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执行机构
icon
搜索文档
双环传动9月24日获融资买入3.46亿元,融资余额10.6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33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下跌0.74% 成交额30.56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3.46亿元 融资偿还3.99亿元 融资净流出5323.85万元[1] - 融资余额10.65亿元(占流通市值2.44%) 融券余额1958.50万元 两者均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55万户 较上期减少8.62% 人均流通股13562股 较上期增加9.55%[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2亿股(第一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117.29万股[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518.32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72.33万股[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008.61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36.33万股[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29亿元 同比下降2.16%[2] - 归母净利润5.77亿元 同比增长22.02%[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57亿元[3]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机械传动齿轮研发设计与制造[1] - 收入构成:乘用车齿轮63.11% 智能执行机构10.06% 工程机械齿轮8.39% 减速器及其他8.25% 商用车齿轮7.64% 电动工具齿轮1.68% 摩托车齿轮0.87%[1]
双环传动股价涨5.24%,金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5.67万股浮盈赚取16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14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8日股价上涨5.24%至50.99元/股 成交额19.90亿元 换手率5.30% 总市值433.06亿元 [1] - 连续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25.98% [1] 主营业务构成 - 乘用车齿轮占比63.11% 智能执行机构10.06% 工程机械齿轮8.39% 减速器及其他8.25% 商用车齿轮7.64% 电动工具齿轮1.68% 摩托车齿轮0.87% [1] 基金持仓情况 - 金信深圳成长混合A持有65.6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86%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二季度减持2.31万股 [2] 基金投资收益 - 单日浮盈166.8万元 5日累计浮盈656.04万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55.85% 近一年收益率110.37% 成立以来收益率288.91% [2] 基金管理团队 - 基金经理黄飙管理规模12.38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21.56% 最差回报15.44% [3] - 基金经理杨超管理规模20.83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68.25% 最差回报-22.52% [3]
2025人形机器人——9月份推荐龙头资产
2025-09-15 14:5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人形机器人行业 重点关注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进展及产业链相关企业[1] * 纪要提及绿的谐波和双环传动两家上市公司 分别聚焦减速器与齿轮领域[1][3] * 梯链标的选择涉及军胜(汽车链条龙头)和浙江荣泰(零销售环节优势)等企业[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目标周期延长至10年 出货量目标100万台 与Robot Taxi和Optimus人工智能机器人业务指标挂钩[2] *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2.5代产品海外曝光度高 三代版本预计四季度(9-10月)发布 硬件升级包括手臂自由度提升和轻量化设计[5] * 绿的谐波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60% 机电一体化业务同比增长70%[9] * 双环传动新能源乘用车齿轮和智能执行机构业务表现突出 通过供应链管理保持净利润率稳定 预计2026年营收增速提升[17] * 港股机器人标的扩容预计2026年达到极致 可能打破现有估值溢价 硬件供应商面临去伪存真风险[23] * 2026年将是去伪存真期 企业需具备持续研发迭代能力 不能仅依靠一套图纸维持商务关系[24] 其他重要内容 * 绿的谐波毛利率同比下降约两个百分点 但降幅趋缓 盈利能力逐步稳定[10]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显著好转 通过减少存货周转天数实现更精细化管理[11] * 协作机器人成为绿的谐波第一大下游市场 国产化率超过70%[12] * 机电一体化产品毛利率较谐波减速器更高 推动整体毛利率企稳修复[13] *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市占率达60-70% 行星减速器研发取得进展[14] * 绿地斜坡公司行星滚柱丝杠年产量目标50万根 每月交付约5台机床[16] * 双环传动推进环动科技分拆上市 提高融资渠道便捷性[17] * 环动科技与国内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 提供减速器和关节模组等硬件方案[20] * 9月份推荐人形机型、3C自动化专用设备及AI算力相关PCB加工板块[25]
