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数据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国信(300166) - 300166东方国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23日)
2025-09-24 00:52
公司战略与技术发展 - 公司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核心能力建设,技术发展经历代码开发、低代码和生成式AI三个阶段 [1][2] - 采用基于符号主义的技术路径解决大模型在结构化数据查询中的准确性问题,实现70%自动化开发并显著降低成本 [2] - 构建多行业知识图谱(电信/金融/工业),结合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为大型语言模型提供精准领域知识注入 [3] - 建立六大标准框架(算力/数据/知识/垂类模型/智能体/应用工程化),已完成数十个ToB客户AI落地项目 [3] - 推出双版本"文生数"产品,ToC端产品覆盖健康管理/金融理财/教育咨询场景,已完成近6000家上市公司数据加工 [3] - 打造"云服务+AI+数据"三位一体战略,以近4万张GPU算力资源及AutoDL平台为基座构建全栈服务体系 [4] 业务发展态势与增长点 - 运营商业务迎来新机遇:凭借服务中国联通数据集中化15年经验,受益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数据集中化建设 [5] - 算力业务布局:合并视拓云后形成近4万张GPU卡资源池,服务超70万C端用户和6000多家企业 [5] - 智算中心进展:内蒙古和林格尔智算中心1号楼(22MW)已交付创收,2/3/5号楼(68MW)年底投产,4/6号楼(110MW)明年年底投产 [6] - 未来重点推进:深化视拓云业务协同、把握运营商IT集中化机遇、保障智算中心建设运营、推进ToC数据服务业务 [6] 投资者问答核心信息 - 运营商CAPEX开支减少不影响业务,反而带来AI/算力/大数据领域新机遇 [7][8] - 视拓云聚焦大模型推理/小模型训练推理场景(使用4090/5090卡),暂不涉足大模型训练 [9] - 视拓云资金充足:依托C端算力零售平台现金流+东方国信资金协同支持 [9][10] - 双方协同体现在:资源能力融合(3万张GPU+AI软件赋能)、双向客户生态赋能、协同输出提升规模效应 [10] - 视拓云优势:C端算力零售赛道绝对领先(规模超第2-10名总和),高校用户口碑良好,具备行业定义能力 [11] - 目标市场:2027年中国GPU云服务市场超2300亿元,教育科研领域保守估计50亿元,目标获取20%-50%份额 [11] - 差异化竞争:坚持纯算力标准化产品定位(vs云厂商"技术服务+算力"模式),满足数据安全/灵活经济性需求 [12][13] - 新智算中心布局:遵循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需平衡资金能力与客户订单需求 [14][15] 经营状况与增长驱动 - 业绩承压源于宏观经济/行业竞争/历史包袱,但经营已企稳回升 [15][16] - 增长驱动:运营商IT集中化建设带来传统业务新机遇,智算中心业务明年放量(机柜供不应求),算力服务业务通过视拓云切入C端零售赛道 [15][16] - 成本优化:经营现金流健康,商誉等历史因素影响减弱 [16]
AI“卖铲人”星环科技:A股募资后赴港IPO,六年亏损超13亿能否获市场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9-03 21:51
公司业务定位 - 专注于AI基础设施软件领域 提供企业构建AI系统所需的底层软件 包括数据库 大数据平台及AI建模工具等[1] - 业务分为AI与大数据基础软件(软件授权费和技术服务费)和解决方案业务(针对特定行业的定制化系统)两大板块[3] - AI与大数据基础软件业务仍占据主导地位 但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3] 市场地位与客户基础 - 在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中排名第五 是专注于此类软件的最大公司之一[3] - 拥有超过1600家客户 其中约110家为《财富》中国500强企业[3] - 前五大客户贡献了相当一部分收入 公司对大客户依赖度较高[3] 财务表现 - 近年来营收虽有波动 但净利润持续亏损 累计亏损额已超过13亿元[3] - 销售费用率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逐渐增加 资金回笼速度放缓[3] 技术实力与团队背景 - 创始人孙元浩曾任职英特尔数据中心软件部亚太区CTO 带领由前英特尔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1] - 核心团队凭借在英特尔积累的经验 成功打造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管理软件[4] - 公司计划将募资用于技术研发 产品升级和海外市场拓展[4] 资本运作与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2022年已成功登陆A股科创板[1] - 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在香港主板挂牌 实现"A+H"布局[1][5] - 发展过程中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青睐 彰显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5]
达梦数据股价微跌0.32% 大宗交易折价成交3432万元
金融界· 2025-08-11 19:51
