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打出“翻身仗”:传统燃料汽车连续三个月增长,8月销量同比增长12.9%
中国经营报· 2025-09-13 02:05
传统燃油车销量表现 - 8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107.4万辆 环比增长9.5% 同比增长12.9% 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1] - 6月、7月、8月传统燃料汽车同比增速分别为7.7%、8.4%和12.9% [1] - 2025年1-8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874.7万辆 同比仅下降0.3% 较2024年全年1398.9万辆同比下滑17.3%显著收窄 [1] 燃油车市场策略调整 - 外资企业通过产品性能升级和价格调整推动市场恢复 [1] - 合资品牌加快燃油车换代节奏 在设计、配置、智能化方面升级 并推出多重购车优惠和金融政策 [2] - 具体措施包括数千元现金礼遇、置换补贴、保险补贴、限时一口价 以及0首付、免息、长周期低息贷款 [2] 新产品投放与定价策略 - 一汽大众推出全新揽境和全新一代速腾L 揽境上市价比预售价低3万元 速腾L起售价较老款降低约2万元 [2] - 别克推出全新GL8和昂科威Plus 上汽大众发布2026款凌渡L 一汽奥迪推出A5L 日系车推出2026款凯美瑞和全新一代轩逸 [2] - 新车在智能化配置和燃油经济性方面进行升级 [2] 智能化技术突破 - 一汽大众与卓驭科技联合开发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 经历6年开发周期 [3] - 针对燃油车动力特性开发非线性优化控制算法 创新采用风冷+增强辅助设计的散热方案解决域控制器散热问题 [3] - 通过多方协作打通所有关联件的通信协议和功能适配 实现辅助驾驶功能快速上车 [3] 高端燃油车智能化进展 - 一汽奥迪A5L基于PPC豪华燃油智能平台打造 起售价23.98万元 [4] - 首款搭载E³ 1.2电子电气架构的燃油车型 采用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4][6] - 配备双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3个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 实现城市及高速路段高阶驾驶辅助功能 [4] 电子电气架构创新 - 传统燃油车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制约智能化发展 数据传输速度不足难以接入高算力控制器 [5] - 奥迪研发E³1.2电子电气架构 通过五个高性能计算中心HCP实现对整车所有功能的统一控制 [5] - 新架构将分散的机械零件整合为"会思考的整体" [5] 产业合作模式 - 一汽奥迪与华为明确分工合作:华为负责感知和决策 奥迪负责执行落地 [6] - 燃油车智能化转型加速 智能技术在新车型落地增强市场竞争力 [6] - 燃油车竞争主动权回归 部分增程车用户回流至燃油车产品 [6] 市场地位与前景 - 燃油车仍是传统车企销量和利润主要来源 电动化转型基石 [6] - 燃油车与电动车相比短板已补齐 有机会重新争夺市场份额 [6] - 尽管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 燃油车仍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6]
打出“翻身仗”!传统燃料汽车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8月销量同比增长12.9%
中国经营报· 2025-09-13 01:24
燃油车销量反弹 - 8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107.4万辆 环比增长9.5% 同比增长12.9% 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2] - 6月、7月和8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7.7%、8.4%和12.9% [2] - 2025年1—8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874.7万辆 同比仅下降0.3% 较2024年全年1398.9万辆同比下滑17.3%显著收窄 [2] 厂商策略调整 - 外资企业通过产品性能升级和价格调整推动传统燃料汽车销量恢复 [2] - 合资品牌包括德系、日系车企加快新款燃油车换代或改款节奏 在设计、配置、智能化上进行升级 [3] - 推出数千元现金礼遇、置换补贴、保险现金补贴、限时一口价等购车优惠 以及0首付、免息、长周期贷款低息等金融政策 [3] 具体车型升级案例 - 一汽-大众全新揽境上市价格比预售价低3万元 搭载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 [3] - 全新一代速腾L起售价较老款降低约2万元 搭载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 是A+燃油轿车中唯一搭载端到端高速NOA的车型 [3] - 别克推出全新GL8、昂科威Plus等燃油车型 上汽大众带来2026款凌渡L 一汽奥迪A5L起售价23.98万元 [3][5] 智能化技术突破 - 一汽-大众与卓驭科技联合开发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 经历6年打磨 [4] - 针对燃油车动力特性开发非线性优化控制算法 解决散热难题采用风冷+增强辅助设计散热方案 [4] - 一汽奥迪A5L基于PPC豪华燃油智能平台打造 搭载E³1.2电子电气架构和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5][6] - 