双环传动涨2.00%,成交额6.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26.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4:2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股价39.23元/股 上涨2.00% 总市值332.56亿元 成交额6.59亿元 换手率2.2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26.18万元 特大单买入9281.36万元占比14.08% 卖出9835.26万元占比14.92% 大单买入1.43亿元占比21.70% 卖出1.43亿元占比21.66%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9.06% 近5日涨9.89% 近20日涨9.28% 近60日涨27.54%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机械传动齿轮研发设计与制造 收入构成:乘用车齿轮63.11% 智能执行机构10.06% 工程机械齿轮8.39% 减速器及其他8.25% 商用车齿轮7.64% 电动工具齿轮1.68% 摩托车齿轮0.8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概念板块包括国六概念、减速器、汽车零部件、高铁、机器人概念等 [1] - 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成立日期2005年8月25日 上市日期2010年9月10日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55万户 较上期减少8.62% 人均流通股13562股 较上期增加9.5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1.52亿股 较上期增加1117.29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518.32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72.33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008.61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36.33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2.29亿元 同比减少2.16% 归母净利润5.77亿元 同比增长22.0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57亿元 [3]
川仪股份20250907
2025-09-07 16:19
川仪股份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 涉及石化化工、冶金、机械加工制造、核电等领域[2][5][11] - 公司:川仪股份 核心业务为自动化仪器仪表[2][3] 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下游炼化和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呈现筑底向上趋势[9] - 国家政策推动老旧装置淘汰更新 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机会[2][9] - 行业新增需求出现 特别是在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背景下[2][4] - 流程类行业发展不能急功近利 需要逐步落地 预计是长时间维度的大周期[1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2025上半年利润有所下滑 主要受价格压力及恒河合资项目影响[7] - 剔除恒河合资项目影响后 母公司利润仅下滑7%[7] - 中报显示毛利率有所修复 盈利能力企稳[2][7] - 公司收入和利润相对稳健 已接近触底 盈利可能早于收入端触底向上[7][20] 产品结构与业务布局 - 自动化仪器仪表贡献90%收入[3] - 核心产品智能调节阀、智能执行机构、智能变送器三大品类占据近70%收入[2][3] - 逐步拓展温度仪表、分析仪器等品类[3] - 下游应用集中于石化化工、冶金及机械加工制造业 同时涉足核电等领域[5] 市场竞争与份额提升 - 2023年控制阀市场份额约8% 头部企业仅3%左右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1] - 在核电等新兴领域订单增速显著高于传统项目[11] - 具备提升市场份额潜力 是国内自主可控最优选择[11][20] - 民营企业中表现最佳 收入、毛利率、资产周转率、人均创收创利等指标领先[13] 国际合作与海外拓展 - 国际入股事项进展顺利 仅剩最后一环的管理层变更[15] - 国际合作提供研发、产品和材料支持 带来协同效应[2][4] - 国机集团海外经验和子公司网络为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持[2][4] - 国机赋能增强产品实力和技术背书 有助于突破央国企市场[16] 竞争优势与发展前景 - 拥有成熟项目经验、多样化产品种类和整体解决方案能力[8] - 管理能力、成本控制和技术实力具备显著优势[13][14] - 国内仍有2-3倍发展空间 加上出海后空间更大[12] - 下游行业筑底 有较强上行动力 公司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20] 其他重要内容 - 采取两级销售策略 部分产品由子公司生产但归集到母公司销售 导致准确统计各品类贡献存在难度[6] - 仪表行业技术要求高、定制化属性强、成本占比低 采购决策更注重成熟项目经验而非价格[10] - 在央国企或大型项目中可能诞生绝对垄断性龙头企业[12] - 行业处于下游筑底阶段 有向上概率 下游企业通过自发反内卷过程改善盈利质量[17][18]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4
