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A1000芯片

搜索文档
黑芝麻智能(02533)、奇瑞商用车、中国太保产险三方强强联合 共启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变革新篇章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03:32
合作背景与参与方 - 黑芝麻智能 奇瑞商用车 中国太保产险于2025年9月26日达成战略合作 探索技术加保险创新模式[1] -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 奇瑞控股集团副总裁兼奇瑞商用车总经理巩月琼 中国太保产险副总经理陈森出席签约仪式[3] - 三方优势互补:黑芝麻智能提供车规级计算芯片及全栈辅助驾驶技术 奇瑞商用车拥有制造底蕴与市场渠道 中国太保产险具备数据分析与保险服务能力[3] 技术方案与性能 - 黑芝麻智能为奇瑞开瑞新能源车型提供PA2.0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 覆盖前装与后装场景[4] - 该系统为商用车领域首个集成AEBS+ADAS+BSD+DMS的域控方案 基于华山A1000芯片及自研算法[4] - 实际应用显示事故率降低70%以上 重大事故率降低80%以上[4] - 公司提供设备供应 标定安装 保修及平台运营管理等全流程技术支持[4] 合作分工与实施 - 奇瑞商用车负责协调线下管理工作 通过成熟渠道网络保障技术产品市场化[5] - 中国太保产险运用线上数据分析能力评估车辆风险 优化车险承保服务[6] - 三方构建技术支持-线下管理-线上分析的闭环服务链条[3] - 合作模式先在不少于3个省级区域试点 成熟后向全国推广[7]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合作推动先进辅助驾驶技术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规模化落地[6] - 创新融合保险服务与技术 建立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模板[6] - 助力商用车行业智能化突破 提升车辆运营安全性[6] - 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引领新能源商用车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6][7]
敢投创新的种子、营造成长的生态,5只行业第一股出自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8-01 12:06
武汉资本市场"第一股"现象 - 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武汉连续诞生5家行业"第一股"上市公司,包括达梦数据(国产数据库)、星竞威武(电竞)、声通科技(交互式AI)、黑芝麻智能(智驾芯片)、元光科技(智能时序数据)[1][2][3][4][5][15] - 这些企业均将总部设在武汉,凸显武汉通过创新投资培育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能力[5] 代表性企业分析 黑芝麻智能 - 研发的华山A1000芯片填补国内车规级高性能辅助驾驶芯片空白,已进入该领域出货量前三[7] - 2023年8月港交所主板上市,估值3年内从不足10亿美元跃升至超20亿美元[7][27][30] 达梦数据 - 2000年成立于光谷,2024年6月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代码688692),在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位列本土厂商第一[17] 星竞威武 - 2020年落地武汉,构建电竞俱乐部+游戏发行+数字体育经纪的泛娱乐生态,2024年7月纳斯达克上市(代码NIPG)[19][20] 声通科技 - 交互式AI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7月港交所上市(代码2495.HK),在智能语音助手等细分市场占有率领先[22][23] 武汉产业基金运作模式 - 设立武汉基金、江城基金等政府产业基金,明确"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策略,单只基金存续期最长可达15年[8][10] - 建立容错机制:允许种子基金最高80%、天使基金最高60%的亏损,种子直投项目可接受100%亏损[11] - 2024年武汉净增中小企业16.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企数量全国领先[12] 城市发展战略 - 提出2027年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目标:设立50+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股权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培育500+家"金种子/银种子"企业[13] - 通过"投贷联动"和科技保险创新,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吸引全球耐心资本集聚[13]
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 | 黑芝麻智能杨宇欣:全“芯”驱动,构建全场景智能新生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02:38
行业趋势与AI影响 - AI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突破传统X86、ARM架构依赖制程改进的限制 [4] - AI时代软硬一体是关键技术路径,芯片企业需保持开放态度赋能行业 [4] - 辅助驾驶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L3级别辅助驾驶5年内具备可行性 [4] 公司产品布局 - 华山系列聚焦辅助驾驶,A1000芯片为本土首个支持领航辅助驾驶的车规级单芯片平台,已应用于吉利银河E8、东风奕派007等车型 [5] - 华山A2000家族搭载九韶架构NPU,支持BEV+Transformer算法,适配多激光、纯视觉方案,为L3级辅助驾驶提供硬件保障 [5] - 武当系列主攻跨域融合,C1200家族为全球首个量产舱驾一体芯片平台,加速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革 [5] 技术突破与解决方案 - 下一代辅助驾驶芯片需具备高算力+高带宽、通用工具链、平台化设计等特性 [6] - 华山A2000基于7nm车规工艺,集成12类功能单元,九韶NPU支持Transformer硬加速和FP8/FP16混合精度运算,能效比行业领先 [6] - A2000具备"通识感知"能力,可理解复杂场景并预判决策,BaRT工具链兼容主流框架便于算法部署 [7] 应用拓展与创新成果 - A2000家族应用延伸至智能机器人和边缘计算领域,与C1200协同推出"大脑+小脑"机器人平台方案 [7] - 首发基于武当系列的安全智能底座,集成车载标准功能,满足经济车型成本控制与高端车型灵活解耦需求 [7]