通过双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3个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实现城市及高速路段高阶驾驶辅助功能 [5] 电子电气架构革新 - 奥迪研发E³1.2电子电气架构 通过五个高性能计算中心HCP实现对整车所有功能的统一控制 [6] - 该架构集中整合优化原本分散的零件控制 解决传统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数据传输与交互速度不足的问题 [6] - 一汽奥迪与华为在智驾合作中分工明确 华为负责感知和决策 奥迪负责执行落地 [7]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燃油车智能化转型加速 传统燃油车市场竞争力增强 [7] - 燃油车竞争主动权正在回归 部分增程车用户回流到燃油车产品 [7] - 燃油车仍然是传统车企销量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也是电动化转型的基石 [7]
只会“窝里横” 一汽奥迪销量创新低:嘲讽上汽保正统
新浪科技· 2025-08-29 03:49
核心观点 - 奥迪在中国市场面临价格体系崩溃、销量利润双下滑以及合资公司内斗等多重挑战 核心问题包括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主力车型大幅降价 但未能提振销量 同时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的内部竞争加剧 进一步分散品牌资源 影响整体市场表现[1][6][13] 价格竞争与销量表现 - 2025款一汽奥迪A3裸车报价跌至11.24万元起 相当于原价六六折[1][19] - 一汽奥迪2024年销量61.11万辆 同比暴跌12.5% 创多年新低[13][15] - 奥迪全球2025年上半年税后利润13.46亿欧元 同比下滑37.5% 尽管营业收入增长5.3%至325.7亿欧元[15] - 奥迪上半年全球交付新车78.35万辆 同比下滑5.9% 中国市场销量28.76万辆 同比下滑10.2%[15] - 奥迪在中国豪华车市场落后于奔驰和宝马 上半年销量低于宝马的31.8万辆和奔驰的29.32万辆[15] 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竞争 - 一汽奥迪成立于1988年 是奥迪在华主要销售力量 2024年销量占奥迪中国总销量94%[3][13] - 上汽奥迪于2024年推出新豪华电动品牌AUDI 使用英文标而非四环标识 引发品牌正统争议[8][10] - 双方在产品定价上直接竞争 例如一汽奥迪A5L最终售价23.98万元起 低于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25.99万元起[7] - 一汽奥迪通过官方渠道强调四环标识重要性 被视为对上汽奥迪新品牌的回应 但相关文章后被删除[8][10] 市场与渠道动态 - 一汽奥迪拥有600多家销售网点 而上汽奥迪采用直营加代理模式 争夺高端新能源客户[11] - 一汽奥迪推出"融合直售"模式 实行全国统一价格 旨在整合经销商和直营优势[19] - 经销商面临盈利压力 部分开始关店或转投新势力品牌 最低报价车型出现大幅折扣[19] - 专家指出一汽奥迪销量下滑主因电动化转型阵痛 燃油车占比超90% 2024年国产燃油车销量55.01万辆[18] 产品与技术策略 - 一汽奥迪与华为合作 在Q6L e-tron和A5L车型搭载乾崑智驾技术 宣称首个豪华品牌合作方[17] - Q6L e-tron入门车型售价36.98万元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需3.88万元选装 非标配功能[18] - 专家预测搭载华为ADS 3.0的A5L车型可能贡献5万-8万辆增量 但定价关键需低于35万元以提振销量[18] - 奥迪计划通过上汽奥迪的AUDI电动品牌重塑中国市场影响力 应对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16]
更懂中国的德系豪华纯电SUV!一汽奥迪Q6L e-tron诠释中德智造新高度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02:05
产品技术特点 - 采用PPE豪华纯电平台 覆盖B级至D级细分市场 专为豪华电动车型设计 [2] - 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 实现10分钟补能294公里 配备107kWh三元锂电池组 [2] - 支持270kW超高充电功率 CLTC工况续航达765公里 [2]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配备2个激光雷达 13个摄像头 5个毫米波雷达 12个超声波雷达 [2] - 拥有多场景无图L2级驾驶辅助能力 配备88英寸全息视界AR-HUD技术 [5] - 采用11.9英寸OLED虚拟座舱 14.5英寸OLED中控屏 10.9英寸副驾娱乐屏 支持五屏联动 [5] - 配备Bang&Olufsen头枕音响系统 含20个扬声器 830W输出功率 联动25处氛围灯 [6] 生产制造体系 - 在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完成量产 核心工艺车间配备近1000台机器人 [4] - 工厂100%使用绿色能源 100%生产废弃物回收 达近零碳排放标准 [4] - 工厂周边30公里内供应商占比达50% 整体本地化率达90% [4]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推动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价值创造 聚焦豪华价值感与服务体验感 [5] - 采用融合直售模式 实行全网统一价 提供价格透明度与专属服务 [6] - 推出保价政策 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6] 产业影响与协同效应 - 800V高压平台技术加速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升级进程 [3] - 华为智驾技术规模化应用推动智能驾驶产业链成熟 促进本土芯片及传感器技术突破 [3] - 工厂带动本土供应链在智能化与绿色制造领域实现能级跃迁 [4] - 中德汽车工业深度协同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具备定义全球高端标准的能力 [2]
