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全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电科网安:积极培育车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业务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0:1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主要受下游客户需求恢复释放较慢的影响 [1] 研发与业务布局 - 公司持续加大密码等核心领域研发投入 [1] - 坚定布局密码、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三大板块 [1] - 加速发展商用密码、安全保密、安全服务、安全应用、数据安全、安全芯片重点业务 [1] - 积极培育车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业务 [1] - 加快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网络安全业务的论证与布局 [1]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20:36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22日下午14:00-15:00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欣 董事兼总经理冉会娟 独立董事胡军统 财务总监马红霞及董事会秘书王韶莉共同出席会议并与投资者互动交流 [2] 低轨卫星通信业务布局 - 公司前瞻布局低轨卫星通信领域 产品涵盖终端设备 相控阵天线 安全芯片等 成功切入卫星通信市场 [3] - 该领域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市场空间广阔 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推动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3] 安全芯片业务表现 -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安全芯片设计的企业之一 相关业务子公司大唐微电子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 净利润7416万元 [3] - 在身份识别 金融支付等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3] 安全芯片发展机遇 - 在中美科技博弈和国产化替代加速背景下 国产安全芯片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3] - 公司依托与本土厂商深度合作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优势 政府 金融 电信等核心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3] - 凭借二十余年技术积累和完善产品布局 公司有望保持行业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3] 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 公司控股子公司大唐联诚和大唐微电子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西安大唐为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 eSIM技术应对策略 - 公司正密切关注eSIM技术发展及市场应用情况 目前eSIM技术在国内处于前期推广阶段 [4] - 公司将适时开展相关业务布局 确保公司相关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4]
国民技术9月17日获融资买入5640.01万元,融资余额9.6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3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微涨0.04% 成交额达6.49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5640.01万元 融资偿还5939.91万元 融资净流出299.91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67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9.66亿元占流通市值6.43% 处于近一年60%分位较高水平[1] - 融券余量7.65万股 融券余额196.91万元 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6.00万户 较上期减少2.33%[2] - 人均流通股3539股 较上期增加2.25%[2] - 中证1000ETF系列产品大幅增持: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02.43万股至538.88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75.63万股至317.76万股[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06.27万股至278.11万股[3] - 广发中证1000ETF增持55.92万股至254.81万股 华夏创成长ETF和富国中证1000ETF新进成为第八和第九大流通股东[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32亿元 同比增长22.74%[2] - 归母净利润-3678.19万元 同比大幅改善72.54%[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占比50.98% 负极材料占比46.02% 其他业务占比3.00%[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20日 2010年4月30日上市[1] -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在香港设有办事处[1] - 主营业务为安全芯片和通讯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销售[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1亿元[3] -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累计派现0.00元[3]
国家网信办:头部企业需扛起“卡脖子”技术攻关责任
格隆汇· 2025-09-17 01:40
网络安全产业转型方向 - 网络安全需求正从合规驱动向风险驱动加速转型 这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和应对复杂网络环境的必然选择[1] - 需要三方联动共同发力 包括行业主管部门 头部企业和行业协会[1] 行业主管部门角色 - 为产业转型提供实打实支撑 为网信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1] -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1] 头部企业责任 - 需扛起卡脖子技术攻关责任 聚焦芯片等关键领域[1] - 联合高校院所打造创新联合体 加速研发自主可控安全芯片以突破垄断[1] - 通过传帮带助力中小微企业提升安全能力[1] 行业协会职能 -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通过建设网络安全人才库优化协同沟通机制[1] - 构建威胁情报共享机制[1] 参会企业及讨论议题 - 中国联通 中电科 中电子 商汤科技 启明星辰 亚信安全 绿盟科技 安恒 安天科技 恒安嘉新 拼多多 百度 华为 小鹏汽车 科大讯飞 每日互动等16家企业负责人参会[1] - 围绕转型关键要素 破解行业内卷 助力企业出海三大议题建言献策[1] - 中央网信办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以及36家企业50余位代表参会[2]
