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YU7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W(02015):i6价格、权益超预期,打开家用纯电新空间
平安证券· 2025-09-29 02:3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7] 核心观点 - i6价格与权益超预期 售价24.98万元 首销期价格降至23.98万元并赠送价值3.5万元权益(含1万元现金减免及2.5万元选装权益) [4][7] - i6作为首款单电机车型成本优势显著 同时提供双电机选装项 全系标配AD Max智驾版本 [7] - 产品竞争力突出 相比竞品小米YU7(25.35万元)和特斯拉Model Y(26.35万元) 在底盘配置(空气悬架) 娱乐配置(后排娱乐屏)及空间设计方面具备优势 [7][9] - 2025年L系列面临竞争压力 预计将通过改款升级提升产品力 包括全系搭载AD Max 大电池超快充 SKU精简等措施 [7] 财务预测 - 2025年营收预计1277.87亿元(同比-11.5%) 2026年1757.66亿元(同比+37.5%) 2027年2125.62亿元(同比+20.9%) [6] - 2025年净利润预计49.91亿元(同比-37.9%) 2026年94.97亿元(同比+90.3%) 2027年133.68亿元(同比+40.8%) [6][7] - 毛利率保持稳定 2025-2027年预计分别为20.3% 20.2% 20.3% [6] - 每股收益2025年2.33元 2026年4.44元 2027年6.24元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00.1港元 对应2025年市盈率39.3倍 2026年20.6倍 2027年14.7倍 [1][6] - 市净率2025年2.6倍 2026年2.3倍 2027年2.0倍 [6] - 总市值1959.37亿港元 总股本21.41亿股 [1] 产品战略 - i6成功打开20-30万元家用纯电市场新空间 强调家用属性与内部空间优势 [7] - L系列作为销量主力亟待改款 预计2026年通过产品换新重回增长轨道 [7] - 公司基础能力处于行业头部梯队 纯电领域成长性值得期待 [7]
对话雷军:小米早已放弃了速胜
商业洞察· 2025-09-27 09:24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小米正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强调技术投入和使命驱动 计划未来5年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7] - 公司提出高端化战略 全面对标苹果 通过科技引领、认知引领和审美引领三大方法论推动高端化进程[10][18][20] - 小米在手机业务上采取长跑策略 目标每年增长1%市场份额 计划5年内达到20%份额[2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小米首款SUV YU7上市后销量强劲 3分钟大定超20万辆 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6] - 公司发布首款自研3nm手机SoC芯片"玄戒O1" 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该能力的企业[6] - 小米17系列跳过16命名直接对标iPhone17 雷军称在电池技术、屏幕技术和传感器等多方面实现超越[8][11] 汽车业务发展 - 小米YU7已交付超4万台 汽车含税均价达289000元 进入高端价格区间[10][18] - 公司面临产能提升挑战 正通过工厂自动化率提升和技改提高效率[14] - 小米开放汽车IoT接口给所有车企 推动行业合作与标准开放[22] 组织与文化 - 小米内部决策文化强调民主和争论 高管经常激烈讨论以避免决策错误[2][25] - 公司鼓励试错文化 允许团队在风险可控情况下尝试新方案[25] - 小米用户结构发生变化 汽车业务女性用户占比接近半数[20] 行业竞争与定位 - 雷军承认与苹果竞争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需要全方位学习并逐步突破[13] - 小米在汽车领域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 注重底盘技术、驾控性能和设计[10][21] - 公司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激烈 六大主要玩家份额平均在15%左右[26] 研发与供应链 - 小米手机部研发人员超1万人 长期持续投入核心研发[28] - 公司采用国产材料创新 包括红色发光主材达到欧奈尔材料级别[28] - 小米推动供应链自主化 在零部件级芯片和核心零部件方面取得进展[28]
汽车行业系列深度十:自主冲击豪华市场,高端定义增量空间