联手本土头部智能驾驶公司 上汽通用吹响合资品牌反攻号角
中国经营报· 2025-08-24 05:05
合资车企与本土智驾公司合作动态 - 上汽通用与Moment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辅助驾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 - 上汽通用旗下别克至境L7车型将全球首发搭载基于强化学习的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 [2][4] -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东风日产N7搭载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宝马宣布携手Momenta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2] 合资品牌市场表现与战略调整 - 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 同比持平 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3.6%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3] - 合资车企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 利用中国团队本土化研发能力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智能化车型 [2] - 合资车企密集联手本土头部智驾公司 踩准行业发展趋势 [6] 技术合作细节与优势互补 - 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提供包含无断点城市NOA 业内首批不停车一键泊入在内的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 [4] - 合作体现最强肌肉与最强大脑的优势互补 整车厂具备整车性能调校专业积累 Momenta在智能大模型方面专业领先 [5] - 辅助驾驶技术精准实现高度依赖整车车辆运动控制域 底盘域以及电子电气架构等子系统的深度协同 [7]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 头部厂商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逐步完善 车企不再强制主导辅助驾驶全栈自研 而是展开丰富战略合作推动智能化渗透率普及 [6] - 2025年是智驾实现从1到10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节点 行业巨头正式入局智能化 智能化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7] - 最前沿驾驶辅助技术必须与主机厂深厚工程能力高度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7] L3级别辅助驾驶进展 - 上汽通用透露L3级别辅助驾驶进展 L3一直在规划 战略方向和产品规划获双方股东认可 [8] - L3已经在路上 后续车型将一步步做规划 需等待国家法规落地 [8]
华为智驾入奥迪:油车能否重启“黄金年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3:25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一汽奥迪发布全球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燃油车A5L和基于PPE电动平台的首款产品Q6L e-tron家族 均搭载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采用双激光雷达及视觉融合感知方案 可实现高速 城区辅助驾驶及复杂泊车等场景应用[1] - 公司提出"油电同智"战略 通过开发全新PPE豪华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平台 并搭建E³ 1 2电子电气架构 实现燃油车与电动车共享相同智能化"大脑"[2] - 奥迪将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推出全新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列 2025年和2026年成为燃油产品大年 计划推出全新A5 A6 Q7和Q3等多款换代燃油车[4] 技术合作与开发 - 一汽奥迪与华为合作始于2019年 双方团队经过1000多个日夜共同研发 将奥迪德国精工与华为智能科技深度融合[1] - 相比新能源车 燃油车智驾痛点在于电气架构局限 全新E³ 1 2电子架构由奥迪与CARIAD合作开发 从分布式升级为域控制器架构 可同时应用于PPC燃油平台和PPE纯电平台[2] - Q6L e-tron搭载107kwh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与全域800V高压平台 解决续航痛点 