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期货
icon
搜索文档
从“不可投资”到真金白银回流! 外资围绕中国股市掀起看涨巨浪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7:33
智通财经APP获悉,三年前外资大举撤退并高呼中国市场"不可投资"(uninvestable)之后,外国投资者们正在大举重返中国股票市场,试图紧 抓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药等前沿科技所驱动的史无前例的中国科技股投资机遇,以及随着特朗普一系列激进举措令"美国例外论"逐渐 崩塌,对于美国资产之外的多元化配置需求不断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采用与渗透、半导体与创新药物研发等前沿科技方面的持续突破式进展,使包括华尔街资管巨头们在内的外国投 资者们愈发相信,中美贸易战与华盛顿的科技出口禁令等负面事件并未遏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创新与颇具韧性的经济扩张。 摩根士丹利近期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表现出远高于2021至2024年的兴趣。其中,对AI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及创 新消费领域是主要关注焦点,但仍存在忧虑,该机构也会提醒投资者需留意若干指标。该机构强调,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正面投资兴 趣为新冠疫情以来最高:路演横跨东西岸。无论是从指数层面,还是针对特定主题和结构性机会,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都令其 颇为惊喜。 摩根士丹利表示,有会面超过90%的美国投资者明确表达愿意增加中国配置,这是自2021 ...
流入态势强劲 外资对中国市场投资热情持续升温
搜狐财经· 2025-09-13 14:28
外资流入规模 - 8月中国股票实现自2024年9月以来最大规模月度净买入 [1][3] - 高盛Prime账户对中国资产总配置环比上升76个基点至6.4% 净配置增加173个基点至8.6% 均创近两年新高 [3] - 韩国投资者持有中国股票总额达35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 [3] 配置意愿与驱动因素 - 超90%美国投资者计划增加对中国市场敞口 比例创2021年初以来新高 [4] - 外资回流主因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领域领先优势及稳经济政策信号 [1][4] - 市场流动性改善支撑涨势 全球资产配置需求向非美市场扩散 [4] 投资渠道与方式变化 - 外资从离岸ADR转向直接参与在岸市场 A股和港股成热点板块主要交易场所 [1][5] - 北向资金通过ETF日均成交额达32.82亿元 环比增长近40% [5] - 量化基金和宏观基金采用A股ETF及指数期货快速切入中国市场 [5] 行业配置结构 - 外资集中布局科技成长、高股息资产和高端制造三大方向 [1][6][7] - 信息技术与工业板块成北向资金主要流入方向 金融板块持续受青睐 [7] - 科技、医疗与材料板块(尤其AI产业链)为7月以来重点加仓对象 [7] - 港股配置集中在科技、金融、医疗保健及生物技术领域 持股集中度高 [7]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北向资金上半年累计净流入836亿元 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达3.07万亿元 [7] - 港股9月12日反弹 恒生指数涨1.16% 恒生科技指数涨1.71% [3] - A股同期震荡 上证指数跌0.12% 深证成指跌0.43% 创业板指跌1.09% [3]
大摩吹响“买中国”号角:外资对中国资产兴趣创2021年新高,资金流入一触即发!
华尔街见闻· 2025-09-13 10:08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兴趣激增 -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兴趣达到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超过90%投资者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投资敞口 [1] - 资金重新配置处于起步阶段 预计将带来显著资金流入 [1][6] 投资兴趣驱动因素 - 技术领导地位:中国在人形机器人 AI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全球主导地位成为投资者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 [2][3] - 政策环境改善:政策制定者采取渐进措施稳定经济并扶持股市 最坏时期可能已过去 [3] - 流动性显著好转:市场流动性改善支撑股市反弹持续时间延长 [4] - 多元化配置需求:美国投资者资产过度集中于本土市场 分散投资需求上升 [5] 投资范围与方式变化 - 投资范围从ADR扩展至A股和港股市场 重点关注AI/半导体 人形机器人和新消费等领域 [6] - 量化基金和宏观基金偏好通过A股ETF和指数期货产品快速参与中国市场 [6] - 美国投资者交易中国股票的市场偏好顺序为:ADR > 港股 > A股 [6] 资金配置现状 - 目前仅亚洲除日本投资组合的低配头寸明显减少 [6] - 全球和全球新兴市场投资组合的资金配置预计将显著增加 [6]
大摩:超九成美国投资者愿加仓中国资产
财联社· 2025-09-11 10:37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高涨 -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达到五年来最高水平 超过90%投资者明确表示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敞口 为2021年初以来最高水平 [1][3] - 美国投资者重返中国市场步伐刚刚开始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资金流入 [1][4] 投资者关注领域和投资方式 - 美国投资者对人形机器人 生物技术以及新消费公司等领域尤其感兴趣 [5] - 投资兴趣超越在美上市中国股票 延伸至在岸A股市场 部分量化基金和宏观基金通过A股ETF和指数期货产品增加投资 [5] 兴趣回升驱动因素 - 中国在特定行业的领导地位 政策制定者逐步朝着稳定经济正确方向迈出小步 有明确意图提振股市 [5] - 流动性状况改善 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上升 [5] - 最糟糕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5] 市场表现和数据印证 - 中国股市自去年9月以来持续反弹 上证指数累计上涨逾40% 今年以来涨幅高达近19% [5] - 8月份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资组合投入近450亿美元 创近一年最高规模 其中中国市场债券和股票合计净流入390亿美元 [6] - 8月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净买入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 对冲基金对中国毛头寸达到两年来新高 [7]
外汇交易平台哪个好?富拓给出完美答案!