民生证券· 2025-09-02 12:08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大众市场(5-15万元)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自主品牌份额达70%但增长乏力 盈利空间承压 [1][12][16] - 中高端市场(15万元以上)成为未来核心增量空间 品牌效应显著 盈利能力强 自主份额不足50% 存在超500万辆替代空间 [1][4][13]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格局基本稳定 理想、华为系、小米通过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优势解构传统豪华品牌壁垒 形成头部竞争格局 [4][14][24] - 15-25万元中端市场格局分散 缺乏龙头 为传统自主车企和二线新势力重点发力领域 需通过智能化或产品设计替代合资品牌 [4][15][18] - 海外豪华品牌分层明确:超豪华品牌(法拉利、保时捷)依赖性能稀缺性和奢侈品逻辑 传统豪华品牌(BBA)依靠历史沉淀和技术标准化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以高获得感和服务体验立足 [3][45][48] 分章节总结 中高端市场盈利空间分析 - 5-15万元市场年销量1,100-1,200万辆 年收入1.1-1.2万亿元 净利润500-600亿元 [2][13] - 15-25万元市场年销量550-600万辆 年收入1.1-1.2万亿元 净利润550-600亿元 [2][13]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年销量400万辆 单车净利润2万元(BBA为3万元) 远期净利润体量800亿元 [2][13] - 15万元以上市场自主份额均低于50% 其中15-25万元市场自主份额48%(2025Q2) 25万元以上市场自主份额47.7%(2025Q2) [18][24] 海外豪华品牌建设路径 - 超豪华品牌:以赛道技术下放和限量策略维持高单价利润 如法拉利、保时捷 [3][41][43] - 传统豪华品牌:BBA通过历史沉淀、技术标准化和全球化产品矩阵占据垄断地位 [29][30][32] -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依托母体技术优化 通过高获得感服务和区域深耕策略突破 [33][36][38] 自主品牌壁垒构建 - 品牌力分为保险属性(品质稳定性)和社会属性(身份溢价) 高销量和高端产品定位是关键 [49][50] - 理想通过产品形态变革(如理想ONE)实现错位竞争 华为和小米借助消费电子品牌基础直接颠覆市场 [51][52] - 后来者需通过产品力越级领先(如外观、智能化、性能)实现差异化突破 否则难以超越头部格局 [52] 自主车企竞争格局 - 25万元以上市场:理想份额9.8%(2025Q2) 华为系问界份额9.6% BBA份额降至24.2% [24] - 15-25万元市场:大众、比亚迪领先 但格局分散 头部车企份额均低于10% [18][21] - 推荐标的:中高端新势力(小米、理想、小鹏) 高端子品牌传统车企(吉利、长城、比亚迪) 华为合作车企(赛力斯、上汽、长安) [5]
新势力系列点评二十二:8月车市平稳向上,新势力销量环比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9-02 11:27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7] 核心观点 - 8月车市稳健增长 新势力销量环比提升 价格体系趋于稳健 [5] - 端到端技术加速应用 智驾平权时代开启 智能化能力成为车企竞争关键因素 [12][13] - 优质自主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受益于智能化趋势和产业链重塑 [13][14] 市场整体表现 - 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约194.0万辆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6.2% [5] - 新能源零售预计达110万辆 渗透率56.7% [5] - 6家样本新势力车企(不含小米)合计交付199,279辆 同比增长20.0% 环比增长5.9% [5] - 市场价格体系趋于稳健 终端折扣收缩 补贴资金到位及以旧换新政策优化释放消费潜力 [5] 新势力车企交付表现 - 零跑交付57,066辆 同比增长88.3% 环比增长13.8% 主要受益于B10、C10车型性价比优势 B01新车上市72小时锁单超1万辆 [4][6] - 小鹏交付37,709辆 同比增长168.7% 环比增长2.7% MONA M03车型占比42.9% 自营充电站超2,500座 覆盖超430座城市 [4][7] - 蔚来交付31,305辆 同比增长55.2% 环比增长15.9% ET5T车型占比34.9% ES8新款开启预售 [4][9] - 理想交付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L6车型占比48.3% 超充站3,113座 纯电车型i8上市 [4][10] - 极氪交付17,626辆 同比下降2.2% 环比增长3.8% 极氪7X车型占比40.8% 极氪9X开启预售 [4][11] - 小米交付超30,000辆 YU7车型开售3分钟订单突破20万辆 18小时锁单超24万辆 [4][11] 智能化发展趋势 - 端到端技术推动智驾能力飞跃 小鹏国内首发量产端到端大模型 [12] - 智驾普及加速 标配智驾时代已来 技术进步降低硬件门槛 20万以内市场有望普及 [12] - 智能驾驶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和商业模式三重拐点 [13] 投资建议 - 看好智能化布局领先、产品周期向上的优质自主车企 推荐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赛力斯 [13] - 零部件领域关注新势力产业链和智能电动增量 推荐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继峰股份、星宇股份、沪光股份、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 建议关注无锡振华 [14]
雷军征求小米 YU7 标准版改名意见,称其被误以为是入门或丐版
搜狐财经· 2025-08-11 14:16
