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投债ETF
icon
搜索文档
第二批科创债ETF登场,表现几何?
西南证券· 2025-09-29 03: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月24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上市,各产品净申购规模分化,整体表现优于第一批;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使信用债类ETF份额陡增,存量ETF表现承压,债市收益上行致净值回调;部分债券ETF净流入情况显示,国债ETF东财本周累计净流入最高,城投债ETF本月净流入最高 [2][4][5] 报告各部分内容总结 各类债券ETF份额走势 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使信用债类ETF份额陡增,其他类债券ETF产品份额欠佳或因美联储降息吸引资金流向跨境及股票类ETF;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国债类、政金债类、地方债类、信用债类和可转债类份额分别为684.71百万份、443.12百万份、80.18百万份、6869.38百万份、5310.15百万份,债券类ETF合计13387.53百万份,较9月19日收盘分别变化12.28百万份、 -17.61百万份、无变化、1193.45百万份、 -78.70百万份,债券类ETF合计变化1109.42百万份 [9] 主要债券ETF份额及净值走势 存量ETF表现承压或因新发ETF分流资金;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30年国债ETF、政金债券ETF、5年地债ETF、城投债ETF、可转债ETF份额分别为260.44百万份、382.88百万份、31.73百万份、2440.88百万份、4521.29百万份,较9月19日收盘分别变化 -0.14百万份、 -17.72百万份、无变化、0.10百万份、 -11.80百万份;债市收益上行压力下净值回调,截至9月26日收盘,上述ETF净值较9月19日收盘分别变化 -0.48%、 -0.17%、 -0.03%、 -0.13%、0.88% [12][15] 做市信用债ETF份额及净值走势 份额延续流出,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8只信用债ETF份额较9月19日收盘分别变化 -2.00百万份、 -5.20百万份、 -0.30百万份、无变化、 -3.00百万份、3.10百万份、无变化、 -2.30百万份;净值跌幅边际收窄,截至9月26日收盘,较9月19日收盘分别变化 -0.24%、 -0.24%、 -0.26%、 -0.20%、 -0.34%、 -0.32%、 -0.34%、 -0.32%;上周重复纳入个券为24中煤K2,各扩容债券超额收益变动与对应久期乘积最高的个券为24京投K6,录得1.93%,最低的个券为24中煤K2,录得 -0.25% [19][20][22] 科创债ETF份额及净值走势 9月24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上市,跟踪中证AAA科创债、上证AAA科创债和深证AAA科创债指数的ETF只数分别为10只、3只、1只,合计发行规模407.86亿元;净申购规模表现分化,上周净申购流入最多的三只产品为科创债ETF兴业、科创债ETF工银、科创债ETF汇添富,净申购金额分别为102.0亿元、84.8亿元、81.1亿元;中证AAA科创债指数对应产品表现相对更佳,第二批科创债ETF产品整体表现优于第一批产品,三日平均升贴水率较第一批高0.15bp;科创债ETF份额增量源自新发基金,截至9月26日,新发产品累计份额1296.6百万份;第二批产品净值普遍居前,截至9月26日收盘,24只科创债ETF净值排名前三的产品分别为科创债ETF永赢、科创债ETF银华、科创债ETF泰康,分别为0.9988、0.9984、0.9983 [25][26][28] 部分债券ETF净流入情况 国债ETF东财本周累计净流入最高,城投债ETF本月净流入最高;周度来看,本周累计净流入前三的债券ETF分别为国债ETF东财、基准国债ETF和国开ETF,净流入金额分别为8.98百万元、8.42百万元和0.17百万元;月度来看,本月累计净流入前三的债券ETF分别为城投债ETF、30年国债ETF和基准国债ETF,净流入金额分别为84.65百万元、15.31百万元和14.37百万元 [5][30]
债券ETF规模突破6000亿元,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定档9月24日上市
格隆汇APP· 2025-09-23 02:46
随着这14只新基金的成立,科创债ETF的总规模已突破1700亿元,债券ETF的整体规模也首次突破6000亿元。 其中,可转债ETF、短融ETF规模超500亿元;政金债券ETF规模超400亿元;30年国债ETF规模超300亿元;城投债ETF、公司债 ETF、公司债ETF易方达、上证公司债ETF、信用债ETF基金规模超200亿元。 第二批科创债ETF将于9月24日上市。 9月12日,工银瑞信基金、摩根基金、华安基金、兴业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中银基金、永赢基金、天弘基金和万家基金等14家公募 旗下科创债ETF开启发行,这14只科创债ETF于8月20日上报,9月8日获批,9月9日公告定档12日发行,是继7月17日首批上市后的第 二批科创债ETF。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总发行规模达407.86亿元,其中13只的发行规模均超过29亿元。 对于科创债,国泰海通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票息策略占优,科创债ETF在调整期呈现一定的抗跌性。与2024年资产荒演绎下久期策 略占据主导不同,2025年以来受到央行主动引导资金面收紧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久期策略的 价值边际下降,而信用债票息策略则展 ...
