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发动机

搜索文档
沙特&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中式高端装备出海有望提速
东方证券· 2025-09-22 08:50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2025年9月17日),规定对一国的攻击视为对双方的攻击,中式高端装备出海有望提速[2][7][10][11] - 2025长春航空展(9月19日开幕)展示多款首展装备:J-20首次静态地面展示并与空警-500预警机组队亮相,体现空军体系化作战实力;中国航发首次参展,展出AEF1200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配套大型运输机)及三型"太行"发动机系列[7][12][13] - 军工板块近期企稳,"十五五"新阶段装备建设启动,内需景气上行与军贸成为核心方向[7][13] 行业动态与事件分析 - 中东军贸市场空间提升:中东国家目前对中国军贸采购体量较低,但地区局势不稳定加剧(如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事件)推动沙特等国家对先进装备需求增长;巴基斯坦主力装备为中式,实战能力验证(印巴冲突),共同防御协议拓展中国武器体系输出空间[7][11] - 装备技术突破:J-20气动布局优化(最大程度减少外露结构部件),制空作战能力强化;航发产业实现系列化发展(AEF1200及"太行"发动机)[12][13] - 地缘政治催化:海湾国家对美国可靠性担忧加深(沙特通讯社报道),深化技术转让与联合研发潜力增强[11] 投资建议与标的 - 上游元器件与关键原材料:受益于导弹、雷达、战机等装备全生命周期需求传导放大效应[7][13] - 军贸/主机装备:中东需求国加速进口进程,军贸成为行业第二增长曲线[7][11] - 重点标的覆盖四大领域: - 军工电子:航天电器(002025,买入)、鸿远电子(603267,未评级)、振华科技(000733,增持)等[7][14] - 新质新域:航天电子(600879,未评级)、七一二(603712,未评级)、海格通信(002465,买入)等[7][14] - 航发链:航发动力(600893,未评级)、西部超导(688122,买入)、中航高科(600862,买入)等[7][14] - 军贸/主机装备:中航沈飞(600760,未评级)、国睿科技(600562,未评级)、中航成飞(302132,未评级)等[7][14] 市场表现数据 - 国防军工(申万)指数下跌0.97%(收1,708.45点),跑输沪深300指数(下跌0.44%)[16][17] - 周度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19/31[19] - 个股表现分化:兴图新科(688081.SH)涨37.41%,华丰科技(688629.SH)涨18.88%;*ST新研(300159.SZ)跌13.53%,华力创通(300045.SZ)跌9.10%[21]
中国航发携多型新产品亮相长春 展示自主创新发展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09:04
"看,矢量喷口!"位于展台中央的三款"太行"发动机成环抱之势。展位工作人员介绍,"太行"发动机是 中国自主研制并大批量装备使用的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目前已走出一条系列化发展和能力提升的研 制路线,从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工作包线、隐身、功率提取、环境适应性、长航时、推力矢量等方 面完成技术升级,为提升飞机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参展,中国航发集中展示了从单装到体系自主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现场还专门设置了科普互动 区,通过"讲解+互动"介绍更多航空发动机知识。(完) 9月19日, 中国航发在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展出的AEF1200涡扇发动机。 高龙安 摄 中新网长春9月20日电 (高龙安 李彦国)大型运输机的中国国产动力、"太行"系列发动机、高空高速无人 机动力……正在举行的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首次参展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携多型新产品亮相,让航空迷近距离观看飞机"心脏"的全貌。 此次参展的F918涡扇发动机和60千瓦级混合动力系统,系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公开亮相。其中,前者是 2000公斤推力级的涡扇发动机,最大飞行高度可达2 ...