股价表现 - 股价报237.2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6元 [1] - 盘中最高触及239.80元,最低下探234.50元 [1] - 成交量为11473手,成交金额达2.71亿元 [1] 大宗交易 - 8月11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15.23万股,成交金额3432.69万元,成交价225.39元,较当日收盘价折价5% [1] - 该笔交易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卖方为中信证券武汉建设大道营业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2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3.07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23.91万元 [1] - 近5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967.93万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国产数据库软件开发商,主要产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等 [1] - 业务覆盖金融、电信、能源等多个行业领域 [1]
高质量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市中区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新突破
齐鲁晚报网· 2025-07-22 04:06
市中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 市中区明确了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空天信息、高端软件、汽车(新能源汽车)五个主导产业作为今后重点发展方向 [1] 人工智能产业 - 以构建"高算力、大模型、强应用"人工智能创新体系为目标,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规模壮大 [2] - 强化算网一体支撑,加快中科(济南)超级云计算中心等智算项目建设,构建一体化算力供给体系 [2] - 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大模型算法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和大模型数据训练 [2] - 发挥商汤科技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赋能企业技术升级和应用创新 [2] - 依托山东未来云谷、望岳智谷、"AI+"大厦等优质载体资源,打造二环南路人工智能产业带 [2] 新能源装备产业 - 围绕济南市"五能两新"新能源装备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3] - 支持山东电力设备公司、西门子能源变压器公司等骨干企业扩能提质 [3] - 高标准推进电力战新产业园建设,谋划打造新型电力产业园 [3] - 支持山东省高端电力装备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提升产业应用研究能力 [3] - 推动山东大学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 [3] 空天信息产业 - 围绕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产业培育壮大 [4] - 实施"场景拓展""能级跃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生态优化"四大行动 [4] - 推进"一园两谷多点"空天信息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4] - 加快未来云谷低空起降场、思极空天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4] - 推进"飞服网""航线网""基础网""智联网"四张网建设 [4] 高端软件产业 - 实施软件"名园""名企""名品"培育行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 [5] - 依托三大运营商、国网山东电力、商汤科技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兴软件 [5][6] - 支持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加强高端软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6] - 鼓励东玺技术、国科数控等创新型企业开展工业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 [6] - 推动政务、金融、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应用场景开放 [6] 汽车产业 - 突出"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依托党家片区汽车产业基础拓展产业链条 [7] - 谋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 [7] - 围绕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和关键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加大项目引进和培育 [7] - 推动山东中海州专用车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7] - 支持新能源车联网、物联网技术检测中心建设 [7]
大数据平台规划:迎接数字化浪潮的必备攻略(PPT)
搜狐财经· 2025-06-27 11:22
大数据平台规划核心要点 - 大数据已成为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战略资源,通过构建高效能平台可挖掘数据价值、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2][7] - 上海联通已完成两期建设,建成内容最丰富的数据仓库,但需对基础架构做长远规划以应对数据量爆发式增长[20] - 数据集中化趋势明显,需建设企业级数据中心满足高性能、动态资源共享、标准化组件等需求[24]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挑战 - 联通总部3G系统每日新增10TB数据,每月近万亿条记录,存储需求达2PB,查询速度要求≤1秒[25] - 移动互联网流量井喷导致DPI和信令监测数据实时处理性能不足,河南BSS BI系统日处理数据量达2000G[25] - 传统数据仓库无法满足需求:年话单数据达250TB且年增20%,6.5亿用户场景下总数据量将超10PB[27][30] 