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夫山泉冰茶
icon
搜索文档
水战2025:卖水没以前赚了
虎嗅· 2025-09-01 08:22
行业竞争态势 - 包装饮用水行业竞争加剧 价格战影响持续 2025年价格战声势减弱但竞争有增无减 [1][6][10] - 新品牌持续涌入市场 胖东来 东方甄选 元气森林等品牌入局瓜分传统水企市场份额 [5] - 地域性品牌寻求全国化扩张 江西水企润田实业计划上市 其产品在江西省内市占率达58% [19][20] 农夫山泉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6.22亿元同比增长15.6% 净利润76.22亿元同比增长22.1% 净利率逼近30% [2] - 饮用水业务收入94.43亿元同比增长10.7% 但未恢复至2023年同期104.42亿元水平 分部利润率35.44%低于2022年39%和2023年36.4% [12] - 茶饮料业务收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19.7% 规模与增速均超饮用水业务 分部利润率超48% [23] 华润饮料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62.06亿元同比下降18.5% 利润8.23亿元同比下降28.7% [3] - 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52.51亿元同比下滑23.1% 占收入比重超80% 小规格瓶装水收入31.94亿元同比下滑26.2% [11] - 饮料产品收入9.55亿元同比增长21.3% 收入占比从10.3%提升至15.4% [24] 产品价格策略 - 1元水成为行业常态 天猫平台显示农夫山泉550ml绿瓶纯净水1.12元 怡宝555ml纯净水1.19元 娃哈哈596ml纯净水1.29元 [13] - 润田实业主打高性价比 550ml纯净水单价1.16元 500ml矿泉水单价1.66元 [19] 渠道布局变化 - 娃哈哈通过渠道调整进入一线市场 已入驻全家 盒马等渠道 并通过美宜佳超1万个点位进入广东市场 [14][15] - 农夫山泉股价表现强劲 截至8月29日报49.98港元/股 总市值超5500亿港元 年内累计涨幅超50% [3] 品类扩张战略 - 水企重点发力饮料品类 农夫山泉推出有糖茶饮料 果汁与即饮咖啡新品 华润饮料上半年推出14款新品覆盖多个细分赛道 [22] - 无糖茶增速放缓 2025年2-3月出现负增长 对比2023年单月同比增速曾超100% [25] - 冰红茶成为新竞争焦点 娃哈哈 农夫山泉 元气森林 统一均推出相关产品 [28] 冰红茶市场竞争 - 康师傅与统一占据冰红茶市场主导地位 市场份额分别为68.6%和10.8% [29] - 康师傅2024年提价策略影响销量 1L装冰红茶从4元涨至5元 导致茶饮料收入同比下滑6.3% 经销商数量减少3409家 [32] - 新入局产品尚未形成价格优势 天猫平台显示娃哈哈1L装冰红茶4.3元 农夫山泉600ml冰茶3.79元 对比康师傅1L装3.83元 500ml装3元 [33]
钟睒睒,半年净赚76亿
投中网· 2025-08-28 02:0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6.22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76.22亿元,同比增长22.1% [6] - 茶饮料业务营收首次半年突破百亿达100.89亿元,同比增长19.7%(较去年同期84.3亿元增加16.59亿元) [6] - 包装饮用水业务营收94.43亿元,同比增长10.7%,但未恢复至2023年同期超100亿元水平 [6] - 功能饮料营收28.98亿元(同比增长13.6%),果汁饮料营收25.64亿元(同比增长21.3%) [7] - 财报发布后股价单日上涨6%,总市值达5607亿港元 [7] 茶饮料竞争策略 - 无糖茶赛道增速放缓,2025年2-3月即饮茶销售额连续两月同比负增长 [9] - 东方树叶通过"开盖赢奖"活动促销,综合中奖率43%,其中25%概率获1元换购机会 [10] - 农夫山泉在无糖茶市场份额稳定在80%左右,头部效应强化 [11] - 行业促销加剧,娃哈哈、康师傅、东鹏等品牌均推出类似扫码促销活动 [11] 新产品拓展方向 - 6月推出碳酸茶饮料新品"冰茶",投入20亿元用于研发推广 [13] - 冰茶赛道竞争对手包括元气森林(2024年冰茶销售额超10亿元)及康师傅、统一(占冰红茶超70%份额) [13][14] - 全球冰红茶市场规模533亿美元,预计年复合增长率6.7%,2033年突破千亿美元 [14] - 行业趋势向加汽茶饮升级,统一、大窑等品牌推出气泡茶新品 [15] 渠道与市场扩张 - 加强山姆渠道合作,推出定制产品如17.5°橙汁、炭仌咖啡及纯透食用冰(2公斤装售价22.8元) [18] - 6月进入香港市场,覆盖超3500家终端,作为高端化与国际化试验 [19] - 出海战略聚焦发达国家市场,非东南亚地区 [20] 功能饮料布局 - 功能饮料细分领域增长强劲,巩固"尖叫""力量帝维他命水"产品线 [18] - 红色尖叫产品因停产引发二手市场炒作(单箱价格一度达8900元) [18]
绿瓶退热 农夫山泉“复宠”红瓶水
北京商报· 2025-08-27 16: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6.2亿元 同比增长15.6% 归母净利润76.2亿元 同比增长22.1% [1]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58.8%增长1.5个百分点至60.3% 主要受益于PET原材料及包装物采购成本下降 [4] - 销售费用率降至19.6% 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因终端网点达300万家使单位配送成本下降 [7] 包装饮用水业务 - 包装饮用水营收94.4亿元 同比增长10.7% 结束连续两个财报期下滑态势 [3] - 红瓶水占比从2024年下半年75%升至2025年上半年78%以上 因健康标签认可度高导致复购率提升 [4] - 大包装红瓶水(1.5升/2升/4升)推广力度加大 主要面向家庭及餐饮场景替代自来水需求 [7] - 经营利润率重新提升至35% 基本恢复至舆论影响前水平 [7] 产品策略调整 - 绿瓶纯净水终端定价从促销期1元/瓶恢复至正常价格30元/件(24瓶装) [3] - 对绿瓶水补贴从2024年每件2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每件1元 与红瓶水利润差距大幅收窄 [4] - 绿瓶水定位大众价格敏感市场 毛利率天然偏低 与中高端红瓶水形成对比 [5] 茶饮料业务 - 茶饮业务营收100.9亿元 同比增长19.7% 但增速较前两年爆发期有所放缓 [8] - 东方树叶通过"一元乐享"活动使无糖茶市占率从70%提升至75% [8] - 新品冰茶采用开盖赢奖推广 但出现复购率不高及兑换纠纷问题 [8][9] - 冰茶被定位为防御性试水产品 用于完善品类矩阵而非核心增长引擎 [9] 市场扩张与产能布局 - 核心产品正式登陆香港市场 覆盖超3500家终端及全渠道零售网络 [6] - 新增湖南八大公山、四川龙门山和西藏念青唐古拉山三大水源地 全国水源地总数达15个 [7] - 推出"纯透食用冰"拓展冰块使用场景 已进入山姆会员商店销售 [7] 行业竞争环境 - 饮料行业竞争加剧 现制饮品蓬勃发展 无糖茶和功能性饮品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6] - 公司通过多品类发展减少对单一包装水业务的依赖 茶饮料成为新增长引擎 [6]
红瓶水向上,绿瓶水收缩,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止跌回暖
