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搜索文档
宏观政策“积极有为”助推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央视网· 2025-09-15 05:29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5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介绍今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8月份,我国加紧实施更加 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生产平稳增长。从农业看,早稻小幅增产,秋粮播种面积稳中略增,长势总体正常。从工业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发展态势较好,8月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从服务业看,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 数同比增长5.6%,增势好于工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称:"从指标变化看,前8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 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增速与1—7月份基本相当,经济增长'稳'没有改变。" 内需继续扩大。从消费看,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 同比增长5.1%,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从投资看,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1%,明显快于全部投 资,为制造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8月份,转型升级持续,创新引领 ...
起笔山水间 擘画未来城
苏州日报· 2025-08-13 00:14
核心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 [1] - 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2% [1]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9% [1]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7.2%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4% [1] 产业体系与集群建设 - 聚焦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两大主导产业 [2] - 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等新赛道 [2] - 聚集2700多家工业企业 [2] - 汇川技术投资8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基地 预计年产值300亿元 [2] - 苏州协同创新科技投资10亿元建设总部 预计年产值20亿元 [3] - 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提供5200平方米训练空间 支持200余台机器人同时训练 [3] 重大项目与产能规划 - 博思特总部基地一期投资4.8亿元 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GeminiBotA1 [4] - 博思特二期计划投资5亿元 年产5000套智能人机协作机器人 [4] - 预计三年内机器人销售量突破2万台 销售收入达10亿元 [4] - 上半年签约26个亿元以上项目 包括正北连接技术总部(20亿元)和可庭割草机器人等项目 [4] 企业生态与创新平台 - 蓝悦无人机、大象机器人等7家企业进驻具身智能产业园 [3] - 依托哈工大苏州研究院、信通院等科研机构培育科创项目 [4] - 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当天办证(如宜可生物当日取得营业执照) [8] - 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如蓝悦无人机数月完成迁移) [8]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实验中学和苏州市立医院太湖总院投入运营 [5] - 推进华师大苏州湾实验小学扩建及北美国际高中改扩建 [5] -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形成15分钟便民圈 [5] 文旅消费与商业配套 - 天鹅港·橙天里举办足球夜市活动 [6] - 举办太湖苏州湾大学生乐队大奖赛(60支参赛乐队)和追觅绿洲音乐节(20组音乐人) [6] - 林渡暖村、太湖瑰谷等农文旅项目吸引游客 [7] - 金融街融悦中心、太泽文化中心书店、京东云仓等新消费场景加快建设 [7]
第八届进博会倒计时100天:创新引领与普惠包容成核心关键词
经济观察报· 2025-07-28 11:06
展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 目前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1] 展区设置与升级 - 企业商业展设置六大展区及创新孵化专区 汽车展区升级为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 [2] - 技术装备展区汇聚十大工业电气企业 五家顶尖电梯企业及四大水处理企业 [2] - 医疗展区集中展示全球顶尖医疗科技成果 消费升级方面健康养老专区推出新型助听器和听力保健产品 [2] - 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设立专区 扩容升级非洲产品专区 覆盖53个非洲建交国 [2] - 新获批输华水果及地理标志产品将首次亮相 [2] 参展规模与国际参与 - 超过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国家展 瑞典和阿联酋担任主宾国 吉尔吉斯斯坦首次参展 [4] - 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个海外展团确认参展 