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再探如何配置
财通证券· 2025-09-16 02: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第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首发,合计约达 400 亿元,探讨对科创债 ETF 指数成分券影响及当前成分券机会 [3][9][46] - 债市调整下信用债 ETF 总规模 8 月增长,科创债 ETF 贡献大部分增量,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规模下滑 [3][9][46] - 7 月 18 日后各期限各隐含评级成分券调整,短端扛跌,期限越长调整越大,部分品种补跌,投资者对后市有分歧 [4][17][47] - 科创债 ETF 扩容带来增量资金,科创债成分券相对做市成分券更扛跌,超额利差走阔慢 [4][30][49] - 当前成分券补跌因债市情绪弱,部分机构卖出止盈,四季度成分券超额收益可能有限 [4][5][49] - 考虑利率等因素,二批次科创 ETF 上市后成分券流动性预计不错,可从偏票息角度配置 [6][42][5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最近信用债 ETF 表现如何 - 债市调整下信用债 ETF 总规模 8 月增长至 3500 亿元附近,科创债 ETF 贡献大部分增量,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规模减少 107 亿元,短融 ETF 增加 57 亿元 [3][9][11] - 做市信用债和科创债 ETF 换手率波动下降,短融 ETF 换手率震荡上行 [11] - 年初至今沪城投债指数涨幅最大,其次是深 AAA 科创债和中证 AAA 科创债,城投债 ETF 和短融 ETF 涨幅靠前 [15] 科创债指数成分券表现如何 - 以 1.5 - 2Y 中证科创债指数成分券为例,行情分申报、认购结束、上市三个阶段,7 月 17 日后成分券超额利差震荡转正并补跌 [17][19] - 从低估值成交和换手率看,市场对成分券后续走势有分歧,7 月下旬后高估值成交集中,8 月后换手率降至 5%以下 [17][47] - 截至 9 月 12 日,高等级各期限成分券较中票估值偏低,7 月 18 日后各期限各隐含评级成分券调整,短端抗跌,1.5 - 2Y 和 2 - 3Y 成分券较 AAA 中票超跌 [21][22] 成分券还会有超额表现吗 - 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一季度规模增幅慢,成分券未大幅跑赢,二季度规模增长超 100%,5 - 7 月各期限做市指数成分券超额利差压降 [25] - 7 月下旬后做市 ETF 规模下降,成分券超额利差走阔,2 - 3Y 成分券超额利差最大走阔近 10bp [26] - 科创债 ETF 扩容带来 400 亿元增量资金,科创债成分券更扛跌,超额利差走阔慢 [4][30][49] - 当前成分券补跌因债市情绪弱,部分机构止盈,四季度信用利差压降环境弱,二批次机构提前“屯券”,成分券超额收益可能有限 [4][5][49] 后续如何配置成分券 - 目前 10 只科创债 ETF 偏好 2 - 3Y 和 3 - 5Y 成分券,持仓占比分别为 12.3%和 10.3%,整体组合久期 2.98 - 4.14 年 [33] - 7 月 25 日后科创债 ETF 加权平均剩余期限呈倒 V 字,当前降至 3.73 年 [39] - 考虑利率等因素,二批次科创 ETF 上市后成分券流动性预计不错,可从偏票息角度配置 [42][50] 小结 - 第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首发,合计约 400 亿元,探讨对成分券影响及机会 [46] - 信用债 ETF 总规模 8 月增长,科创债 ETF 贡献大部分增量,沪城投债等指数涨幅靠前 [46] - 7 月 18 日后成分券调整,投资者有分歧,科创债成分券更扛跌但超额收益可能有限 [47][49] - 可从偏票息角度配置成分券 [50]
城投债ETF:9月10日融资净买入123.59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1.7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1 02:42
证券之星消息,9月10日,城投债ETF(511220)融资买入1047.93万元,融资偿还924.34万元,融资净 买入123.59万元,融资余额3.8亿元,近3个交易日已连续净买入累计1.77亿元。 | 交易日 | 融资净买入(元) | | 融资余额(元) | 占流通市值比 | | --- | --- | --- | --- | --- | | 2025-09-10 | | 123.59万 | 3.80亿 | | | 2025-09-09 | | 7475.92万 | 3.79亿 | | | 2025-09-08 | | 1.01亿 | 3.04亿 | | | 2025-09-05 | | 1.18万 | 2.03亿 | | | 2025-09-04 | | -5.09万 | 2.03亿 | | 融券方面,当日无融券交易。 融资融券余额3.8亿元,较昨日上涨0.33%。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 投资建议。 | 交易日 | 两融余额(元) | 余额变动(元) | 变动幅度 | | --- | --- | --- | -- ...