平台架构设计 - 分层架构包含数据采集层、Hadoop云平台(存储2.6PB流量话单)、分布式数据库和主数据仓库[3][41] - Hadoop平台具备四大功能:HDFS分布式存储、HBase非结构化处理、Hive类SQL查询、MapReduce并行计算[6][42] - 采用新型MPP数据库支持PB级OLAP应用,基于x86平台实现线性扩展和高可用性[44][46] 数据处理机制 - 数据分级存储基于生命周期、访问频度等维度,历史数据迁移至分布式数据库减轻主库压力[49] - 七层数据处理流程:从数据源→ODS层→明细层→轻度汇总层→高度汇总层→信息子层→应用层[6][50] - 独立组网设计:ETL、分布式数据库和Hadoop集群通过10GE/GE高速网络接口连接汇聚交换机[55] 应用价值实现 - 提升现网分析能力:整合多源数据打破孤岛,支持精准营销、网络优化等业务[5][56] - 手机上网查询系统采用HBase实现1秒响应,MapReduce/Hive完成统计分析[59][60] - 建立统一网管资源池解决多垂直系统数据整合难题,支持海量历史数据查询和OLAP分析[64]
我国应急救援水平大幅提升 无人机、卫星等成应急装备标配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12:55
应急科技与信息化建设 -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平台、无人机、生命探测仪、卫星通信等成为应急装备标配,救援效率大幅提升[1] - 应急管理系统推动构建"天上看、地面查、模型算"的灾害评估技术体系,通过遥感技术、地面抽样调查、模拟仿真、机器学习等多方法手段提升灾害评估科学性[1] - 针对地震、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开展风险评估、灾情快速评估等工作,为灾害风险防范、应急响应等提供决策支持[1] 应急救援装备升级 - 我国已建立高效救援机制,配备国产自主研发高科技装备,实现灾情精准定位和风险科学预判,应急救援响应能力和速度大幅提升[2] - 消防领域通过热成像火情识别、AI监测、无人化辅助等手段构建一体化预警网络,有效提升火灾防控效率[2] - 消防员利用无人机和无人化手段提高灭火侦查效率,增强临场指挥主动性和战术运用准确性[2]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加大高科技装备研发力度,建设现代化应急装备体系,通过"空—地"协同监测构建全域感知体系[2] - 消防救援站将从科技赋能和新质战斗力方面发力,研发"小快轻智"新型装备,提升全灾种救援能力[3] - 未来重点发展消防智慧平台,为灭火、防火、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降低火灾风险和灾害损失[3]
中原证券:给予中科曙光增持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5-28 04:38
公司动态 - 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停牌,对算力产业发展具有风向标意义 [2] - 公司持股的上市公司包括海光信息(27.96%股权,对应市值885亿元)、曙光数创(62.07%股权,对应市值63亿元)、中科星图(15.70%股权,对应市值47亿元),合计市值约948亿元 [3] - 公司还拥有服务器硬件、IO存储、网络安全产品、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等多项业务,并参股中科三清、中科天玑等公司 [3] 行业趋势 - 在美国出口管制背景下,浪潮、宁畅、中科可控等2025年3月25日进入实体清单,英伟达针对中国推出的特供AI芯片H20再次受限,服务器市场格局向两极化发展 [2] - 芯片国产化趋势进一步清晰,服务器企业两条腿走路的方式面临发展瓶颈 [2] - 寒武纪2025Q1业绩增长显示国产AI芯片需求呈现爆发趋势 [4] 产品与技术 - 2025年海光五号CPU和深算三号DCU新品上市,海光四号芯片终端机量产上市,海光在产品端迎来重要节点 [4] - 英伟达在H20受限后计划针对中国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芯片,但价格显著低于H20,性能预计下降明显 [4] - 2024年公司服务器相关业务收入下滑8.40%,但毛利率提升5.46PCT,收入质量提升 [4] 财务数据 - 预计25-27年公司EPS分别为1.68元、2.28元、3.02元,按5月23日收盘价61.90元计算,对应PE为36.78倍、27.20倍、20.50倍 [5]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4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8.47 [5]
强强联合,重塑芯片国产化趋势下的算力产业新格局——中科曙光(603019)公司点评报告
中原证券· 2025-05-28 00: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中科曙光“增持”评级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25日晚间公司公告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公司并停牌 本次收购对算力产业发展有风向标意义 新公司可实现全产业链国产替代 加大产业链深度融合 [5][7] - 截止停牌前公司市值906亿元 低估明显 本次交易或带来价值回归 公司持有的3家股权对应市值超总市值 还有多项业务和参股资产 [7] - 2025年海光在产品端迎来重要节点 国产AI芯片能力提升 英伟达供应中国芯片性能下降 助推国产芯片推广 此次吸收合并有助于海光芯片产业链整合和推广应用 [7] - 2024年公司服务器相关业务收入下滑8.40% 但毛利率提升5.46PCT 收入质量提升 国内服务器厂商内卷 浪潮信息毛利率下降 [6][7][8]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61.90元 一年内最高/最低87.38/34.32元 沪深300指数3882.27 市净率4.48倍 流通市值902.88亿元 [1]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3.81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 -0.76元 毛利率26.07%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0.92% 