北京商报· 2025-08-27 13:5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56.2亿元,同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22.1% [1] - 公司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8.8%增长1.5个百分点至60.3%,主要受益于PET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以及纸箱等包装物、白糖等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 [2] - 销售费用率下降2.8%达到19.6%,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主要由于终端网点持续扩张至300万家,单位配送成本明显下降 [6] 包装饮用水业务 - 包装饮用水业务实现营收94.4亿元,同比增长10.7%,经过连续两个财报下滑后重新恢复正增长 [1] - 红瓶天然水在包装饮用水收入中的比例从2024年下半年的约7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8%以上 [2] - 公司推广大包装红瓶水(1.5L、2L、4L等规格),主要出货渠道为家庭、餐饮,替代自来水用于煮饭、泡茶等高频需求 [6] - 包装水业务的经营利润率重新提升至35%,基本回到了舆论影响前的水平 [6] 产品策略调整 - 公司减少绿瓶纯净水补贴力度,2025年上半年补贴降至每件1元,较2024年2元大幅降低 [2] - 绿瓶纯净水终端定价从低价促销时期的1元/瓶(单瓶装)或9.9元/件(12瓶装)回归正常价格30元/件(24瓶装) [2] - 目前70%以上的夫妻店倾向于推红瓶水,消费者对红瓶水的健康标签认可度高,复购率明显强于绿瓶水 [2] 茶饮料业务 - 茶饮业务实现营收100.9亿元,同比增长19.7%,但增速相较于前两年爆发式增长有所放缓 [7] - 针对无糖茶大单品东方树叶推出"一元乐享"活动,在二季度市占率从70%提升到75%左右 [7] - 推出碳酸茶饮料新品"冰茶",投入20亿元用于研发和推广,但复购率不高,周转不如东方树叶 [7] 市场扩张与多元化 - 核心产品正式登陆香港市场,覆盖超3500家终端,涵盖全渠道零售网络 [4] - 新增湖南八大公山、四川龙门山和西藏念青唐古拉山三大新水源地投入使用,全国布局15个主要水源地 [5] - 推出"纯透食用冰"拓展冰块使用场景,已在山姆会员商店上架销售 [5] 行业竞争环境 - 饮料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现制饮品蓬勃发展,部分细分领域如无糖茶、功能性饮品等表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4]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提升整体毛利率,绿瓶水定位大众市场属于价格敏感型区间,毛利率天然偏低 [3]
饮料“1元换购”,换“哭”经销商?
36氪· 2025-08-20 03:45
饮品行业促销策略分析 - 1元换购活动成为饮品品牌夏季促销的核心手段 中奖率高达25%-30% 显著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和复购行为[1][4] - 多个头部品牌包括农夫山泉、可口可乐、脉动均采用类似促销模式 通过现金红包、第二批立减等多重形式强化市场竞争力[4] 经销商运营压力 - 经销商需承担1元换购产生的差价垫付 例如进价2元产品仅以1元兑换 单瓶差价达1元 且账期长达60-90天 对现金流造成显著压力[7] - 跨区域兑换漏洞导致非本地销售产品集中兑付 部分地区出现瓶盖造假灰色产业链 进一步加剧经销商损失[8][9] - 线上购买产品线下兑换、防窜货系统触发封号等规则冲突 导致经销商与终端门店矛盾激化[9][10] 品牌方规则设计缺陷 - 促销规则未明确兑换区域限制 消费者可通过实时定位匹配5家门店 但未限制购买渠道 造成经销商承担非本地货品兑换成本[10][13] - 验证机制缺乏透明度 未明确界定跨区域兑换、线上购买等场景的合规性 直接影响终端执行意愿[10][12] - 品牌方倾向于维持粗放式规则 通过占用经销商现金流、扩大兑换范围等方式强化市场竞争 短期内提升销量但长期损害渠道健康[13][15] 市场长期影响 - 若1元换购持续推行 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促销活动敏感度下降 经销商动力减弱 最终形成品牌、渠道、消费者三输局面[16][17] - 当前饮品行业陷入价格战内卷 品牌将短期销售周期置于渠道合作关系之上 经销商可替代性被进一步放大[15][17]
再来一瓶,杀回来了?