航空迷的盛宴!多款新型“中国心”亮相长春航空展
央视新闻· 2025-09-19 11:3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参展产品 - 公司首次参展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 集中展示自主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1] 大型运输机发动机 - 展出大型运输机国产动力发动机实物 高度超过2米 为国家首款大涵道比双转子涡轮风扇发动机[1] - 该发动机配备全权限数字化控制系统和健康管理系统[1] 太行系列发动机 - 集中展示三款国产"太行"发动机[3] - 该系列为国家自主研制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已实现系列化发展和能力提升[5] - 在性能可靠性 安全性 隐身性和推力矢量方面完成技术升级 显著提升飞机作战能力与生存能力[5] 无人机发动机 - 展出适用于无人机的动力发动机[7] - F918发动机首次公开展示 推力达2000公斤级 飞行高度可达20公里 适用于高空高速察打一体无人机[8] - AEP50为5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 目前应用于翼龙二无人机[10] - 该发动机通过改型发展可适应不同客户全天候 多地域不同任务需求[10]
“亚洲第一台”峥嵘岁月60年:托举中国航空动力翱翔蓝天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02:57
高空台的历史意义与建设背景 - 中国第一座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实现"从0到1"突破,完成近百型现役和在研发动机鉴定试验[1] - 高空台攻克数百项技术难关,全球首个采用"高空台直排大气"创新构型方案[1] - 1965年国务院批准在四川江油松花岭建设高空台,18人团队组建航空喷气发动机研究所[6] - 1977年完成一期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亚洲首个拥有连续气源高空台的国家[9][10] 高空台的技术特点与功能 - 高空台模拟航空发动机空中飞行条件,包含15个系统组件,占地100多万平方米[9] - 试验能力覆盖涡喷、涡扇、涡轴、涡桨等多类型发动机,可精准控制0.01毫米间隙和秒级时间[12][15] - 相比飞行试验,高空模拟可降低试飞风险、缩短周期、节约成本,参数测试可控性提升[5] -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绵阳基地试验能力达世界一流,人力节省37.5%,总体效能提升62%[12][13] 高空台的研发成果与产业应用 - 支撑"昆仑""太行""玉龙"等先进发动机研制,1996年获评全国十大科技成就[10][11] - 衍生出数字压力扫描阀、无线遥测系统等测试产品,应用于汽车、船舶等动力装置试验[16] - 新建多座高空舱形成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新构型发动机验证体系[15] - 建立数值仿真中心等智慧系统,试验技术跻身世界前列[16] 高空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 对标世界一流加速建设,支撑AEF1200大涵道比涡扇、AEP500涡桨等新型号研制[15] - 聚焦全生命周期试验技术,提升进气畸变、结冰等特殊工况模拟能力[16] - 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推动中国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16]
预见2025:《2025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4-26 01:11
产业概况 - 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核心动力装置,涵盖活塞式、火箭式、冲压式、涡轮发动机等多种类型 [1] - 行业是国家经济与安全的重要支柱,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 [1] 产业链剖析 - 产业链覆盖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原材料/零部件/整机)、运营维修三大环节,中国已建立完整研制生产体系 [3] - 研发设计由北航、南航等高校及中国航发集团四所主导,基础研究与主机设计分工明确 [4] - 整机制造被中国航发集团七厂垄断,原材料加工涉及抚顺特钢、宝钢等企业,零部件制造参与者多样化 [4] - 整机试验由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机构完成,维修环节军机由航发集团主导,民机由航司合资公司承担 [4] 行业发展历程 - 1954年仿制首台发动机起步,60-80年代通过仿制掌握基础技术(涡喷-6/涡扇-9为代表) [8] - 80年代后转向自主研制,"昆仑"(涡喷)、"太行"(涡扇)发动机标志技术突破 [8] - 2015年国家专项投入1000亿元推动"两机"发展,2016年航发集团成立加速国产化 [8] - 2024年航展签署1500台发动机订单,总金额超100亿元,自主化进程显著 [8] 政策支持 - 2024年政策聚焦民用航空等新兴产业质量认证,推动技术前瞻性布局 [10] - 2024年《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方案》提出2027年实现电动化、智能化装备商业化 [10] - 2022年《扩大内需纲要》明确加快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研发及卫星基建 [10] 市场规模与需求 - 航空发动机单位价值为船舶的1400倍、汽车的150倍,全球年产值约700亿美元 [12] - 未来15年全球总产值预计达1.3万亿美元,年均866亿美元 [12] - 中国未来20年商用发动机交付量预计1.9万台,市场价值超3000亿美元 [12] - 2024年中国军用飞机达3309架,民用飞机近4400架(客机4013架+货机257架) [14][15] 竞争格局 - 军用发动机国产化率提升,歼20、运20已采用国产发动机,但部分仍需进口过渡 [17] - 商用发动机被GE、普·惠、罗罗、赛峰垄断,2023年CFM与普·惠合计占84%市场份额 [19][20] - C919投入运营将带动国产发动机及配套产业链发展 [22] 未来趋势 - 自主创新、质量可靠性提升、国际合作、研发投入加大及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方向 [24]
