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八角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调味品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搜狐财经· 2025-09-11 05:1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调味品是增加菜肴色香味、促进食欲的辅助食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类别 [1] - 行业分为基础调味料(如食盐、酱油、醋)和复合调味料(如固态复合调味料、调味酱)两大类别 [1][6][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调味品行业总市场规模达4981亿元,同比增长3.9% [1] - 基础调味料市场规模3716亿元(同比增长2.6%),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1265亿元(同比增长7.8%) [2] - 复合调味料增速显著高于基础调味料,反映消费升级趋势 [2][5] 市场结构分布 - 基础调味料中酱油占比最高(28.0%),其次为基础调味酱(9.7%)和食醋(5.9%) [6] - 复合调味料中固态复合调味料占比53.3%,液体复合调味料占26.8%,复合调味酱占19.9% [8] - 复合调味料市场份额从2019年起持续提升,2024年占比达25.40%,基础调味料占比降至74.60% [5] 区域市场分析 - 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七大区域均存在细分市场分析 [24][26] - 区域市场规模受经济环境、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 [24][2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存在品牌壁垒、技术壁垒和渠道壁垒 [16][20] - 竞争分析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框架 [20][23] - 企业竞争要素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推广策略 [32]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下游销售渠道 [18] - 上游产业影响成本结构,下游需求影响销售模式 [18][22] 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32年行业规模将持续增长,复合调味料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29][30] - 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是行业主要驱动因素 [14][29]
广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三期(第四批)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1 06:17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第三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已完成95批次,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率为3.16% [2] - 抽检范围覆盖餐饮、流通、超市等多个领域,涉及食品类别包括香辛料、水果、豆制品、冷冻饮品等 [3][4][5] 不合格产品详情 - 不合格产品涉及八角、荔枝、腐竹等品类,具体生产日期集中在2025年6月 [3][4] - 抽样场所包括餐饮店、流通杂货店等,抽样日期为2025年6月26日至27日 [4][5] 食品品类分布 - 抽检品类中水果类占比显著,包括荔枝、油桃、哈密瓜等热带水果 [3][5][16] - 豆制品抽检批次较多,涉及腐竹、豆腐干等再制品 [4][5][12] - 冷冻饮品抽检覆盖冰淇淋、雪糕等,规格多为70-80克/袋 [12][17] 抽样执行细节 - 抽样由惠州大亚湾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抽样人员包括罗阳波、廖德金等 [3][4][5] - 样品量从1.2kg至7.2kg不等,采用kg为单位计量 [3][5][16] - 部分产品标注商标如"凤球唛"、"星巴克"等品牌 [5][15] 特殊食品抽检 - 包含婴幼儿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膳食 [12][13] - 保健食品抽检涉及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等产品 [12] - 茶叶类抽检覆盖绿茶、乌龙茶等品类 [17]
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安全专项抽检信息通告 兰市监通告〔2025〕5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8 08:07