债券日报:科创债ETF第二批来袭,机会和风险怎么看?-20250903
华创证券· 2025-09-03 15: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今年信用债ETF受市场关注,机构交投活跃,13家基金公司上报第二批科创债ETF或9月上市,相关指数成分券风险与机会值得关注;科创债ETF近期贴水,指数成分券短长端表现分化,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指数成分券调整幅度略大;成分券供给增量大于需求增量,超额利差收窄行情暂缓;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后,成分券大幅超跌风险小,超额利差有望压缩但空间有限,可关注部分个券结构性机会 [1][10][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创债ETF及相关成分券近期市场表现如何 - 科创债ETF处于贴水状态,7月中下旬以来持续贴水,幅度在0.05% - 0.4%,8月上旬及月末有所修复但未转升水;此前中高等级公司债ETF等在债市调整时也会贴水随后修复 [2][11] - 科创债ETF指数中短端与长端成分券表现分化,3y以内、3 - 5y成分券超额利差随债市波动,幅度高于同期限中票,近期呈走阔、收窄、再走阔特征,较此前低点高2 - 3BP;5y以上成分券超额利差8月收窄,但月末估值补跌,后续需关注长端补跌可能 [3][14][16] - 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指数成分券调整幅度大于科创债ETF指数成分券,8月底超额利差较此前低点高3 - 4BP,或因流动性好及科创债ETF挤占配置需求 [3][30] 近期指数成分券供需结构情况如何 - 供给端,科创债指数成分券持续扩容,截至8月底中证AAA科创债指数成分券规模余额近1.25万亿,较4月底增长近2778亿元 [4][32] - 需求端,科创债ETF上市后规模快速扩容,近期增速平缓,或因指数成分券收益率下行后性价比降低,且二级市场信用ETF贴水,一级申购情绪偏弱 [4][35] - 综合来看,成分券供给增量大于需求增量,超额利差收窄行情暂缓,进一步压缩有待科创债ETF规模扩容 [4][35] 第二批科创债ETF申报后相关指数成分券机会和风险怎么看 - 第二批多数跟踪中证AAA科创债指数,若参考首批审批流程,有望9月发行上市 [39][41][43] - 短期成分券大幅超跌风险小,因科创债ETF规模增长带来配置资金,供给扰动有限,且ETF带动成分券流动性改善,超额利差难回上半年高位 [5][44] - 成分券超额利差有望压缩但空间有限,可关注部分个券结构性机会,优先关注超额利差高、近期跌幅大的个券,筛选剩余期限5y以内、超额利差不低于 - 10BP(永续及次级债高于5BP)、近期超额利差较7月21日走阔超5BP的个券提前布局 [5][45]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银行戴志锋:专题| 详细拆解国有大型银行(六家)2025年中报:业绩增速改善,资产质量较优,资本实力夯实-20250902
中泰证券· 2025-09-02 06:09
核心观点 - 国有大型银行2025年中报显示业绩增速改善 营收同比+1.5% 净利润同比-0.1%降幅收窄 资产质量保持较优水平 不良率1.27%环比持平 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2.67% [2][3][4] - 42家上市银行整体呈现环比改善态势 营收同比+0.8%转正 净利润同比+0.8%转正 资产质量稳健 不良率1.23%环比持平 行业逻辑从"顺周期"转向"弱周期" [5][6][7] - 信用债类ETF受市场调整影响出现明显回撤 信用债ETF规模下降91亿元至1262亿元 当前贴水率较高存在右侧交易机会 科创债ETF扩容在即带来配置机遇 [11][12][13] - A股重点指数9月调样涉及科创50等5个指数 