资产负债率41.24% 总股本/流通股146320.38/145861.1万股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5.35亿元、167.73亿元、193.78亿元 增长比率分别为10.55%、15.40%、15.53% [9] - 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4.62亿元、33.30亿元、44.19亿元 增长比率分别为28.84%、35.23%、32.70% [9] - 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8元、2.28元、3.02元 对应PE为36.78倍、27.20倍、20.50倍 [8][9] 行业对比 - 2024年工业富联云计算业务收入3194亿元 增速64% AI服务器增速150% [11] - 2024年浪潮信息收入1148亿元 增速74% 净利润23亿元 增速29% 毛利率6.9% [11] - 2024年中科曙光IT设备业务收入117亿元 增速 -8% 毛利率27.3% [11] 海光芯片研发进程 - CPU海光一号2016.3启动研发 2018年发布 海光二号2017.7启动研发 2019年发布 海光三号2018.2启动研发 2022.6发布 海光四号2019.7启动研发 2023.10发布 海光五号2022启动研发 预计2025年发布 [13][15] - DCU深算一号2018.10启动研发 2021年发布 深算二号2020.1启动研发 2023.9发布 深算三号2023.9启动研发 预计2025年发布 深算四号聚焦AI算力 [15]
恒锋信息(300605) - 300605恒锋信息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等20250514
2025-05-16 08:22
公司概况 - 创立于1994年,是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605 [1] - 以“创新驱动、智慧引领”为发展战略,打造4大核心技术平台,为多领域客户提供“数智化”产品及方案 [1] - 参加13项标准编制和软课题研究,持有多项国际、国内高级资质及认证 [2] - 荣获“中国软件技术领军企业”等多项荣誉 [2] - 形成“福州总部 + 3研发中心 + 5运营中心”业务布局,开拓海外市场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2,731.43万元,同比减少53.0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680.49万元,同比减少614.25%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9,094.23万元,同比减少946.59% [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45,164.97万元,较上年末增加4.87% [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8,948.25万元,较上年末减少15.99% [3] - 业绩亏损原因:市场竞争致项目毛利率下降,信息技术服务业毛利率同比减少4.79%;宏观经济及财政因素使部分项目验收延迟、客户预算投入承压;客户回款滞后,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合计5,124.14万元 [3] 核心竞争力 - 资质优势:所处细分行业实行强制性资质认证,公司资质体系齐全且级别较高,持有多项国际、国内高级资质及认证 [4] - 知识产权:2024年度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项,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22项 [4] - 技术平台:凭借自主可控技术打造四大核心能力平台,包括大数据平台、AI智慧视觉平台、物联网AIOT中台、HFRDP数字研发中台 [4]
国投智能(300188)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09:4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厦门辖区上市公司 2024 年年报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由厦门证监局、厦门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2] - 参与人员为线上参与活动与公司交流的投资者,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滕达、总经理周成祖等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 15:40 - 17:00,主办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2] 市值与回购相关 - 投资者建议开展新一轮市值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表示坚持相关市值管理理念,结合市场情况落实提升发展和价值创造工作 [3] - 投资者指出大股东持股亏损、公司回购力度小且股价跑输指数,建议继续新一轮回购,公司称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若有回购计划会及时披露 [3] 并购与股份相关 - 投资者询问公司并购是否由国投集团最终拍板,公司称并购事宜按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履行审议程序 [3] - 投资者询问大股东有无出借股份给量化机构,公司表示截至当前不存在该情况,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将提高竞争力创造价值 [3] 资金使用相关 - 投资者质疑公司流动资金存于国投财务公司使用会受限,公司称资金支取无需国投集团审批,按财务制度自主支配,存款事项已审议并披露 [4] 业务合作相关 - 投资者询问公司 AI 鉴真与头部大厂合作及推广情况、大数据平台和大模型 agent 进展,公司称涉及保密协议,关注公众号和官网信息 [4] 高管增持相关 - 投资者质疑董事长上次未带头增持是不看好公司,公司称董事长坚定看好公司发展,曾提议回购股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