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子计算机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将创新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2:0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6] - 2020年至202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和8.7%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到34.6%和16.3% [6]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 [7] 制造业发展成就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十四五"期间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 [5] - 在航天航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包括"嫦娥"落月、"天和"驻空、"北斗"组网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 [5]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 具备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5]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6]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第10位 [6]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 较"十三五"末提高8.4个百分点 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7]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7] -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关键领域 对于实现新型工业化任务需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7] - 仍需应对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结构优化等挑战 解决产业非理性竞争问题 [7]
服贸会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届新高
北京青年报· 2025-09-14 18:22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和5600家企业线上亮相 累计入场观众突破25万人次 [1] - 48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 占参展商比例超1/4 头部企业数量和占比均超上届 [3] - 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位中外嘉宾现场参会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3][4] 国际化与创新展示 - 线下参展企业整体国际化率超20% 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4] - 澳大利亚组织服贸会最大规模主宾国展团 联动墨尔本分会场推介教育旅游绿色经济等服务 [4] - 采用数字人VR模拟设备等载体展示新技术应用场景 突出"小镇式会展"特色增加洽谈空间 [4][6] 成果与合作协议 - 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 [1][6] - 发布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198项成果 包括109项精准医疗超高清视听光量子计算机等新品首发 [5] - 主宾国澳大利亚与各省区市在金融教育等领域达成15项合作意向 [6] 重要发布与政策支持 - 商务部发布《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推动多边数字贸易规则落地 [5] - 北京正式发布首批"北京方案" 包括1个数智化算力底座1个北京市政务云N个应用方案 [5] - 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全球服务贸易包容发展趋势报告等重磅成果 [5] 配套活动与体验 - 举办45项文商旅体融合活动 包括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消费市集等 [6] - 推出11条商务考察线路涵盖投资促进文博资源工业旅游等服务 [6] - 会期5天观众参与打卡活动超15万次 展区人流量和咨询量爆棚 [6]
首发198项成果!2025年服贸会成绩单来了,一图速览→
搜狐财经· 2025-09-14 12:37
核心观点 - 2025年服贸会成功举办 聚焦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发布多项重磅成果和创新方案 推动数字贸易规则落地 展示前沿技术应用和行业趋势 [1][4][8] 重要嘉宾和参与规模 - 260余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境内外部长 世界500强高管 中外院士等重要嘉宾出席 [1] - 吸引近三万家线下参展企业 四万家线上参展企业 [4] - 累计入场超三万人 [4] - 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480余家参展 占参展商比例超25% 头部企业数量和占比均超上届 [4] - 线下参展企业国际化率超过20% 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4] 成果发布和创新方案 - 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全球服务贸易包容发展趋势报告 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 服务贸易国际标准化观察报告等重磅成果 [1] - 商务部发布《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 推动全球首个多边数字贸易规则在中国加快落地 [1][8] - 北京正式发布首批"北京方案" 包括1个数智化算力底座 1个北京市政务云 N个应用方案 [1][8] - 113家企业机构发布198项成果 覆盖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 医疗健康 绿色低碳等领域 [1][8] - 包括109项精准医疗 超高清视听 光量子计算机 仿生细胞传感器等方面的新品首发 [1] - 全球首款光子计数CT等新成果 智能手术室等新场景 数字供应链创新方案等新案例 [8] 洽谈成果和领域覆盖 - 达成超900项成果 涉及建筑 信息技术 金融等领域 [8] - 2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洽谈推介活动 [8] - 各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优势服贸企业组团参展 [4] - 遴选近140项"北京服务"带标展出 [5]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
科技日报· 2025-09-11 01:39