湘财证券· 2025-09-04 00:53
机械行业核心观点 - 2025年1-7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 [2] - 7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但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政策效果逐渐显现 [2] - 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22.0万辆,同比增长38.5%,7月单月销量126.2万辆,同比增长27.4% [3] - 动力电池1-7月产量831.1Gwh,同比增长57.5%,7月产量133.8Gwh,同比增长44.3% [3] - Q2锂电池行业资本支出同比增长36.6%,锂电设备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1.4%,行业开启新一轮资本支出 [3] - 7月制造业PMI环比回落0.4pct至49.3%,但生产指数仍处扩张区间 [3] - 推荐通用设备板块(豪迈科技)和锂电专用设备板块 [5] 汽车行业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29亿元,同比下降2.16%,归母净利润5.77亿元,同比增长22.02% [7] -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0%,齿轮业务营收34.55亿元,同比增长6.19% [7] - 智能执行机构业务营收4.26亿元,同比增长51.73%,减速器业务营收3.49亿元,同比增长35.66% [7] - 减速器业务毛利率达45.36%,盈利能力较强 [9] - 公司与全球电动车企、丰田、大众、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8] - 智能执行机构业务通过收购三多乐实现收入与毛利率双增长,重点拓展汽车电动尾门、智能车锁产品 [9] - 人形机器人市场为减速器业务带来新增长机遇 [9][10] 化工行业核心观点 - 制冷剂R32价格达60000元/吨,月环比上涨9.1%,价差47773元/吨,月环比上涨11.2% [13] - 萤石97%湿粉价格3296元/吨,月环比上涨3.0% [13] - 氟化物在数据中心液冷系统中应用广泛,单相冷板液冷使用氟化物提升散热能力 [13] - 浸没式液冷中氟化液具备无闪电、不可燃、低粘度等优势 [13] - 巨化股份规划5000吨/年全氟聚醚产能,东阳光与中际旭创布局液冷产业链 [13] - 推荐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 [13] 医疗服务行业核心观点 - 2025H1医疗服务行业营收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3.0% [17] - 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同比增长63.8% [17] - 医院板块营收同比增长0.5%,但Q2营收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2.3% [17] - 推荐关注高成长方向(ADC CDMO、减肥药多肽CDMO)及预期改善方向(第三方检验实验室、消费医疗) [18] - 具体公司包括药明康德、爱尔眼科、迪安诊断 [18] 固生堂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9.38%,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1.6% [20] - 毛利率30.63%,同比上升1.24pct,净利率10.16%,同比上升2.31pct [20] - 线下医疗机构营收13.67亿元,同比增长11.1%,线上平台营收1.27亿元,同比下降5.2% [23] - 老店收入同比增长8.2%,线下就诊人次25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9% [23] - 医生数量新增1501人,名医工作室达141个,覆盖847人,同比增长23.8% [24] - 就诊总人次274.7万人次,同比增长15.3%,会员门诊人次108万人次,同比增长15.1% [24] - 公司发布10大"国医AI分身",覆盖八大中医专科领域,已开始实现创收 [2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75/47.15/58.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3/4.98/6.29亿元 [26]
调研速递|双环传动接受易方达基金等超百家机构调研,新能源齿轮业务成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15:31
各板块经营情况 - 乘用车齿轮业务占总营收比重63.11% 其中新能源齿轮占比超43% 同比增长约30% [2] - 传统燃油车齿轮业务同比下降约7% 符合市场预期 [2] - 智能执行机构业务增长良好 预计下半年新项目拉动 全年增速乐观 [2] - 商用车齿轮业务同比明显下降但环比回升 全年降幅收窄 [2] 新能源齿轮业务进展 - 新能源齿轮产能需求持续增长 上半年受客户去库存影响但产能建设未减 [5] - 同轴减速箱在新能源车中占比低 下半年新车型推出 已定点多个项目 [5] - 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齿轮获多个标杆项目 正推进量产 [9] 海外产能与市场拓展 - 匈牙利基地2025年5月建成 处于产能建设及审核阶段 已小批量交付 [3] - 海外新定点项目将进入量产爬坡 团队持续争取新项目 [3] - 匈牙利基地助力海外市场拓展 [6] 智能执行机构业务 - 业务增速明显 覆盖领域广 将成为业绩增长动力 [6] - 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 有提升空间 [7] - 高毛利场景产品导入 提升人均产值降低人事费用率优化毛利率 [7] - 与母公司毛利率差异源于自制率不同 [8] 工程机械与研发投入 - 外资Tier1客户国内订单拓展推动工程机械齿轮业务增长 客户结构良好 [4] - 研发投入聚焦高壁垒高盈利赛道 各基地建设团队研发 [8] 未来增长动力 - 以齿轮技术为核心拓展新形态产品 [6] - 新能源齿轮业务是主要增长动力 海外基地助力拓展 [6] - 智能执行机构业务将成为重要业绩增长点 [6]