36氪· 2025-08-19 12:06
行业促销活动现状 - 饮料行业在2024年夏季密集开展"一元乐享、再来一瓶"促销活动 覆盖有糖茶、无糖茶、功能性饮料、气泡水和咖啡等全品类 [1][3] - 东鹏饮料、娃哈哈、脉动、健力宝、农夫山泉等品牌均参与促销 中奖率介于20%-30%之间 其中农夫山泉冰茶中奖率达30% 东方树叶达25% [5][7] - 促销形式包括开盖直接获赠饮料或扫码赢现金红包 部分品牌如农夫山泉将活动截止时间从9月30日延长至12月30日 [5][13] 消费者行为与价格敏感度 - 据2024年尼尔森IQ数据 72%消费者选购饮料时优先考虑价格因素 其次才是品牌和功能 [7] - 促销后实际体验单价显著下降:东鹏补水啦从6元降至3.5元 果之茶从5.5元降至3.25元 脉动1L装从6.5元降至4元 东方树叶从5元降至3元 [7] - 高中学率刺激即时消费 大学生群体出现集体囤货行为 但兑换过程存在门店拒绝、批次不符、距离过远等障碍 [7][14]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表现 - 无糖茶推动即饮茶在2023年成为饮料第一大品类 销售额曾实现成倍增长 但2024年初首次出现负增长 [9] - 东鹏饮料旗下"补水啦"市场份额从2023年同期的16.45%增长至2024年上半年的32.66% [13] -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上半年维持20%以上增长 通过促销将市占率提升至接近75% 目标成为200亿级别单品 [13] 品牌战略动机 - 促销主要目的为推新品快速触达消费者 农夫山泉冰茶通过35%高中奖率加速线下铺货效率 [10] - 争夺市场份额成为核心诉求 行业增速放缓导致竞争白热化 急需创新促销手段提振销量 [9] - 渠道下沉战略明显 东方树叶通过活动渗透乡镇市场 弥补原有渠道不足 [13] 渠道商与成本结构 - 便利店承担额外时间与人力成本 需处理冰饮换购导致的重复冷藏及电费损耗 [17] - 经销商面临现金流周转压力 对非本渠道进货的瓶盖拒绝兑换 避免库存积压 [18] - 品牌方承担主要促销成本 可能导致产品线利润率下滑 但幅度因品牌而异 [18] 促销活动可持续性 - 专家认为该策略仅适合短期使用 长期将导致消费者价格依赖和品牌价值锚点下移 [18] - 需避免同质化竞争 建议品牌尝试差异化玩法设计 防止消费者审美疲劳 [18] - 2025年夏季是否继续开展存在不确定性 [18]
从旭日升到农夫山泉,中国冰茶三十年战火未熄
创业邦· 2025-08-08 03:41
农夫山泉进军冰茶市场 - 农夫山泉推出碳酸茶新品"冰茶",主打"100%真茶萃取"和"0添加"工艺,采用无菌冷灌装技术 [6] - 公司计划投入20亿元用于研发和推广冰茶产品,以完善品类矩阵 [7] - 业内人士认为农夫冰茶可能针对元气森林冰茶,后者2023年销售额达2亿元,2024年突破10亿元 [7] 冰茶市场竞争格局 - 元气森林冰茶在有糖即饮茶类目中市场份额同比增速约150%,销售额增速领跑,预计2025年三季度可能超过维他成为第四 [7] - 康师傅、统一、元气森林形成"新三国杀"格局,农夫山泉携"0添加"冰茶加入竞争 [24] - 2023年全球冰红茶市场规模达533亿美元,预计2033年突破千亿,年复合增长率6.7% [24] 冰茶品类发展历史 - 旭日升为冰茶品类开创者,1998年销售额达30亿元,曾占茶饮料市场70%份额 [12] - 统一1995年推出冰红茶,康师傅1996年跟进,两者通过营销和渠道优势逐步占据市场 [13] - 康师傅2000年采用1L包装高性价比策略,2022年冰红茶营收近180亿元 [15] - 旭日升2002年因资金链断裂退出市场 [15] 主要企业战略动态 - 康师傅2024年将冰茶零售价上调1元,导致销售额同比仅增1.3%,但毛利率提高3.2个百分点 [20] - 统一2024年通过校园营销和新增冰柜拉动销量增长20%,低糖版绿茶占比超40% [21] - 元气森林冰茶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0%,市场份额达2.28%,进入即饮茶前十 [19][22] - 元气森林调整产品规格和口味,900ml装均价降低,并推出多种新口味 [21] 产品创新趋势 - 71.4%消费者将"减糖/无糖"作为选购主要依据,82.9%偏好减糖配方 [24] - 元气森林采用"真茶真果汁+减糖"配方,比普通冰红茶每瓶减少8块方糖 [19] - 农夫山泉冰茶主打"0添加"山梨酸钾、三氯蔗糖和茶粉 [6]