新能源汽车与制造业规模 - 新能源汽车去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传统产业升级 - 支持46个城市开展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 [2] -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2]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9.5倍 [2] - 光伏和风电装备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2] - 累计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建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 未来产业布局 - 系统谋划未来制造 未来信息 未来材料 未来能源 未来空间 未来健康六大重点方向 [2] - 部署"揭榜挂帅"攻关任务100多项 指导地方建设63家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2] - 超导量子计算机和光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优越性验证 激光制造技术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2] 科技创新体系 - 新布局1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总数达33家 突破近700项关键共性技术 [3] - 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遴选首批241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3] 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 - 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3/4以上 [3] - 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从"十三五"末90.7万件提高至124.4万件 占比从60%提升至65% [3] 技术成果转化 -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 [4] - 出台人工智能等22个产业标准体系 制定9263项行业标准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00多项 [4]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 较"十三五"末提高8.4个百分点 [4] 中小企业培育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1]
“十四五”新型工业化攀高向优、“新”潮澎湃
央广网· 2025-09-10 07:05
新型工业化成就 - 工业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迈进 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创新动能更加澎湃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数智化应用更加普及 产业基础更加牢固 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1] - 2024年18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入选世界品牌500强 国货国潮品牌加速崛起 优质产品畅销全球 [1]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不断降低 [3] 产业格局优化 - 传统产业加快焕新 新兴产业加速领跑 未来产业加力生根 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现代产业体系 [1] - 新能源汽车 光伏 锂电池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 具有国际竞争力 [1] - 人形机器人具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超导量子计算机 光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优越性验证 [1] 技术应用突破 - 5G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改变工业生产方式 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2万个 [2] - 无人矿山 黑灯工厂 智慧港口等新模式新业态逐步壮大 [2] - 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个 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新型工业化必由之路 [2] 绿色转型进展 -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两山理念生动实践 绿色产品得到普及推广包括新能源汽车 绿色家电 绿色建材 绿色船舶 [3] - 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进一步擦亮 [3] 发展前景展望 - 面临关键技术攻关 产业结构优化等艰巨任务 产业非理性竞争问题较突出 [3] - 坚持创新驱动 数字赋能 绿色发展方向 将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中抢占先机 [3] - 新型工业化新征程开启 将重塑中国产业面貌 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和活力 [3]
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深圳,计算机ETF(159998)全市场规模最大,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昨日“吸金”超1700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2:21
计算机板块市场表现 - 9月2日计算机板块盘中走弱 云计算ETF沪港深跌近2% 计算机ETF跌超1% [1] - 成分股数据港涨超3% 协创数据及国联股份涨幅居前 [1] - 云计算ETF沪港深年内涨幅暂居同标的第一 计算机ETF规模达36.63亿元 [1] 资金流向 - 云计算ETF沪港深9月1日获资金净流入1743万元 [1] - 计算机ETF近两日累计净流入4564万元 [1] ETF产品特征 - 云计算ETF沪港深跟踪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 覆盖港股互联网企业/A股算力及计算机龙头 [1] - 计算机ETF跟踪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 成分股含信息技术服务/软件/硬件等领域 [2] - 中证计算机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科大讯飞/中科曙光/海康威视/金山办公/同花顺等 [2] 政策支持 - 国务院提出人工智能+行动目标 2027年AI与6大领域深度融合 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 [2] - 2030年AI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重要增长极 [2] -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阶段 [2] 产业动态 - 北京玻色量子在深圳落地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预计年产数十台/套 [3] - 量子计算工厂将形成批量生产产能 [3] 行业前景 - 计算机板块下半年经营强度预计优于上半年 主因低基数及新技术落地加速 [3] - AI产业链为核心主线 受政策支持/技术迭代/应用进展三重驱动 [3] - 重点方向包括AI+软硬结合/C端及出海AI应用/B端企业服务与制造业Agent落地 [3]
早报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央重磅文件对外公布;寒武纪预计全年营收至多70亿
搜狐财经· 2025-08-28 23:28
