产品应用于高精密滚珠/滚柱丝杠磨床等高精度设备 [3] - SMS客户涵盖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部件供应商瑞士GZ AG/GSA等全球领先企业 [3] - 正推动SMS高精度螺纹磨床国产化及滚珠丝杠 行星滚柱丝杠产业化 [3] 浪潮信息 - 获机构净买入1.3亿元 股价涨停(+9.99%) [1][2] - 液冷服务器连续3年居中国市场首位 全栈液冷产品批量部署于头部互联网 金融 通信客户 [3] - 拥有700多项液冷核心专利 牵头制定多项国家标准 [3] - 受益于阿里云扩建全球基础设施(新增巴西 法国 荷兰数据中心)及九部门支持建设国际数据中心政策 [3] 中电鑫龙 - 子公司北京中电兴发与华为 龙芯 统信 飞腾等信创生态伙伴完成技术产品互认证 [4] - 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智慧城市 大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 [4] 核聚变产业动态 - 中国聚变公司在上海新建"中国环流四号(HL-4)"实验装置 验证高温超导磁体技术 [5] - 哈焊华通焊材产品可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 相关收入占比较小 [5] - 上海电气积极布局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 解决低磁材料锻件开发 大型锻件焊接变形等技术难题 [5] - 承接全球首套高温超导核聚变项目设备(新奥集团"玄龙50" 能量奇点"洪荒70") [5] - 成为国内磁约束核聚变主机系统配套最全的设备制造商 [5]
液冷服务器板块盘初冲高,宏盛股份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34
液冷服务器板块盘初冲高,宏盛股份涨停,金田股份、高澜股份、新亚电子、思泉新材、骄成超声跟涨 [1]
万向钱潮:公司没有液冷服务器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0:46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没有液冷服务器业务 [1] - 公司设有本地私有云数据中心 仅用于内部应用系统数据存储 [1] - 数据中心不对外提供任何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