继续战略看多航天精导产业链,十四五末需求拐点已至
兴业证券· 2025-02-25 01:0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且维持该评级 [3][4] 核心观点 - 继续战略看多航天精导产业链,认为"十四五"末需求拐点已至 [4] - 以航天为代表的精导产业链是需求确定性最高、节奏最迫切的方向,有望成为2025-2027年军工行业最强赛道 [8][15] - 随着行业拐点的到来,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订单渐次落地成为有效催化 [8][15] 市场表现 - 2025-02-10至2025-02-21,国防军工(中信)指数上涨2.20%,在30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幅排名第15,跑输上证指数0.08个百分点,与沪深300指数涨幅相同,跑输创业板指数2.73个百分点 [4][11] - 近十个交易日(2025-02-10至2025-02-21)国防军工(中信)板块上涨1.56%,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第17位 [17] - 2025年初至今(2025-02-21)中证军工指数上涨0.17%,跑输上证综指0.65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6.36个百分点 [17] 业绩表现 - 截至2月21日,219个军工标的中144个已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或快报,其中18个标的净利润增幅在100%以上,12个增幅在50%至100%之间,27个增幅在0至50%之间,15个降幅在0至50%之间,29个降幅在50%至100%之间,43个降幅在100%以上 [5][11] - 业绩预减的87个标的中,49个由于订单或交付原因业绩预减,10个由于计提减值业绩预减,15个由于定价和税收政策变化业绩预减,5个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变化业绩预减,8个由于成本或费用增加业绩预减 [5][11] - 截至2月7日,111个军品收入/利润过半的标的中65个已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或快报,上游、中游、下游企业变动幅度中位数分别为-72.58%、-79.76%、-85.51% [6][12] - 按细分领域划分,航空、航天、舰船、地面兵装、通用配套、电子元器件企业变动幅度中位数分别为-82.30%、-79.27%、+27.38%、-77.11%、-117.63%、-65.28% [6][12] 行业动态与集团新闻 - 航天科工三院春节后复工即"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各单位满弓紧弦投入新一年工作 [7][13] - 航天科工四院领导强调要珍惜历史机遇期,确保2025年各项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7][13] - 航天三江要求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全力以赴完成2025年度任务 [7][13]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指出2025年国家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对履行强军首责提出更高要求 [7][13]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指出2025年科研生产任务更加繁重艰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7][13] - 晋西集团强调2025年是装备建设任务最为艰巨繁重的一年 [7][14] -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十四五"规划执行已进入能力集成交付关键期,打破体系梗阻迫在眉睫 [8][15] 重点公司推荐 - 建议关注菲利华、航天电子、高德红外、航天电器、新雷能、洪都航空、楚江新材、盟升电子、北方导航、理工导航、长盈通、智明达、中兵红箭、天奥电子、芯动联科、晶品特装、思林杰、鸿远电子、火炬电子、铂力特、国科军工、国泰集团等标的 [8][15] 个股市场表现 - 近五个交易日涨幅前五的军工标的:泰豪科技(49.82%)、科思科技(47.44%)、海兰信(45.50%)、华丰科技(37.21%)、新雷能(34.83%) [20] - 近十个交易日涨幅前五的军工标的:富吉瑞(77.49%)、科思科技(69.91%)、泰豪科技(69.57%)、华曙高科(60.40%)、海兰信(45.50%) [20] - 2025年初至今涨幅前五的军工标的:富吉瑞(94.07%)、华丰科技(92.56%)、迈信林(89.03%)、科思科技(86.11%)、华曙高科(81.36%) [20] 新上市公司情况 - 2023年6月至今军工板块新上市公司包括航天环宇(总市值80.11亿元)、国科军工(总市值87.85亿元)、华丰科技(总市值297.29亿元)等 [23] 融资情况 - 当前军工板块融资余额占军工板块流通市值的比例为3.55%,比A股融资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高出1.17个百分点 [25] - 与两周前(2025-02-06)相比,军工板块融资余额增加至946.78亿元,融资余额占军工板块流通市值的比例增加0.05个百分点 [25][26] 政策动态 -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 [41] - 《军队装备科研条例》发布,加快推动战斗力生成作为制度设计的根本标准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