产品命名策略 - 公司就小米YU7标准版是否更名为Pro或Max版征求公众意见 因当前名称可能引发消费者对产品定位的误解 [1] - 投票显示74.6%用户(1794票)支持保留标准版名称 25.4%用户(610票)支持改用Pro或Max版名称 [2] 产品性能配置 - 标准版车型配备续航达835公里的电池系统 搭载算力700 Tops的Thor芯片并配置激光雷达 [1] - 公司强调标准版配置性能不逊于Pro版和Max版车型 [1] 市场表现数据 - 产品提供三种配置版本 价格区间为25.35万至32.99万元人民币 [2] - 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1小时大定达28.9万台 18小时锁单量超过24万台 [2]
国新证券每日晨报-20250804
国新证券· 2025-08-04 05:24
国内市场表现 - 8月1日上证综指收于3559.95点,下跌0.37%,深成指收于10991.32点,下跌0.17%,科创50下跌1.06%,创业板指下跌0.24%,万得全A成交额16199亿元,较前一日下降 [1][4][9]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13个上涨,传媒、轻工制造及家电涨幅居前,石油石化、国防军工及钢铁跌幅较大 [1][9] - 概念板块中K-12教育、钙钛矿电池及SPD指数表现活跃 [1][9] 海外市场动态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琼斯工业指数跌1.23%,标普500指数跌1.60%,纳斯达克指数跌2.24%,全周累计跌幅分别为2.92%、2.36%和2.17% [2][4] - 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明显放缓 [2] - 德国DAX指数下跌2.66%,英国FTSE指数下跌0.70%,日经225指数下跌0.66% [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恢复征收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8月8日起新发行债券适用,存量债券继续免税至到期 [11] - 国家发改委将推动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核电领域将向民企开放,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 [12] - 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建成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3][14] 资本市场改革 - 港交所IPO定价机制改革生效,新股配售须分配至少40%股份至建簿配售部分,保留基石投资者6个月禁售期 [15] 经济与产业数据 -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亚迪34.43万辆,上汽集团33.8万辆(同比+34.2%),吉利汽车23.77万辆(同比+58%),零跑汽车5.01万辆(同比+126%),小鹏汽车3.67万辆(同比+229%) [18][19]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20.6%),花费3.15万亿元(同比+15.2%),软件业务收入70585亿元(同比+11.9%) [19] - 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8.34亿,占网民总数75.29%,IPv6网络流量占比31.12% [19]
小米汽车:YU7 提供 5 个主驾驶 + 4 个场景模式,支持动力响应、悬架软硬 / 高低等参数调节
新浪财经· 2025-07-15 13:23
驾驶模式 - 小米 YU7 提供5个主驾驶模式和4个场景模式,支持动力响应、转向手感、悬架软硬/高低等多类参数可调,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3] - 主驾驶模式包括「舒适」(3.0T豪华SUV动力水平)、「运动」(4.0T高性能跑车水准)、「运动+」(Max专属,0-100km/h加速3.23秒)、「经济」(374PS动力输出)、「新手」(210PS动力输出) [7] - 场景模式涵盖「超级省电」「晕车舒缓模式」「雪地模式」「越野辅助」等,针对典型用车场景设计 [4] 后备箱设计 - 全系标配电动尾门,采用单电动撑杆+平衡杆组合方案,经过精密力矩计算和高温/低温/高湿等多工况验证 [5] - 后备箱标准容积678L,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1758L [5] - 支持尾门实体按键、App、遥控钥匙、中控屏、UWB钥匙、小爱同学等6种开启方式 [5] 车机流量 - 全系赠送3年每月15GB双卡5G流量(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双物联网卡),超量后当月关停 [5][6] - 赠送期结束后可购买无限流量服务包(199元/年或19.9元/月) [12] - 支持智能双卡自动切换功能,根据网络质量动态调整主卡 [12] 遥控泊车辅助 - 全系标配遥控泊入/出辅助和直线移车辅助功能,通过蓝牙设备实现车外控制 [9][14] - 操作需通过小米汽车App界面保持前台运行,遇危险可手动暂停 [15] HEPA空气净化系统 - 选配系统(7月31日前下定赠送)含2个初滤滤芯+2个HEPA滤芯,建议每年或2万公里更换 [17] - HEPA滤芯对0.05~0.3μm颗粒物过滤效率>99.95%,对细菌/病毒过滤效率>99.99% [17] - 支持35秒全车快速换气功能 [17]