宏观政策 - 中国发布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 目标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 [1] - 商务部官员访问加拿大并计划会见美国相关官员 主持中加经贸联委会 [1] - 市场监管总局推进防范非理性竞争 强调执法办案和优质优价竞争 [1] 行业动态 - 商务部决定继续对五国进口苯酚征收反倾销税 实施期限5年 [2] - 国家数据局预测2025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达49万亿元 占GDP比重35% [2] - 光伏玻璃企业2.0mm产品报价上调至13元/平方米 较7月上涨2元 [2] - 全球半导体营收预计2030年超1万亿美元 较2024年近乎翻倍 [3] - 贵州聚焦算力数据应用产业 发展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产业 [3] - 电钴现货价格窄幅上行 海外原料价格上调且询盘活跃 [3] 公司业绩 - 寒武纪预计2025年营收50-70亿元 无新产品发布计划 [4] - 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 净利润23.01亿元增长39.8% [5] - 国联民生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85% 拟设12.2亿元基金投资新质生产力 [7] - 华虹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2% [11] - 中信证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8% [11] - 极米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62% [11] - 万辰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359% [11] - 凌志软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2% [11] - 金财互联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64% [11] - 中信建投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8% [11] - 中科曙光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39% [11] - 格力电器上半年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1] - 北方华创上半年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4.97% [11] 资本市场 - 东芯股份因股价异常波动停牌核查 [6] - 晶合集成筹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 [11] - 翱捷科技股东阿里网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1] - 长盛轴承部分董监高拟减持不超过1.2%股份 [11] - 淳中科技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股份 [11] 技术突破 - 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深圳 预计年产量数十台 [13] - 光引聚合公司突破BCB光刻胶技术 成为国内首家吨级量产企业 [14]
【早报】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央重磅文件对外公布;寒武纪预计全年营收至多70亿
财联社· 2025-08-28 23:10
宏观政策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 目标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3] - 中方贸易谈判代表将赴美会见美方相关官员 商务部确认行程安排[2][3] - 市场监管总局推进综合整治市场竞争秩序 强调防范非理性竞争和维护公平市场环境[2][3] 数字经济产业 - 国家数据局预测2025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达49万亿元 占GDP比重35%[4] - 全球半导体营收预计2024-2030年几近翻番 规模超1万亿美元[5] - 贵州聚焦算力/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做强做优数字经济[5] 贸易与制造业 - 商务部对五国进口苯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实施期限5年[4] - 光伏玻璃企业9月新单报价上调 2.0mm产品基准价升至13元/平方米较7月涨2元[4] - 欧盟提议取消部分美国工业品关税 美国承诺将欧盟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22] 科技与创新 - 国内首座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深圳南山 预计年产量达数十台套[23] - 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97.58亿美元 产业估值千亿美元级别[23] - 光刻胶企业突破BCB技术难题 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吨级量产能力企业[24] 企业动态 - 寒武纪预计2025年营收50-70亿元 无新产品发布计划[2][9] - 中芯国际上半年净利润23.01亿元 同比增长39.76%[2][10] - 极米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62% 万辰集团增长50359%[15] - 国联民生净利润同比增长1185% 拟设立12.2亿元基金投资新质生产力[13] - 华虹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2% 格力电器净利润144.12亿元增1.95%[12][18] 资本市场 - 晶合集成筹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 东芯股份因异常波动停牌核查[11][15] - 多家企业股东减持:阿里网络拟减持翱捷科技不超3% 长盛轴承董监高拟减持不超1.2%[17][18] - 美股道指标普500创新高 纳指涨0.53%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20]
深圳布局 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证券时报· 2025-08-28 22:22
项目规划 - 深圳将建设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预计年产光量子计算机可达数十台(套)[1] - 工厂包含模块研制、整机生产与制造、质量控制与测试系统三大业务板块[1] - 厂房建设正在进行中 预计2025年10月底陆续部署设备[1] 技术特性 - 量子计算具有巨大信息携带和超强并行处理能力 能在特定计算困难问题上实现指数级加速[1] - 光量子计算是利用光的量子特性进行计算的主流量子计算技术[1] 实施主体 - 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工厂建设运营[1] - 企业创始人文凯确认光量子计算技术的优势特性[1]
深圳布局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新华网· 2025-08-28 13:10
项目规划 - 深圳将建设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年产光量子计算机可达数十台(套)[1] - 工厂包含模块研制、整机生产与制造、质量控制与测试系统三大业务板块[1] - 厂房建设正在进行中 预计2025年10月底陆续部署设备[1] 技术优势 - 光量子计算利用光的量子特性进行计算 是主流量子计算技术路线[1] - 相比其他技术路线具有三大优势:无需超低温环境、量子比特数规模大、室温稳定运行且相干时间长[1] - 在特定计算困难问题上可实现指数级加速 短期内可实现工程化[1] 产业意义 - 实现专用光量子计算机批量生产 是商用量子计算机的新兴形态[1] - 量子计算具有巨大信息携带和超强并行处理能力[1] - 项目由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1]