加拿大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企业规模创历史新高 [4]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和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等国外省州市首次入驻 [4] 企业创新成果展示 - 波士顿科学展示多款创新产品 包括亚洲首秀的Intera 3000肝动脉灌注泵和已获批的FARAPULSE脉冲电场消融系统 [5] - 赛诺菲重点展示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已获批7大适应症 及全球首个针对所有婴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药物乐唯初 [5] - 两家企业均表示进博会是深化中国合作加速创新落地的重要平台 [5] 服务创新与数字化 - 首次开通组团观展线上注册系统 升级集中签约大厅配套设施 [3] - 网上供采大厅提供需求发布双向匹配展期行程规划等一条龙服务 [3] - 优化智慧导航系统及数字化服务平台 下调部分展务服务收费标准 [3] - 强化展前展中线上线下对接撮合 量身定制一团一策服务方案 [3] 平台功能与愿景 - 展会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 [6] - 持续强化创新引领消费升级普惠包容三大特点 [6] - 同期打造跨境电商甄选平台助力境外中小企业拓展中国市场 [2]
绝缘材料龙头广信科技北交所上市:打破技术垄断 盈利能力稳健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7-02 07:17
公司上市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于6月26日成功登陆北交所 [1] - 专注于高性能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2009年研发的超高压绝缘纤维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 掌握多项行业核心技术,包括"无胶超厚绝缘纤维板材成型技术"和"无胶粘绝缘纸螺杆、无胶粘L型夹件绝缘件技术"(国际领先水平)以及"薄型绝缘纤维板材关键技术"(国际先进水平) [1] 行业地位与研发实力 - 产品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绝缘纤维材料,在750kV以上特高压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2]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206万元、1518万元和1548万元,复合增长率13.26% [2] - 截至2024年底拥有67项有效专利(发明专利13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2] - 核心研发团队由四位资深专家领衔,其中实际控制人魏冬云从业超五十年,总工程师黄游宇主导开发的无胶粘系列产品获国际领先认证 [2] - 依托三大省级科研平台,与高校院所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2] 市场认可与业绩表现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认定 [3] - 与特变电工、山东电工电气、正泰电气等变压器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 2022-2024年营收从3.04亿元增至5.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8% [3] - 同期净利润从1472万元飙升至1.16亿元,增幅688%,毛利率从18.06%跃升至33.50%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5亿元(同比增长54.48%),盈利4372.36万元(同比增长128.53%) [3] 产品结构与市场前景 - 2024年高毛利绝缘纤维成型制品销售占比从28.24%提升至34.43%,直销比例达75.97% [4] -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销售数量增长且价格提升 [4] - 变压器、电机等电力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电力产业稳步发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有序增长 [4] - 超/特高压用绝缘纤维材料国产化率提升,变压器和电机节能更新改造需求旺盛 [4]
新三板2024年年度综述:结构分化,创新引领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6 1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新三板市场深幅调整后四季度止跌企稳呈结构性行情,市场有新生机但也面临新挑战,基本面总量磨底结构分化,可从景气持续、成长前瞻、创新引领三条思路优选企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总览:新时代,新生机,新挑战 - 挂牌企业数量达6000 + 家,创新层比重不断提升,截至2025/6/20创新层企业数量占比38.5% [12] - 挂牌企业前五大行业聚焦软件服务、机械、硬件设备、化工、企业服务,CR5数量占比达51%,挂牌小巨人约两成且约67%挂牌创新层,近年来新挂牌企业中小巨人含量大幅提高 [15] - 交投活跃度基本稳定,交投活跃企业集中于创新层,创新层企业成交额占比约八成,做市交易成交额占比约四成 [21] - 近年来新三板做市商退出数量增多、北交所做市数量增加 [26] - 新三板定增募资额呈下降趋势,2025年1 - 5月定增实施募资总额相比24年同期下降59% [37] - 新三板重大重组事件案例数量未明显增加,公司参与角色多为竞买方,目的以横向整合和多元化战略为主,形式以发行股份和协议收购为主 [47] - 新三板转板历史上以北交所和创业板为主,近年来北交所成为主要转板去向,处于辅导或审核流程中拟北交所上市企业有568家,在审企业质地优异 [54][58] 基本面:总量磨底,结构分化 - 收入体量方面,新三板企业24年平均营收体量3.04亿元、中枢1.18亿元,创新层和小巨人企业表现更优,近年来新挂牌企业体量逐年提升 [65] - 收入增速方面,新三板整体收入增速仍在磨底期,24年整体法收入增速仅+1.2%,创新层中的小巨人企业24年整体法营收增速为+5.8%,分行业来看科技和消费板块部分行业增速较高 [71] - 收入结构方面,新三板和创新层行业收入结构相似,小巨人优势行业更聚焦,三板优势行业与全A相差较大,整体更偏向软件、制造和材料 [76] - 盈利体量方面,2022年以来新三板亏损企业比例逐年提高,剔除亏损企业后新三板企业24年平均归母净利润体量2761万元,创新层和小巨人企业盈利情况更好 [84] - 盈利增速方面,新三板整体法盈利增速处于负增长区间,关注优质新挂牌企业,近年来新挂牌企业质量明显提升 [88] - 盈利能力方面,截至24H2新三板企业整体ROEttm达6.0%,分行业来看半导体、家电等行业ROE - TTM环比提升幅度较高,关注量价齐升的行业如半导体、机械等 [98][103] 三条思路选股:景气持续,成长前瞻,创新引领 - 筛选景气持续企业,核心逻辑是近三年营收和盈利维持中高速增长且盈利能力提升,如隆基仪表、泓毅股份等 [2] - 筛选成长前瞻企业,核心指标采用“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关注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占营收比重高且环比提升的企业,如薪泽奇、中科仪等 [2] - 筛选创新引领企业,采用研发费用、发明专利数量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方法筛选,且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高于5%,如先临三维、杰理科技等 [2]
余杭区今年首要任务“创新引领”
每日商报· 2025-05-29 22:21
科技创新成果 - 之江实验室主导构建的"三体计算星座"首批12颗卫星成功发射入轨 将算力送入太空 未来可提供计算卫星和遥感卫星服务 [1] - 天目山实验室发布新型"飞行汽车" 灵伴科技推出Rokid AR Lite 零零科技推出哈浮飞行相机 强脑科技推出深海豚Easleep多功能智能睡眠仪 程天科技推出助力外骨骼机器人GOGO [1] - 余杭区布局培育全省数量最多的"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计划+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能级科创平台集群 连续4年获省科技创新鼎 [1] 创新发展战略 - 余杭区提出"六大行动" 其中"创新引领"行动是首要任务 涉及未来科创产业布局 [1] - 余杭区科技局将聚焦五大导向(高能级科创平台 高质量科技项目 高水平科技企业 高层次科技人才 高价值科技金融) 通过三大行动(科创强基 创新聚链 服务赋能)实施"创新引领"行动 [2] - 余杭区以科创平台为核心抓手 全年计划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20个以上 [2] 企业培育体系 - 余杭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雏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体系 已出台"科创十条"政策 [2] - 实施"全链条科研攻关突破行动" 计划全年支持重点研发项目30项以上 [2]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 将构建概念验证中心 中试基地 成果转化加速器等平台载体 [2] 产业生态建设 - 余杭区重点建设环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 包括四大省实验室 杭州超重力场重载机和高速机完成调试 落地第二个大科学装置 [3] - 加快南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 推动未来谷建成投用 浙江人才大厦主体结顶 [3] - 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四大未来产业"特色产业体系 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68条" 支持经营主体降本110亿元以上 [3] - 投用钉钉总部 抖音浙江创新中心 目标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300亿元以上 [3]
小蒜头”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新华日报· 2025-05-12 21:00
产业发展 - 宿羊山镇以大蒜产业为核心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涵盖种植 深加工 贸易 研发 市场服务等全产业链 [5] - 大蒜产业带动食品加工 冷链物流 金融等关联产业发展 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1] - 2023年新建大蒜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4.5亿元 建成后年加工存储大蒜20万吨 交易量超100万吨 [4] 技术创新 - 建立产学研平台包括1个院士工作站 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 3个省级中心 引进20余名硕士专职研发 [4] - 收集150份种质资源 培育"邳州白蒜1号"等6个新品种 其中新品种产量比常规蒜种高10%-15% 干蒜亩产达2700斤 [2] - 龙头企业年加工黑蒜4300吨 开发黑蒜醋 黑蒜口服液等7000吨精深加工产品 [4] 标准化建设 - 制定《邳州净蒜收购规范》全国团体标准 规范收购规格检验包装流程 [3] - 建成32家绿色生产基地 认证15个绿色农产品 18家企业通过HACCP认证 [3] - 多家企业获得FSSC BRC GAP ISO900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3] 品牌影响力 - "邳州白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受欧盟保护 [4] - 全国商超年销售邳州净蒜80万吨 大蒜网络零售额达7亿元 [5] - 通过直播电商展销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6] 经济效益 - 全产业链增收模式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近10万元 蒜农年工资性收入增长超4000元 [5] - 国家级龙头企业黎明食品等推动产业从农产品贸易向保健品 医药领域延伸 [4] - 通过村企联建 直播带货等多元化方式壮大集体经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