黑芝麻智能毛利翻倍的秘诀
雷峰网· 2025-04-01 00:25
核心观点 - 黑芝麻智能2024年实现营收4.74亿元(同比增长51.8%)和毛利1.95亿元(同比增长152.4%),毛利率从23.7%提升至41.1% [4][5] - 公司成功从"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转型为"全场景智能计算方案服务商",商业模式取得重要突破 [8][25] - 行业趋势显示硬件基础型自动驾驶公司更具竞争力,黑芝麻智能凭借芯片+算法+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成为车企刚需 [2][3]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头部车企芯片销售放量(比亚迪/东风/吉利)、商用车渗透率提升、车路云一体化政策红利 [7][14] - 毛利提升原因:高毛利SoC方案占比增加(硬件减少+算法定制化)、软件授权收入占比提升 [8] - 业务结构:自动驾驶产品收入4.38亿元(占比92%+,增速58.5%),智能影像方案收入3600万元 [14] 客户合作 - 核心客户覆盖比亚迪(A1000系列长期合作)、吉利(银河/领克车型量产)、东风(eπ系列规模化交付)、一汽(新平台定点) [12][14] - 武当C1200芯片获2家主流OEM定点,将成为行业首个舱驾一体量产芯片平台 [14] - 2024年量产车型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推动收入结构优化 [14] 技术突破 - 推出武当A2000高算力芯片平台:支持Transformer架构/BEV大模型,具备双芯粒互联(BLink)和通用AI工具链(BaRT) [18][20] - 九韶NPU核心技术:动态算力分配降低车企部署成本,可拓展至机器人等AI任务 [22] - 自研ISP技术:支持低光照/HDR等复杂环境,优化能耗比提升视觉感知能力 [22] - 武当C1200系列实现城市无图NOA验证,单芯片支持舱驾一体方案 [22][23] 战略布局 - 商用车领域:Patronus 2.0安全系统覆盖环卫车/重卡,应用于物流/无人配送场景 [27] - 车路云一体化:参与成都/襄阳等城市试点项目,方案涵盖L4无人驾驶/车路协同 [27] - 机器人市场:2025年批量出货,A2000芯片支持多模态大模型,与傅利叶合作"灵巧手"项目 [28][29] - 全球化拓展:与美国/欧洲车企建立合作,构建开放生态联合算法公司/硬件厂商 [28]
人形机器人明年或登火星,智能驾驶多重催化
国金证券· 2025-03-17 02:54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详细总结的关键要点: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智能驾驶和机器人(ROBO+)赛道持积极看法,认为其是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但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3][5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心观点: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智驾和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重要两个方向,ROBO+赛道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成为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3][51] - 智能驾驶:高阶智驾处于1-N阶段,robotaxi处于0-1阶段,供应链芯片、激光雷达、光学器件和清洗等赛道迎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将提升两倍至15%[3][51][53] - 机器人:2024年是巨头独舞,2025年将步入百花齐放状态,壁垒从大脑逻辑转向小脑、硬件迭代和场景壁垒,供应链从"产品有无"过渡到"技术迭代和客户资源能力"阶段[3][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智能驾驶 - 理想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2024年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80亿元(同比下滑31.9%),现金储备1128亿元,交付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计划发布两款纯电SUV和下一代VLA智驾大模型[1][7] - 小鹏新车上市:2025款小鹏G9正式上市,售价24.88-27.88万元,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和双腔空气悬架,视觉感知距离提升125%,识别速度提升40%,端到端大模型每2天迭代1次,每18个月智驾能力提升30倍[1][8] - 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获准北京南站Robotaxi商业收费服务:覆盖北京亦庄225平方公里至南站的复杂线路,包括环路、高速路和市区道路,体现L4自动驾驶技术泛化能力达到城市级规模应用关键节点[9] - 供应链: - 禾赛科技2024年营收和交付再创新高,成为全球首家盈利激光雷达企业,预计2025年净营收30-35亿元,激光雷达交付量120-150万台(同比增长2-3倍),其中机器人领域交付近20万台[10] - 禾赛科技与Top 5新势力车企合作,ATX激光雷达助力高端智驾量产,2024年激光雷达装机量超150万颗(较2023年翻倍),在中国1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29%[11] - 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标配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芯片,集成两颗芯片综合算力116TOPS,支持5R10V传感器配置,加速智驾平权[12][13] 二、机器人 - 政策: - 武汉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重点推动AI+机器人等五大应用,支持"楚才"系列10款人形机器人小规模量产[14][15] - 