食品抽检不合格概况 - 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6-7月对普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行专项抽检 共发现84批次不合格产品 其中普通食品64批次 食用农产品20批次 [2] - 市场监管部门已对不合格产品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控制风险 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2] 普通食品不合格问题分布 - 餐饮食品问题突出 共发现33批次不合格 主要问题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和大肠菌群超标 涉及餐具、水杯、骨碟等 [2][3][4][5][6] - 调味品问题严重 共发现10批次不合格 主要问题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涉及草蔻、干姜、白芷、八角等产品 [2][3][5] - 其他食品问题包括: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2批次 水果制品1批次 粮食加工品1批次 冷冻制品1批次 [2][3][4][5][6] 食用农产品不合格问题 - 蔬菜类问题最为突出 共发现13批次不合格 主要问题为农药残留超标 包括噻虫胺、水胺硫磷、毒死蜱、氯氟氰菊酯等 [7][8] - 水果类发现4批次不合格 主要问题为吡虫啉、联苯菊酯等农药残留 [7][8] - 水产品发现3批次不合格 主要问题为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等兽药残留 [8] 不合格项目具体分布 -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问题最为普遍 共发现18批次 主要存在于餐饮餐具中 [2][3][4][5][6] - 大肠菌群超标问题严重 共发现16批次 主要存在于餐饮餐具中 [2][3][4][5][6] - 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问题突出 共发现8批次 主要存在于调味品中 [2][3][5] - 农药残留问题多样 包括噻虫胺4批次、氯氟氰菊酯4批次、毒死蜱2批次等 [7][8] 涉及企业类型 - 餐饮服务企业问题最为突出 共涉及33家餐饮店 包括连锁酒店、火锅店、小吃店等 [2][3][4][5][6] - 食品销售企业问题较多 共涉及20家食品店 包括调料店、食品销售店等 [2][3][5][6] - 农产品销售企业问题明显 共涉及17家蔬菜水果店、水产品店等 [7][8]
江苏省泰兴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5年第4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3 07:59
食品安全抽检总体情况 - 泰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5年4月1日至5月25日期间共抽检1091批次产品,其中普通食品807批次,食用农产品284批次 [3] - 检出不合格产品29批次,整体合格率为97.3% [3] - 不合格产品中食用农产品占比显著,涉及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4][5][6] 主要不合格产品类别 - **蔬菜类**:生姜(3批次不合格,噻虫胺超标最高达2.7mg/kg)、荷兰豆(噻虫胺超标3.1倍)、山药(咪鲜胺超标7.6倍)、黄豆芽(检出禁用4-氯苯氧乙酸钠) [4][6] - **水果类**:香蕉(3批次不合格,噻虫胺/噻虫嗪超标)、芒果(噻虫胺超标32.5%)、龙眼(二氧化硫残留超标2.1倍) [5][6] - **水产品**:鳊鱼(2批次恩诺沙星超标,最高达337μg/kg) [5][6] - **加工食品**:珍珠奶茶(检出禁用脱氢乙酸)、豆腐(违规添加苯甲酸)、黄花菜(二氧化硫残留超标5.8倍) [4][6] 重点超标物质分析 - **农药残留**:噻虫胺(9批次超标,生姜实测值超限值13.5倍)、咪鲜胺(山药实测值2.58mg/kg)、啶虫脒(青椒超标105%) [4][5][6] - **兽药残留**:恩诺沙星在鳊鱼中最高超标237% [5][6] -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在八角(超标18%)、龙眼(超标210%)、黄花菜(超标582%)中违规使用 [5][6] 涉事企业分布 - 流通环节问题集中,涉及泰兴市秋云百佳百货超市(大麦粉铅超标87.5%)、泰兴市枣上好水果店(芒果/香蕉双超标)等15家商户 [4][5][6] - 餐饮环节违规包括泰兴市福满楼餐饮中心(豆腐添加苯甲酸)、泰兴市王朝大酒店(八角二氧化硫超标)等6家单位 [5][6]
安徽省安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2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2 06:52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安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8类食品79批次样品,合格76批次,不合格3批次[2] - 不合格产品涉及八角、馒头(自制)、辣椒段(调味品),主要问题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及违规使用糖精钠、甜蜜素[2] - 具体不合格项目:八角二氧化硫残留量0.238g/kg(标准≤0.15g/kg),馒头含糖精钠0.0865g/kg和甜蜜素0.495g/kg(标准不得使用),辣椒段二氧化硫残留量3.91g/kg(标准不得使用)[3] 不合格产品溯源信息 - 涉事商户包括安庆市大观区睿旭食品商行、怀宁县才哥土菜馆、桐城市龙眠街道朝阳楼宴会城[3] - 检验机构为安徽国泰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国检测试控股集团(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3] - 生产日期显示问题产品集中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期间[3] 合格产品分布情况 - 抽检合格产品覆盖调味品、糕点、罐头、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等6大类[4][5][6] - 糕点类合格产品最多,涉及41家生产企业,包括合肥道明食品厂、山东巴比熊食品等[4][5] - 酒类合格产品包含啤酒、白酒、黄酒等12批次,涉及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等品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