寒武纪权重被动下调至10%预计引发104亿元资金流出 但流动性充足冲击有限 部分超跌个股存在补涨机会 [16][17] 银行业绩表现 - 国有行营收增速环比转正 1H25同比+1.5%(1Q25为-1.5%) 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37.3%成为主要贡献因素 除中国银行外其他大行营收增速均环比提升 [3] - 国有行净利润降幅收窄 1H25同比-0.1%(1Q25为-2.1%) 六大行均实现增速环比提升 规模增长和成本释放是主要驱动因素 [2][3] - 净利息收入边际改善 1H25同比-2.4%(1Q25为-3.4%) 生息资产同比增速10.4%提升2.9个百分点 净息差降幅14bp较一季度改善1bp [3] - 上市银行整体业绩改善 1H25营收同比+0.8%(1Q25为-1.8%) 净利润同比+0.8%(1Q25为-1.2%) 规模低基数与非息收入修复是主要动力 [5][6] 资产质量与风险 - 国有行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不良率1.27%环比持平 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至1.62% 拨备覆盖率提升1.04个百分点至237.50% [4] - 行业不良生成率保持低位 2Q25年化不良生成率0.75%同比+4bp 关注类占比较2024下降4bp至1.67% 逾期率小幅抬升3bp至1.44% [9] - 对公贷款质量持续优化 公司贷款不良率较2024下降9bp至1.26% 零售贷款不良率提升12bp至1.27% 其中经营贷不良升幅收窄3bp [9] - 资本实力进一步夯实 国有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36个百分点至12.67% 行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22bp至11.6% [4][10] 收入结构分析 - 净非息收入大幅增长 国有行整体非息收入同比+15.5%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0.9个百分点 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4.7%转正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37.3% [3] - 行业非息收入明显修复 1H25同比+6.6%(1Q25同比-2.1%) 手续费收入同比+3.1%(1Q25同比-0.7%)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6%(1Q25同比-3.9%) [8] - 息差压力有所缓解 上市银行2Q25单季净息差环比降幅收窄 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环比变动-4、-4、-8和-1bp 负债端成本率改善幅度相仿 [8] 投资建议与展望 - 银行股投资逻辑转向"弱周期" 经济偏平淡期间高股息具有吸引力 推荐两条主线:区域优势城农商行(江苏、上海、成渝、山东、福建)和高股息稳健品种 [5][10] - 全年业绩展望积极 预计规模保持平稳 政策呵护息差企稳 手续费继续修复 其他非息储备充足 营收业绩将延续平稳改善趋势 [6][10] - 信用债类ETF投资机会显现 当前信用债ETF贴水率中位数-54BP 科创债ETF贴水率中位数-31BP 市场企稳后可关注右侧交易机会 [11][14] - 成分券性价比突出 信用债成分券利差1.5BP 科创债成分券利差8BP 后续科创债ETF集中上市带来做多机会 [12][14] - 指数调样带来个股机会 寒武纪权重下调至10%预计引发104亿元资金流出 但冲击系数仅-0.88 林泰新材、聚星科技等超跌个股存在补涨机会 [16][17]
信用债ETF手册:当前如何看待信用债类ETF投资机会?