双环传动(002472) - 002472双环传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9
2025-08-29 14:34
业务板块表现 - 乘用车齿轮业务占总营收63.11%,其中新能源齿轮占比超43%,同比增长约30% [3] - 传统燃油车齿轮业务同比下降约7% [3] - 商用车齿轮业务同比下降但环比回升,全年降幅预计收窄 [3] - 智能执行机构业务增长良好,下半年有新项目拉动 [3] - 工程机械齿轮业务因头部客户订单增长及外资Tier1客户拓展而增长 [4]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匈牙利基地2025年5月建成,已小批量交付并获新定点项目 [3] - 新能源齿轮产能持续增长,同轴减速箱已定点多个项目,预计年底或明年初占比提升 [5] - 商用车新能源电驱动齿轮获多个高价值标杆项目,正推进量产 [9] 未来增长动力 - 未来2-3年新能源齿轮业务增长动力强劲,受益于外包趋势及海外拓展 [6] - 非金属复合材料智能执行机构覆盖广,预计未来2-3年成为稳步增长动力 [6] - 海外市场与头部车企及Tier1合作,新定点项目将推动增长 [6] 财务与效率指标 - 智能执行机构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有望通过高毛利产品导入和运营优化进一步提升 [7] - 毛利率差异源于自制率,提升自制率可优化毛利率 [8] - 研发依托环研传动研究院,聚焦高壁垒高盈利赛道 [9]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双环传动“买入”评级,公司盈利成长性值得重视
格隆汇APP· 2025-08-29 07:37
财务表现 - 25H1归母净利润5.8亿元 同比增长22% [1] - 25Q2归母净利润3.0亿元 同比增长19.7% 环比增长9.1% [1] - 净利率再创新高 [1] 业务增长动能 - 新能源车齿轮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势头 是业绩主要增长动能 [1] - 智能执行机构成为国内智能扫地机及Ebike头部厂商核心供应商 是业绩核心新动力 [1] - 控股子公司环动科技的RV减速器获得市场积极认可 [1] 战略发展 - 成功斩获多个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齿轮项目 [1] - 持续探索创新机器人减速器结构 扩充产品谱系并提升性能 [1] - 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客户开拓 [1] 行业背景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1]
加快创新步伐,多维拓展市场边界:川仪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2.81亿元
仪器信息网· 2025-08-29 03: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81亿元同比下降12.37%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10.46% [2] - 扣非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降14.66% [2] - 营业成本21.70亿元同比下降14.48%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2亿元较上年同期-3.27亿元大幅改善 [3] 业务结构分析 -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业务营收占比86.82% [2] - 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业务营收占比12.43% [2] - 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装置营收28.49亿元毛利率34.62%同比提升1.71个百分点 [9] - 复合材料营收3.29亿元同比增长4.96%毛利率22.18%同比提升3.34个百分点 [9] - 南方地区营收23.02亿元北方地区营收9.06亿元 [9]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费用2.31亿元占营业收入7.04% [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48% [3] - 主力产品技术升级包括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电磁冷水水表、智能阀门定位器 [4] - 汽轮机旁路调节阀在"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核电项目实现国产替代 [4] - 国内唯一供货三大核电公司旁路调节阀的供应商 [4] 市场拓展策略 - 新签订单同比下降9%但核电、精细化工等细分市场增长38%-64% [6] - 海外市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6] - 与云天化、陕西北元化工等20余家重点客户新签或续签框架协议 [6] - 智能执行机构产品进入四川、云南等地水利工程 [7] - 新开拓建晖纸业、玖龙纸业等造纸行业客户 [7] 运营效率提升 - 销售费用3.99亿元同比下降9.57% [3] - 管理费用1.78亿元同比下降8.97% [3] - 财务费用-0.19亿元 [3] - 新增2条智能生产线、2个重庆市数字化车间 [8] - 累计建成48条智能生产线、9个数字化车间、3个市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