国民技术涨2.02%,成交额3.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330.1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25.22元/股,上涨2.02%,总市值147.06亿元,成交额3.04亿元,换手率2.16%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330.10万元,特大单买入1913.72万元(占比6.30%)、卖出899.53万元(占比2.96%),大单买入6901.25万元(占比22.73%)、卖出6585.34万元(占比21.69%) [1] - 年内股价涨幅5.79%,近5日涨1.90%,近20日跌0.63%,近60日涨9.27%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最近一次4月9日净买入2.00亿元,买入总额3.40亿元(占总成交额18.81%),卖出总额1.40亿元(占总成交额7.75%)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安全芯片和通讯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构成: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50.98%、负极材料46.02%、其他3.0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电子支付、EDA概念、信息安全、数字货币、区块链 [2] - 总部位于深圳,2000年3月成立,2010年4月上市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22.74%,归母净利润-3678.19万元,同比减亏72.54% [2] - 股东户数16.00万户,较上期减少2.33%,人均流通股3539股,较上期增加2.2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1亿元,近三年未分红 [3] - 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中证1000ETF系列产品增持显著: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538.88万股(增102.43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317.76万股(增75.63万股)、广发中证1000ETF持股254.81万股(增55.92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78.11万股(减106.27万股),华夏创成长ETF(新进134.98万股)和富国中证1000ETF(新进100.14万股)为新进股东 [3]
蚂蚁集团,大力投资半导体
半导体芯闻· 2025-09-10 10:11
蚂蚁集团半导体战略布局 - 过去一周内完成三项重大投资 涵盖ReRAM存储开发商忆芯半导体 AI边缘芯片制造商叶芝芯科技 并增持高端网络芯片公司Clounix [2] - 投资举措凸显对新型存储 网络硬件和边缘计算的关注 这些是支撑"AI First"战略和建立自主芯片生态系统的关键支柱 [2] - 自2023年宣布"AI First"为核心战略以来稳步加深半导体布局 2024年参与AI芯片制造商镁塔科技B轮融资 领投安全芯片公司穆斯半导体亿元级A3轮融资 [2] 2025年战略加速与扩展 - 通过子公司上海云漾咨询收购清微智能3.92%股份 该公司专注于可重构计算芯片 应用于智能计算中心 大型AI模型 自动驾驶和智能安全 [3] - 密集投资标志战略转变 从最初只关注云端AI芯片转向更广泛的"基础设施+前沿技术+边缘应用"覆盖 旨在构建自给自足生态系统 [3] - 投资高管表示评估项目时看重技术前瞻性和独特性 认为战略投资是大型科技公司明智利用资源的责任 [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科技巨头字节跳动在2024年投资忆芯半导体 2022年支持芯片开发商云豹智能 2021年支持GPU初创公司摩尔线程 [4] - 字节跳动还投资了云太微(数据中心网络芯片) 瑞芯微(RISC-V)和衍视科技(衍射光学芯片) [4] - 腾讯支持AI计算公司燧原科技和DPU初创公司瀚博半导体 2025年增持IC设计公司景略半导体和硅光子学公司锐晶微 [4][5]
国微控股抛售附属公司S2C 16%股权,对价为2.12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9-08 02:54
股权转让交易 - 国微控股附属公司S2C Holding出售S2C上海16%股权 对价为人民币211,665,760元[2] - 交易构成主要交易 需遵守上市规则申报及股东批准规定[2] - 股权转让所得款项净额约2660万美元 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增强现金流[2] 战略合作价值 - 引入投资者为S2C上海提供战略指导和行业专业知识 帮助发现新商业机会[2] - S2C上海业务需持续资本投入维持增长创新 投资者将协助寻求战略合作伙伴[2] - 公司保留可观股权份额 继续参与S2C上海长期发展和价值创造[2] 主营业务优势 - 公司为全球领先视密卡制造商 客户遍及46个国家和地区[3] - 采用自主设计安全芯片 满足付费电视运营商安全及功能需求[3] - 为DVB和CI Plus LLP成员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并与主流CA供应商合作[3] 技术研发布局 - 公司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研发生产 满足高性能半导体市场需求[3] - S2C上海专注于高科技研发领域 需大量资本投入支持创新发展[2]
震惊!科蓝软件这一动作,竟锚定国家数字安全大布局
全景网· 2025-09-02 08:17
核心观点 - 科蓝软件战略投资安全芯片并与安全数据库深度融合 旨在解决我国数字安全领域"卡脖子"问题 通过硬软协同创新实现金融级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该布局紧扣国家数字安全与信创产业升级需求 涉及从技术自主到国家数字主权的深层考量 [1][10] 问题说明:核心挑战与必要性 - 数据库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基石 但金融级交易数据库长期依赖国外技术如Oracle 存在供应链断供风险 高端安全芯片也高度依赖进口 国际局势变化可能导致关键系统瘫痪 [2] - 传统软件加密防护易受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 安全芯片虽提供硬件级防护但未与数据库深度集成 导致性能瓶颈如处理速度下降 [2] - 产业生态碎片化问题突出 芯片设计、数据库开发、应用部署等环节缺乏协同创新 危及国家数据主权和数字经济安全 [2] 战略意义分析 国家安全维度 - 构建软硬件一体防御体系服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 金融交易数据库涉及支付清算等核心系统 攻击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 [4] - 安全芯片通过国家权威认证如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提供硬件级可信执行环境防止恶意代码植入 确保数据库内生安全 实现实时数据加密抵御量子计算等新兴威胁 [4] - 通过战略投资推动芯片国产化替代 采用现金股权与基金多种方式推进量产 减少对外依赖 为一带一路数字合作提供安全底座 [4] 技术创新维度 - 首次实现安全数据库与安全芯片结合 突破传统分离式架构 开创高性能与高安全并重新范式 [5] - 多思科技可重组逻辑技术使芯片电路动态重构 适应不同安全场景 科蓝软件金融级数据库擅长高并发处理 芯片直接嵌入数据库内核实现零信任架构 [5][6] - 组建数据库专家与芯片设计专家团队 清华科蓝先进智能数据库联合研究院注入AI能力如智能威胁检测 推动安全芯片与安全AI数据库迭代 [6] 产业生态维度 - 联合研究院及投资机构等上下游 形成芯片研发-数据库适配-金融应用闭环 缩短商业化周期 [7] - 以金融领域为突破口 可复制至国网、能源、交通、政务、军工等场景 构建安全数据库产业生态 带动EDA工具、封装测试等配套产业 预估拉动千亿级市场 [7] - 股权与基金模式吸引风投如信创产业基金 缓解芯片高成本痛点如流片费用达千万级 [7] 经济社会维度 - 安全芯片国产化可降低安全数据库部署成本30%以上 助力中小企业上云 规模化生产预计5年内国产芯片市占率提升至30% 减少外汇支出 [9] - 高性能安全数据库支持每秒百万级交易 提升金融效率防范黑天鹅事件 [9] - 高安全体系保障公民隐私如防数据滥用 培养复合型人才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9] 结论与前瞻 - 该合作是国家战略具象化 以安全数据库与安全芯片融合为支点撬动信息安全、产业升级和科技自立三大目标 [10] - 核心突破在于首次实现硬件级安全与软件性能深度协同 有望解决卡脖子困境 [10] - 需克服芯片量产瓶颈如先进制程限制 但凭借国家支持、AI加持和生态协同 可能重塑全球安全技术格局 [10]
国民技术8月29日获融资买入1.19亿元,融资余额10.4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1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9日公司股价下跌3.42% 成交额达14.37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19亿元但融资净流出4008.17万元 融资余额10.41亿元占流通市值6.52%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1] - 融券余量6.73万股对应余额184.27万元 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2.33%至16万户 人均流通股增加2.25%至3539股[2] - 中证1000系列ETF集体增持: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02.43万股至538.88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75.63万股至317.76万股[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06.27万股至278.11万股 华夏创成长ETF和富国中证1000ETF新进成为第八、九大流通股东[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32亿元 同比增长22.74%[2] - 归母净利润亏损3678.19万元 但同比大幅收窄72.54%[2] - 主营业务构成中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占比50.98% 负极材料占比46.02%[1]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20日 2010年4月30日上市 总部位于深圳南山区[1] - 主营业务为安全芯片和通讯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开发销售[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1亿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3]
科蓝软件上半年营收3.12亿元 战略投资多思科技破局“卡脖子”问题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1:0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 [1]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金融级交易数据库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主导 国内企业底层核心技术存在断供风险 [2] - 高端安全芯片领域加密处理器等关键部件高度依赖进口 国际局势变化可能导致关键系统瘫痪 [2] - 传统数据库防护在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面前脆弱 安全芯片与数据库未深度集成导致性能瓶颈 [2] - 产业生态碎片化 芯片设计、数据库开发、应用部署等环节割裂缺乏协同创新机制 [2] 战略合作与技术融合 - 公司战略投资安全芯片技术企业多思科技 携手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数据库安全体系 [1] - 通过深度融合数据库与安全芯片技术构建硬软件一体防御体系 服务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 [3] - 多思科技安全芯片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最高等级认证 动态重构技术可在数据库内核层构建可信执行环境 [3] - 安全芯片嵌入数据库内核构建零信任架构 对数据库指令进行硬件级验证 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4] - 与国际解决方案相比 该融合体系灵活性更高且成本控制优势明显 [4] 技术创新与研发协同 - 多思科技可重组逻辑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赋予芯片电路动态重构能力 [2][4] - 组建由数据库专家和芯片设计专家组成的顶尖团队 清华科蓝AI数据库研究院加入实现智能威胁检测 [4] - 融合体系可能催生新行业标准 推动国家标准升级 为6G通信、元宇宙等前沿领域奠定基础 [4] 产业链整合与生态建设 - 联合清华研究院、投资机构等上下游力量 打造芯片研发-数据库适配-金融应用完整闭环 [5] - 通过股权与基金模式引入信创产业基金等风投机构 缓解芯片研发高成本痛点 [6] - 以金融领域为突破口 技术落地后经验可复制到政务、军工等场景 [6] - 构建安全数据库产业生态可拉动EDA工具、封装测试等配套产业发展 预估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6] 经济社会价值 - 国产化安全芯片可使数据库部署成本降低30%以上 助力中小企业加速上云 [7] - 通过规模化生产 预计5年内国产芯片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至30% [7] - 公司高性能数据库支持每秒百万级交易处理 提升金融机构运营效率 [7] - 技术融合体系保障公民个人隐私 通过跨界协作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7] - 技术普惠降低数字技术应用门槛 缩小数字鸿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