告别"油改电"模式[3]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Q6L e-tron限时价格34 88万-39 88万元 与理想L8 蔚来ES6等新势力产品形成正面竞争 A5L官方售价23 98万-28 98万元 低于传统豪华B级燃油车但具备智能化优势[3] - 基于两款战略产品 奥迪在25万-40万元豪华市场获得新的竞争抓手[3] - 2024年奥迪纯电动车销量仅占全球总销量9 7% 一汽奥迪2023年累计销量61 11万辆中国产燃油车达55 01万辆 燃油车占比超过九成[2] 战略调整与市场布局 - 奥迪于2024年6月撤回2033年全面电动化目标 不再设定燃油车终止时间[2] - 公司在中国开启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布局 基于PPE平台纯电车型和PPC平台内燃机车型双线并进[4] - 若A5L能证明油车具备媲美电车的智驾体验 将缓解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中伤及燃油车基本盘的焦虑[2]
合资车企纷纷牵手中国智驾
人民日报· 2025-08-11 20:27
合资车企智能化趋势 - 一汽奥迪Q6L e-tron与A5L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支持城区拥堵 高速长途 复杂泊车等场景应用 [1]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方案 此前已与阿里合作智能座舱 与华为共建鸿蒙生态 [1] - 奔驰计划在纯电CLA等至少5款车型上采用Momenta智能驾驶方案 [1] - 丰田 日产 大众等合资品牌纷纷引入中国智能驾驶技术 [1] 中国智驾方案优势 - Momenta首创"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 融合感知 规划与决策环节 减少传统模块化架构的交互延迟 [2] - 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形成独特有效的发展模式 技术层面相对领先 [2] - 宝马集团高管指出合作体现对中国创新速度与市场潜力的认可 需利用互补优势推动协同创新 [2] 行业合作驱动因素 - 合资车企通过合作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 满足中国本土市场需求 [2] - 中国企业借此进入海外车企供应链 加速技术出海进程 [2] - 专家认为合资车企可吸纳中国电动化 智能化优势 融入产品独特性 [2]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汽车行业竞争维度扩展至智驾功能 售后服务等领域 [1] - 合资车企需通过智能化创新重塑品牌竞争力 [1]
标配107度电、保时捷同平台、支持华为辅助驾驶!新能源豪车天花板来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8-11 16:01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一汽奥迪Q6 e-tron家族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全系搭载107度三元锂电池,定价34.88-39.88万元 [1] - Q6L e-tron超长续航版限时尊享价348,800元,首发领航版378,800元;Q6L Sportback e-tron超长续航版368,800元,首发领航版398,800元 [3] 技术平台与合作伙伴 - 基于奥迪与保时捷联合研发的PPE平台打造,同平台车型包括保时捷纯电Macan(售价59.8万元起) [10] - 新增华为乾崑智驾技术,配备激光雷达及高压喷头清洁系统(带加热功能) [12][13][17] 性能与续航 - 采用前255后285混合胎宽设计,搭配Brembo四活塞卡钳 [20] - 全系标配107度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765km,支持800V架构(最大充电功率275kW)及400V bank charging功能 [24][25] 内饰与智能化 - 配备11.9英寸仪表+14.9英寸中控曲面连屏、88英寸AR-HUD及副驾娱乐屏,支持主副驾功能隔离 [27][30][31] - 保留驾驶物理按键,UI逻辑偏德系风格,但集成导航、Carplay等主流功能 [31][37] 驾驶体验 - 底盘调校注重高极限与沉稳感,配备可变转向比(低速1.2圈满舵)及线性动力输出 [35][36][39] - 动能回收介入不明显,优化乘坐舒适性 [40]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奥迪与一汽2021年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奥迪持股55%),专攻中国新能源市场 [45] - 强调传统豪华基因与电动化结合,产品力对标竞品 [43][42]
豪华车们已无路可退,反攻之道就在眼前
36氪· 2025-08-09 14:18