中泰证券· 2025-09-01 06: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信用债类 ETF 调整明显,科创债 ETF 扩容在即,可从三方面积极关注 ETF 配置机会:一是从 ETF 本身来看,当前贴水率较高,市场企稳后可关注右侧交易机会,博取贴水率修复空间;二是从成分券来看,科创债成分券近期调整相对较多,后续科创债产品扩容或带来一定机会;三是对比具体产品策略来看,不同产品在组合配置上有各自侧重,近期中短端配置占比较高的产品表现较好 [4][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调整下信用债类 ETF 表现 - 受权益市场强势表现影响,7 月中旬以来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和科创债 ETF 最大回撤中位数均达 0.5%左右,8 月 29 日复权单位净值中位数分别为 1.0088、0.9969 [4][7] - 7 月下旬以来信用债 ETF 资金明显流出,截至 8 月底规模 1262 亿元,较 7 月 18 日峰值降 91 亿元,科创债 ETF 规模相对平稳;截至 8 月底信用债类 ETF 合计规模 3501 亿元,较年初增 2959 亿元 [4][10] 从信用债类 ETF 本身看投资机会 - 市场调整下二级市场出现明显折价,8 月 18 日信用债 ETF 贴水率-0.3%至-0.6%,中位数-54BP,科创债 ETF 贴水率中位数-31BP 左右,城投债 ETF 也有明显折价,短融 ETF、公司债 ETF 表现较好 [4][15] - 历史经验显示短融 ETF 升贴水率平稳,公司债 ETF、城投债 ETF 在特定时期贴水率大,当前信用债 ETF、科创债 ETF 贴水率偏高,市场企稳后有右侧交易空间 [4][17] 从成分券和非成分券对比看投资机会 - 近期科创债成分券调整多,交易所科创债/银行间科创债利差明显收窄,2025 年 6 月以来银行间与交易所科创债利差有不同分位值,4Y AAA 中短票与上证做市信用债利差也有对应分位值 [21] - 信用债 ETF 以 4Y - AAA 中债中短票/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收益率对比,7 月 18 日至 8 月底分别上行 16BP、16.7BP,当前利差 1.5BP,成分券有性价比 [21][22] - 科创债以银行间/交易所科创债对比,7 月 18 日至 8 月底分别上行 16.7BP、13.7BP,当前利差 8BP,后续科创债 ETF 集中上市,做多成分券有空间 [21][24] 对比各个 ETF 产品看投资机会 - 债券类 ETF 有主动管理成分,不同产品表现有区别,以 8 月 29 日申赎清单分析,信用债 ETF 中跟踪深做市信用债产品久期低、表现好,超额收益-10 至-40BP,跟踪沪做市公司债产品超额收益-20 至-60BP [4][26] - 科创债 ETF 中跟踪 AAA 科创债指数产品超额收益-5 至-30BP,跟踪沪 AAA 科创债、深 AAA 科创债产品超额收益-20BP 左右 [4][29] - 部分产品 7Y 及以上信用债占比高,近期信用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上行,长久期债券表现弱 [29]
徐勇出任华安基金董事长,国泰海通旗下公募整合再进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5:25
公司高层变动 - 华安基金原董事长朱学华于2025年8月26日离任且不再转任其他岗位 [1] - 新任董事长徐勇于2025年8月28日正式接任 其于同年7月30日已接任党委书记 [1][3] - 徐勇为复旦大学法学博士 职业生涯涵盖实业、政府、保险及公募基金领域 [3] 高管背景与业绩表现 - 徐勇曾于2022年7月30日至2025年5月19日担任招商基金总经理 [3] - 招商基金管理规模在其任期内从7921亿元增长至9332亿元 [3] - 招商基金2024年总资产154.98亿元 净资产104.48亿元 营收53.08亿元 净利润16.5亿元 [3] - 华安基金2024年营业总收入31.1亿元同比下降9.56% 净利润9.1亿元同比下降2.66% [4] - 截至2025年7月30日 华安基金管理规模超7000亿元位列行业第15位 [3] 控股股东整合背景 - 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于2024年9月启动合并 2025年3月完成交割 4月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 [6] - 合并后国泰海通证券控股华安基金51%及海富通基金51% 参股富国基金27.77% [6] - 证监会要求2026年2月前提交公募资源整合方案 因合并进程高效市场预期整合可能提前 [6] - 2025年7月25日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 更名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7] 旗下公募机构数据对比 - 富国基金规模12452.37亿元行业第6 华安基金规模7535.02亿元行业第16 [8] - 海富通基金规模2342.66亿元行业第34 国泰海通证券资管规模822.15亿元行业第67 [8] - 华安基金旗下基金数量287只 基金经理77人 最大年限18.84年 [8] - 海富通基金旗下基金数量98只 基金经理30人 最大年限12.87年 [8] 业务协同与整合进展 - 海富通基金原董事长路颖于2025年4月离任 由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谢乐斌接任 [4] - 海富通基金债券ETF总规模截至2025年8月21日超1000亿元 [4] - 截至2025年8月28日海富通旗下ETF规模1126亿元 其中年内新增608亿元 [5] - 短融ETF规模551亿元 全市场债券ETF规模仅次于博时可转债ETF位列第二 [5] 集团整体运营动态 - 国泰海通证券于2025年8月12日获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资格 [9] - 原定2025年8月22日完成的法人及业务迁移合并调整至9月12日执行 [9][10] - 迁移合并涉及沪深北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及银行等机构 实现原海通证券业务全面并入 [10]
超七成债基8月折戟,债市调整何时休?