科技大事件 丨 苹果 AI 模型新突破;马斯克发布 Grok 4,宣称全球最强 AI 模型;
搜狐财经· 2025-07-11 05:16
苹果供应链动态 - 京东方获苹果批准量产iPhone 17 Pro/Max屏幕 但产品仅限中国国内市场 [1] - 京东方已建成年产1亿片iPhone OLED屏幕产能体系 2024年预计出货4500万片 [2] - 2025年上半年京东方iPhone OLED出货量预计达2100万部 同比增长13% 下半年预计2400万部 [2] 苹果健康技术进展 - 苹果联合研究显示行为数据(活动量/睡眠等)比传统生物指标更能反映健康 基于25亿小时穿戴数据训练WBM模型 [2] - WBM模型直接学习高阶行为指标(步数/步态稳定性/VO₂ max等) 性能匹敌或超越传统PPG/ECG方案 [2] 苹果软件更新 - iOS 26地图新增主动通勤通知功能 通过学习用户习惯路线提前预警交通拥堵 [3] 苹果支付争议 - 苹果/万事达/维萨赢得垄断诉讼 法官认为指控缺乏证据证明苹果有意开发自有支付网络 [3] - 苹果从美国信用卡交易抽取0.15%分成 借记卡交易每笔收取0.5美分 [4] 消费电子市场变动 - HMD Global因美国关税政策退出市场 将专注印度/欧洲市场 诺基亚品牌授权2026年到期 [4][5] AI技术突破 - 马斯克发布Grok 4模型 宣称学术处理达博士水平 具备多模态和深度推理能力 [6][7] 新能源汽车动态 - 蔚来乐道L90开启预售 整车价27.99万起 租电方案19.39万起 8月1日交付 [8] - 问界M9事故率较行业下降近90% 配备四颗激光雷达和ADS 3.3智驾系统 [11] 工业设计理念 - 小米汽车设计师强调情绪价值不可替代 提出"符合科学/自然规律/直觉"三大设计准则 [9][10]
计算机2025年7月研究观点:数字资产政策推进,科技自主驱动板块新机遇-20250709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09 11: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计算机行业延续AI、国产化和机器人场景落地核心趋势,华为开发者大会、香港数字资产新政、小米YU7上市驱动板块新机遇,持续看好计算机板块 [3][18] 相关目录总结 投资建议 - 看好计算机板块,重点标的为华大九天、达梦数据、金山办公、新大陆、通行宝、金蝶国际、合合信息,相关标的为日联科技 [3][18] 行业动态 - 华为开发者大会6月20日揭幕,鸿蒙6操作系统亮相,华为云盘古大模型5.5发布,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上线,搭载HarmonyOS 5的华为终端产品超40款,系统功能增加260多项,9000多个应用参与70多个系统级创新体验联合打造,3万多鸿蒙应用和元服务加速开发更新,华为云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 [3][18] - 6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重申打造数字资产领域全球创新中心愿景,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金融交易,构建数字资产生态圈,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19] - 6月26日小米举行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新品包括小米YU7等,3分钟小米YU7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将在辅助驾驶领域持续投入,预计今年下半年升级小米XLA大模型,未来5年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 [3][20] 重点标的情况 - 华大九天成立于2009年,聚焦EDA工具开发等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全定制设计平台等多种EDA工具及相关技术服务,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总部在北京,多地设有子公司和分支机构 [4] - 达梦数据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领先数据库产品开发服务商,掌握核心前沿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于众多知名用户,应用于多个领域,2019 - 2023年产品市占率位居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国内数据库厂商前列 [5] - 金山办公2019年11月18日上市,是全球知名办公软件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核心产品有WPS Office等,致力于提供高效办公体验 [6] - 新大陆1994年成立,2000年上市,具备多领域产品和创新能力,聚焦新赛道,多次参与制定标准,掌握二维码识读核心技术,在条码识读等技术领域领先,人工智能领域有重大突破 [7] - 通行宝从事智慧交通相关业务,有三家子公司,员工900人,承担“智改数转”服务江苏交控创建世界一流路网和“资本运作”助力江苏路网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升级两项核心功能,已从单一ETC发行服务公司发展为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8][9] - 