冰茶市场百亿新局 健康化趋势引发行业变革
央广网· 2025-08-06 07:17
冰茶品类演进 - 冰茶从单一品牌向多元化品类转变 元气森林冰茶 农夫山泉冰茶 好望水冰爽茶等新品牌通过差异化技术重新定义品类标准 [1] - 品类话语权尚未固化 消费者认知与市场竞争方式双重重构 健康意识提升推动减糖化进程 传统渠道与新兴技术形成分层竞争 [1] 健康化趋势与政策驱动 -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明确推进"减糖"行动 全球范围内美国 欧盟 澳大利亚等相继出台标签法规或税收政策推动饮料减糖化 [2] - 71.4%消费者优先选择无糖/减糖冰茶 82.9%用户偏好减糖配方 政策与消费需求双重驱动行业转型 [2] 品牌减糖策略与产品创新 - 农夫山泉推出0添加碳酸茶饮 康师傅冰红茶减糖50%并添加膳食纤维 元气森林采用整果榨取与冷冻工艺实现"减糖不减味" [3] - 甜度 茶味 茶香为消费者三大核心风味诉求 18-25岁用户尤其注重口感平衡与复购率 [4] - 元气森林通过液氮冷冻工艺与上百次配方迭代解决减糖后风味失衡问题 强调真茶真果汁理念 [5]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冰红茶市场规模533亿美元 预计年复合增长率6.7% 2033年突破千亿美元 [6] - 传统品牌如康师傅 统一依托渠道优势占据市场 新兴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快速崛起 元气森林2025Q2销售额同比增53.9% 铺市率提升10% [6][9] - 好望水添加电解质定位功能性茶饮 元气森林推出白桃茉莉等创新口味 大瓶装策略显著冲击传统品牌夏季销量 [9] 行业发展趋势 - 30年发展历程显示 持续产品创新与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是竞争关键 健康与美味平衡成为技术突破方向 [10] - 行业仍处快速增长期 新老品牌分层竞争将推动品类持续升级 [11]
数读「有糖茶」:冰红茶加速走向冰茶
36氪· 2025-07-31 04:05
有糖茶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有糖茶市场规模在202307-202506期间始终高于无糖茶近一倍 且在饮料大盘中份额实现轻微同比提升 [4] - 有糖茶上新数量在2024年3-4月旺季期间为无糖茶的两倍以上 体现赛道宽度优势 [6] - 无糖茶SKU上新数量在2024年同比近乎腰斩 有糖茶降幅远小于无糖茶 [6] 品牌竞争格局 - 康师傅以约40%市场份额稳居首位 但同比增速几近持平 [10] - 元气森林冰茶以超150%市场份额增速和销售额增速领跑 成为品类明星 [10] - 统一与茶π位居腰部阵营 市场份额在15%-20%区间稳步修复 [10] - 维他与元气森林冰茶在2025Q2市场份额差距极小 后者增速超40% 预计Q3将反超 [12] - 今麦郎处于市场份额低增长为负的失速区 2025Q2份额同比下滑超20% 销售额下滑超15% [12] 区域市场分布特征 - 康师傅在各线级城市均占近40%份额 实现高渗透广分布 [14] - 茶π统一维他在中高线城市更具优势 [14] - 元气森林冰茶和Meco蜜谷在下沉市场市占率更高 凭借性价比和年轻定位突破 [14] 产品结构分析 茶种构成 - 红茶绿茶茉莉花茶合计占超80%市场份额 红茶稳居40%主导地位 [17] - 乌龙茶份额稳定在10%以上 属重要基底但尚未成为主流 [17] 规格分布 - 400-650ml规格占比约40% 为便携主力容量 [19] - 650-1000ml规格在2025年后增长显著 已反超400-650ml份额 [19] - 1000ml以上大包装呈现轻微上涨 家庭分享场景需求提升 [19] - 0-400ml小容量占比仅5% 主要用于试饮促销和特定渠道 [19] 价格带特征 - 4-5元/瓶价格带占比最大 其次为6元+和3-4元价格带 [21] - 2-3元低价产品仍占近20%份额 [21] - 6元以上价格带占比未显著提升甚至同比下降 显示消费者价格敏感度高 [21] 元气森林冰茶增长驱动因素 - 