行业变革与市场表现 -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智能科技革命,中国市场尤为显著,消费模式转向直面用户、产品定义由需求驱动、交互方式智能化、AI赋能自动驾驶[3] - 传统豪华车企因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滞后导致产品力下滑,奔驰亚洲市场(最大区域)上半年销量38.90万辆同比降16%,母公司利润同步大幅下滑[3] - 宝马中国上半年销量317,862辆同比降15.5%(全球最大降幅),集团营收677亿欧元降8%,净利润40亿欧元降29%[4] - 一汽奥迪上半年销量24.49万辆同比降14.75%,豪华品牌在华市场面临新能源竞品挤压与智能化转型压力[5] 消费者需求与技术趋势 - 中国消费者购车偏好转向新能源/智能化车型,纯电动/插混及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成为核心决策因素[5] - 科技豪华理念在中国市场确立,AI与数字智能成为新时代核心技术生产力,汽车行业技术母体从内燃机转向智能科技[10] - 2025年中国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预计近400万辆,未来3年总量超2700万辆,技术范式从规则算法转向AI驱动的数据/模型/算力竞争[27] 奥迪的智能化转型策略 - 奥迪联合华为乾崑推出搭载智驾技术的旗舰车型:燃油车A5L(配2激光雷达+13摄像头+6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及电动SUV Q6L e-tron,实现油电同智[7][20] - 技术整合基于PPC燃油平台与PPE纯电平台,通过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提升数据传输速度,支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如城区领航/复杂匝道处理[20] - VMM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实现华为智驾指令与奥迪机械控制(驱动/制动/转向)的软硬解耦,保留德系操控优势[22] - 电动车型Q6L e-tron续航达752km,支持800V快充(10分钟充294km),燃油车型保留第五代EA888发动机+quattro四驱等传统技术优势[23][25] 华为乾崑的技术实力 -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团队规模2000+人,云端算力超10EFlops,年算力投入数十亿元[26] - ADS 4采用WEWA架构(世界引擎+行为模型),端到端时延降50%、通行效率提20%、重刹率降30%,推动L3自动驾驶落地[29] - 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部件发货量超2300万套,合作企业超600家,具备燃油/电动全平台适配能力[26][30] - 技术优势源于华为ICT积累,形成从底层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完整生态体系[12][26] 市场竞争格局 - 新势力(小米/鸿蒙智行/蔚来/理想)通过消费电子流量与资本杠杆冲击市场,自主车企全力冲刺高端智能化[17] - 传统豪华品牌转型窗口期收窄,奥迪选择华为乾崑形成"德系精工+中国智能科技"组合,树立转型样板[13][25] - 智能化合作路径分化:宝马选择本土初创公司,奥迪直接联手头部技术品牌华为[19][20]
豪华车们已无路可退,反攻之道就在眼前
36氪· 2025-08-09 13:35
行业变革与市场表现 -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全方位蜕变,消费模式转向直面消费者,产品定义由用户需求主导,交互方式承袭移动互联网便捷性,驾驶体验因AI赋能加速向自动驾驶演进[3] - 豪华车企因电动化/智能化能力缺失导致产品力落后,在华销量持续承压:奔驰亚洲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6%至38.9万辆[5],宝马中国销量下降15.5%至31.8万辆[6][8],奥迪销量下降14.75%至24.49万辆[9] - 宝马集团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8%至677亿欧元,税后净利润同比暴跌29%至40亿欧元[7] 智能化转型路径 - 奥迪选择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实现"油电同智",旗舰车型A5L搭载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支持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11][29] - 技术整合依托PPC燃油平台与PPE纯电平台,通过E³ 1.2电子电气架构实现数据高速传输,结合VMM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实现驾控与智驾解耦[29][31] - 电动车型Q6L e-tron续航达752km,支持800V快充(10分钟增加294km续航)[34] 华为乾崑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智驾团队规模2000人,云端算力超10 EFLOPS,年算力投入达数十亿元[37][38] - ADS 4采用WEWA架构实现技术跃迁: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下降30%[42] - 已形成覆盖燃油/电动全平台赋能能力,2024年部件发货量超2300万套,合作产业链企业超600家[38][4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豪华车市场形成"科技豪华"新标准,消费者将新能源/智能化作为核心购车决策因素[9][15] - 新势力品牌(如小米/鸿蒙智行)借助消费电子流量优势,理想/蔚来通过资本杠杆加速突围[22] - 第三方预测2025年中国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将达400万辆,未来三年总量超2700万辆[39] 战略合作价值 - 华为ICT技术积淀与奥迪德系精工形成互补,实现"智能感+豪华感"的协同效应[31][35] - 奥迪保留机械控制优势(如第五代EA888发动机+quattro四驱+CDC悬架),华为专注智能算法开发[32][35] - 合作车型首发即售罄,验证"燃油车+智能化"的市场接受度[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