券商中国· 2025-08-20 23:31
债券市场调整现状 - 8月20日国债期货转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3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8%,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 [2] - 近期风险偏好处于高位,债市对基本面利好钝化,长端国债持续调整,债券基金净值普遍承压,重仓长端利率债的基金跌幅最大 [2] - 超七成纯债基金8月份亏损,近百只债券基金8月以来业绩跌幅超过1% [3][4] 债券基金表现 - 净值跌幅靠前的债券基金包括方正富邦鸿远、华泰保兴尊益利率债6个月持有、汇添富丰和纯债等,普遍重仓长端利率债 [4] - 2只30年期国债ETF年内跌幅超过2%,较为罕见 [4] - 已有超600只债券基金年内亏损,债券基金投资者遭遇投资亏损 [4] 资金流向分化 - 部分债券基金持有人选择赎回,如金鹰添瑞中短债E类份额于2025年8月19日发生大额赎回 [5] - 政金债券ETF8月份遭资金净流出超26亿元,国债ETF东财、信用债ETF天弘等净流出超亿元 [5] - 科创债ETF嘉实、30年国债ETF、短融ETF等8月份获超10亿元资金净流入,鹏扬和博时旗下30年国债ETF分别获44.6亿元和24.41亿元资金净流入 [5] 债市调整原因与展望 - A股市场持续上涨压制债市情绪,上证指数8月连续攻克3600点、3700点整数关口 [6] - 鹏华基金祝松认为债券市场短期中性,利率上行风险与下行空间均有限,货币政策环境整体宽松 [6] -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债市压力最大的阶段已过去,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逐步加仓,但短期内难以回归之前水平 [6] 机构观点 - 招商基金预计债市保持区间震荡,股债跷跷板情绪影响下或向打消降息预期的点位调整 [7] - 华泰固收认为债市首要任务是防守,十年国债1.8%对配置型资金有一定吸引力,交易性资金需等待9月中长假后机会 [7] - 景顺长城江虹认为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利率大幅上行风险有限,债市长端利率或区间波动,中高等级信用利差有望收窄 [8]
猛!市场首现200亿元级科创债ETF
经济网· 2025-08-15 03:03
科创债ETF市场发展 - 嘉实基金旗下科创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成为市场首只200亿元级科创债ETF产品 [1][2]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中已有8只规模超百亿,整体规模达1156.91亿元,占全市场债券ETF规模5300亿元的21.8% [1][2][4] - 科创债ETF上市后流动性高,平均日均换手率超55%,日均成交额超56亿元 [2] 主要产品规模分布 - 嘉实科创债ETF以200.22亿元居首,华夏和富国旗下产品分别达153.54亿元和151.83亿元,鹏华产品超138亿元 [2] - 易方达、招商、南方、博时旗下科创债ETF规模均超百亿元 [2] - 全市场24只百亿级债券ETF中,科创债ETF占8只,其余包括短融、可转债、国债等方向 [4] 债券ETF市场整体表现 - 全市场39只债券ETF总规模达5363.42亿元,较年初1740亿元增长208% [4]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550.68亿元,博时可转债ETF和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均超500亿元 [4] -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等产品规模均超200亿元 [4] 科创债ETF的战略定位 - 科创债ETF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 [3] - 嘉实基金围绕自主可控、数字AI、绿色低碳等主线布局,旗下科创芯片ETF规模达311亿元 [3] 被动债券投资兴起原因 - 利率下行环境下,债券主动投资超额收益难度增加,被动产品受关注 [5] - 债券ETF具有透明度高、费率低、T+0交易等优势 [6] - 监管部门支持债券ETF发展,推动质押回购和跨市场互联互通 [6] - 基金公司创新推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等新产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