金蝶国际1993年成立,2005年上市,是全球知名企业管理云SaaS公司,亚太地区企业管理软件龙头企业,成果卓越,为超740万家企业和政府组织提供服务,旗下产品受标杆企业认可,聚焦多行业,解决方案覆盖制造业全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 [10] - 日联科技是中国工业X射线领域龙头企业,产品用于高科技工业制造领域产品质量检测,总部在无锡,国内有三个制造基地,境外有工厂和海外公司,有1000余人,两个研发中心、一个研究院 [11] - 合合信息是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科技企业,基于核心技术为全球C端用户和多元行业B端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B端服务解决客户业务痛点,已在近30个行业成熟应用 [11] 重点标的盈利预测 | 可比公司 | 收盘价(元) | 总市值(亿元) | 2024A EPS | 2025E EPS | 2026E EPS | 2024A PE | 2025E PE | 2026E PE | 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大九天 | 120.73 | 655.49 | 0.1618 | 0.43 | 0.57 | 746.02 | 280.77 | 211.81 | 优于大市 | | 达梦数据 | 220.45 | 249.64 | 4.6345 | 4.32 | 5.36 | 47.57 | 51.03 | 41.13 | 优于大市 | | 金山办公 | 274.55 | 1,271.66 | 3.1660 | 4.23 | 5.44 | 86.72 | 64.91 | 50.47 | 优于大市 | | 新大陆 | 31.62 | 326.34 | 0.9730 | 1.30 | 1.50 | 32.50 | 24.32 | 21.08 | 优于大市 | | 通行宝 | 17.12 | 99.35 | 0.4891 | 0.58 | 0.79 | 35.00 | 29.52 | 21.67 | 优于大市 | | 金蝶国际 | 15.36 | 545.20 | -0.0402 | 0.03 | 0.08 | -381.95 | 512.00 | 192.00 | 优于大市 | | 合合信息 | 153.99 | 215.59 | 3.5368 | 4.86 | 5.97 | 43.54 | 31.69 | 25.79 | 优于大市 | [14]
新能源+AI周报:重视新能源供给侧的进化-20250707
太平洋证券· 2025-07-07 15: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电气设备、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均无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重视新能源供给侧的进化,关注反“内卷”、下游创新带来的供给侧进化,锂电、光伏等产业链有望逐步确认大周期底部,产品力领先、创新有优势的公司将受益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下游格局持续进化,锂电景气度预期向好,重视在海外市场有优势的龙头 [3][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光伏“内卷”有望破局,光储平价后储能的入口价值将提升 [5] - AI + 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可控核聚变进入加速导入期,海风受益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锂辉石精矿价格上涨,部分正极材料、电解液、电池等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如三元材料 5(523/动力)周涨幅 0.89%,碳酸锂(电池级 99.5)周涨幅 2.48%等 [11][12] 行业新闻跟踪 - 人民日报点名光伏存在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内卷”问题,将多举措整治;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光伏玻璃头部企业计划 7 月开始减产 30% [5][21][30] - 小米 YU7 上市后大定火爆超预期,体现新能源汽车消费逻辑变革;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建成,打造 20 亿㎡隔膜产能并构建独立海外定价体系 [21][22] -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订单量超 250GWh,呈现订单规模快速扩张等五大趋势;广东发布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细则 [25][26] 公司新闻跟踪 - 亿纬锂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不超 86.54 亿元建设新型储能项目;德福科技拟收购卢森堡铜箔 100%股权;欣旺达筹划发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4][41][42] - 远东股份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 259,306.80 万元;豪鹏科技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富临精工与川发龙蟒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