搜狐财经· 2025-06-03 07:40
在外汇交易领域,选对平台至关重要,它关乎投资者的收益与资金安全。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外汇交 易平台,投资者常常陷入迷茫,究竟外汇交易平台哪个好?今天,就为大家剖析备受关注的FXTM富 拓,看看它如何脱颖而出。 成立超10年的FXTM富拓,是全球在线交易顶尖品牌,服务着全球180多个国家的500多万投资者,实力 与口碑兼具。 从交易产品看,富拓堪称行业翘楚。贵金属、股票、股票CFD、全球指数、指数期货、大宗商品、外 汇、加密货币……丰富多元的交易产品,一个平台全部覆盖,真正实现"股汇金油全覆盖",满足投资者 多样化的资产配置需求,无论是追求稳健收益,还是偏好高风险高回报,都能在富拓找到适合自己的投 资标的。 交易成本是投资者不能忽视的关键因素。富拓凭借优质服务和产品,荣获45+行业大奖。其提供的低主 货币点差、低佣金、灵活杠杆与隔夜利息等政策,为投资者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 得优势。同时,采用先进交易系统,确保交易执行流畅、快捷,99%以上订单能在1秒内完成,让投资 者不错过任何市场机遇。 投资是一场持续学习的旅程,富拓深谙此道,为投资者提供海量免费学习资源和实时市场分析,帮助投 资者不断提升交 ...
港交所:香港股票市场新能源板块市值规模增至5680亿美元 占香港市场总市值12.5%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11:29
香港资本市场新能源生态圈发展 核心观点 - 香港资本市场新能源板块市值规模自2015年至2025年3月增长超过四倍,从1,250亿美元增至5,680亿美元,占香港市场总市值比重达12.5% [1] - 香港交易所通过优化上市规则、提升流动性、构建多元化产品生态圈,成为新能源企业全球融资首选平台 [1][6][8][9] - 国际及中国内地资本对香港新能源板块参与度显著提升,机构投资者持仓规模从2015年120亿美元激增至2025年2月510亿美元 [4] 香港资本市场五大优势 1 全球领先融资中心 - 2014-2024年香港交易所新股融资额达3,05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 [2] - 2025年首季融资额达205亿美元,创2021年第二季以来季度新高 [2] - 新能源企业为融资主力,两家行业龙头近期完成大规模再融资 [2] 2 多元化投资者结构 - 亚洲机构对在港上市新能源企业持股从2015年40亿美元增至2025年2月180亿美元 [4] - 中国内地资本通过港股通参与新能源板块,2024年南向资金对新能源标的持股占港股通总量20% [4] - 2024年港股通成交额占香港市场总成交比重达17.3% [4] 3 上市规则持续优化 - 2018年《上市规则》新增章节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上市 [6] - 2023年增设第十八C章,为特专科技公司(含新能源企业)提供专属上市途径 [6] - 允许未收入企业通过针对性规则上市,加速商业化进程 [6] 4 市场流动性提升 - 2024年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额1,318亿港元,同比增26% [8] - 2025年首季日均成交额达2,427亿港元,同比增144% [8] - 优化措施包括下调股票印花税、恶劣天气正常开市等 [8] 5 多元化产品生态圈 - 上市后可发行股票期权、指数期货等衍生品提升流动性 [9] - 多元化融资工具帮助新能源企业应对技术迭代与市场变化 [9] 新能源行业前景 - 全球减碳、电动车普及等趋势推动产业革新,绿氢、新型储能、可控核聚变等技术为重点领域 [10] - 香港资本市场致力于搭建绿色科技与全球资本对接平台 [10]
中金:被动投资对主动管理基金行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金点睛· 2025-03-25 23:31
海内外被动化投资趋势 - 国内被动股票产品数量从不足10只增长到超2000只,规模占比从2021年前较低水平急速提升至2024年底的51% [10] - 2024年国内被动股票产品规模达3.54万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241% [10] - 债券被动产品规模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78.6% [11] - 美国被动股票产品规模占比达61%,总规模13.2万亿美元 [15] 指数化投资的底层逻辑 - alpha收益是零和博弈,不同投资者能力差异导致弱势投资者转向被动投资 [4] - 委外资金因"挑选主动管理的性价比低"而选择被动投资 [4] - 投资者对自身能力认知偏差促使初期alpha竞争激烈,后期弱势者退出转向beta收益 [29] - 主动管理行业缺乏alpha能力评价体系增加挑选难度,推动被动化发展 [32] 被动投资对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 - 提升beta定价效率但降低alpha定价效率,整体效率取决于两者边际效应 [44] - 当alpha资金不足时,过度被动化会降低整体市场定价效率 [45] - 指数化程度越高,市场对高效alpha定价的主动管理需求越旺盛 [45] 主动管理行业的演变趋势 - 业绩基准重要性提升,超额收益和跟踪误差成为核心评价指标 [59] - 产品分类将基于业绩基准,解决传统相对排名机制的缺陷 [59] - 基金经理需选择适合的beta赛道并深耕alpha能力 [62] - 行业头部效应加剧,优质alpha定价能力将更稀缺 [68] 主动与被动投资的生态关系 - 两者形成动态平衡,被动化推进需要更大规模高效主动资管行业支持 [45] - 主动管理通过价值发现优化指数成分股,形成生态循环 [61] - 指数产品丰富帮助识别重要beta,为主动产品提供基准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