上海与蚂蚁集团合作,推动人形5G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蚂蚁灵波科技落地浦东,聚焦家庭、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16] - 本体: - 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天工行者"科研机器人,售价29.9万元,全身20个自由度,速度10km/h,具备复杂地形移动能力[17][18] - 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推出BRS机器人套件,基于星海图机器人本体,提升家务机器人全身移动控制能力,在五项家庭场景任务中表现优于基线方法[20][21] - Figure建立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产线,首期产能1.2万台/年,计划4年内扩至10万台,Figure03型号将量产[23][24] - 大小脑: - 智元发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基于ViLLA架构,支持小样本泛化和多机器人本体部署[25][26][28]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实现一脑多能和一脑多机,技能库含30多项技能[29][30][32] - 智元机器人与阶跃星辰战略合作,共探具身智能与大模型融合,聚焦新零售等场景[33] - 丝杠: - 五洲新春与杭州新剑签订战略协议,合作开发行星滚柱丝杠和智能汽车用丝杠产品[2][35][38] - 双林股份发布国产首款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承载能力较滚珠丝杠提升300%,使用寿命延长3倍,预计全球丝杠市场规模2025年突破120亿元,2030年达千亿级[39][40][42] - 灵巧手: - 雷赛智能发布DH系列灵巧手解决方案,包括11/20/24自由度型号,标配100MHz EtherCAT通讯,抓握寿命超100万次,整手最大负载40kg[43][44] - 谐波减速器: - 中鼎股份拟投资10亿元加码机器人,聚焦谐波减速器和关节总成研发制造,第一阶段年产不少于15万颗谐波减速器[45] - 其它: - 零跑已成立几十人机器人团队,定位B端工业场景[46] - 宁德时代以4亿元入股富临精工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持股18.74%[47] - 同济大学以825.66万元采购10台宇树H1-2人形机器人用于学生培训[48] - 马斯克称"星舰"将于2025年底携带"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前往火星[2][50] 三、投资建议 - 智能驾驶:关注华为系(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理想汽车、小米集团等整车厂,以及地平线机器人(芯片)、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激光雷达)、舜宇光学和宇瞳光学(光学器件)、传感器清洗系统公司[51][52][53] - 机器人:紧抓THB(特斯拉、华为、字节)主线,关注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执行器供应商)、五洲新春和双林股份(丝杠)、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兆威机电和鸣志电器(灵巧手)等供应链企业,同时关注低估值细分赛道龙头[54][55] 注: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其他不相关内容已按要求省略。
黑芝麻智能系列二:黑芝麻智能预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4%-60%,A1000芯片助力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3-10 05:13
黑芝麻智能业绩表现 - 预计2024年实现收入约人民币4.5-5亿元,同比增长44%-60% [2][3][4] - 预计2024年实现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净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2023年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48.55亿元 [2][4]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增加(包括OEM合作、商用车市场渗透率提升、车路云一体化收入)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收益 [2][4] 华山A1000芯片技术及市场应用 - 华山A1000芯片于2020年6月推出,算力达58TOPS (INT8),支持L2至L3级别自动驾驶,是国内最早基于自研车规级核心IP开发的自动驾驶高性能芯片 [2][5] - 已规模化量产,应用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吉利集团、江汽集团等头部车企,量产车型包括领克08、合创V09、东风eπ007等 [2][5][8] - 单颗A1000芯片支持完整的行车和泊车功能,是市场上成熟的行泊一体单芯片平台 [5] 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合作 - 华山A1000方案助力吉利"千里浩瀚H1"系统,全系标配两颗A1000芯片,支持高速NOA及自动泊车APA功能 [2][8][9] - "千里浩瀚"系统共5个版本,H1采用10V5R传感器方案,高阶版本支持城市NOA、全场景D2D领航辅助等功能 [9] 客户合作与量产进展 - 与吉利合作:2025年3月"千里浩瀚"系统发布,2024年领克08/07等车型搭载A1000芯片实现高速NOA、自动泊车等功能 [8][9] - 与一汽合作:2025年2月A1000家族芯片获多款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定点,预计2025年量产 [8] - 与东风合作:2024年eπ007/008车型搭载A1000芯片,支持高速NOA、超视距泊车等功能 [8] - 与合创合作:2023年10月V09车型搭载A1000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功能 [8] 产品线与生态布局 - SoC芯片产品覆盖低中高阶智能驾驶及跨域融合场景,包括华山系列(自动驾驶)和武当系列(跨域计算) [2] - 提供自动驾驶配套软件,支持客户定制化开发,合作方涵盖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头部OEM及一级供应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