加权铺市率在2025Q2上升约10% 超过数值铺市率增幅 显示高销售力门店占比提升 [24] - 主力SPU(白桃茉莉/冰爆柠檬/葡萄柚绿茶)均衡发展 打破柠檬茶占比过高的行业惯例 [25][26] - 应用-196°C液氮冷冻柠檬技术保留水果新鲜风味 结合减糖主张形成产品差异化 [27] - 产品线集中650-1000ml规格(近100%占比) 强化"一人畅饮"心智 [34] - 口味构成多元 柠檬/白桃/葡萄柚绿茶协同发展 突破传统柠檬茶单调性 [30] 行业创新与竞争动态 - 农夫山泉冰茶等新品模仿元气森林品牌设计 竞争加剧 [37] - 可乐冰红茶等跨界产品涌现 统一等巨头参与创新 [39] - 元气森林冰茶在2025Q2店均卖力保持领先 优于娃哈哈/雀巢茶萃等竞品 [41] - 加权铺市率自202503起超过维他和Meco 显示渠道执行力和增长动能 [43] - 现制茶饮品牌(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均推出"冰茶"类产品 品类热度延伸至现制领域 [44] - 名称含"冰茶"的瓶装产品数量在2025年迅速壮大 形成独立于传统冰红茶的新产品线 [46]
食品饮料深度研究:破局与重构:中国软饮行业的发展新纪元
华泰证券· 2025-07-24 09: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软饮料行业百亿大单品多诞生于2014年前,此后培育难度骤增,新消费时代有新机遇,企业需把握产业新趋势和机遇[15] - 短期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逻辑转向“结构升级”,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的企业能突围[18][103] 各部分总结 复盘:增量时代百亿单品迭出,存量时代加大单品培育难度 - 中国软饮赛道百亿单品有红牛、东鹏特饮等,多诞生于2014年前行业增量红利期,2014年后行业增速放缓,大单品培育陷入瓶颈[4][16][20] - 2014年前行业处于量增红利释放期,企业依托细分品类开拓和渠道全国化扩张实现增长;2014年后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增速放缓,果汁等细分赛道衰退,企业竞争加剧[39] - 产品端和渠道端的同质化导致竞争维度单一,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后百亿大单品培育难度高[41] 剖析: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增量市场的出现有望孕育新品 - 日本软饮料发展核心主线是无糖化&功能化,驱动品类轮动周期,中国软饮料行业也呈现类似趋势,新兴细分赛道有增长势能[5][17][53] - 健康化方面,软饮无糖化低糖是全球趋势,国内无糖饮料始于1997年,2018年爆发,疫情后加速发展;功能化方面,底层逻辑是满足特定人群需求,国内泛功能属性饮料涌现,对标日本仍有挖掘空间[5][17][80] 展望:新趋势下如何把握产业新机遇? - 短期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逻辑转向“结构升级”,企业需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18][103] - 产品端应顺消费新趋势寻找景气细分赛道,挖掘产品力突出、综合实力有支撑的单品,如养生水、气泡水、功能饮料等赛道[6][18][116] - 渠道端大企业依赖终端掌控能力守护基本盘,中小企业需在差异化渠道突破并向全渠道渗透[6][19][133] 投资建议 - 综合产品创新与渠道运营能力,优选行业龙头企业统一企业中国、农夫山泉、康师傅控股[138] - 农夫山泉是稀缺的平台型企业,产品研发与渠道运营能力领先,看好其25年包装水业务重拾份额、无糖茶业务收入延续成长速度[139] - 统一企业中国持续巩固研发创新能力,加速补足渠道短板,看好其产品创新与渠道建设共促收入增长,25年利润率提升[140] - 康师傅控股“通路精耕”渠道优势明显,优化产品研发模式,看好其利润率提升逻辑持续兑现,是现金流稳健的高股息标的[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